迟发型创伤性膈疝的诊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2
创伤性膈疝29例诊治体会
谢雷;王明刚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0(50)19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临床典型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胸腹部疼痛,术前X线检查及胸部CT检查发现胸腔内胃泡影、结肠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胃疝入胸腔4例,B超提示脾脏疝入胸腔、胸腔引流出胃内容物24例;术中手术探查确诊5例.均行急诊手术,经腹手术修补20例,经胸手术修补7例,经胸腹联合手术修补2例.治愈27例,死亡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3例获得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创伤性膈疝临床特征为胸部外伤后出现腹部症状,腹部外伤后出现胸部症状;结合胸部X线、超声检查可确诊.应根据疝入脏器情况选择手术路径.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谢雷;王明刚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6
【相关文献】
1.创伤性膈疝16例诊治体会 [J], 武志强;张长超;郝天新
2.创伤性膈疝25例临床诊治体会 [J], 黄俊军;汪胜来;余发全;依力哈木;许世江
3.创伤性膈疝诊治体会(附16例报道) [J], 杨文;陈峰;姚跃
4.12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 [J], 袁军华
5.38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 [J], 朱文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治疗讨论目的:对创伤性膈疝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创伤性膈疝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18例创伤性膈疝均手术治疗,治愈17例,死亡1例。
结论:对胸腹部创伤患者要详细的询问受伤情况,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X线、CT和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标签:创伤性膈疝膈肌破裂因胸或腹部创伤致膈肌破裂,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称为创伤性膈疝。
由于此病早期往往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容易被合并伤掩盖,从而延误诊治,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我院自2000年元月至2009年10月收治18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15~60岁。
其中左侧14例,右侧4例,车祸伤13例,高空作业坠伤2例,刀刺伤3例。
就诊时间均为急诊入院。
合并多发肋骨骨折8例,血气胸2例,脊椎横断骨折1例,肝破裂伴休克2例,脾破裂伴失血休克3例,胃裂伤2例。
1.2 症状与体征入院时腹痛8例,胸痛5例,纵膈移位2例,腹膜刺激征2例,休克1例。
查体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呼吸音低或闻及肠鸣音,叩诊呈浊音。
1.3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若以胸腔脏器损伤为主,则选用经胸手术,若以腹腔脏器损伤为主,则选用经腹手术,若两者皆有损伤,宜先经胸加腹手术,尽量少用损伤大、并发症多胸腹联合切口。
本组手术方法均为回纳腹腔脏器,修补破损内脏及破裂膈肌,术后放胸腔闭式引流和(或)腹腔引流。
2 结果18例创伤性膈疝平均住院22天,经手术治疗后治愈17例,治愈率95%。
术后随访1年,无膈疝复发及进食梗阻等并发症。
死亡1例,死亡率5%。
3 讨论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严重损伤导致膈肌破裂,致腹腔内脏器因胸腹压力变化而进入胸腔所致,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它是一种以延误治疗的疾病,多复合有其它脏器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休克,临床表现复杂。
创伤性膈疝能否早期诊断,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合。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浅析摘要:创伤性膈疝多发生于严重的胸腹部创伤。
本病多发生于第4肋平面以下的胸部穿透伤及下胸部和上腹部严重闭合性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复合性损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目前其发病率有增多趋势。
引起膈肌破裂的原因又多种多样,容易漏诊和误诊,以至延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诊断;治疗创伤性膈疝是胸部和腹部外伤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膈肌裂口突入胸腔形成的一种疝。
通常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大类。
直接损伤包括锐器伤,枪弹伤及医源性损伤等,间接损伤包括车祸、坠落、挤压伤及爆震伤等。
创伤性膈疝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由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创伤引起,由于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容易被合并伤所掩盖,该病非常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说早发现早确诊是其治疗的关键。
临床表现:创伤性膈疝是指直接穿透伤或非穿透性钝挫伤引起膈肌破裂。
腹腔脏器从破裂孔进入胸腔的一种假疝。
症状与膈肌破裂口大小、疝入胸腔内容物多少及形成速度有关。
当腹腔内胃、肠管等脏器自小裂口疝入胸腔时,易发生嵌顿、绞窄,出现恶心呕吐与梗阻症状,出现梗阻症状,裂口大时,有大量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在胸腔内挤压肺、纵膈、心脏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腹痛、呕吐、休克等呼吸、循环及消化系统等症状,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
诊断:创伤性膈疝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且伤情多较严重,常因其他脏器损伤表现掩盖了膈疝的表现,因而极易延误诊断,有时当腹腔内胃、肠管等大量脏器疝入胸腔,在胸腔挤压肺、纵膈、心脏而出现呼吸困难、腹痛、呕吐、休克等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症状后而被诊断。
总之,对膈疝诊断,应结合病史、受伤部位、伤道以及临床表现做出综合判断,不能紧靠单一检查,必要时通过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尽可能避免漏诊、误诊。
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是指因外伤或创伤引起膈肌损伤,导致腹腔内脏器官移行至胸腔内的一种疾病。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应的预后评价。
一、定义:创伤性膈疝是指由于剧烈外伤或创伤引起的膈肌断裂或损伤,导致腹腔器官穿越断裂口进入胸腔,形成腹腔内脏器官移行至胸腔内的一种疾病。
膈疝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而创伤性膈疝则属于急性膈疝的一种。
二、病因:创伤性膈疝的发生与外伤或创伤相关,常见的病因包括交通事故、跌落、刀伤等。
在外伤或创伤作用下,膈肌的连续性被破坏或损伤,造成膈肌的断裂或撕裂,使腹腔内脏器官通过断裂口进入胸腔。
三、临床表现: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膈疝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痰、胃纳差、甚至呕吐等。
慢性膈疝的症状较为隐匿,常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
对于创伤性膈疝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
四、诊断:诊断创伤性膈疝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呼吸困难、胸痛、腹肌紧张等体征。
X线检查可直接显示腹腔内脏器官进入胸腔,还可以了解器官的位置和推动度。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膈肌的损伤程度和疝口的大小。
如果以上检查无法提供明确的诊断或评估,还可以考虑进行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进一步的检查。
五、治疗:创伤性膈疝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一些轻度的膈疝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限制活动、避免劳累、服用适当的药物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修补膈肌损伤或断裂,并将腹腔内脏器官重新放回腹腔。
手术方法有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六、预后评价:创伤性膈疝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损伤程度和早期治疗的及时性。
如果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并接受了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创伤性膈疝的外科诊治体会(附29例报告)
陈维;郑国平;杨佰秋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5(010)001
【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经验教训,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29例创伤性膈疝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诊断19例,术中明确诊断8例,剖腹术后漏诊2例.经胸手术11例,经腹手术16例,经胸腹两切口2例.治愈28例.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漏诊.对该病的高度警惕,动态观察病情、全面分析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是提高早期诊断的重要途径.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32,35)
【作者】陈维;郑国平;杨佰秋
【作者单位】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312000;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312000;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J], 蔡永顺
2.创伤性膈疝诊断和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J], 郭立记
3.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J], 哈那提·多尔达西;师磊;张昌明;
张铸;邓彦超
4.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附23例报告) [J], 张水兰[1];邓业巍[2];韩鸿酉[3]
5.创伤性膈疝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 [J], 崔海宁;李明;陈圣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7例诊治分析
王彰勇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000)029
【摘 要】目的探讨迟发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
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7例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所
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痊
愈出院,未发生膈疝复发。结论迟发性创伤性膈疝应结合患者既往致伤病史、症状、
体征应用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及早作出诊断,避免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
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总页数】3页(P3816-3817,3916)
【作 者】王彰勇
【作者单位】离柳焦煤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山西 孝义 032302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迟发性创伤性膈疝7例临床诊治体会 [J], 王义;王树军;张道忠;刘金山;李杰;刘刚
2.腹腔镜术后发现右侧迟发性创伤性膈疝一例 [J], 吴萍;庄明;朱健;杜隽铭;杨一鹏;
王雪峰
3.迟发性创伤性膈疝一例 [J], 李燕书;孟繁杰
4.迟发性创伤性膈疝一例误诊报告 [J], 樊晨;院存珍
5.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法医学鉴定1例 [J], 李建锋;刘宁宁;张国徽;任君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腹部外伤合并诊断延迟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膈肌是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的弓状平滑肌,膈肌损伤非常少见,临床上常常被其他明显的暴力伤所掩盖,故膈肌损伤常很隐蔽,易被漏诊或诊断延迟。
有无膈肌损伤常被认为是严重创伤的标志,若漏诊或延迟诊断和治疗常会导致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现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1995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的7例胸腹部外伤合并诊断延迟性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7例TDR患者的临床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1995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胸腹部外伤合并诊断延迟性TDR 7例。
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0~56岁,平均32.6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例,挤压伤1例,刀刺伤5例。
左侧膈肌损伤6例,右侧膈肌损伤1例。
其中5例伴有严重损伤,包括脾破裂、胃穿孔、肋骨骨折、肾挫伤、腹膜后血肿、心包撕裂等。
本组中7例TDR漏诊或延迟诊断的时间(从受伤到首次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为2 d至3年,分述如下。
①男,35岁,左下胸部刀刺伤,当时行伤口清创缝合。
1年后出现左下肺感染,发热、腹痛伴血清淀粉酶升高,入院初步诊断为:左下肺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在行腹部CT检查途中突然死亡。
尸检报告为左侧膈疝,小肠、脾脏及部分胃疝入左胸腔,小肠广泛坏死。
②女,56岁,车祸伤患者,多发肋骨骨折伴左肾挫伤4 d后,X线检查提示左侧液气胸,开胸探查发现为左侧膈疝,胃疝入左侧胸腔。
③男,28岁,刀刺伤左上腹致胃穿孔,当时行胃修补术。
术后3个月出现呼吸困难,X线检查发现左侧膈疝,胃疝入左侧胸腔。
④女,20岁,因挤压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发现腹膜后血肿,肠系膜挫伤关腹。
5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X线检查、CT扫描发现右膈肌升高,但膈肌完整,诊断为右侧膈肌膨升,开胸探查发现右侧膈疝,同时有右心包撕裂。
创伤性膈疝14例救治体会摘要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由于交通肇事伤导致的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膈疝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经验。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资料与方法1996~2004年收治因交通肇事导致的创伤性膈疝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3~60岁,平均35岁。
合并多发肋骨骨折6例,脾破裂4例,肝破裂2例,小肠破裂2例,骨折8例,颅脑外伤2例。
治疗及结果:脾破裂、肝破裂及小肠破裂患者共8例,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及腹膜炎症状,具备开腹探查指征,急诊行开腹探查,还纳腹腔疝入脏器并修复膈肌破裂口。
另外6例患者入院后逐渐出现上腹部及下胸部疼痛、呕吐、胸部不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后确诊为膈疝,行手术治疗。
救治14例,治愈14例。
讨论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受暴力后,腹压骤然升高使膈肌撕裂,导致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对患者呼吸、循环均有很大影响。
由于合并胸腹脏器损伤,膈肌创伤的症状早期往往被掩盖忽略,早期漏诊率较高。
闭合性膈肌破裂多发生于左侧,右侧受肝脏的缓冲保护作用,破裂的机会较少。
膈疝主要表现有:①下胸部及上腹部疼痛,可向肩、颈部放射。
②反复呕吐甚至呕血,出现胃肠道梗阻症状。
③呼吸、循环障碍,轻者胸闷不适、心跳加快,重者呼吸困难、紫绀。
④疝入脏器绞窄或破裂则出现剧烈疼痛和发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体检可发现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呼吸运动受限,下胸部叩诊呈鼓音或浊音,听诊呼吸音弱或消失,有的胸部可听到肠鸣音,X线片可见左膈上有胃和肠管充气阴影,胃肠钡餐造影可见胃、小肠及结肠进入胸腔。
超声波检查可了解肝脏上、下界,可与血胸相鉴别。
在怀疑有膈疝时,应注意避免胸腔穿刺和闭式引流,以免损伤疝入脏器,导致出血和胸腔感染。
创伤性膈疝一旦确诊,均须及早手术治疗。
还纳疝入脏器,恢复膈肌完整性,纠正循环、呼吸障碍,防止发生疝入脏器梗阻和绞窄的严重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对无疝内容物梗阻和绞窄,全身情况差而难以耐受手术者,可暂作支持和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创伤性膈肌损伤29例诊疗体会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探讨手术时机和切口的选择。
方法:对本院2000年3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29例创伤性膈疝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愈出院25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72 h内死亡2例,急症未及手术死亡1例,共死亡4例,死亡率13.8%。
结论:对创伤性膈肌破裂需早期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成为手术成功和本病预后的关键。
标签:膈肌损伤;膈疝;迟发型膈疝;创伤性膈疝;外科治疗;手术时机创伤性膈肌破裂为严重的外伤,近几年呈高发趋势,早期往往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易被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导致误诊漏诊,严重危及生命。
早期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成为手术成功本病预后的关键。
本文总结本院2000年3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2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3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其中男23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左侧26例,右侧3例;其中原因为车祸、坠落、挤压所致的闭合性损伤25例,其余4例,均为锐器刺伤的穿透性损伤;发生膈疝16例,迟发性膈疝13例;合并伤统计:肋骨骨折16例,肺挫伤6例,心包及心室裂伤1例,脾破裂4例,肝破裂3例,胃破裂6例,小肠破裂2例,肾挫裂伤1例,骨盆骨折1例,四肢骨骨折2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合并伤。
1.2 治疗本组29例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4例,占总数13.8%,缓期手术14例,占48.3%,择期手术11例,占37.9%,其中经腹手术9例,经胸手术14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剖胸剖腹切口2例。
2 结果治愈25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72 h内死亡2例,急症未及手术死亡1例,共死亡4例,死亡率13.8%。
3 讨论3.1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病情况膈肌破裂是严重而少见的胸部外伤[1],其中由钝性外伤所致者约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