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257.24 KB
- 文档页数:12
《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最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 C )A.检察监督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D.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2. 关于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由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拥有主导权的诉讼模式,被称为什么诉讼模式?( A )A.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B.职权主义诉讼模式C.混合式诉讼模式D.弹劾式诉讼模式3.( C )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改变或消灭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诉。
A. 确认之诉B. 给付之诉C. 变更之诉D. 请求之诉4.某省甲市A区法院受理一起保管合同纠纷案件,根据被告管辖权异议,A区法院将案件移送该省乙市B区法院审理。
乙市B区法院经审查认为,A区法院移送错误,本案应归甲市A区法院管辖,发生争议。
关于乙市B区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报请乙市中级法院指定管辖B.将案件退回甲市A区法院C.与甲市A区法院协商不成,报请该省高级法院指定管辖D.将案件移送同级第三方法院管辖5.一般情况下,审判人员的回避,应该由谁决定?( A )A.院长B.合议庭C.审判委员会D.上一级法院6.下列哪一类型的案件民事诉讼中属于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D )A.当事人未成年的案件B.离婚诉讼C.涉及商业秘密D.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7.老王去世后,长子王一与弟弟王二就遗产继承问题产生了纠纷,在诉讼中王一拿出了老王去世前所立的书面遗嘱,该份遗嘱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证据?( D )A.物证B.证人证言C.鉴定意见D.书证8.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下列哪个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A.检察院B.公安机关C.司法局D.审委会9.A区的甲公司与B区的乙公司签订木材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在C区由乙公司交付甲公司一批木材,并约定若发生纠纷由D区法院管辖;后乙公司果真拒绝履行合同,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D )A.A区法院B.B区法院C.C区法院D.D区法院1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律师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应当向法院提交的材料?( A )A.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签订的协议书B.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C.律师的执业证D.律师事务所的证明11.下列属于一般授权的代理权限是哪一项?( D )A.提起反诉B.提起上诉C.变更诉讼请求D.申请回避12. 由于受送达人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甲市C区法院采用邀请当地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并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的方式送达,此种做法应属于下列哪种送达方式?( C )A.公告送达B.电子送达C.留置送达D.转交送达13.关于法律援助,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民事法律援助的目的是切实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B.法律援助的受援主体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C.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D.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是法律援助机构14.汤某驾车与李某发生擦撞,交警及时赶到现场后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要求汤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光盘中附有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下列哪一种证据( D )A.书证B. 物证C.勘验笔录D. 电子数据15.在下列哪一情形下,应当终结诉讼?( B )A.在王某与李某的债务纠纷中,李某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小李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B.在A与B的离婚案件中,一方当事人A死亡的C.在甲与乙的合同纠纷中,甲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D.在张三与王五的债务纠纷中,张三临时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16.关于民事起诉状应当包含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A.公开审判B.检察监督C.两审终审D.回避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区别。
ACD属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只有B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模块: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甲是县检察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职责是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进行检查监督,提起抗诉,其下列哪些行为违背民事诉讼法?( ) A.甲经常旁听同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错误不大的当庭指出,错误严重的提起抗诉B.甲只是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并对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C.甲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也进行监督D.甲只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如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活动进行监督,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不予监督。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检察监督的对象只包括法院和法官,不包括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A对,因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体现为事后监督,即法律文书生效后,检察院以提起抗诉的方式予以监督。
BC错,因检察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审判人员在民事诉讼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实施监督。
即监督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是否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2)对法院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审判、调解、执行。
D错,因本题中甲是某区检察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中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
如果是上级检察院,则不仅可对同级人民法院还可以对下级法院进行法律监督。
民事诉讼法习题答案民事诉讼法习题答案在学习民事诉讼法时,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事诉讼法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请简要介绍。
答: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合法原则、公开原则、责任追究原则、自愿原则和善意原则。
其中,平等原则要求在民事诉讼中,各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应平等对待;公正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合法原则要求法院的裁判必须依法进行;公开原则要求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应当公开进行,保证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责任追究原则要求对于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自愿原则要求当事人自愿参与民事诉讼,不得强制;善意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当遵循善意原则,不得滥用诉讼权利。
二、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2. 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有哪些基本权利?答: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都有权利进行辩论、举证、质证、申请调查取证、提出证据异议、申请回避等。
原告有权利选择合适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并有权利要求法院对其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被告有权利进行辩论,提出答辩意见和辩护理由,并有权利提供相关证据进行辩护。
三、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3. 民事诉讼的一审、二审、再审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答: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包括立案、受理、审查、开庭、举证、辩论、判决等环节;二审程序包括受理、审查、开庭、辩论、判决等环节;再审程序包括受理、审查、开庭、辩论、判决等环节。
在一审、二审和再审中,当事人都有权利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并有权利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
四、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4. 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包括哪些环节?答: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执行、受理、查封、扣押、评估、拍卖、变卖、执行和终结等环节。
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评估被执行财产的价值,通过拍卖、变卖财产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
(A)公开审判(B)检察监督(C)两审终审(D)回避2 甲是县检察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职责是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进行检查监督,提起抗诉,其下列哪些行为违背民事诉讼法?( )(A)甲经常旁听同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错误不大的当庭指出,错误严重的提起抗诉(B)甲只是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并对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C)甲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也进行监督(D)甲只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3 外国法院对中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 ( )(A)同等原则(B)平等原则(C)对等原则(D)相对原则4 撤诉是当事人的一种处分行为,当事人撤诉,人民法院准许的,意味着( )(A)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而没有对诉讼权利进行处分(B)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同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实体权利(C)当事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同时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实体权利(D)不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而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权利的处分5 根据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原则,检察机关可以 ( )(A)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而不能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B)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而不能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C)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也可以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进行法律监督(D)对法官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而不可以对法院和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6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
该规定体现了( )(A)辩论原则(B)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C)处分原则(D)自愿原则7 民事诉讼中,原告申请撤诉,如果该行为有可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就可以裁定不准予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