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ppt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7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部分项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6. 施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配备与培训- 所有参与挖孔桩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 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其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方案与审批- 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作业,未经审批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
- 施工方案中应包含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
3. 设备与材料- 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安全装置、防毒面具或氧气面罩、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前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 严禁使用损坏或过期失效的设备、材料。
4. 有毒气体检测- 每天必须有专人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才可进行下孔作业。
- 孔内作业照明应使用防水电缆,采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电压,或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小于15mA,孔内照明亮度不应低于60W,并使用防水、防爆灯泡。
5. 孔内作业- 每班作业前,应将桩孔内的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或大风扇向孔内送风5分钟,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
- 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 孔内作业照明应使用防水电缆,采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电压,或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小于15mA,孔内照明亮度不应低于60W,并使用防水、防爆灯泡。
6. 孔桩开挖- 按规定的距离进行跳挖,每挖深500—800就护壁一次。
- 堆土要在孔口周边1米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 第一节护壁要高于孔口300,按规定做好孔口的防护措施。
7. 应急救援- 孔内应设置应急软爬梯;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或尼龙吊挂或脚手架等。
人工挖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在本次工程项目中,人工挖孔灌注桩是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挖孔灌注桩具有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
然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技术要点,以确保灌注桩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2)砂:宜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
(3)石子:宜选用粒径为 5-40mm 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应大于 1%。
(4)水: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2、主要机具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应根据施工规模和进度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搅拌机。
(2)混凝土输送泵:用于将混凝土输送至桩孔内。
(3)插入式振捣器:用于振捣混凝土。
(4)漏斗、串筒:用于混凝土下料。
(5)料斗:用于吊运混凝土。
3、作业条件准备(1)桩孔成孔并验收合格,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笼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3)桩孔内的积水已抽干。
(4)混凝土配合比已确定,并经试配检验合格。
三、施工工艺流程1、混凝土搅拌(1)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准确称量原材料。
(2)先将石子、砂和水泥倒入搅拌机内干拌均匀,再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均匀。
(3)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少于 90s。
2、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塔吊吊运,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坍落度损失。
(2)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运输时,管道应连接牢固,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检查桩孔内的积水和沉渣情况,如有积水应抽干,如有沉渣应清理干净。
(2)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串筒或漏斗下料,串筒或漏斗的下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大于 2m,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
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_____,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分别为_____、_____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人工挖孔桩施工具有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施工危险性较大、劳动强度较高等缺点。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径、桩长、桩顶标高、持力层等情况。
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确定桩位中心,并设置十字护桩。
2、材料准备水泥:采用_____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5%。
石子:采用碎石,粒径 5~40mm,含泥量不大于 2%。
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施工机具准备提升设备:采用电动葫芦、慢速卷扬机等。
挖孔工具:短柄铁锹、镐、锤、钎等。
水平运输工具:手推车等。
混凝土浇筑设备:插入式振捣器、溜槽、串筒等。
通风设备:鼓风机、通风管等。
照明设备:低压防水灯泡、灯头、电线等。
4、作业条件准备场地平整,完成“三通一平”工作。
桩位附近的地下管线已迁移或采取了保护措施。
挖孔桩施工前,应先进行试成孔,以检验地质情况、施工工艺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桩位测量放线,确定桩位中心,并设置十字护桩。
护桩应牢固可靠,便于施工过程中随时校核桩位。
2、挖孔第一节桩孔开挖: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时,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
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 09~12m 为宜。
支护壁模板:第一节桩孔挖好后,应立即安装护壁模板。
护壁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
护壁模板安装好后,应检查其中心位置、直径、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技术交底人工挖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法,但由于其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进行以下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前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的地质情况、桩径、桩长等设计要求。
2、施工现场应进行平整,清除杂物,设置排水设施,保证场地内不积水。
3、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提升设备、护壁模板、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孔口防护1、孔口周围应设置高于地面 30cm 的护圈,防止地面杂物和雨水流入孔内。
2、孔口周围严禁堆放物料和施工机具,保持孔口周边的畅通。
3、暂停施工的孔口应加盖防护板,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三、护壁施工1、护壁混凝土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保证护壁的强度和稳定性。
2、每节护壁的高度不宜超过 1m,护壁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护壁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拆除时间不宜过早,以免影响护壁的质量。
四、通风与照明1、挖孔深度超过 10m 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向孔内送风,保证孔内空气新鲜。
2、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灯具应采用防爆型,照明线路应架空或采用护套线。
五、提升设备1、提升设备应完好无损,制动装置灵敏可靠。
2、吊钩、吊桶等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提升设备严禁超载运行,每次提升物料的重量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起重量。
六、孔内作业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
2、孔内作业人员不得超过 2 人,作业时应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系。
3、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当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通风措施,待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到允许值后,方可继续作业。
4、挖孔时如遇流沙、涌水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孔内爆破作业应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破后应通风排烟 15min 以上,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作业。
人工挖孔桩方案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挖孔桩的位置和数量2、挖孔桩的设计深度和直径3、施工工艺和流程4、安全保障措施5、质量控制标准6、施工进度计划7、材料和设备的要求1、工程概述11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数量、用途等。
111 介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挖孔桩施工的影响。
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技术交底。
212 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
22 材料准备221 明确所需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规格、型号和质量要求。
222 确保材料的供应渠道和质量检测。
23 设备准备231 列举所需的挖孔设备、吊运设备、通风设备等。
232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3、施工工艺和流程31 测量放线311 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
312 做好测量标记和保护。
32 挖孔作业321 按照设计要求的孔径和深度进行挖孔。
322 采用分段挖土、分段护壁的方法,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33 护壁施工331 说明护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332 保证护壁的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3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341 详细阐述钢筋笼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
342 介绍钢筋笼的吊运和安装方法,确保位置准确。
35 混凝土灌注351 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灌注方法。
352 控制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桩身质量。
4、安全保障措施41 孔口防护411 孔口设置牢固的防护围栏和警示标志。
412 防止人员和物体掉入孔内。
42 通风换气421 保证孔内通风良好,定期检测空气质量。
422 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和检测仪器。
43 照明和用电安全431 孔内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432 规范用电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使用。
44 防止坍塌和涌水441 密切观察孔壁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442 做好排水和防水工作,应对可能的涌水情况。
45 人员安全培训和防护45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人工挖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施工准备要求2、混凝土材料要求3、浇筑工艺要求4、质量控制标准5、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准备要求11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12 现场准备清理桩孔内的杂物、积水和浮土,确保孔底干净。
检查孔壁的稳定性,如有松动、裂缝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安装好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溜槽、导管等设备,并进行调试。
在孔口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混凝土材料要求21 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2 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为 5~31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不应大于1%。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
23 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4 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
3、浇筑工艺要求31 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 15m。
相邻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2 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溜槽或导管法,严禁在孔口直接倾倒混凝土。
使用溜槽时,应保证溜槽的坡度适宜,混凝土能顺利下滑。
使用导管时,导管的底部应距孔底 300~500mm,首批混凝土的浇筑量应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 1m。
33 振捣要求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应超过每层浇筑厚度的 50mm。
振捣应均匀、密实,不得漏振、过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34 桩顶处理混凝土浇筑至桩顶时,应适当超过设计标高 50~100m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