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管道运输(详).
- 格式:ppt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26
管道运输管道运输一、管道运输的概念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的方向循序移动来实现的。
管道运输的发展与能源工业,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管道运输的发展现代管道运输起源于美国。
1861年宾夕法尼亚州最初使用。
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
为了增加运量,加速周转,现代管道管径和气压泵功率都有很大增加,管道里程愈来愈长,最长达数千公里。
现代管道技术日趋成熟,现代管道不仅可以输送原油、各种石油成品、化学品、天燃气等液体和气体物品,而且可以输送矿砂、碎煤浆等,已成为一种独立的重要运输方式。
三、管道运输的种类四、管道运输的优缺点(一)管道运输的优点(二)管道运输的缺点五、管道运输的主要技术设备(一)管道管道运输系统中的管道主要是指用于长距离输送货物的管线,也被简称为长输管道。
(二)管道站 1.首战它是长输管道的起点,主要任务是接受货物和输送 2.中间站它位于管道沿线,主要作用是增加输送压力。
3末站它位于管道的终点,往往是收获单位的油(气)库、转运油(气)库或煤炭堆场。
?六、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我国最早的一条石油管道于四十年代初期铺设,是从印度边境境通到我国云南昆明的石油管道(是为了军事需要),由于该管道质量较差,效率很低,使用时间不长便弃之不用了。
1974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条“地下大动脉”――大庆油田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输油,这条管道全长1152公里,对中国运输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管道运输的成就到2008年,我国建成原油管道1.7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3万公里、海底管道3,000公里。
特别是起始于新疆的“西气东输”管道,年输气量已由2005年的43亿立方米上升到08年157亿立方米,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同时,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科技实力。
第8章运输模型基础与简介第1节运输模型基础运输是连接生产、仓储和消费的桥梁。
因此也增加了货物的空间价值。
高效的运输工具是21世纪物流的脊柱。
随着商业和物流的全球化,并且在下个世纪都可能继续下去,支持全球物流对运输的要求是运输费用和中转时间的减少,及时送达货物,并通过多式联运实现无缝运输,降低货物延迟,减少、货物的损坏和缺失,并且可能提高其他的服务水平;如存储、搬运、配送等等。
图8-1显示了将货物从货源地送至目的地或从发货人送至收货人所涉及到的不同的组织部门的结构图。
图8-1 运输组织结构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将货物送至收获人手中,托运者有几种选择:(1)直接将货物从发货人直接运用自己运输工具送至收货人(运用自己运输设备)。
(2)通过一种通用的装载工具将货物送至收货人。
(3)通过运输代理人。
一个运输代理人一般接收来自几个不同装运人的货物,将他们的货物聚集起来,运用自己的装载工具或者运租用通用工具将货物送至收货人。
8.1.1 运输系统分析基础设施和人是任何运输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包括终端、线路、桥梁、隧道、信号、码头等载运工具主要包括集装箱、卡车、拖拉机、拖车、机车、飞机、船等。
装卸班组,维修人员,运转班组和其他管理人员是主要的人力资源。
铁路对修建和维修其基础设施负责,美国铁路由许多公司拥有和经营。
汽车运输公司修建和维护其车站和码头,但不对道路、隧道和桥梁负财金上的责任,然而他们支付通行费和税金。
水路运输可以分为内河运输和远洋运输,内河运输一般规模比较小,在国内水陆路上运输;远洋运输,一般运输容量比较大,运输距离比较长。
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号站,控制台,引导灯。
管道运输是主要的流体运输方式,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子,泵站,存储槽。
除了航空、水路、公路和铁路运输系统,另外一种常见的运输系统是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货物通以集装箱形式联合使用各个交通工具从源地送至目的的系统,多数情况它涉及到远洋运输、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管道运输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对管道运输安全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涉及管道运输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管道运输安全管理机构三、各地区和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管道运输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管道运输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工作。
四、管道运输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并完善管道运输安全管理的制度、标准和规范;2. 监督、检查、评估和审批管道运输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3. 协助各单位和个人开展管道运输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4. 处理和调查管道运输事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5. 其他与管道运输安全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管道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五、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管道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
六、管道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管道运输安全控制与监管,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等措施;2. 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包括应对管道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理和灾害事故的救援工作;3. 运输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培训要求;4. 管道运输设备和工艺的设计、使用和维护要求;5. 管道运输记录和报告的管理要求;6. 管道运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要求;7. 其他与管道运输安全管理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第四章管道运输安全监督七、管道运输安全监督是管道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管道运输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八、管道运输安全监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对管道运输设备和运输管道的安全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2. 对管道运输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3. 对管道运输中涉及的各方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 对管道运输事故的处置和处理进行监管和评估;5. 提供管道运输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第五章管道运输安全应急预案九、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制定和执行管道运输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十、管道运输安全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2. 应急设备和资源的准备与调度;3. 应急通信和信息报告的机制;4. 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的方案;5. 应急演练和评估的要求;6. 应急事故后的处理和恢复工作。
管道运输系统管道运输系统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运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所运货物大多属于燃料一类,主要有油品(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烃等)、天然气、二氧化碳气体、煤浆及其他矿浆等。
管道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管道既是运输工具(但并不移动),又是运输通道,驱动方式是用机泵给货物以压能,使货物本身连续不断地被运送。
管道工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管道线路工程,包括管道本体工程、防护结构工程、穿跨越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二是管道站库工程,包括起点站、中间站、终点站,主要设备有驱动和监控货物运行的各种泵站和装置;三是其他如通信、供电、道路等辅属设施。
管道运输的特点一是输送能力大,一条直径720毫米的管道一年可输送原油2000万吨以上;二是占地少,一般的都是埋于地下;三是漏失污染少、噪音低等。
管道按货物性能可分为固体管道(固体粉碎后加水成浆状)、气体管道、液体管道;按货物种类可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二氧化碳气管道、液化气管道、煤浆和其他矿浆管道等。
管道的直径由273、377、426、529、720毫米不等,管径是决定输送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油管道:世界上的原油总运量中约有85%~95%是用管道外运的。
我国原油管道始建于1958年,即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后由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全长147.2公里。
大规模建设管道是于7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开发而相应发展的,管道布局是石油生产地与炼油厂、化工厂等用油地相连,也有通过水陆联运、管道输送到海港、内河码头装油船再运到用油地的。
我国目前拥有原油管道约8000公里,管道原油运输量占管道总运输量的90%以上,原油外运量的70%以上是由管道运送的。
我国输送能力最大的原油管道是大庆林源至铁岭,管道直径720毫米、长516公里,双管输油能力为4500万吨/年。
最长的原油管道是山东的临邑至仪征,管径720毫米,全长665公里。
成品油管道:可以是运送一种油品,也可以是运送多种油品,主要是由炼油厂通往化工厂、电厂、化肥厂、商业成品油库及其他用户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