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常见康复问题与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53
脑卒中恢复期主要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脑卒中又称之为脑中风,起病较急、较为突然,因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属于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的闭塞、狭窄、破裂,临床分为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脑卒中确诊后需要积极开展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预防肢体活动障碍、麻木、语言与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引起的不能自理问题,以康复护理对策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
一、康复护理开展的合理时间脑卒中患者与家属针对康复护理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康复治疗与护理需在后遗症期开展,通常在确诊后的一个月后,甚至三个月后开展,而实际上医疗正规的康复护理应及早开展,避免因康复不及时、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而衍生其他并发症,也就是说在确诊后的三个月内,在患者意识清醒、体征平稳、疾病无明显病变的阶段,护理工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
针对脑出血患者,可在康复后的一周到两周内展开康复干预。
二、脑卒中康复护理必要性1、预防肌肉、关节、肢体障碍康复护理可通过肢体运动的指导,在结合患者运动能力与疾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锻炼计划,未及时开展康复护理,患者的肢体可能因肌肉萎缩、关节痉挛而限制活动,另外还可能导致关节处畸形,肢体难以活动瘫痪,部分患者因长期卧床,卧床期间缺乏活动意识,患者不敢随意的活动,担心损害肢体,只能静卧,容易合并肺感染、泌尿感染,且脑卒中患者年龄偏高,容易诱发压疮。
2、影响生活自理康复护理有意识的帮助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康复护理不及时,患者的卒中恢复期延长,还可能在恢复期发生疾病恶化,后期康复治疗困难。
在患者疾病已经出现不良综合征后才开展康复护理,则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干预力度变小,康复护理的工作开展难以体现效果。
3、错误的疾病认识康复期又可以分为卧床期、离床期、步行期三个阶段,需要分别结合患者不同的疾病发展进程,给予综合、有效、针对的康复干预,协助患者保持康复主动性,维持训练积极性。
部分患者因对疾病认识有误,接受了非正规的康复指导,急于求成,导致机体功能反而降低。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疲劳的管理与康复策略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疲劳的管理与康复策略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
脑卒中后疲劳作为一种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康复脑卒中后疲劳,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相应的指导方针。
一、脑卒中后疲劳的概述脑卒中后疲劳是指在脑卒中发作后出现的一种体验到的或客观测量到的感觉,表现为体力和认知功能的减退、耐力下降、易疲劳和兴趣减退等。
脑卒中后疲劳常常出现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但也有可能持续至慢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后疲劳的管理策略1. 评估疲劳程度: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疲劳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化版疲劳评估量表(FSS)和修订版脑疲劳问卷(MFIS)等。
2.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与康复团队进行密切合作,包括康复医生、康复师和精神健康专家等。
康复计划应以适度活动、休息和睡眠等为基础,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3. 适度的体力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对于脑卒中后疲劳的管理至关重要。
建议脑卒中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在制定运动计划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考虑到患者的疲劳水平和身体状况。
4. 合理的休息与睡眠: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缓解脑卒中后疲劳。
建议患者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睡眠技巧和方法。
5. 药物治疗:对于脑卒中后疲劳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兴奋剂和抑郁剂等,但使用药物时需要权衡其益处和潜在的副作用。
三、脑卒中后疲劳的康复策略1. 物理康复治疗:物理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后疲劳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动疗法、理疗和功能训练等手段,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力和生活质量。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基于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全面探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和重要原则。
一、康复治疗的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最大限度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的康复目标包括:1. 运动功能康复:恢复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提高步态平衡性,提升肢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2. 语言和沟通康复:提高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恢复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
3. 接触环境的康复:帮助患者适应和改善日常生活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4. 心理康复: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
二、康复治疗的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建议,康复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下: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物理活动和运动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步态平衡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音、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辅助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配备相应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2. 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因此,早期介入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3. 综合治疗:康复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最新版)在国内来说,中国台湾省的康复⽔平较为突出。
⼩康特意整理了台湾省最近发布了脑卒中康复指南(台湾称复健),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摘要脑中风复健对于促进复原、调节失能、预防再发、乃⾄增进⽣活质量有着莫⼤的贡献。
然⽽随着医疗技术进展,对于脑中风的治疗也跟着⽇新⽉异。
本⽂经由实证回顾,整理脑中风复健治疗指引,以期提供复健医疗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脑中风复健(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治疗指引(treatment guideline)引⾔脑中风曾在中国台湾⼗⼤死因连续三⼗年排名第⼀,2015年统计仍⾼居第三名,是台湾地区中⽼年⼈造成终⽣失能的最主要原因。
台湾复健医学服务脑中风患者超过半世纪,对于治疗脑中风、促进复原、调节失能、预防再发、乃⾄增进⽣活质量有着莫⼤的贡献。
然⽽随着医疗技术进展,对于脑中风的治疗也跟着⽇新⽉异。
有鉴于此,台⼤医院复健部集合多位主治医师,以英国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Excellence)Stroke rehabilitation guideline[1]为蓝本,搜集世界最新⽂献及相关指引,撰写「中国台湾脑中风复健治疗指引」,以期提供复健医疗从业者参考。
本临床指引系为提供临床⼯作者当代具证据⼒之治疗建议(evidence-based advice),不具规范性,更⽆法取代个别病患之治疗处⽅。
临床⼯作者需视个案状况、院所资源、乃⾄保险规则给予个别化之治疗。
脑中风复健治疗的⽬标本指引之治疗对象为具有持续的神经损伤(impairment)、活动限制(activity limitation)、以及参与局限(participationrestriction)之脑中风患者。
脑中风后常见且需介⼊处置之失能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视觉障碍、吞咽障碍、沟通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疼痛、⽇常⽣活功能障碍等,⽽最后⽬标为回归碍、视觉障碍、吞咽障碍、沟通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疼痛、⽇常⽣活功能障碍等,社会。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属于前者,根据调查发现,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疾病具有发病快、急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脑卒中患者,超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是认知方面的,有的是运动方面的,针对功能障碍,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重点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下面就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的知识进行介绍。
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坏死,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功能发生障碍的程度更是由大脑缺血的时间来决定的,脑卒中后发生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导致患者不能说话,且不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对一些事物不会命名,失去了阅读功能和写作能力。
2、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除了难以标准的说话之外,还存在吞咽困难、进食困难、饮水困难等。
3、运动困难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较为困难且无法进行动作,上肢或下肢运动困难,上肢不能抬手、抓握,下肢偏瘫、乏力等症状。
4、肢体麻木水肿在发生脑卒中后在运动困难的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会伴随着肢体麻木、肢体水肿等,且局部肢体还有可能会出现异常感觉。
5、思考困难脑卒中患者可能在思考、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丧失等问题。
6、情感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因自身功能的改变,导致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了负面心理,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障碍。
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目标1、恢复功能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比如吞咽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各项功能,这也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提高自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让患者自主、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比如穿衣、刷牙、洗衣服等,这样脑卒中患者就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在沟通、运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能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