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3
《防治水培训教案》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提高学员对防治水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员掌握防治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应对水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防治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防治水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能够分析水害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内容1. 防治水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防治水的概念强调防治水对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 水害的原因和危害分析水害发生的原因描述水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3. 防治水的方法和技术介绍防治水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排水、灌溉、水土保持等措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防治水的定义、原因和危害,以及方法和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防治水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活动: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操作,让学员亲身体验防治水的操作过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员对防治水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员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防治水培训教材2. 课件:防治水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3. 案例材料:实际案例分析所需的文档和数据4. 实践活动所需设备:如模型、工具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防治水的定义和重要性2. 第二课时:水害的原因和危害3. 第三课时:防治水的方法和技术(上)4. 第四课时:防治水的方法和技术(下)5. 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员了解防治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
3. 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并提供指导。
4. 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员的案例分析报告,了解其对防治水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员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3. 针对学员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防治水现场管理培训课件一、排水系统管理1、水仓及临时水窝必须符合要求,尤其是深度必须保证在底板0.5m以下,水仓及临时水窝淤泥必须每班进行清理,工作面迎头临时水窝设置位置必须保证能排出迎头积水。
2、水仓及临时水窝必须配备至少两台水泵,有工作水泵及备用水泵,且保证工作水泵及备用水泵必须每天进行切换运行,保证所有水泵能及时运转。
3、排水管路根据该工作面作业规程进行设置(如作业规程规定两趟6寸管路,必须与作业规程相符),必须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向前延伸排水管路,保证距工作面迎头不超20m(以作业规程规定为准),且管路必须使用钢丝绳悬挂在帮部锚杆上。
二、探放水设备管理1、每次探放水结束后,必须将探放水钻机等设备有序摆放,钻杆必须码放整齐,且苫盖防水布(施工单位不得将防水布挪作它用),实行挂牌管理。
2、如探放水设备摆放位置影响其它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挪动钻机后,必须码放整齐,并将钻机设备管理牌板悬挂至钻机码放处。
3、探放水钻杆为探放水专用钻杆,施工单位不得将探放水钻杆挪作它用(撬东西)。
三、探放水管理1、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下发的停掘通知单位置停止掘进,并在探放水施工前一班将钻场支护到位,并将通讯电话设置在距钻场30m范围内。
2、探放水期间必须配备停送电、排水人员,且配备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以防突发情况发生(如不能及时停送电及排水)。
3、探放水完毕后,必须悬挂更新相关探放水管理牌板,施工单位根据下发的准掘通知单恢复现场掘进工作。
4、当班班长进入工作面后在掘进之前首先应该核实清楚该工作面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并检查当班准掘牌板是否填写正确。
四、现场牌板管理1、XX工作面探放水示意图牌板:探放水前,首先填写{XX工作面探放水示意图牌板},并粘贴探放水示意图(下图)。
2、钻探起始点:钻探时必须悬挂{钻探起始点牌板}并喷漆标注,以防牌板挪动后恢复原位置。
施工单位在掘进作业时,不得损坏该牌板,如影响作业挪动后,必须根据标注位置恢复原位置。
《防治水培训教案》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提高学员对防治水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防治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员的防治水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了解防治水的重要性,认识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防治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知道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水污染问题;能够制定简单的防治水措施;能够参与水环境保护活动。
3. 情感目标:增强学员的防治水意识;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节:防治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状况和利用;防治水的基本概念;防治水的重要性。
2. 第二节: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水污染的来源;水污染的危害;实例分析:某地区水污染案例。
3. 第三节: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实例分析:某地区水资源保护实践。
4. 第四节: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水环境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实例分析:某地区水环境治理实践。
5. 第五节:防治水的责任和行动个人和社区的防治水责任;政府和社会的防治水责任;实例分析:某地区防治水行动计划。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防治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员对防治水的理解和认识;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参与防治水实践活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理解;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员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4. 防治水知识测试:评估学员对防治水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防治水知识读本》2. 课件:防治水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3. 案例材料:实际案例分析文本4. 实践活动材料:防治水实践活动指南5. 评估工具:课堂参与度记录表、案例分析报告评价表、实践活动报告评价表、防治水知识测试卷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防治水的重要性(45分钟)讲解水资源状况和利用(15分钟)介绍防治水的基本概念(15分钟)讨论防治水的重要性(15分钟)2. 第二节: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45分钟)分析水污染的来源(15分钟)讲解水污染的危害(15分钟)案例分析:某地区水污染案例(15分钟)3. 第三节:水资源保护(45分钟)介绍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15分钟)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技术(15分钟)案例分析:某地区水资源保护实践(15分钟)4. 第四节:水环境治理(45分钟)介绍水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15分钟)讲解水环境治理的方法和技术(15分钟)案例分析:某地区水环境治理实践(15分钟)5. 第五节:防治水的责任和行动(45分钟)讨论个人和社区的防治水责任(15分钟)讲解政府和社会的防治水责任(15分钟)案例分析:某地区防治水行动计划(15分钟)6. 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参与防治水实践活动(45分钟)实践活动介绍和指导(15分钟)实践活动实施(20分钟)7. 评估和反馈(45分钟)课堂参与度评估(15分钟)案例分析报告评价(15分钟)实践活动报告评价(15分钟)防治水知识测试(10分钟)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员按时到达上课地点,准备好相关材料;2. 讲解清晰,语言简练,注重学员的理解和参与;3. 鼓励学员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4. 注意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的指导,确保学员能够充分参与和实践;5. 及时给予评估和反馈,帮助学员提高。
《防治水知识》培训讲义王占武1、正利煤业基本水文地质条件1.1、区域水文地质本区位于宁武煤田西南缘,从地形地貌上看,本井田所处的岚县—静乐山间盆地区域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下水系统。
该区域内分布有汾河,其中汾河支流岚河贯穿井田而过,流向为西北向东南。
区域地下含水层主要接受北部、西北部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总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径流,排泄至汾河水库一带。
正利井田范围内为一单斜构造,黄土梁峁地貌形态,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地下水由西北向东南径流。
井田内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规律受整个系统的补、径、排条件的控制。
1.2、井田主要含水层1.2.1、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第三系红土、砾石层以及第四系黄土,大都分布山顶、山坡或低洼处,厚度虽然较大,但都不含水。
岚河河谷的冲积层(Q4),厚1~20m,以砂砾、砂土层为主,含水性好。
附近村落地下水水位较浅,距地表约1~20m。
岩性以砾石、卵石为主,接受地下水和地表水双重补给。
第三系其上部为红色粘土,内有3-5层钙质结核,以上层滞水为主,水量小,常有小泉渗出。
砾石层位于底部,分选不良,有少量岩屑混于其中,因下伏基岩补给条件和所处位置的不同,其富水性变化很大。
河谷内泉水较多,涌水量为0.014~2.97L/s。
1.2.2、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上部砂岩厚度及岩相变化较大,主要为灰绿、黄绿色中粗粒砂岩,地表有小泉水渗出。
底部(K6)砂岩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
据井检孔上、下石盒子组含水层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6L/s.m,渗透系数为0.07m/d,水位标高1162.31m,含水层富水性弱。
1.2.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山西组岩性主要由4-5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平均厚度52m,彼此被隔水层隔开,岩性变化大。
本组含水段主要为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性微弱。
据ZK2号孔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含水层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494~0.0661L/s.m,渗透系数为0.0227~0.0250m/d,水位标高1167.44m,含水层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HCO3—Ca·(K+Na) ·Mg,矿化度为218mg/l。
煤矿防治水培训讲议一、含水地层剖析(一)、井下水的来源:1、地面水: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大气降水。
2、岩层水:含水层水、裂隙水、承压水(煤层底板出水)。
3、老空水:采掘巷道空间内的积蓄水,伴有臭鸡蛋味和浑浊的铁锈色等。
4、地质构造水:断层、陷落柱、向斜轴部、冲刷带等含水。
(二)、含水层:1、石灰岩溶洞含水:就是石灰岩由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后,将石灰岩石溶解,形成空洞,如家里用壶开水,久而久之就有水垢一样,它恰好是水的特性反向表现,所以,认识我们说“生命离不开水”,水的特性是很必要、很现实的。
太原组的K2、K3、K4石灰岩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溶洞大,有的小,但都有这个特征状况。
2、砂岩含水:依靠砂岩的裂隙缝间而含水,这种水的钙、镁离子含量低,是我们生活所需求的那种好水,也是通过砂岩将各种坏成分滤掉的水,最适宜酿酒、做豆腐。
山西组砂岩地层存在。
(三)、隔水层:1、泥岩隔水:有碳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由于泥岩的细腻致密性,形成了其对水的阻隔。
2、页岩隔水:类同于泥岩性质,只是页岩在沉积的时候是间隔开了,但其对水的阻隔性不变。
3、黄胶泥:由于其没有压实和变化形成岩,只能叫泥,但其隔水性是存在的,所以具有隔水性。
上述所列的井下水或者岩溶水,当被隔水层阻隔后,因地面不断下雨,经岩层沉降不断补给,水就会沿着隔水层面,由地势高的地点向低势低的地点流动聚积,当遇到断层、陷落柱出水点后,就会流出来,如:娘子关泉水、柳林泉、石膏山泉水等;井下发现的暗河、溪流,以及煤层底板承受的承压水等,都是由于有隔水层的存在,而形成出现的,否则,水就会漏掉或涌出(由底板突出),所以,在判断分析井下各种水的储存来源的时候,一定要看隔水层存在的状况、特征、性质,在什么深度,什么岩层之间等等,切记不可忽略隔水层的存在。
二、采空区上方的“三带”(一)、垮落带:1、直接顶垮落带:随着回采工作面支架、单体柱回撤后,受顶板自身重力影响,出现的所采煤层直接顶垮落,形成的条带。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培训课件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训煤矿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水规划,保障矿井安全。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煤矿水文地质概述•水文地质概念•煤矿水文地质特点•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方法2.2 煤矿水灾害类型与特点•煤矿水灾害的分类与特点•煤矿淹水原因与机理•煤矿水灾害的预测与预防2.3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可行性原则•总体平衡原则2.4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制定流程•数据收集与整理•潜在风险评估•方案制定与选择•实施与监测2.5 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国内外煤矿防治水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实际案例研究3.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煤矿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煤矿水灾害的分类、预测和预防方法•掌握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原则和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水规划•通过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讨论与交流•实践操作5. 考核与评估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后作业: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应作业,学员需完成并提交•期中测验:对学员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以笔试形式进行•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以笔试形式进行•课程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评估6. 课程资料本课程的主要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煤矿水文地质学》•《煤矿水灾害学》•《煤矿防治水规划实施指南》•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7. 学员要求参加本课程的学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备基础的水文地质、地质工程等相关知识•熟悉煤矿工作和相关安全规范•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8.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期10周,每周授课时间2小时,具体安排如下:周次内容第1周煤矿水文地质概述第2周煤矿水灾害类型与特点第3周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原则第4周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制定流程第5周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实例分析与案例研究第6周实践操作:数据收集与整理第7周实践操作:潜在风险评估第8周实践操作:方案制定与选择第9周实践操作:实施与监测第10周课程总结与答疑9. 学习支持与咨询如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需要咨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支持与帮助:•课程学习群组:学员可以加入课程学习群组,与其他学员和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学习资源库:本课程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库,包括课件、教材和参考资料等•教师咨询时间:教师将提供咨询时间,学员可以通过预约方式进行与教师的一对一交流本文档为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培训课件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学员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