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围考试考生信息公示汇总表

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围考试考生信息公示汇总表

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围考试考生信息公示汇总表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e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 and prepares them to be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rsonnel with high adaptability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Students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careers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二、业务培养要求 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培养较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位标准

武汉理工大学学位标准 一级学科0831 名称(中文):生物医学工程 名称(英文):Biomedical Engineering 编制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综合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通过综合运用工程学、医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等多种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在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人体系统多个层次上,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创新型医疗仪器设备以及医学检测方法、生物材料、生物制剂、生物过程、植入设备等,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进而为促进生物医学发展以及保障人类健康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利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新成果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纳米生物技术、神经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医学物理、系统生物医学、康复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作为社会健康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将密切与众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牵引以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加速发展,为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宗旨,充分利用材料学资源和生物工程手段,构建了一个富有材料学、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的教学科研体系,并以材料研究为基础,医学转化为目的,最终实现临床应用。本学科以“促进组织快速修复”为目标,通过模拟生物组织的组成、结构以及组织创伤自愈合过程,致力于材料的仿生设计、生物材料及纳米材料相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问题研究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具有生命功能的仿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生物体系与人工材料之间的多尺度结构效应、具有跨尺度的仿生等级精细结构和仿生化学组成基体材料、生物分子和细胞与材料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及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09 11级考试试卷.doc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A 卷)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专业班级0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中( )是配合物。 A.(NH 4) 2 SO 4 ·FeSO 4 ·6H 2 O B.KCl·MgCl 2 ·6H 2 O C.K 2PtCl 6 D.Cu(OOCCH 3 ) 2 2.298.15K时由下列三个反应的△r H m 数据可求的△f H m (CH4,g)的数值为() C(石墨) + O2 (g) = CO2 (g) △r H m = -393.5 kJ·mol-1 H2(g) +1/2O2 (g) = H2O (l ) △r H m = -285.8 kJ·mol-1 CH4(g) + 2O2(g) = CO2(g) + 2H2O (l ) △r H m = -890.3 kJ·mol-1 A.-74.8 kJ·mol-1 B.211.0 kJ·mol-1 C.890 kJ·mol-1 D.无法确定 3.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3,0,-1,- 1/2 B. 3,2, 2,+1/2 C.2,1,1,- 1/2 D.2,1,0,- 1/2 4.已知FeO (s)+C(s) =CO(g) + Fe(s) 反应的△r H m 为正,△r S m 为正(假定△r H m 和△r S m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B.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C.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5.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某反应的△r G m (298.15K)为零,则该反应,() A.能自发进行 B.不能自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D.属于何种情况(自发或平衡)难以判别 6.已知标准氯电极的电势为 1.358V,则当氯离子浓度减少到0.1mol·L-1,氯气分压减少到 0.1×100kPa时,该电极的电极电势应为() A.1.358V B.1.328 V C.1.387V D.1.417V 1.4

武汉理工大学马原复习题答案

2016-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 内容要点 考试题型及分值:1. 名词解释(20分);2. 命题辨析(30分);3. 材料题(20分);4.论述题(30分)。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内容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来源:批评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a.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第一章 1.列宁的物质概念P3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识---为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P3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首先,意识是以自己特有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的这两种反映形式虽然是主观的,反映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其次,个体意识的差异性表明了意识的主观性,但其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其中,既有先天生理素质的原因,又有个人实践经验的多寡、所处环境的不同,阶级立场的差异、文化修养的高低等等。所以,个体意识的差异性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综上所述,意识既不能脱离其物质器官——人脑的机能而存在,也不能脱离其反映对象——客观物质世界而存在,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3.相对静止P33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4.新事物---新事物为什么一定会代替旧事物;P46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

2015.06武汉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试卷A答案

…………装订 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A卷)2014 ~2015 学年2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B; 2. B; 3. D; 4. D; 5. C; 6. A(或D或者AD); 7. B; 8. C; 9. C; 10. C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注:写成[Ar]3d104s1也得分); 4 12. (注:未写出cθ也得分) 13. sp;sp2;sp3;不等性sp3 14. Br2;I- 15. -3211;正(或右) 16. ; 1.09×1017 17. 7.45×10-7;7.87 18. 增大;减小 19. [Cu(NH3)4]SO4 20. HSO- 4 >HAc>H2S > HCO--2---2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21. ×; 22. ×; 23. √; 24. ×; 25.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6. 答: ) O H (2 2 kc v=( 3分) 一级反应( 2分) 27.答: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2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1分) {}{} {}{}2θ eq 4 θ eq θ 2 eq θ 2 eq θ Cl H Cl M n c c c c p p c c K ) ( ) ( ) ( ) ( - + + =

(已整理)武汉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复习资料

交换技术复习题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画图题。 第一章交换概论 1、交换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最早的“自动交换机”是在1892 年11月3 日投入使用的,那是美国人史端乔发明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2、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 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它由交换设备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 3、请阐述交换机在通信网中完成的功能有哪些?答:(1)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 (2)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 (3)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 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ATM 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CS)是指固定分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的最小单位是时隙。PSTN 中采用电路交换。 5、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答:(1)电路交换:独占时隙,同步时分,位置化信道,面向连接; (2)分组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可变,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 6、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7、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是:第一,为用户提供了在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终端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灵活的通信环境;第二,采用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出现差错可以重发,提高了传送质量和可靠性;第三,利用线路动态分配,使得在一条物理线对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8、分组交换可提供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VC )和数据报(Datagram,DG )两种服务方式。数据报方式的每个分组头要包含详细的目的地址,而虚电路方式由于预先已建立逻辑连接,分组头中只要含有对应于所建立的虚电路的逻辑信道标识即可。 9、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TM 交换方式的主要特点。 答:①电路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信息具有透明性;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②分组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信息传送具有不透明性;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③ ATM 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定长为48+5 字节,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面向连接。 10、PCM帧结构。某用户占用PCM30/32路系统的TS12 路,则其信令位出现在一复帧的第(F12)帧的第(TS16)时隙的(前)四位。 11、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STDM ,Synchronizati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这种技术按照信号的路数划分时间片,每一路信号具有相同大小的时间片。时间片轮流分配给每路信号,该路信号在时间片使用完毕以后要停止通信,并把物理信道让给下一路信号使用。当其他各路信号把分配到的时间片都使用完以后,该路信号再次取得时间片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法叫做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安全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孙贤伟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302班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安全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15] = "ybccnhfwblelho"; int cc[14]; for (int i = 0; i < 14; i++) { cc[i] = c[i] - 'a'; } char ccc[15]; ccc[14] = '\0'; for (int a = 0; a < 26; a++) { printf("%d:\n", a); for (int b = 0; b < 26; b++) { for (int i = 0; i < 14; i++) { ccc[i] = ((cc[i] * a) + b) % 26 + 'a'; } printf("%s\n", ccc); } } system("pause"); return 0; }

二、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利用程序穷举明文,找出有意义的字符串: 2、根据明文与密文的映射,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组,得: 三、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初步学会了仿射变换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对密码学的认识和兴趣。明文和密文之间的转换是十分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我收获很多,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学习信息安全,认真完成每一次实验。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5章习题参考答案 15.1 (1) 谷氨酰胺(2)亮氨酸(3)赖氨酸(4)谷氨酸(5) 色氨酸(6) 组氨酸 15.2 COOH CH 2COOH H H 2N COOH 2SH H H 2N COOH H H 2N H CH 3C 2H 5 R C H 2 H 3N C O O H + H 3N C O O H + C H 2S H 酪氨酸 半胱氨酸 S-天门冬氨酸 S-半胱氨酸 (2S,3S )异亮氨酸 S-酪氨酸 15.3 COO -NH 3+H OH H 3 COO -+ H 3N HO CH 3 COO -+ H 3N OH H CH 3 COO -NH 3+H HO 3 I II III VI 结构式I 为L-苏氨酸,手性标记为 (2S, 3R)。 15.4 (1) N a + C l - N O O H H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N O O -H N O O H H H Pro, 色氨酸 (2) C l - H O C H 2C H C O O N H 2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 O O H N H 3+ T yr, 酪氨酸 N a + N a +O - C H 2C H C O O -N H 2 (3) Cl - N a + H O CH 2CH CO O H N H 2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C H 2C H CO O - N H 2 H O C H 2CH C O O H N H 3+Ser, 丝氨酸 (4) C l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3+ 过量H C l 过量N aOH H O O C C H 2C H C O O H N H 2 A sp, 天门冬氨酸 a +N a + -OO C C H 2C H C O O -N H 2 15.5 加入水合茚三酮,氨基酸有显色反应 15.6苯丙氨酸含一氨基一羧基,为中性氨基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因其等电点pI=5.84,故:pH=3.0时带正电荷:在pH=5.8时净电荷为零,为两性离子:在pH=10.0时带负电荷: 15.7 (提示:考虑为什么杂环N 在Trp 中不是碱性的。) Lys 的结构为: H 2N C H 2C H 2C H 2C H 2C H C O O H N H 2 ,其分子中有两个氨基,在水溶液均可电离,必须加

武汉理工大学动力测试技术自测题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 1.从作用上看,任何测量仪器都包含感受件、中间件和效用件这三个元件,其中中间件可完成、、、等任务。 2.选择仪表时,既要考虑其,又要注意其。 3.测量仪表按用途可分为、实验室用仪表和,其中实验室用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为。 4.我们常采用、、这三种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5.从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中,可归纳出偶然误差具有对称性、、、和四个特性。 6.间接测量误差不仅与直接测量量的误差有关,而且还与有关。7.运用有效数字的计算法则计算:19.45+0.0074+1.623=,1.42×54.74×0.15782=,41121/2=。8.试验数据的表示方式有、、三种。 9.考铜、铜与铂相配的热电势(热端100℃,冷端0℃)为-4.0mV、+0.76mV,则铜、考铜相配后的热电势为。 10.现代测功机均为平衡式测功机,它是根据的原理来测量转矩的。11.测取液柱式压力计的读数时,对酒精应从算起。 12.气缸动态压力的测量中,常用以下三种方法确定上止点:、、。13.适用于内燃机上测量流量的非标准节流元件是和;标准元件是m=0.55时的。 14.某频率为80Hz的纯音听起来和1000Hz、90dB的声音一样响,则其响度级为。 15.按噪声性质的不同,内燃机的噪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分析仪有三种:主要作为测定CO排放的标准仪器;作为测定HC排放的标准仪器;作为测定NOX排放的标准仪器。我国测定摩托车怠速排放物的取样系统是系统。 17.发动机试验台最基本的设备是。稳定工况下测定汽油消耗采用法、测定机油消耗采用法。 18.采用机械式重量法测量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燃油消耗率时,误差主要来自于、这两方面。 二.判断题 1.热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2.直流电力测功机是既能吸收发动机的功率,又能倒拖发动机的测功机。()3.一般情况下,压力表所测读数是绝对压力。()4.当研究振动对零部件的负荷与力的关系以及振动力的传递时,应测量加速度。()5.1/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都属于恒百分比带宽滤波器。()6.若两台机器单独运转时在接收点处的噪声级彼此相等,则它们同时运转时在接收点处的合成声压级增加3dB。()7.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时,计算得大气修正系数为K=0.99,因此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和燃油消耗率是用该系数进行修正的。()8.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对b e的测量属于直接测量。()9.石英单晶和压电陶瓷都是压电材料的一种,所以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压电效应。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0)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能适应信息科学技术需要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独立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保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能信号处理 5、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2、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网络技术 6、图像处理与智能识别 3、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 7、多媒体信息处理 4、光信息处理与光纤传感技术 8、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课程学分≥18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 学 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备注 学位课0321001-005 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语)140 4 1-2 外语学院02211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 1 2 文法学院0221103 自然辩证法48 2 1 文法学院0521003 矩阵论40 2 1 理学院0521007 随机过程40 2 2 理学院122100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40 2 1 信息学院1221002 数字通信40 2 1 信息学院1221003 模式识别40 2 1 信息学院

2011-2012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化学试题

…………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 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信息………………装订线…………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答案(B卷)2011 ~2012 学年 1 学期普通化学课程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A; 2. C; 3. A; 4. D; 5. C; 6. A; 7. D; 8. B; 9. B; 10. B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 ;ds 12.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13. -3211;正(或右) 14. 2 ;4f 15. 直线形;(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V形 16. Ag2CrO4(s) + 2Cl-(aq) 2AgCl(s) + CrO42-(aq) ; 3.4×107 17. 3.74×10-5;0.075 % 18. 增大;减小 三、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四、问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29. 解: 选用BaCl2为沉淀SO42-的试剂,生成溶度积很小的BaSO4,利于SO42-沉淀完全,达到除杂的要求。( 2分) 过量的Ba2+,用Na2CO3(aq)作为沉淀试剂,生成BaCO3沉淀。( 3分) 过量的CO32-,可采用加HCl生CO2除之;并控制溶液pH值接近6~7。( 4分) 在上述除杂过程中所引进的Cl-,Na+,恰是食盐的基本组成。( 5分) 30. 解: 酸:HS-, H2PO4-, H2S, HCl, H2O ( 2分) 碱:HS-, CO32-, H2PO4-, NH3, NO2-, Ac-, OH-, H2O ( 4分) 既是酸又是碱:HS-, H2PO4-, H2O ( 5分) (在水溶液中,液氨应为碱,由于液氨也能离解为NH4+和NH2-, 部分学生将NH3写成既是酸又是碱也认为是正确的),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试卷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A)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网上银行中,银行服务客户的主要渠道是( ) A.电话 B.因特网 C.店堂前台的柜台 D.ATM 自助设备 2.我国银行卡的应用是( ) A.信用卡占主导地位 B.借记卡占主导位 C.支票卡占主导地位 D.智能卡占主导地位 3.金融认证系统的证书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 ) A.第二层CA B.第三层CA C.PKI CA D.SET CA 4.SSL协议在银行卡支付系统中( ) A.提供了交易的不可抵赖功能 B.提供了银行间的资金安全清算通道 C.为通信双方提供了安全通道 D.提供了持卡人的身份认证 5.在SET交易中,购买请求( ) A.由特卡人发生商户 B.由持卡人同时发往商户和收单行 C.由持卡人同时发生商户和发卡行 D.由持卡人同时发往商户和支付网关 6.电子现金主要用于( ) A.大额支付 B.中额支付 C.小额支付 D.各种金额的支付 7.网上银行() A.是提供对私业务服务的银行 B.是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补充 C.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D.是有庞大分支机构作支持的银行8.中国金融CA的建设原则是( ) A.统一规划,联合建设 B.各商业银行自行建设,统一联网 C.各商业银行自行建设,独立运行 D.各商业银行自行建设,交叉认证 9.现阶段最常用的电子货币支付工具是( ) A.银行卡 B.电子支票 C.电子现金 D.电子钱夹 10.电子商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通常不包括( ) A.用户 B.商家 C.金融机构 D.政府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电子商务活动中传输的内容包括( ) A.票据流 B.物质流 C.资金流 D.商品流 E.信息流 12.目前典型的网上支付工具有( ) A.银行卡 B.智能卡 C.电子现金 D.电子支票 E.电子钱夹 1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信用卡组织是( ) A.中国银行 B.VISA C.JCB D.Master Card E.美国运通公司 14.典型PKI系统的组成包括( ) A.证书申请者 B.证书审核中心(RA) C.认证中心(CA) D.证书库 E.证书信任方 15.证书库具有( ) A.接收证书的功能 B.存储证书的功能 C.发放证书的功能 D.查询证书的功能 E.签发证书的功能 16.金融CA的证书申请方式包括( ) A.离线申请 B.在线申请 C.集中申请 D.分布申请 E.交叉申请 17.SET最终用户证书包括( ) A.持卡人证书 B.商家证书 C.支付网关证书 D.发卡行证书 E.企业证书 18.网上银行系统涉及( ) 网络教育学院2011级(秋)期末试卷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试题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Today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GPS systems, digital maps, and other navigation apps are available on our smart phones. I of us just walk straight into the woods without a phone. But phones 2 on batteries, and batteries can die faster than we realize, 3 you get lost without a phone or a compass, and you 4 cant find north, a few tricks to help you navigate_5 to civilization, one of which is to follow the land. When you find yourself well 6 a trail, but not in a completely 7 area, you have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Which 8 is downhill, in this particular area? And where is the nearest water source? Humans overwhelmingly live in valleys, and on supplies of fresh water._9 ,if you head downhill, and follow any H20 you find, you should 10 see signs of people If you’ve explored the area before, keep an eye out for familiar sights-you may be 11 how quickly identifying a distinctive rock or tree can restore your bearings. Another 12 Climb high and look for signs of human habitation. 13 even in dense fores, you should be able to 14 gaps in the tree line due to roads, train tracks, and other paths people carve 15 the woods. Head toward these 16 to find a way out. At might can the horizon for 17 light sources such as fires and streetlights, then walk toward the glow of light pollution. 18 , assuming you're lost in an area humans tend to frequent, look for the 19 we leave on the landscape. Trail blazes tire tracks. and other features can 20 you to civilization. 1.[A]Some [B]Most [C] Few [D] All 2.[A]put [B]take [C] run [D] come 3. [A]Since [B]If [C]Though [D] until 4. [A]Formally [B]relatively [C] gradually [D] literally 5. [A] back [B]next [C] around [D] away 6. [A] onto [B]off [C]across [D] alone 7. [A] unattractive [B]uncrowded [C]unchanged [D]unfamiliar 8.[A] site [B]point [C]way [D] place 9. [A] So [B]Yet [C]Instead [D] Besides lO. [A] immediately [B] intentionally [C] unexpectedly [D]eventually 11.[A] surprised [B] annoyed [C] frightened [D]confused 12.[A] problem [B]option [C]view [D] result 13. [A] Above all [B] In contrast [C]On average [D] For example 14. [A]bridge [B] avoid [C]spot [D] separate 15. [A]form [B]through [C] beyond [D] Under 16. [A] posts [B]links [C] shades [D]breaks 17. [A] artificial [B] mysterious [C]hidden [D]limited 18. [A] Finally [B]Consequently [C]Incidentally [D] Generally 19. [A] memories [B]marks [C]notes [D]belongings 20. [A]restrict [B]adopt [C] lead [D] expose

信息安全习题 附答案

安全体系结构与模型 一、选择题 1. 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D)提供安全保护。 A. 信息载体 B. 信息的处理、传输 C. 信息的存储、访问 D. 上面3项都是 2. ISO 7498-2从体系结构观点描述了5种安全服务,以下不属于这5种安全服务的是(B )。 A. 身份鉴别 B. 数据报过滤 C. 授权控制 D. 数据完整性 3. ISO 7498-2描述了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以下不属于这8种安全机制的是(A )。 A. 安全标记机制 B. 加密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 D. 访问控制机制 4. 用于实现身份鉴别的安全机制是(A )。 A. 加密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 B. 加密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D. 访问控制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5. 在ISO/OSI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没有规定(E )。 A. 对象认证服务 B.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 C. 访问控制安全服务 D. 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 E. 数据可用性安全服务 6. ISO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包含(B)种安全服务。 A. 4 B. 5 C. 6 D. 7 7. ( D )不属于ISO/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 A.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B. 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 D. 审计机制 E. 公证机制 8. ISO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对象认证服务,使用(B)完成。 A. 加密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 C. 访问控制机制 D. 数据完整性机制 9. CA属于ISO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的(D )。 A. 认证交换机制 B.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C. 路由控制机制 D. 公证机制 10.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 )。 A. 数据完整性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 C. 访问控制机制 D. 加密机制 11. 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D )。 A. 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骗攻击 B. 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 数据中途被攻击者窃听获取 D. 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 二、填空题 GB/T 9387.2-1995定义了5大类安全服务,提供这些服务的8种安全机制以及相应的开放系统互连的安全管理,并可根据具体系统适当地配置于OSI模型的七层协议中。 三、问答题 列举并解释ISO/OSI中定义的5种标准的安全服务。 (1)鉴别 用于鉴别实体的身份和对身份的证实,包括对等实体鉴别和数据原发鉴别两种。 (2)访问控制 提供对越权使用资源的防御措施。 (3)数据机密性 针对信息泄露而采取的防御措施。分为连接机密性、无连接机密性、选择字段机密性、通信业务流机密性四种。 (4)数据完整性 防止非法篡改信息,如修改、复制、插入和删除等。分为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无恢复的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的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无连接完整性五种。 (5)抗否认 是针对对方否认的防范措施,用来证实发生过的操作。包括有数据原发证明的抗否认和有交付证明的抗否认两种。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学》知识点

化学工业的范围、现状和发展方向?①范围按学科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②现状A.属多品种、多行业、服务而广和配套性强的部门,增长速度多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B,结构大调整,重点或开发采用新工艺和催化剂的通用高附加值产品C、产品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取得长足进步。D、我国有10余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化工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规模小,成本高,大型装置和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品种少,功能化和差别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能耗较高等③发展方向环保问题:化学与其它科学结合以合成食品: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产品精细化:化工工作者学术水平和商业头脑的统一。(2)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有机仕工、煤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等概念的含义无机化工:指利用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部门。精细化工:指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用途,而产量小、生产技术较复杂和产品质量要求甚高的一类化工产品.生物化工:利用生什厂应制取生化制品的工业部门。有机化工:常指生产有机小分子的工业部门。煤化工: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烘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高分子化工:利用聚合和缩聚反应生产分子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工业部门。(3)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业以及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关系?化学工艺学: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生产方法、原理、流程和设备。化学工业:借助化学反应使原料的组成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制得化工产品.化学工程:研究化学工业及其它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化学工艺:化工生产技术,从原料到制备化学产品的方法、过程和技术:化学工程是基础,化学工艺是应用,化学工业是结果.应用化学:根据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的一门科学。工业催化:在现代的大型化工生产过程中,催化过程达到90%以上,并已渗透到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从化工角度出发,研制、开发新型催化剂和新催化工艺,目前的重点己转向研究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的催化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反应。这些学科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他们随着化学工业的的发展产生发展和壮大,反过来它的发展壮大,又促进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江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石油是工业的粮食、血液,是世界上最重要能源之一,再加上它的不可再生,决定了他天生的重要性。天然气是埋藏于地下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主要应用于燃料、发电及制造一些化工产品。煤炭及其加工副产品用作化工原料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为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石油的综合利用途径: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裂化加氢)。天然气综合利用途径:制合成气(H2+CO);氧化制乙炔热裂解制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和乙炔:直接制造化工产品。煤综合利用途径:泥炭直接利用或不用化学处理而经过其他方法的间接利用、从泥炭中离出有价值的产品、泥炭的化学处理、泥炭的热加工:褐煤直接利用、热加工、化学加工:烟煤和无烟煤用于然料和发电。(2)试述煤化程度与煤性质及其应用的关系随煤化程度升高依次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及无烟煤。泥炭:含碳量W<50%,棕褐色,无光泽,有未分解植物残体:主要用作姗料和农用肥料。褐煤:含碳量W=60% 70%,褐色或黑褐色,大多数暗:主要用作燃料、土壤改良剂、复合肥料. 烟煤:含碳量W=75%-90%,黑色,有一定光泽:主要用作燃料和建筑材料无烟煤:含碳量90%以上,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度高:主要用于合成氮肥,活性炭原料,还原剂。(4)组成煤和石油的元素、化合物各有哪些?煤和石油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有何差别?目前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原料路线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原因?煤组成元素:C, H, 0及少量N, P, S;分子结构:芳烃为主,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氮含硫基团。

武汉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简易知识点

1、本地网:是指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及端局用户线所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2、本地电话网: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的电话通信网 3、路由:指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一条信息传送通路 4、交换机接通率:成功呼叫次数/总呼叫次数*100% 5、话务量BHCA:是指表征电话交换机机线设备负荷的一种度量值 6、转发等价类(FEC):具有相同业务特征和转发处理要求的分组的集合 7、信源:产生各类信息的实体 8、话务量: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单位为爱尔兰 9、交换:将某一输入线上的信号交换到任一输出线上的技术 10、呼叫损失:按时间呼损=全部出线被占用时间/总统计时间;按呼叫次数呼损=失败 的呼叫次数/总呼叫次数 11、信令:控制电信网的协调运行,完成任意用户的通信连接,维护网络本身的正常运 行,是终端与交换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与交换系统之间进行的通信语言。 12、帧中继:X.25的简化协议,只有两层,在数据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功能 13、ATM:异步传输模式 14、TCP/IP:传输控制协议/智能外设(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15、MFC:多频互控 16、OAM:操作、管理、维护 17、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 18、MPLS:多协议标签互换 19、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0、BHCA:最大忙时试呼叫次数 21、ADSL:非对称数字环路 22、ATN:扩充转移网络 23、VPI:虚通路标志符 24、VCI:虚信道标志符 25、QoS:服务质量,是指用户对提供给他的服务满意程度主观评定意见的一种度量。 26、AAA: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 27、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28、MTP:消息传递部分 29、RIP:路由信息协议 30、DTMF:双音多频 31、PSTN:公用电路交换网 32、STP:信令转接点 33、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4、OSA:开放系统体系结构 35、OADM:光分插复用器 36、LCN:逻辑信道号标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