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的(工业企业通用)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2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选址与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辅助用室以及应急救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
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各种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性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等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5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18083 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为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政策,保护人体健康,在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涉及人体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事项制定的各类技术规定。
化⼯公司职业卫⽣知识培训教案盘⼭县佳成化⼯有限公司职位卫⽣培训资料培训材料第⼀讲职业卫⽣常识第⼀节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对劳动者⾝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命⾄今,⽆论是⼯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例外地发⽣过不同程度的⼯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各类事故125亿⼈次,死亡110万⼈,平均每秒有4⼈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死于职业事故,1.5亿⼯⼈遭受职业伤害。
近⼗⼏年来,我国⼯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艺、新技术的⼤量引⽤,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危害⽇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不断增多的同时,⼜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事故。
我国现有尘肺⼯⼈40多万⼈,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的⼈数不断增加。
⼤量职业病⼈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因此⽽破产、倒闭。
⽬前,⽆论从接触职业危害⼈数、职业病患者⼈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数及新发职业病⼈数,中国均局世界⾸位。
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命权利(⼈权)。
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
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
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权问题的借⼝。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喉⼝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五、我公司⽬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前,我公司在经营储存化⼯原料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职业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影响摘要物理因素是指能够对机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力、热、光、声、电等物理要素。
这些物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了解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对于确保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并提供一些保护机体的方法。
引言物理因素是指能够对机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力、热、光、声、电等物理要素。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物理因素,如空气中的重力、太阳的辐射、声音的传播等。
这些物理因素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对我们的情绪、认知能力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不同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重力对机体的影响1.1 重力的基本概念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施加的力。
重力是一种吸引力,使物体朝向地心方向运动。
在地球上,重力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了显著影响。
1.2 重力对身体的影响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姿势和循环系统。
- 姿势影响:由于重力存在,人体需要通过姿势调整来抵抗地球的引力。
长期处于站立或坐姿的人,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腰椎和膝盖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问题。
- 循环系统影响:重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的改变。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人站立时,血液更容易集中在下肢部位,导致血压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静脉曲张的风险。
1.3 保护机体的方法•合理姿势:在长时间站立或坐姿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给腰椎和膝盖带来过大压力。
•适当运动:经常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群的力量,帮助减轻腰椎和关节的负担。
•穿着合适的鞋子:特别是长时间站立的人,需要选择适合脚型的鞋子,以减轻对脚部的压力。
二、热对机体的影响2.1 热的基本概念热是指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引起的能量传递过程。
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体现。
2.2 热对身体的影响热能够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皮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6 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7 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8应急救援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除个别语句明确表示为参照条款外均为强制性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 1-2002已于2010年8月1日起被GBZ1-2010代替实施。
本标准与GBZ 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新增加了对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性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b)增加及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c)增加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常用术语及定义;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e)增加了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等内容;f)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或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业卫生要求。
g)增加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h)增加了工作场所防尘、防毒的具体卫生设计要求:——增加了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的卫生学要求;——细化了事故排风的卫生学设计;——增加了毒物自动报警和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增加了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的规定。
i)适当调整了防暑、防寒的卫生学设计要求:——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和辅助用室的采暖温度。
j)调整了防非电离辐射的卫生学设计要求:——增加了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选择以及新建电力设施的卫生学要求;——调整了工频电磁场设备安装地址与居住区等区域距离的卫生学要求;——增加了居住区等区域磁通量密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增加了高电磁辐射作业劳动定员设计的卫生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6 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7 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8应急救援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除个别语句明确表示为参照条款外均为强制性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 1-2002已于2010年8月1日起被GBZ1-2010代替实施。
本标准与GBZ 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新增加了对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性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b)增加及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c)增加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常用术语及定义;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e)增加了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等内容;f)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或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业卫生要求。
g)增加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h)增加了工作场所防尘、防毒的具体卫生设计要求:——增加了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的卫生学要求;——细化了事故排风的卫生学设计;——增加了毒物自动报警和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增加了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的规定。
i)适当调整了防暑、防寒的卫生学设计要求:——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和辅助用室的采暖温度。
j)调整了防非电离辐射的卫生学设计要求:——增加了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选择以及新建电力设施的卫生学要求;——调整了工频电磁场设备安装地址与居住区等区域距离的卫生学要求;——增加了居住区等区域磁通量密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增加了高电磁辐射作业劳动定员设计的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