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3.08 KB
- 文档页数:3
深海网箱养殖1. 简介深海网箱养殖是一种在深海环境中,利用网箱进行水产养殖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在深海环境中进行养殖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水质和温度条件,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深海网箱养殖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养殖领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食品需求。
2. 网箱设计与制造深海网箱的设计和制造是深海网箱养殖的基础。
网箱主要由网箱体和浮筒组成。
网箱体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可以让水流自由进出,并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
浮筒则可以提供稳定的浮力,使网箱能够在水中漂浮。
网箱的材料一般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塑料或不锈钢,以确保网箱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3. 深海网箱养殖环境深海网箱养殖的环境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深海养殖区域是关键,需要考虑水深、水流速度和水质等因素。
其次,深海环境中的水温较低,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恒定的温度条件。
此外,深海环境中缺少足够的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光源,如人工光源或者利用太阳能系统。
4. 深海网箱养殖物种选择深海网箱养殖可以养殖多种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贝类和虾类等。
选择合适的养殖物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需要考虑物种的适应性、市场需求和养殖成本等因素。
同时,应该避免引入外来物种,以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5. 深海网箱养殖管理深海网箱养殖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监测。
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网箱的状态,包括网箱的完整性、浮筒的浮力以及网箱内水质的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饲料投喂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通过综合管理,可以确保养殖物种的健康生长和最终的产量。
6. 深海网箱养殖的挑战和前景深海网箱养殖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深海环境的复杂性、设备制造和运输的困难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
然而,深海网箱养殖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水产资源的减少,深海网箱养殖有望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7. 结论深海网箱养殖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养殖技术。
网箱养鱼技术-网箱孵化鱼苗技术养鱼苗(一般3-4厘米前)、养鱼种(接近成鱼前),需要水面,占地也很多。
为充分利用水面,在大水面里安装网箱孵化鱼苗,养殖鱼苗、鱼种,是件十分节省水面的好办法。
鱼苗繁殖季节--春节过后的许多大水面,暂时没有充足的鱼种投放,利用这暂时“吃不饱”的深水鱼池设置小网箱孵化鱼苗,养殖鱼苗、鱼种,效益也可观。
在这种水面上孵化鱼苗,养鱼苗、鱼种,所做网箱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但箱体的深度宜浅,为80-100厘米。
网箱应设置在遮风的温暖朝阳处,用竹桩架设。
鱼苗网箱架设的深度:鱼苗池、鱼种池的深度没有成鱼池深,如果像亲鱼池那么深,小小的鱼苗为吃食,在深水里来回“奔驰”,耗费体力,影响生长。
因此,鱼苗、鱼种池的深度一般为80-lOO厘米。
这样,在大水面内架设网箱养鱼苗只需l米以内深就可以。
在网箱内孵化鱼苗,养殖鱼苗、鱼种,好处很多。
①便于投喂。
水体小,鱼苗吃食快速,不至于东奔西找。
②水中敌害进不去,可避免水体中敌害的侵袭。
③便于分池分箱继续养殖。
网箱养育的鱼苗,早已适应小水体的集约化养殖的生存空间。
因此,将这种鱼苗放入大水面的网箱中养为成鱼时,成活率高,死亡率低,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高。
网箱养鱼技术与方法
网箱养鱼是一种集养殖和捕捞为一体的养殖方式,它的特点是方便管理、节约饲料、保持环境可控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以下是网箱养鱼的技术与方法:
1. 网箱选址:选取水流量大、水质好、水温适宜、有足够日照和通风的水域作为网箱养殖场。
2. 网箱制作:选用优质的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作网箱,确保鱼类能够在网箱内自由游动,并能够承受外力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鱼苗购买:选择健康、生长快、适应能力强的鱼苗,并确保其来源合法。
4. 饲料管理:根据鱼种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并按照饲养计划进行投喂。
控制饲料的投放量,避免过度喂食造成浪费和水体污染。
5.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水温、溶氧量、PH值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保持水质清洁和鱼类生长所需的养殖环境。
6. 疾病防控:定期对网箱和鱼类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鱼类、调整水质和饲料等,防止疾病暴发并传播。
7. 养殖周期控制:根据养殖鱼种的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周期,
避免鱼类生长过大或者过小对养殖效益产生影响。
8. 捕捞管理:根据预期收获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捕捞时间和方法进行捕捞,确保捕捞效率和鱼类品质。
总的来说,网箱养鱼技术与方法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场的选址,确保水质和环境的良好,并注重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和捕捞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养殖效益和鱼类品质。
一、网箱布局池塘、水库、湖泊、河流都可网箱养黄鳝、要求水深0.7m 以上,进水排水方便。
网箱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网箱最好。
网片孔的尺寸应为0.6—1.3mm,网箱上下和四角的纲绳直径 0.8cm,网箱制成长方形,网箱面积12--20m2为宜,太大不好操作。
网箱吃水深度0.5m,网箱上沿距水面0.5m以上。
二、选购黄鳝种苗养黄鳝,种苗是关键。
黄鳝种苗一定要选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更不能相信“特大鳝”“泰国特大鳝”;黄鳝苗的大小以每公斤30---60条为宜。
网箱养殖放养密度一般以每m2放鳝苗1一1.5kg为最好。
三、饲养管理1.闷箱准备和鳝苗放养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清池,15天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网箱20分钟,将水花生(革命草)或凤眼莲放入网箱内生长,让水草 复盖网箱的3/5,就可投放种苗。
鳝苗放养时要消毒,采用药物浸泡,消毒时水温差应小于2℃,常用消毒药物有:食盐:浓度3%--5%,浸浴8—12分钟。
2.投喂饲料黄鳝苗放入网箱后1--3天不喂食。
从第4--7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6--7时投喂饲料最佳。
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人工网箱饲养黄鳝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蚯蚓、河螺、小杂鱼。
饲料直接投到网箱中的水草里,让黄鳝摄食,配合饲料一定要采用正规饲料生产商生产的黄鳝专用料。
也可自配,配方为:鱼粉11%,饼粕类19%,能量饲料37%,蚯蚓粉12%,矿物质1%,酵母5%,多种维生素2%,粘合剂3%,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此配合饲料投喂,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
四、预防鳝病网箱养黄鳝以预防鳝病为主。
黄鳝正常摄食后,每10天进行一次水体消毒,常用药物有:鳝病灵、转立停、菌必尽、鳝施尔康等。
常见鳝病治疗方法:出血病,用鳝病灵全池泼洒或浸泡黄鳝鱼体30分钟,用量为每m3水体用鳝病灵1—1.5mL。
肠炎病,每1OOkg黄鳝每天用大蒜30g 拌饲投喂,连喂3—5天。
大黄鱼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动科1011 胡莎2010230007摘要: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 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 经东海、台湾海峡, 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
大黄鱼作为名贵经济鱼类, 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因其自然资源日趋衰退, 捕捞上市量逐年递减, 为了保护大黄鱼资源, 发展大黄鱼的增养殖业, 我国科技工作者近十年来对大黄鱼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通过在海区捕获性腺发育已成熟的亲鱼进行采卵和人工授精, 培育出第一代人工大黄鱼苗种。
然后将所获得的鱼苗进行网箱养殖。
通过在海区网箱中培育出性成熟的亲鱼, 进行人工繁殖及育苗试验, 1990年开始形成批量生产苗种的规模。
从而解决了人工养殖的苗种来源, 大黄鱼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产量逐年增加, 养殖方式也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
本文简单介绍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概况。
关键字:大黄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一、亲鱼的选择、培育。
亲鱼来源于天然海区捕捞的或有国家发放的大黄鱼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最好使用天然海区捕捞的大黄鱼为亲鱼。
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亲鱼。
亲鱼选择个体重750一l000克,身体健壮,无外伤,各鳍完整,颜色鲜艳的成熟成鱼,年龄2—4龄,未催产过的成鱼。
2,雌雄个体比例为3:2。
将选好的亲鱼放在网箱中,投以优质,新鲜小杂鱼为主,辅以配合饲料,并添加1— 2%的鱼用维生素。
冬天海水温度较低时,将亲鱼移入室内水泥池中,投喂牡蛎、沙蚕等高营养饵料,同时保持水质清新,使亲鱼食欲旺盛。
此期间延长光照时间、升温、激素促熟等办法,加速亲鱼性腺发育。
培育池为方形或圆形。
培育池应设在安静、保温性能好;每口培育池面积以40米2为宜;平均水深保持1.5米以上。
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光照度:500l~1 000勒克斯。
水温:15~25℃,以20~22℃为宜;盐度:17~32,以23~30为宜。
亲鱼的强化培养,在水温低于15℃时,移入越冬地,水温16±1℃,雄雌混养;3~4月份,挑选部分亲鱼进行强化培育,投喂小的鲜活动物饵料,春冬两季定期用药物摧熟。
大黄鱼人工养殖投喂技术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
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
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
湿性饲料日投饵率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为存塘鱼重的5%,高的达6%~8%,越冬期间在1%以内。
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于5。
在投喂前及投喂中,要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影响大黄鱼的摄食。
管理操作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
但应强调,养成阶段生长最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植物附着物的季节。
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1次。
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与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选别工作,并进行抗菌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
为保持大黄鱼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
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鱼。
1。
黄鳝养殖技术池塘网箱·最新说明:本文档总结整理了有关黄鳝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本文从池塘网箱能否赚钱,使用池塘网箱养殖的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档是黄鳝养殖的权威文档,希望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
目录一、黄鳝养殖技术池塘网箱能赚钱吗? (3)(一)黄鳝养殖的前景 (3)(二)黄鳝养殖的环境要求 (3)(三)网箱养殖黄鳝 (4)(四)网箱养殖黄鳝需要注意的细节 (4)二、黄鳝养殖技术池塘网箱的方法 (7)(一)黄鳝的网箱养殖之网箱制作及设置 (7)(二)黄鳝的网箱养殖之鳝种放养 (7)(三)黄鳝的网箱养殖之驯食和投饲 (8)(四)黄鳝的网箱养殖之日常管理 (9)(五)黄鳝的网箱养殖之病害防治 (9)一、黄鳝养殖技术池塘网箱能赚钱吗?(一)黄鳝养殖的前景黄鳝的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冬季市场上的黄鳝是十分稀缺的。
这时市场上的黄鳝主要有人工养殖和药捕两种黄鳝,而人工养殖的黄鳝要比药捕贵一倍左右,因此黄鳝养殖的前景是十分明朗的。
同时黄鳝也是一种国际上热销的水产品,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相当数量的黄鳝。
所以养殖黄鳝大有发展前景。
(二)黄鳝养殖的环境要求黄鳝是一种水生动物,其主要摄取水中的有机物质来生长发育,因此黄鳝与水体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黄鳝对水体的质量要求很高。
一般来说,水质要清澈。
黄鳝的鳃不发达,只能用口腔及其表皮呼吸,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因此水中的氧气含量的多少对黄鳝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是很大。
黄鳝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1-28℃:,当水温低于10℃时,黄鳝开始冬眠并停止摄食,这时黄鳝停止生长。
这时的黄鳝也很安全,基本上不会发生疾病。
黄鳝是一种喜暗动物,过强光照会把黄鳝晒伤,我们在养殖黄鳝是要对其遮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都是很好的植物。
黄鳝的眼睛不发达,它捕食主要靠灵敏的嗅觉,因此它对有腥味的饵料特别敏感如蚯蚓、蛆虫等。
我们投食应注意用量,过多的饵料会破坏水质影响黄鳝的生长。
大黄鱼养殖:大黄鱼的养殖技术大黄鱼刺少肉多,不但鲜美,蛋白质还多,是很好的鱼产品,黄鱼的销售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养殖黄鱼也是有很大的养殖前景,那么现在就随着来看看大黄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选择海水围塘,面积3--6公顷,呈长方形,水深2――5米,沟深1.5―4.5米,池塘满池蓄水平均水位0.8-1米,最深在3米以上,滩面可蓄水0.8米,全年每日均可进排水。
养殖区常年海水比重为1.0150―1.0190,PH:7.2―8.4,DO≥4mg/L,WT:2―35℃。
在塘中可混养对虾、白虾、梭子蟹、蛏子,以提高水体利用率。
在鱼种入池前7――15天,用生石灰每亩10――30公斤消毒灭菌。
2、苗种选择及运输一般选用鱼种规格为80-1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放苗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经过五个月的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400克以上)。
也选用小规格鱼种即个体全长7厘米,平均10克/尾,这样的鱼苗以养冬片鱼种为主,部分达到商品小规格即250克上市。
对成鱼养殖以选择前者即大规格为佳。
鱼种选择个体均匀,无体伤及病、残疾畸形且活动能力强。
采用活水运输,本地用活水船运输。
3、入池驯化鱼种入池后都要驯化(主要是食性驯化)一个时期,这在养殖大黄鱼中显得尤为重要。
(1)适应阶段苗种经过运输,进入新环境,都有些不适应现象。
故在鱼种入池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避免有的大黄鱼游到滩面搁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便于鱼种驯化管理,一般在池塘圈养(用网拦围),设置食台。
鱼种入池后2天不必投饵,让它们在圈养范围内自由活动。
(2)饵料驯化首选饵料为新鲜低值鱼及沿海小鱼虾自行加工成鱼糜,加以粗饲料及添加剂作配合饲料。
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也要经过新鲜饵料鱼与饲料混合的一段驯化时间。
在饵料驯化阶段主要工作要做:定点(设置投饵台),定时(一般为早晚各一次,即上午6:00,下午6:00)。
还有投饵信号训练,即在投饵前发一固定信号,让鱼群形成条件反射。
大黄鱼养殖的投喂技巧
大黄鱼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供鲜食或制黄鱼鲞等,鳔可制胶,已经人工养殖。
下面为你介绍一下大黄鱼养殖的投喂技巧。
1、投饵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投饵,有条件的可使用专门的网箱投饵机,鱼种进箱后需休息2天,以适应网箱的新环境,如为网箱培育的鱼种,且在本水库中越冬的,隔一天即可投喂。
在开始投喂时,应根据不同规格的鱼,投喂合适的饲料,以便使鱼吃食适合,提高投饵量。
投喂的关键是训化鱼上浮抢食的习惯。
一般训化7~10天,使大黄鱼形成条件反射便可形成抢食习惯。
2、投饵量: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
当水温升到12℃时开始投喂,投饵次数一般每天2次,当水温升高到20℃左右时,日投喂4次,当水温升到25℃以上时,为大黄鱼摄食旺盛时期,日投喂5次为宜。
当到9月份以后,水温又逐渐回落,则日投喂次数也逐渐减少到4~3次。
一般每次投喂间隔约3小时。
正常情况下,要保证鱼吃到八成饱。
3、投饵频率:每次投喂开始时,要少投、慢投,当鱼大部分上浮抢食时,则要多投、快投,当大部分鱼不再上浮抢食,应少投慢投,简单说即要掌握好慢、快、慢的投喂节奏。
直至鱼吃到八成饱即可。
1。
大黄鱼养殖技术大黄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人们欢迎。
在此,我们把大黄鱼的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
大黄鱼养殖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4/15公顷(4亩)为宜,底质为泥沙质,南北向,长宽比例4:1。
大黄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人们欢迎。
在此,我们把大黄鱼的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
大黄鱼养殖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4/15公顷(4亩)为宜,底质为泥沙质,南北向,长宽比例4:1。
池塘深度2米,最高水位1.8米。
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海水盐度2%以上。
池塘要配备机械提水设备。
前期管理:清淤和消毒2月份,对池塘清淤10厘米,每1/15公顷(1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池底消毒。
3月上旬开始进水,1星期后池水深度达1.2米以上。
进水40厘米左右时,每1/15公顷水面施尿素1千克左右,以后根据水色及池水的透明度,适当增施化肥,使池水保持黄绿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大黄鱼养殖苗种暂养将规格为15米times;3米times;2米、网目直径20目的敞口网箱,于购苗前10天放入池塘,网箱底距池底40厘米,池塘平均水深1.5米。
提前放入网箱,目的是让网箱表层附生一些藻类,避免网农擦伤鱼类。
将规格为1.5-3厘米长的鱼种连同种袋一起放入池水中约30分钟,待袋中温度与池水温度相差不大时(温差小于3℃),敞开袋口将鱼种放入网箱,1/15公顷放养500尾。
大黄鱼养殖池塘养殖暂养至8月上旬、鱼种规格达5厘米左右时移入池塘中养殖。
大黄鱼养殖饵料投喂在网箱暂养阶段,主要投喂鱼糜及剁碎的杂虾,日投饵率8%-10%,每天投喂2次。
在池塘养殖阶段,主要投喂剁成块的新鲜杂鱼或小虾,日投饵率5%-8%,每天投喂4次。
大黄鱼养殖水质管理水温、盐度基本上随海水的自然变化而变化。
养殖期间水温的变化范围为15-30℃,盐度变化范围2%-3%。
在网箱培育阶段,日换水率20%左右。
要经常刷洗网衣,避免网目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