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大师名著中的话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工程师名言1.各个建筑大师的建筑观名言有哪些1. 建筑设计师的激情可以从顽石中创造出奇迹。
——柯布西耶2. 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
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
—— John Ruskin3. 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贝聿铭4. 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贝聿铭5.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约翰.波特曼6. 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7.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
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
——黑格尔8. 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而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
——建筑大师张开济9. 只有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欣赏建筑。
——本杰明10. 我们不安居,因为我们已经在建筑。
——海德格尔11.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
——沙里宁2.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建筑本身是哪位建筑师的名言1、就算你是特别聪明,也要学习,从头学起!——屠格涅夫2、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基础不良的好建筑是没有的。
4、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佐藤—斋5、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
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
——吴晗6、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这是学好数学的“秘诀”。
——苏步青7、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8、倘想达到最高处,就要从低处开始。
9、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10、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袁守侗11、知识像一张网,越实越牢,网住的鱼就越多。
1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3、要想造就成高深的学问,就得从字母学起。
14、要长胡子先成人。
15、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柯布西耶名言1.各个建筑大师的建筑观名言有哪些1. 建筑设计师的激情可以从顽石中创造出奇迹。
——柯布西耶2. 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
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
—— John Ruskin3. 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贝聿铭4. 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贝聿铭5.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约翰.波特曼6. 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贝聿铭7. 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
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
——黑格尔8. 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而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
——建筑大师张开济9. 只有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欣赏建筑。
——本杰明10. 我们不安居,因为我们已经在建筑。
——海德格尔11.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
——沙里宁2.求各个建筑大师的建筑观名言建筑大师的建筑观名言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
“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
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
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路易斯·巴拉干建筑是研究如何浪费空间的艺术。
建筑始于工程完结之处。
———JohnRuskin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
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
———贝聿铭形式(Form)只是对事物之间不同点的认识。
……从中取走一点,形式也就毁掉了。
……设计是一种练习,或是由认识形式而构成实体。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考虑所谓的“勺子”,你会想到一个容器和一个柄。
拿走了容器,就只剩下了一把剑似的东西。
取走了柄,则成为了一只杯子。
放到一处,它们成为一把勺子。
但是,“勺子”不是某一把勺子,“勺子”是一种形式。
某一把勺子则可是银质的,木质的,纸的,--成为某一把勺子,这就是设计。
……这可以类推到房屋以及任何我们所做成的东西。
土木经典名言咱土木人啊,有好多特别经典又有趣的话呢。
就说“土木土木,又土又木”,这可真是一句自我调侃的妙语。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忍不住想笑。
其实啊,咱土木人哪里是真的又土又木呢?我们不过是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埋头苦干,看起来灰头土脸的。
但咱心里可有着大智慧呢。
在工地上,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师傅,到文质彬彬的设计师,哪一个不得咱用心去沟通协调啊。
“金桥银路铜建筑”,这也是一句很有名的话。
你看,说的多实在啊。
金桥银路,这说明桥梁和道路工程那可是相当的重要而且利润丰厚呢。
不过铜建筑也不差啊,那些高楼大厦,哪一座不是凝聚着土木人的心血呢。
我就认识一个做桥梁工程的老哥,他整天在野外的工地上奔波。
那风吹日晒的,整个人黑得像块炭。
可是每次聊起他的桥,那眼睛里都放光。
他说,看着那座桥一点点从图纸变成横跨江河的庞然大物,心里的成就感就没法形容。
就像自己亲手养大了一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还特别的结实、漂亮,能为好多人服务。
还有“一入土木深似海,从此妹子是路人”。
哎呀,这可说到好多土木男同胞的心坎里去了。
咱土木工作啊,很多时候不是在偏远的工地,就是在没日没夜的加班画图。
哪有时间去陪妹子逛街看电影啊。
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上学的时候还挺帅一小伙,不少女生喜欢呢。
结果毕业干了土木,整天在工地上忙乎。
他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有个相亲的机会,结果聊着聊着,工地上出了点事儿,他就得赶紧跑去处理。
等忙完了,那姑娘早就没影了。
不过呢,虽然找对象难,但咱土木人也有自己的坚持。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盖的房子,修的路,那都是给大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
咱土木人也常说“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在工地上,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的灾祸。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个年轻的工人为了图方便,没有按照规定系好安全带就上了脚手架。
结果一不小心脚滑了一下,差点就掉下去了。
幸好旁边的老师傅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
从那以后啊,整个工地都更加重视安全问题了。
著名⼟⼒学专家、教授,中国岩⼟⼯程⼤师谢定义谢定义(1931-)⽢肃⽢⾕⼈,中共党员,著名⼟⼒学专家、教授,中国岩⼟⼯程⼤师之⼀,黄⽂熙讲座撰稿⼈(2001年)之⼀。
从事⼟⼒学及岩⼟⼯程的教学与研究⼯作,先后负责⼟⼒学、⾼等⼟⼒学、⼟动⼒学、岩⼟⼯程学、基础⼯程学、⼟⼯试验技术、黄⼟⼒学、⾮饱和⼟⼒学等课程的讲授;1949年考⼊兰州⼤学,1950年考⼊西北⼯学院⽔利⼯程系。
1958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建筑⼯程学院留学,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学位。
1962年毕业回国后分配到西安理⼯⼤学任教,长期从事岩⼟⼯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
先后在西北⼯学院、西安动⼒学院、西安交通⼤学、陕西⼯业⼤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任教。
在⼟⼒学、⼟动⼒学、⾮饱和⼟⼒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平的科研成果。
1989年⾄1993年出国进⾏讲学与学术交流。
1952年毕业于西北⼯学院⽔利⼯程系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技术副博⼠。
主要研究⽅向:⼟⼒学特性及⼟体的动⼒稳定性⽅⾯。
特长为⼟动⼒学瞬态极限平衡理论、黄⼟动⼒特性、⾮饱和⼟⼒测试技术、岩体损伤CT识别技术及⼟结构性定量化研究,曾先后在西北⼯学院、西安动⼒学院、西安交通⼤学、陕西⼯业⼤学、西北农学院等多所⼤学任教。
现任中国⼟⽊⼯程学会⼟⼒学及岩⼟⼯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学与⼯程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研究所冻⼟⼯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程学会⼟⼒学及岩⼟⼯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学与⼯程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建筑学会理事,《岩⼟⼯程学报》编委。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2000年获第⼗届茅以升教育基⾦奖,2000年度(第4届)茅以升⼟⼒学及基础⼯程⼤奖获得者,获国家机械委、⽔利部、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次.。
编著出版了中国第⼀部《⼟动⼒学》;编写了《饱和砂⼠瞬态动⼒学特性机理与分析》、《⾼校主动适应机制》等专著。
If you are proud, you should have extra steps in everything you do.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建筑大师名言语录大全建筑的目标在创造完美,也就是创造最美的效益。
Bruno Taut,Modern Architecture但更有力的说法是:建筑留存下来因为它是艺术,因为它超越实用。
Gio Ponti,In Praise of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师的激情可以从顽石中创造出奇迹。
--柯布西耶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
“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
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
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路易斯·巴拉干建筑是研究如何浪费空间的艺术。
(Architecture is the art of how to waste space)-Philip Johnson建筑始于工程完结之处。
(Architecture begins where engineering ends)-Walter Gropius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
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No person who is not a great sculptor or painter, can be an architect. If he is not a sculptor or painter, he can only be a builder.)- John Ruskin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贝聿铭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贝聿铭形式(Form)只是对事物之间不同点的认识。
......从中取走一点,形式也就毁掉了。
......设计是一种练习,或是由认识形式而构成实体。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考虑所谓的“勺子”,你会想到一个容器和一个柄。
拿走了容器,就只剩下了一把剑似的东西。
岩土工程参考文献引用
岩土工程是研究岩石和土的工程特性和行为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引文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记录学术进展,还可以展示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认可。
以下是一些岩土工程参考文献的引用示例:
1. 书籍引用
[1] 魏文澜, 陈宇. 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2. 期刊论文引用
[2] 张志强, 王秀丽. 岩石力学性质与隧道稳定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5): 890-898.
3. 学位论文引用
[3] 李四明.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7.
4. 报告引用
[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发展报告[R].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5. 标准引用
[5] GB50218-2014,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请注意,每个引用格式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要求,因此在实际引用时,请根据所投期刊或出版社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现代土力学之父--Karl Terzaghi将土力学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土木工程师的思想意识中的是《 Erdbaumechanik 》(土力学)这本书及 Karl Terzaghi 本人。
之后,由于 Kerisel 教授和 Skempton 教授的生动描述,许多国家的工程师开始了对土力学的研究。
虽然没有 Terzaghi ,土力学也必然会出现,但是要是没有这位一心一意致力于其研究领域发展的独特的世界公民强有力的领导能力的话,谁能够说清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碰多少次壁,走多少次弯路? Terzaghi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在晚年思考自己的一生时,他毫不怀疑的是不论什么时代和什么环境都将打上他的标记。
然而他也承认自己生逢其时,因而能对我们的专业作出贡献,并非所有的领域都如此幸运。
许多我们所认为的现代土力学知识在 1926 ~ 1929年就已掌握了。
1925年末, Terzaghi在“工程新闻记录”杂志的编辑 F.E. Schmitt的鼓励下,基于其在罗伯特学院的大量研究,准备了一系列的论文,即为“土力学原理”系列论文。
尽管这些论文对许多从事于实践工作的工程师来说过于过于学术化和抽象,但这一主题还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然而,在随后出版的两本演讲稿中,Terzaghi 更加直接地指出了实践者的问题。
这些讲稿,即发表于 1925年 11月的 Boston 土木工程师大会之前的“关于基础工程的现代概念”以及出现在 1927年 1月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大会上的“基础的科学”,引起了口头上和书面上的广泛讨论。
回顾他对当时这一主题中的技术及在问题的评估是很有趣的。
他强调土的分类,尤其是根据物理特性区分砂土和粘土,同时试图建立能够说明这两种材料特性的统一原则。
他认识到砂土的强度表现为纯粹的摩擦性。
他知道超孔隙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且认识到进行排水剪切试验确定我们现在所说的有效抗剪强度的必要性。
他认为粘土的抗剪阻力(在当时他简单地称之为“粘聚力”)由毛细水压力和有效摩擦角正切的乘积。
敬业创新 勃奋耕耘 ——记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专家李文纲设计大师 李文纲同志是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电 工程顾问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察领域的技术、学术带头人, 他40年来一直在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第一线工作,参加或主持了鲁布革、天生桥一 级、锦屏一级、二滩、官地、溪洛渡等我国西部地区众多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地质勘 察、咨询、审查、评估及重大技术问题的研讨,并主持编写、审查、审定百余份重大 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大型、巨型水电工程 地质勘察理论、方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地质技术难题。 他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有: 主持或参与了众多巨型、大中型水电站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咨询、 审查、评估及鉴定 自1967年学校毕业参加水电建设40年来,先后参与并多次主持了我国西部 地区金沙江、红水河、雅砻江、岷江、大渡河、涪江、嘉陵江、黄河等百余项巨型、大中型水电站及岩土工程的勘察设 计工作。 作为院副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院地质勘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钻探、硐探、物探、岩土试验、测量等专业)及 岩土工程技术领导、质量管理及科技开发工作。 多年来,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电力部、总院等邀请,参加了黄河、乌江、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怒江、山 东、河北、西藏等数十项重大水电工程的审查、咨询、评估及重大技 术问题讨论。2002—2003年参加三峡工程安全鉴定。 主持的我国第一座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并采取国际竞争性招标 的鲁布革水电站勘察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金奖 主持鲁布革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地质勘察,查明了工程区 岩体力学赋存条件,深入论证了围岩的稳定性,推荐选定了地下厂 房方案,并为枢纽布置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建议。该电站 已运行近20年,并于1991年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主持的世界级高面板堆石坝——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勘察获国 家级优秀工程勘察金奖 全面主持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为当时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坝高178 m)的地质勘察,对软弱夹层、软岩坝 基的抗渗稳定性,溢洪道引渠岩溶渗漏及高边坡稳定性,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厂房后边坡稳定性,水库岩溶渗漏 及开挖碴料利用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勘察论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工期缩短1.5年,节省直接投资数千 万元。该电站已运行近l0年,并于2002年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金奖。 主持的一系列世界级高拱坝和高堆石坝的勘察全面深入。工程地质问题论证充分,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主持勘察的溪洛渡(拱坝高278 m,装机1 260 ̄104 kW,仅 次于三峡工程)、锦屏一级(世界第一高拱坝,坝高305 m)、官地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180 m)、两河口(堆石坝高300 m)、紫坪 铺(堆石坝高156 m)、瀑布沟(堆石坝高186 m)、双江口(堆石坝 高320 m)、长河坝(堆石坝高240 m)、大岗山(拱坝高210 m)等 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及边坡稳定问题突 出,工程难度大,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下,克服重 重困难,抓住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勘察论证。目前瀑布
今日重温美国岩土工程大师Pro. J. K. Mitchell(U.C. Berkeley)的名著"Fundamentals of
Soil Behavior" (Second Edtion, Willy Inter. SCIENCE,1992), 感觉引言(Introduction)
写的很精彩, 想摘录一段,请勿指责我浪费论坛资源啊。
Acquisition of the data needed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on, in, and with soils
and rocks may e a far more difficult and uncertain problem than when dealing with
oth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aboveground constructions.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is:
1. No clearly fefined boundaries. An embankment resting on a soil foundation is
shown in Fig 1.1a, and a cantilever beam fixed at one end is shown in Fig. 1.1b. The
free body of cantilever beam, Fig1.1c, is readily analyzed for reactions, shears,
moments, and deflections using standard methods of stuctural analysis. What ar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what is the free body of the embankment foundation?
2, Variable and unkown materia properties. The properties of mos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e.g., steel, plastics, concrete, aluminum, and wood) are ordinarily known
within rather narrow limits and can often be specified to meet certain needs. Althogh
this may be the case in construction using soil and rock fills, at least part of every
geotechnical problem involves interactions with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soil and rock.
The engineer is then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what materials are
there and characterizing their properties. In most cases, more than one stratum is
present, and conditions are no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3, Stree-dependent material properties. Soil, and some rocks, ha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depends on both he stress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tress state. This
is because the volumn change, stress-strain, and strength properties depend on stress
transmission between particles and particle groups. These stresses are, for the most
part, generated by body forces and boundary stresses and not by internal forces of
cohesion , as is the case for many other materials. Because of this stress dependency,
any given geotechnical problem may involve not just one or two, but an almost infinite
number of different materias
与处理其它工程材料和地上以上部分的建造相比,为在岩土介质上面、当中或者利用其本身
的工程的分析和设计获取数据,可能是困难的多、不确定因素更多的问题。至少有三个理由:
1. 没有清晰定义的边界。图1.1a(本文转引没有画图,请见谅)为填筑在地基土上的
土堤,图 1.1b为一端固定的悬臂梁。悬臂梁 的脱离体很容易得出,利用结构分析的标准方
法,可以求解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变形。但土堤地基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又怎么得到它
的脱离体呢?
2, 不定和未知的材料特性。大部分建筑材料(比如钢、塑料、混凝土、铝和木材)的性
质通常被确认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并且经常可以规定来满足特定的需要。虽然在某些以土
或岩石作为填料的工程中情况也是这样,但至少所有岩土工程问题的部分内容涉及与天然存
在的土或岩石的互相作用。于是工程师面临确认哪些材料存在及如何确定它们的性质的问题。
在大部分时候,岩土都不止一层, 而且是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
3, 应力依赖的材料性质。 所有的土和部分岩石的性质,既依赖于应力历史也依赖于当
前的应力状态。这是因为岩土的体变性质、应力-应变特性和强度性质取决于颗粒及颗粒集体
之间的应力传递。这些应力中的大部分,由体力和边界应力产生,而不是向其它材料那样由
材料内部的凝聚力产生。因为这种应力依赖性,任何给定的岩土工程问题都可能包含不止一、
两种材料,而是几乎涉及无限多的材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