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_陈祥
- 格式:pdf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9
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核桃园组油气成藏再认识罗家群;张永华;谢春安;张磊【期刊名称】《地质科技通报》【年(卷),期】2022(41)3【摘要】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位于泌阳凹陷东部,区内已发现下二门油田。
该油田在核三上段至核二段下部为纯油藏,核二段上部为具气顶的油藏,核一段和廖庄组为纯气藏。
经过40多年勘探开发,在下二门地区油气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油气勘探陷入瓶颈期。
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区勘探规模,取得新的油气发现,需要对该地区油气成藏机制再认识进而决定其下一步勘探方向。
利用最新勘探和油藏资料,通过烃源条件分析、油源对比、天然气成分分析及油藏精细解剖,重新认识了该地区油气成藏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深凹区的核二段泥页岩发育广,生烃指标较好,已进入低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生油条件;下二门地区各层系油气与深凹区的源岩关系明确,表明油气以顺层运移为主,即核二段低熟油应该来自深凹区核二段低熟烃源岩,核三上段和核三下段原油分别来自深凹区核三上段和核三下段的成熟烃源岩;下二门地区核二段产出的天然气为低成熟伴生气,明显不同于深层凝析气,并非深层油气沿断层调整而来;下二门地区深层油气资源量大,但目前已发现储量规模有限,这预示着该区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因此,总结下二门地区的油气成藏特点及成藏模式,不仅可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而且可为我国东部类似断陷湖盆含油构造的进一步勘探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油源对比;油藏解剖;成藏模式;下二门;泌阳凹陷【作者】罗家群;张永华;谢春安;张磊【作者单位】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烃类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分析2.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3.近岸水下扇扇中厚砂体储层构型及对剩余油控制——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四砂组2小层为例4.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制探讨5.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未熟-低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倡本文为中国石化2002年科研攻关项目“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藏勘探与配套技术攻关研究”部分成果,编号P01029。
作者简介:陈春强,1972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藏描述及层序地层学。
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电话:(010)82320420。
E‐mail:chunqiangchen@163.com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研究倡———以泌阳凹陷中南部为例陈春强1 李连生2,3 温志新1 李辉2 朱军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中国石化河南油田研究院) 陈春强等.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研究———以泌阳凹陷中南部为例.天然气工业,2006,26(3):12‐15. 摘 要 深盆油气藏是一种形成条件特殊,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分布规律及流体关系倒置的非常规油气藏。
与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相比,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较差,实例也较少,泌阳凹陷中南部的实钻、测试资料证实该区不仅发育气水倒置,而且还存在油水及油气关系倒置的层状深盆油气藏。
文章通过总结深盆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条件,类比不同盆地中该类油气藏的特征,认为陆相断陷湖盆中可以形成有商业价值的深盆油气藏,但规模有限;巨厚的优质烃源岩,连片分布的致密储层,交互叠置的生储配置及裂缝、微裂缝的发育是其成藏关键因素。
主题词 断陷湖盆 深盆油气藏 泌阳凹陷 倒置 致密 储集层 深盆气自1979年提出后[1],在成因机理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考虑其藏共生的特征,有学者称之为“根缘气”[2]。
本文将流体关系倒置的非常规油气藏称为深盆油气藏。
其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含油气层位于构造低部位、地层平缓、储层致密、压力异常、源藏共生和油气水倒置[3‐16],其中储层致密是形成该类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深盆气的发现及其成藏机理的研究突破了“背斜或高点成藏”的传统观念[4],对致密砂岩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岩特征及沉积环境——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H3Ⅲ亚段为例金芸芸;李艳然;李圯;黄帅博;罗曦;余梦丽;郑融【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24(31)2【摘要】泌阳凹陷作为国内典型的陆相断陷咸化湖盆,在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广泛发育细粒沉积岩。
文中利用长井段连续取心资料以及薄片观察、二维XRF扫描、XRD分析、扫描电镜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以矿物组分、沉积构造和粒度作为主要依据,把泌阳凹陷H3Ⅲ亚段细粒沉积岩划分为9种岩相类型,其中纹层状混合质页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是发育类型最多的细粒沉积岩;通过Mg/Ca、Al含量、Ti含量、(Fe+Al)/(Ca+Mg)、P/Ti、Sr/Ba和V/(V+Ni)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变化及岩相组合来分析沉积环境的演化特征。
泌阳凹陷H3Ⅲ亚段沉积环境是半深湖—深湖环境,水体盐度为半咸水—咸水,陆源输入总体较强,气候变化相对较大,从下到上经历了干旱、干湿交替、湿润以及干旱的气候变化。
岩相的垂向变化受气候、陆源输入、水深、水体盐度的影响,气候、陆源输入、水深决定了长英质矿物和黏土矿物的含量,而碳酸盐矿物的含量主要受到水体盐度和气候的影响。
【总页数】10页(P289-298)【作者】金芸芸;李艳然;李圯;黄帅博;罗曦;余梦丽;郑融【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陆相断陷湖盆的成岩圈闭——以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为例2.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特征及模式——以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为例3.陆相断陷咸化湖盆有机质差异富集因素探讨——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泥页岩为例4.陆相湖盆细粒混积岩的沉积特征与成因机理——以东营凹陷南坡陈官庄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研究--以泌阳凹陷中南部为例陈春强;李连生;温志新;李辉;朱军【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6(026)003【摘要】深盆油气藏是一种形成条件特殊,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分布规律及流体关系倒置的非常规油气藏.与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相比,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较差,实例也较少,泌阳凹陷中南部的实钻、测试资料证实该区不仅发育气水倒置,而且还存在油水及油气关系倒置的层状深盆油气藏.文章通过总结深盆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条件,类比不同盆地中该类油气藏的特征,认为陆相断陷湖盆中可以形成有商业价值的深盆油气藏,但规模有限;巨厚的优质烃源岩,连片分布的致密储层,交互叠置的生储配置及裂缝、微裂缝的发育是其成藏关键因素.【总页数】4页(P12-15)【作者】陈春强;李连生;温志新;李辉;朱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化河南油田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以泌阳凹陷为例 [J], 蒋恕;王华2.小型断陷湖盆特殊低位地质体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以泌阳凹陷为例 [J], 蒋恕;王华3.陆相断陷湖盆的成岩圈闭——以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为例 [J], 赵追;赵全民;孙冲;王继英;古哲4.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J], 胡受权;郭文平;刘树根;童崇光5.断陷湖盆陆相层序中体系域四分性探讨──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为例 [J], 胡受权;郭文平;颜其彬;张永贵;刘树根;童崇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前景与挑战盛湘;陈祥;章新文;贾艳雨;罗曦【摘要】随着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的推进,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追踪调研,并结合近年来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勘探实践,从页岩油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入手,对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形成条件、资源规模、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形成条件有利,资源丰富;中国目前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于陆相页岩地层的地质综合评价技术、水平井钻完井及多级分段压裂技术,并在泌阳凹陷、济阳坳陷等地区应用取得了页岩油勘探重要进展;目前制约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进程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陆相页岩油渗流机理、甜点区评价等基础地质认识,旋转导向系统、微震裂缝监测技术等核心工程技术自主化,以及如何实现效益开发等3个方面,它们将是今后陆相页岩油开发进程中的攻关重点.【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5(037)003【总页数】5页(P267-271)【关键词】形成条件;开发关键技术;陆相页岩油;中国【作者】盛湘;陈祥;章新文;贾艳雨;罗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001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473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目前页岩油已经成为了北美地区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页岩油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已占到原油总产量的50%左右,因此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国地区在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中广泛发育陆相富含有机质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资源潜力较大,并在泌阳凹陷、济阳坳陷、三塘湖盆地等地区陆相页岩油勘探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引起了中国油气公司的高度重视。
泌阳凹陷页岩油富集及可动性探讨冯国奇; 李吉君; 刘洁文; 章新文; 余志远; 谭静娟【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11页(P1236-1246)【关键词】可动性; 储集能力; 油气富集; 页岩油;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作者】冯国奇; 李吉君; 刘洁文; 章新文; 余志远; 谭静娟【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随着世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成为了目前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北美页岩油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成功,证实页岩油具有巨大资源潜力[1-4]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学者对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行大量研究。
胜利、大庆、辽河、河南、吉林、江汉、长庆、新疆等油田都进行了有关页岩油评价、勘探和开发等问题的研究[5-10]。
河南油田泌阳凹陷的泌页HF1井在页岩油勘探早期取得了重要突破[11-12]。
中国页岩油资源十分丰富,技术可采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位居世界第3位,可采资源量约为(30~60)×108 t,具有相当大的勘探开发前景[13-14]。
但是,近年来中国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比于北美页岩油开发,中国页岩油产能普遍较低,即使初始产量较高,产量递减也很快,经济效益较差[15-17]。
中国与北美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是产能差别较大的重要因素。
北美广泛分布的页岩主要以海相页岩为主,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18-19]。
普遍发育的丰富天然裂缝提供了优势的运移通道与充足的储集空间,为页岩油的富集奠定了基础[20]。
中国页岩油主要富集在深湖-半深湖相陆相页岩中,粘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21-23],可压裂性较差。
目前对中国页岩油赋存机理和可动性因素认识不明确等问题也导致了中国页岩油开发无法获得预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黄杏珍;邵宏舜;闫存凤;妥进才;何祖荣;张新社;王寿庆;李玉兰【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01(019)002【摘要】中国中、新生代大多数湖盆湖相碳酸盐岩以灰岩沉积为主,但部分湖盆像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则主要沉积白云岩,其累计厚度达900余米,而白云岩层系的厚度(包括白云质、灰质泥岩,白云质粉、细砂岩等夹层)可达2 200 m ,并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形成小而肥的南阳油田。
本文着重探讨如此巨厚的白云岩形成的古气候、古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古环境条件.在目前湖相碳酸盐岩研究仍处于湖泊沉积学研究的极薄弱领域,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更是涉及较少的情况下,愿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Most of lacustrine carbonate rocks of Mesozoic-Cenozoic era consist of limestone mainly. However, in some lake basins such as the Nan-Xiang basin, it mainly dep osited dolomite with a net accumulative thickness of 900 meters. While the entir e dolomite sedimentary, sequence can be more than 2100 meters, which formed a set of good oil-generation source rocks, and a small and rich Nan-Yang oil field iasbeen found the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aking the Biyang depression as an e xample, the genetic conditions of the thick lacustrine dolomite of stable sedim entary fac ies: 1. A hot paleoclimate which is semi-wet to wet ; 2. A water body of carbonate type which contains plenty of K+, Na+, HCO 3 and CO2 -3, but less Ca2+ and SO2-4 ions; 3. A medium of paleowater with a pH value of ≥9, and a low water salinity ofgenerally 3‰~10‰, which b elongs to the range of slight salty <0.5‰~5‰>to semi-salty<5‰~30‰> , or ev en higher salinity, although the deposition of dolomite may not be so strict on the paleosalinity; 4. A stable shallow lake and deep lake condition of a broad l ake basin; 5. Th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ffect may be strong so that the conte nts of CO2-3 and HCO-3, as well as the pH value will be increa sed while the content of SO2-4 decreased.【总页数】7页(P207-213)【作者】黄杏珍;邵宏舜;闫存凤;妥进才;何祖荣;张新社;王寿庆;李玉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河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河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4+5【相关文献】1.泌阳凹陷湖相白云岩油气储集性能及勘探潜力 [J], 伏卫东;陈祥;孙凤华;王普贵;余培湘;张宏2.泌阳凹陷腹部湖相白云岩油藏地质特征 [J], 张新社;孙冲;夏东岭;杨铭;何祖荣;晏银华3.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湖相隐藻层纹石岩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J], 王云飞;王苏民4.泌阳凹陷湖相白云岩层序地层学分析 [J], 孙尚如5.泌阳凹陷第三系湖相泥质白云岩中特殊甾烷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地球化… [J], 陈军红;Summ.,RE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