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辣椒水肥一体化滴灌制度和技术规范一、肥料选择(一)有机肥结合整地做畦施底肥,每亩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N-P2O5-K2O(15-15-15) 40 kg,过磷酸钙50 kg。
(二)水溶肥选用全水溶、全营养、无激素、与其他肥料混合不产生沉淀、对灌溉系统腐蚀性小的水溶肥。
推介施用“滴瑞、圣诞树、波美农”等系列水溶肥,根据辣椒不同生育阶段选用适宜配方肥料。
二、灌溉施肥制度1、定植前:结合整地做畦施底肥,定植前浇足底水,每亩灌水15-20方。
2、定植-开花:,定植一周后浇缓苗水,14-15天灌溉一次,每次每亩灌水10-12方,底肥充足时,每次施用N-P2O5-K2O (20-20-20)水溶肥5公斤/亩。
3、开花期至坐果期:滴灌3-4次,5-7天灌溉一次,每次灌水12-14方,其中滴灌施肥 2 次,每次施用N-P2O5-K2O (19-8-27)水溶肥5公斤/亩。
4、开始采收至盛果期:4-5天灌溉一次,每次灌水14-16方,每隔10-15天施用N-P2O5-K2O(16-8-34)滴灌专用肥5kg。
表1 日光温室辣椒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方法三、操作流程(一)基本流程灌溉时应先关闭施肥器(罐)阀门,再将滴灌系统支管控制阀完全打开,灌溉结束时先切断动力,再关闭控制阀。
遵循少量多次的滴灌原则。
每次加肥时须合理控制肥液浓度,一般1方水加入1-1.5公斤肥料,肥料用量不宜过大,防止肥料浪费和系统堵塞。
每次施肥结束后再灌溉10-15分钟,以冲洗管道。
以1小时灌溉为例,提前10分钟溶解好肥料,启动滴灌系统,先浇10-15分钟清水,湿润地面,以利于肥液更好到达作物营养根区,然后灌溉施肥30-40分钟,施肥完毕后,再灌溉清水10分钟左右,清洗管道内残留肥液。
(二)操作方法1、肥料准备按照施肥方案要求,先将肥料溶于水,施肥时将肥液倒入母液施肥罐。
2、施肥方法注入式施肥器:配备提供稳定压力增压泵(结合灌溉面积确定),将施肥器与主管并联,施肥前将事先溶解好的肥液倒入肥料桶,调节注肥泵计量阀,控制肥液浓度,设定系统运行时间,打开滴灌系统主管进水阀,先启动增压泵,再启动施肥器,根据设定系统运行时间,当达到肥液需要量时,系统自动停止。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第1篇: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价格水肥一体化设备厂家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价格水肥一体化设备厂家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意义: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
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
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一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一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
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
如叶面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滴灌施肥优点: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
土肥技术-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灌溉系统设备,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特点,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进行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把水分、养分同时按比例直接供给作物。
1、滴灌依靠水泵控制水压和流量,保证每株蔬菜根部有1个滴孔。
滴孔大小、流量和间距按照蔬菜类型、密植程度确定。
叶菜类蔬菜以小孔径滴孔为宜,茄果类蔬菜以中孔径滴孔为宜。
2、施肥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
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追肥次数、数量和品种。
用作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
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速溶性肥料,均可用作追肥。
3.操作方法一是灌清水时,先将施肥器的吸管阀门关闭,然后将阀门开至最大,再接通有压水源,即可灌水。
二是灌施肥水时,将阀门关闭,打开施肥器吸管的开关,把过滤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
施肥结束,还要关闭吸管上的开关,打开阀门继续灌清水,以便将管内残余肥料冲净。
4.注意事项①要控制好系统压力,系统工作压力应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②过滤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要经常清洗。
若发现滤网破损,要及时更换。
③灌水器易损坏,应细心管理,不用时要轻轻卷起,切忌踩压或在地上拖动。
④加强管理,防止杂物进入灌水器或供水管内。
若发现有杂物进入,应及时打开堵塞头冲洗干净。
⑤冬季大棚内温度过低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冻裂塑料件、供水管及灌水器等。
⑥滴灌时,要缓缓开启阀门,逐渐增加流量,以排净空气,减小对灌水器的冲击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水肥一体化技术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
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
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一、适宜范围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
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二、技术要点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
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
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1)微灌制度的确定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
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
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以褐土区重壤土设施栽培番茄为例,微灌制度见表1。
(2)施肥制度的确定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着的差别。
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水肥科学应用的一个新概念,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狭义的水肥一体化,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来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再由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现在常用的水肥一体化采用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结合的居多。
1.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范围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
尤其适用于设施农业、果园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这项技术的优点是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
可以避免将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从而导致的肥效发挥慢;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研究表明,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同时,大大降低了设施蔬菜和果园中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人为定量调控,满足作物在关健生育期“吃饱喝足”的需要,杜绝了任何缺素症状,因而在生产上可达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良好的目标。
2.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技术要领有以下四方面:2.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施肥系统的选择,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合理调控水和肥料的供应,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通过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作物品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案。
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管理水肥的供应,可以避免因过量施肥或过度灌溉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推广经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助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探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肥资源,达到节约资源、增产增效的理念。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探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肥料使用量大、浪费严重、农田污染等问题。
通过科学调配水肥比例,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因施肥不当造成的土壤负荷过重和化肥残留的情况,有效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吸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产量。
通过合理施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的施肥浪费情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一步探讨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简述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水源、土壤、肥料和农药等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肥相互协调、互补、高效利用的一种技术。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将肥料和水源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节水、减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水肥一体化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灌溉和施肥的协调: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的时间和量,使水肥的供给与作物的需求相匹配,避免浪费和滥施。
2.施肥方式的改善: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如滴灌、喷灌、肥水混合等方式,将肥料与水同步供给到作物根系处,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营养流失。
3.农药和肥料的共同利用:合理调节农药与肥料的用量和施用时机,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避免农药和肥料之间的相互阻害,实现水肥农药的协调利用。
4.优化土壤环境:水肥一体化技术还注重改善土壤环境,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能力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吸水、吸肥能力,减少灌溉和施肥的量。
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灌溉系统实现水肥联合供应,有效提高农作物生长的技术。
它通过调整灌溉和施肥的工艺,使水肥配合更加合理,减少水肥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施肥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以下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传统的施肥方法往往无法精确控制施肥量,容易造成浪费和污染。
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通过灌溉系统调整施肥量,准确实现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浪费,还可以提高施肥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水肥流失。
传统的施肥方法通常是在土壤表面施肥,使施肥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易于流失。
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施肥液与灌溉水混合,通过灌溉系统将其输送到土壤深层,减少了施肥液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流失的风险。
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灌溉量和频率,降低土壤的渗漏和淋溶,减少营养元素的流失。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灌溉系统调整灌溉和施肥的节律和量,使农作物的根系适应不同干湿程度的环境。
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淹、抗盐碱等逆境能力,增加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传统的施肥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和施肥设备,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施肥,减少了人工投入和设备维护的成本。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水肥浪费和流失,减少了施肥和灌溉的用水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成本。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技术,可以在农作物生产中实现水肥联合供应,提高施肥效果,减少水肥流失,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它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水肥一体化方案1. 简介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和合理施肥的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将水和肥料的供给进行协调和优化,实现良好的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水肥一体化的意义、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
2. 水肥一体化的意义2.1 节约水资源水肥一体化通过合理安排灌溉,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减少水分的损耗和浪费,提高灌溉的水利效率。
同时,通过科学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渗漏,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分和养分,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2.2 提高农田管理效率水肥一体化方案能够提高农田管理效率,使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更加均衡和平稳。
通过合理施肥和灌水,调节农田的湿度和养分含量,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降低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水肥一体化方案能够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渗漏,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同时,通过合理施肥和灌溉,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3. 水肥一体化的原则•植物需水需肥适应性原则:根据不同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的差异,合理调整灌溉和施肥的方案,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水肥效应原则:根据土壤特性和作物需求确定合适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土壤的水肥效应,减少养分的损失。
•节约用水和肥料的原则:通过科学施肥和灌溉管理,尽量减少用水和肥料的使用量,实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综合考虑水肥一体化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4. 水肥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案4.1 水肥一体化技术•精确灌溉技术:利用现代灌溉设备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精确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
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葡萄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就是葡萄种植中的重要一环。
水肥一体化是指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将水肥的施用整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包括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应用关键技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葡萄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质量对葡萄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壤改良就是为了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为葡萄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壤改良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机质的添加、矿物质的补充、酸碱度的调节等。
1. 有机质的添加2. 矿物质的补充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对葡萄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土壤进行矿物质的补充。
可以通过施用磷肥、钾肥、硼肥等方式来增加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
3. 酸碱度的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对葡萄的生长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情况进行酸碱度的调节。
可以通过施用石灰、腐殖酸等方式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为葡萄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二、节水灌溉葡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湿度,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障葡萄的生长需水。
葡萄种植中的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定量灌溉等。
1. 滴灌滴灌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葡萄根部,使葡萄在最需要水的时候能够得到适量的水。
滴灌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证葡萄的需水量。
2. 微喷灌3. 定量灌溉定量灌溉是根据葡萄的生长需水量,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频次,实现科学合理的水肥一体化。
通过定量灌溉可以避免水分的浪费,保证葡萄的生长需水,提高灌溉的效果。
三、精准施肥葡萄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施肥。
水肥一体化方案水肥一体化方案是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水的供应和肥料的施用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一、水肥一体化的原理水肥一体化方案的原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将水和肥料的供给和施用进行统一管理,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二、水肥一体化的具体方案1. 土壤水分管理:通过测温仪、湿度传感器等仪器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及时调节灌溉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2. 肥料施用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等精确施肥技术,将肥料准确喷洒到植株根部,避免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 配方肥料的使用: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配置适宜的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
4. 科学决定灌溉时间和肥料施用时机:根据作物生长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决定灌溉时间和肥料施用时机,避免给作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 土壤水肥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肥料浓度和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肥利用效果。
三、水肥一体化方案的优势1. 提高水肥利用率:通过合理调控水的供应和肥料的施用,减少水分和肥料的浪费,提高水肥利用率。
2. 减少资源浪费:水肥一体化方案能够精确控制水分和肥料的供应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保护环境:水肥一体化方案能够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合理的水肥供应和施用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节约能源:水肥一体化方案采用精确的水肥供应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方案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通过统一管理水的供应和肥料的施用,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水肥一体化俗话说:有收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水和肥是保障园艺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肥料只有溶于水中成为离子状态才能被园艺植物的根系或者叶片吸收。
如果没有水作为吸收的载体,再好的肥料对于园艺植物都是无效的。
水肥一体化实现水、肥资源的科学精确利用。
近年来,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肥料的进步,同时也推进了喷灌、滴灌和微灌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一讲,我们来学习园艺植物的水肥一体化。
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学习:1.水肥一体化的概念和优点2.水肥一体化常用的设备3. 水肥一体化设施的使用与维护4.水肥一体化对肥料的要求首先,我来了解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很多人可能会有误解,认为就是先浇水再施肥,这是很片面的理解。
水肥一体化狭义来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在水中,由灌溉管道输送到田间每一株作物;广义讲,就是水和肥同时供应作物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水肥一体化的优点。
第一,水肥均衡。
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第二,省工省时。
传统的技术费工费时,而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只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
第三,节水节肥。
灌溉时,直接把作物所需要肥料及水均匀输送到植株的根部,可减少大量的资源浪费。
第四,减轻病害。
采用水肥一体化可控制大棚内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还能降低温度。
第五,调控湿度。
冬季时可滴灌控制浇水量,控制湿度,提高地温,避免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
第六,增产提质。
作物水肥供应均衡,病虫害减少,品质提高,增产30%以上。
了解了水肥一体化的概念优点,相信你对水肥一体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水肥一体化体系。
水肥一体化模式分为低级模式和高级模式,低级模式就是简单的将将肥料溶于水人工淋湿,浇湿等,操作简单实用,但费时费工;高级模式是将肥料溶于水,通过自动化管道运输到田间,做到了施肥不下田,轻松又省钱。
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等系统组成。
常用的输肥设备有:差压施肥罐、丘里施肥器和注射泵施肥器。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新技术。
其本质是将水源的使用、施肥以及生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果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篇文章将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水肥合理配置的生产管理方式,该技术的核心在于水和肥料的合理配比,通过均衡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
具体来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降低与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
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1、农作物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民可以在有效的管理下,调整灌溉系统的运作,以便为不同的植株施肥和灌溉。
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可以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灌溉,并获得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农作物收成。
2、肥料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成本。
通过合理的计算、投入和施肥,可以优化肥料利用效果,提高农作物产生的营养价值。
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农民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肥料,以便确保农作物仅获得其所需的营养。
3、土壤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保护土壤,并提高土壤的质量。
土壤是农作物成长的重要基础,有机会得到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可以保证农作物有更多的生长周期。
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农民应注意从土壤环境入手,了解土壤的特点和种类,以便选择合适的灌溉和肥料。
4、农作物质量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通过合理的灌溉和肥料使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农作物产量并具有更高的品质。
同时,农民还可以控制农作物受到的环境影响,以达到更好的卫生标准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总体来说,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和卫生标准。
因此,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水肥一体化应用场景水肥一体化是指将水与肥料的施用方法相结合,使水和肥料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肥一体化可以应用于各种农田的灌溉和施肥管理中,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应用场景:1. 粮食作物种植:水肥一体化可以用于小麦、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灌溉和施肥管理中。
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含水量和肥料的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的时间、用量和方式,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2. 蔬菜种植:水肥一体化对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灌溉和施肥的管理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产和品质。
通过合理控制蔬菜的水分供应和营养供给,可以控制蔬菜的营养平衡和生长速度,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 果树种植:水肥一体化在果树种植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果树的水和肥料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果树的特点和生长阶段,科学地控制灌溉和施肥的时间、用量和方式。
合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品质和生长调控能力。
4. 花卉种植:花卉对水和肥料的需求较为特殊。
水肥一体化可以应用于花卉种植中,通过合理控制灌溉和施肥的管理,提供适宜的水分和营养供给,以保证花卉的正常生长和开花。
同时,水肥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减少水和肥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花卉的经济效益。
5. 农田土壤修复:水肥一体化可以应用于农田土壤的修复和改良中。
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管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土壤养分的供应,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
同时,水肥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以上是水肥一体化的一些应用场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技术,通过将水和肥料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环境和减少农业污染。
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水和肥料进行混合使用的农业技术。
该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水肥比例、喷洒方式和施肥时间等因素,使植物吸收到充足的水和养分。
在实际应用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配合节水设备,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1. 提高产量: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和养分,改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减少浪费: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精确施肥,减少养分的浪费,避免土壤污染。
3. 节约用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控制喷洒量和喷洒时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 降低成本: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施肥时间和用肥量,从而降低成本。
1. 水稻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水稻的生产中可以提高稻谷产量,降低用水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在施肥时应注意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避免造成污染。
2. 玉米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可以通过精细化肥料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用水量。
使用叶面喷施肥料可以使玉米吸收养分更快,缩短生长期,提高产量。
3. 花卉花卉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花卉的生产中可以提高品质和花期,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用于喷洒叶面肥料,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4. 果树四、总结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环境和减少农业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控制喷洒量和喷洒时间,合理施肥,避免造成污染和浪费。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措施,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效节约和环境保护。
冬枣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田间试验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最早始于1960年的以色列。
是一种施肥与微灌相结合,水肥同步控制的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是既能节水节肥,又能大幅度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它不仅适用于经济作物,也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
由于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严格控制水肥量,为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冬枣;水肥一体化技术;田间引言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度投资于水和肥料、种植效益提高缓慢、十年干旱和水资源日益短缺,经常发生干旱,严重制约了农业加工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通过注重农业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地区建设,不断提高用水和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发展当前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通过示范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果。
1水肥一体化技术概念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田间自动管理系统的建立,根据不同地块的不同种植情况制定其需水需肥规律,再利用管道系统压力,以及田间施肥管理系统实现对土地定时定量的浇水与施肥,进而保障施肥浇水的科学性,并准确将水与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农作物对水与肥的吸收率。
这样的栽培方法更加科学,能够在提升水肥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农业生产种植的成本,同时节约水资源与肥资源,实现当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之所以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农业的集约式、规模化发展。
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率,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动化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趋势,实现了农业集约化发展。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试验场土壤的原料为冲积层原料,土壤类型为硫酸盐Fluvo-Aquic土壤,土壤质地重,堆积密度为1.37g/cm 3,飞行前地层土壤理化性质分别为9.8g/kg有机质、0.65g/kg总氮、76.6mg/kg碱性水解氮、16.31mg/kg可用磷、194.4mg/kg可用钾和8.76kg ph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水溶性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
水溶性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
导读: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中肥料应用以水溶性化肥为主,水
溶性有机肥较少。由于市场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需求量大,对水溶性
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番茄简易高
效无土有机栽培中进行了应用,摸索出了西瓜水溶性有机肥与追施水
溶性无机肥混溶应用模式技术,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西瓜在施用水溶性有机肥后抗高温能力增强,西瓜品质得到改善。
基金项目:南昌市科技局农业支撑项目,“节水工程与肥料施用
一体化技术应用模式研究”
闵跃中,南昌市经作站,南昌市朝阳中路41号,330009, E-mail:
sckjzx@sina.com
万晓亮,南昌市农机站
徐美康,江西菲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3-12-26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高效利用、省肥省水、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由于市场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需
求量大,当前国内外水肥一体化使用水溶性化学肥料为主,水溶性有
机肥偏少。因此水溶性无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较为成
熟,而水溶性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模式技术较少见。近年来
在南昌市科技局资助下,我们开展了水溶性有机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
应用模式技术研究,在蔬菜种植中摸索出应用模式技术,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水溶性有机肥品种选择
添沃水溶性有机肥,有机质≥45%,N+P2O5+K2O≥10%,江西省滴
灌实业有限公司研制;时必丰水溶性有机肥,有机质≥45%,
N+P2O5+K2O≥12%,武汉市沃农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2 樱桃番茄简易高效无土、有机栽培中水溶性有机肥应用模式技
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简易高效无土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就是充分利用作物废弃物及农
家肥来制作富养有机基质,直接种植农作物。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只需
供水和补充极少量微量元素,用富养有机基质取代化学肥料配置的营
养液,降低了高昂的无土栽培投资成本,简化了繁琐的操作管理过程,
可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有机蔬果。这项技术运行中缺乏追肥这一技术措
施,使得蔬菜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影响。通过水溶性有机肥应用模式
技术,充分发挥简易高效无土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大幅度提高,满足市场需求。
①品种 圣女樱桃番茄。
②育苗 2月中下旬,种子消毒后,直接播种在有机基质营养钵
中育苗,每钵一粒种子。
③移栽 6 m×30 m塑料钢架大棚采用砖沟排列,砖沟宽0.7 m、
长30 m、深0.2 m,共排4条;沟中填满栽培有机基质,基质上面铺
设一条滴灌带,滴灌带每隔40 cm打一个滴灌孔,再覆盖地膜;樱桃
番茄种植行株距为50 cm×30 cm;4月中旬后,种苗长出4片真叶后
就可移栽,移栽时只要按照要求在地膜上打孔,将营养钵中的樱桃番
茄直接栽种即可。
④水溶性有机肥应用模式技术 水溶性有机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
要求采用二次稀释方法,即将每一次追肥用水溶性有机肥首先在小容
器中加入水首次溶解,再投入到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的肥桶中,按量加
水稀释,进行第二次溶解。
移栽后至开花始期每隔10~15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1次,水溶
性有机肥浓度控制在1 500~2 000倍液。开花始期至挂果初期每隔
7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1次,水溶性有机肥浓度控制在1 000~1 500
倍液。挂果初期至采收期每隔7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1次,水溶性有
机肥浓度控制在600~800倍液。在最后一次采收前7~10天停止追
施水溶性有机肥。
3 西瓜水溶性有机肥与追施水溶性无机肥混溶应用模式技术
①品种 西瓜选用“早佳新秀84-24麒麟瓜”,江西省赣新种子
有限公司出品。
②育苗 5月上旬,种子消毒后,播种在有机基质营养钵中育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③移栽 畦宽1.2 m,每畦种植一行西瓜,西瓜株距0.8 m;施基
肥后,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6月上旬后西瓜苗4片真叶后可以按
要求移栽。
④西瓜追施水溶性有机肥与水溶性无机肥混溶应用模式技术 水
溶性有机肥和水溶性无机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要求采用二次稀释方
法,即将每一次追肥用水溶性有机肥和水溶性无机肥首先在容器中加
入少量水溶解,再投入到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的肥桶中混溶,按量加水
稀释。
西瓜移栽后至坐果前,每隔10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2 000倍+
水溶性无机肥2 000倍混合液1次。西瓜坐果后至第一次采收前,每
隔7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1 000倍+水溶性无机肥1 000倍混合液1
次。西瓜第一批采收后至第二批采收前,每隔7天追施水溶性有机肥
1 000倍+水溶性无机肥 1 000倍混合液1次;第二批西瓜采收前7~
10天停止追施。
西瓜在实施水溶性有机肥后抗高温等能力提高明显,西瓜品质同
样得到改善。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