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6.49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某校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了解传统节日,过有特色中国节”主题教育活动。
初一某班的同学们对中秋节非常感兴趣,他们搜集中秋节相关资料并筹划特色中秋活动,请你帮助他们进行完善。
(一)了解中秋文化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有很多别名(a)仲秋节、八月节、月夕节、拜月节、果子节、团圆节等。
中秋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节日习俗丰富多彩,是我们炎黄子孙秋日生活中美好的点缀。
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初年。
北宋时期,正式定农历八..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形月十五为中秋节(b)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之时正是秋粮丰收之际,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月和庆祝等活动。
此时天气已凉而未寒,秋高气爽,月朗中天。
据说一年里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候,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甲],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千百年[乙]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阖家团圆”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赏月是古人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现代社会,赏月仍然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人们会在晚上聚集在一起,欣赏月亮的美丽,并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故事。
除了赏月,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中秋习俗,如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一些地方的赏月诗词比赛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以此来弘扬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老北京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项习俗是供兔儿爷。
“兔儿爷”,兔首人身,竖着两只大耳朵,披甲胄,插护背旗,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
最初,“兔儿爷”用于中秋拜月祭祀(c)到了清代,“兔儿爷”逐步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注】①瘿:读yǐng。
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湮于沙上________②转转不已________③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④焦而不吾类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4)【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2.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①。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②,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③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④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⑤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⑥也。
(选自《正午牡丹》)【注】①精粗:精良和粗劣。
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②姻家:儿女亲家。
③披哆(chǐ):文中指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
④黑睛:瞳孔。
⑤房敛:花冠收拢。
⑥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转转不已________②如是再啮________③尝得一古画________④善求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B.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C.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D.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②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4)从“老河兵找到石兽”“丞相吴公一眼看出画面上是正午牡丹”两件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初一语文2024.1 一、基础•运用(共16分)我区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追寻英雄”活动。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起动起来吧。
了解英雄事迹中华大地从古至今不缺民族英雄、国之楷模。
战斗英雄鲁迅以笔为戎,爱憎.分明,怒斥敌人,痛斥漠不关心的看客,为我们诠释了坚忍的战斗精神;无名英雄邓稼先隐姓埋名,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五”,处苍穹,俯瞰祖国大地,“太空第一人”的壮举家喻户晓。
他们以爱国之志撑起祖国的繁荣,必将垂范百世。
A . B. C. D.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之一是《诫子书》的作者__(1)__,他自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分)3.有同学认为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错,且对加点字的读音也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漠不关心 爱憎(z ēng )分明 脊(j ǐ)梁B.莫不关心 爱憎(z èng )分明 脊(j ǐ)梁C.漠不关心 爱憎(z èng )分明 脊(j í)梁D.莫不关心 爱憎(z ēng )分明 脊(j í)梁4.同学们对文段最后一句话中 “垂范百世”的词意把握不准。
查《现代汉语词典》,“垂”的主要义项有:①东西的一头向下;②敬辞,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③流传;④将近。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 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1.同学们想用“鞠躬尽瘁”表达对英雄们的尊重与敬意,为此大家绘制了手抄报。
依据“字体一致,美观大方”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手抄报的标题补充完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1.23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21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一盏灯,亮在临街的落地窗后,驱散车水马龙的喧嚣一些人,坐在木质的书桌前,尽享书海泛舟的静mì。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在扬州街头巷尾的城市书房中,已经成为古城中一道纯粹.的风景。
几千年来,袅袅书香总是萦绕在扬州人的鼻尖,沉淀.着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
城市书房作为现代扬州的文化地标,便是这五千年文化的yán续,也是这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者。
(1)给加点字注音:纯粹.(▲)沉淀.(▲)(2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ì(▲)yán续(▲)(2分)(3)“一盏灯,亮在临街的落地窗后,驱散车水马龙的喧嚣一些人,坐在木质的书桌前,尽享书海泛舟的静mì。
”这句话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标点是▲(2分)(4)周末,你和同学来到东关街旁的城市书房,门口有一副楹联:傍三街古韵,耕一份心田。
你的同学解读了上联,请你解读下联。
((2分)书房依傍于古色古香古韵的东关街附近,四周充满古韵;▲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表面上是写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的故事。
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B.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男人植树牧羊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一一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就能把荒凉的土地变成美丽富饶的家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1——7题,28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3分)七年级语文学习之旅完毕了,在这期间,我们瞻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鞠躬尽cuì的光芒形象,观赏了容不得半点羁.绊的安塞腰鼓;感受到探险英雄为何勇往直前的真dì; 更被动物们为种群的持续而娴.熟一跃的动作所震撼……教师们孜.孜不倦地讲解并描述这一道道精神食粮,是否让你流连忘返?(1)依据拼音写汉字。
(1分)鞠躬尽cuì真dì(2)给加点字注音。
(1分)娴.熟()孜.孜不倦()(3)用部首查字法检索文段中加点字“羁”,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1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义愤填膺C、锋芒必露家喻户晓迥然不同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3、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中学生假设缺乏创新精神,却不能适应学问经济时代的要求。
(把“却”改为“就”)B、由于天下大雨,导致我们的跑操竞赛被迫延期。
(删掉“导致”)C、达尔文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
(删掉“不仅”)D、假日里,教师亲善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常常在我耳边响起。
(把“在我耳边响起”改为“在我脑海中出现”)4、下面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章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C、《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的难受、自责、愧疚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 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 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 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 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 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 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上课铃响后, 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 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 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 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 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 因此, 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 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 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 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并没有消沉, 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D.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蹊田:践踏田地。
③策:通“册”。
④恬:心神安适。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复如初(________)②冕因去(________)(2)文中写佛像“狞恶可怖”,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王冕是一个青春励志的典型。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呢?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香远益清B.木兰乃易男装/ 移风易俗C.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愿驰千里足D.数建奇功/ 棹数小舟(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3.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人”?A. 大B. 小C. 人D. 从2.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南辕北辙B. 狐假虎威C. 守株待兔D. 指鹿为马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声音很小”?A. 低声细语B. 高声喧哗C. 大声疾呼D. 轻声细语4.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心情愉快”?A. 愁眉苦脸B. 笑逐颜开C. 哭笑不得D. 愁眉不展5.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想念”?A. 念念不忘B. 念念有词C. 念念不忘D. 念念不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一部书。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搭配,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4. “唐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总称。
()5. “宋词”是宋代诗人创作的词总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四书五经”的概念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简述“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3. 简述“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4. 简述“成语”在汉语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5. 简述“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守株待兔:__________(2)指鹿为马:__________(3)南辕北辙:__________(4)狐假虎威:__________(5)滥竽充数:__________2. 请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征战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到如此宏伟的景象而写下的。
B.海面浩淼,水波澹澹,映入眼帘的是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盛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大海汹涌起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转,都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云河,星光灿烂,它们都好像出自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C. 这首诗描写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动态描写;描写百草树木丛生,是静态描写。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和精神。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淡泊..无以明志。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终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一 二二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 基础知识(共 8题;共24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啜泣(chu o) 伫立(zh u) 匿名(n i) 锲而不舍(qi e)
B、 干涸(gu) 菜畦(q i) 狭隘(di ) 怪诞不经(d cn)
C、 徘徊(hu d ) 倜傥(t Eg) 缥缈(mi ao) 随声附和(
h
e)
D 绽开(zh dn) 诅咒 (zu) 蓦然 ( mu) 拈轻怕重(ni①)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B、 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 演唱会太精彩了 ,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我终于爬上去了 ,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增进
了彼此的友谊。 C、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 国
学。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4、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B、《天上的街市》一一诗歌一一郭沫若一一《郭沫若全集》 C、《金色花》 ----- 诗歌——泰戈尔——印度
D《杞人忧天》 ------- 寓言一一列子一一《列子》
5、下列句子,其排列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一项是( )(2分)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 希望。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 __ ① ___ 。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___②—,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 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 ③ ____ ,我们看着你 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一部分。
6下列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2 分)
A、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B、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C、我们班的张亮长得特像他爸爸。
D那本书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7、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3 分)
8、默写。(9分)
① 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夜阑卧听风吹雨,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 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 终古高云簇此城, ⑥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⑦ ,思而不学则殆。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那 , 定然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6分)
A、 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B、 ①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C、 ①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D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 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②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 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③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b i()护 神采y i() y i() I印()褛 9、 七.(2)班开展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来参 加
①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标题。(1分)
② 请你策划“敬老从身边做起”活动的具体项目。(2分) 项目示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合影。 项目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名著阅读 (3分)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___________ 、真假 __________ 、三 借 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5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 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 ( _朝代)的 ____________ . ( 3 分)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 顾野有麦场 _________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
13、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目似瞑,意暇甚。 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A 、其/一犬/坐于/前
1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B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5、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9题;共 25 分) (一) 风雨中的菊花( 12 分)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 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 他要转 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他在站前广场上漫步, 借以打发时 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 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 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 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 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 “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 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听说专门有一 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 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 小乞丐走到他跟前, 摊着小脏手:“先生, 可怜可怜吧, 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 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 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 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 ! ”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 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 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 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 ?”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 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 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 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 ?”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 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 币都磨得 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 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f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 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 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 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1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17、 作者安排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的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 2分)
18、 你是如何理解标题“风雨中的菊花”? ( 3分)
19、 品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每 括号不超
过3字)(3分) 鄙视—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20、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句中加线词语指什么? (2分)
(二) 秋颂(13分)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精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 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 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 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 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 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 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 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 是最纯净的风。 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 对萧萧 落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