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Word 文档 (2)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0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选择题部分)目录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2)第二章胎儿期 (6)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8)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12)第五章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 (16)第六章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 (16)第七章婴幼儿期情绪及其社会功能发育 (19)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 (22)第九章青春期 (25)第十章成人期 (26)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A1型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1.E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 2.C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是在() 3.A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4.D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5.E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A.20世纪60年代以前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前E.20世纪80年代以后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7.CA.艾华B.陈大齐C.陈鹤琴D.黄翼E.朱智贤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8.E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3年E.2004年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B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10.BA.2个方面B.3个方面C.4个方面D.5个方面E.6个方面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11.B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12.EA.0~1岁B.0~2岁C.0~3岁D.1~2岁E.1~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13.EA.20~40岁B.40~60岁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14.身高受()14.EA.性别的影响最大B.种族的影响最大C.地区的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E.遗传的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15.C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D.9个月内最敏感E.1年内最敏感16.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16.EA.1~2岁以前B.2~3岁以前C.3~4岁以前D.4~5岁以前E.5~6岁以前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17.CA.6个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18个月以下E.3岁以下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18.BA.0.5~1岁B.1~1.5岁C.1.5~2岁D.2~2.5岁E.2.5~3岁19.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19.EA.原始反射的发育B.生理反射的发育C.立直反射的发育D.平衡反应的发育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20.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为()20.DA.2周B.3周C.5周D.6周E.9周21.能够直腰坐的年龄为()21.DA.4月B.5月C.6月D.7月E.8月22.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年龄为()22.CA.2岁B.3岁C.4岁D.4.5岁E.5岁23.婴儿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的年龄为()23.DA.6~7个月时B.7~8个月时C.8~9个月时D.9~10个月时E.10~11个月时24.长久记忆又分为()24.BA.注意和记忆B.再认和再现C.再认和记忆D.理解和记忆E.再现和记忆【X型题】25.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是()25.ABDE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26.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应包括()26.ABCD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E.思维27.属于成人期范畴的是()27.BCDEA.青春期以后B.18岁以后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28.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28.ABCDEA.由上到下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29.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括() 29.BCD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30.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30.BCDEA.遗传因素B.营养因素C.疾病因素D.母亲因素E.社会因素31.儿童体重的增长为()31.ACE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3倍C.2~10岁每年增长约2kgD.2~10岁每年增长约3kgE.非等速增长3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32.ABC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B.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与成人相同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2岁左右完成E.2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33.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33.ABDE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最敏感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34.脑的可塑性是指()34.ABDA.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B.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C.不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D.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E.经验不可影响脑的功能3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是()35.CDEA.拥抱反射B.紧张陛颈反射C.降落伞反射D.颈立直反射E.躯干立直反射36.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是()36.CDEA.由脊髓低级中枢控制B.由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C.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D.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E.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37.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包括()37.CDEA.角膜反射B.吞咽反射C.腹壁反射D.肱二头肌反射E.腱反射38.新生儿早期社会行为的特点是() 38.ABA.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B.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C.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反应D.较多的注视自己的镜像E.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39.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39.ABA.神经系统损伤B.运动系统损伤C.免疫系统损伤D.循环系统损伤E.呼吸系统损伤40.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 40.ABA.运动障碍B.姿势异常C.智力落后D.行为异常E.癫痫41.属于行为障碍或异常的是()41.ADEA.口吃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儿童擦腿综合征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2.构音异常常见有() 42.CEA.音调、响度、音质、共鸣的异常B.说话中有停顿C.舌根音化D.说话中有阻塞现象E.省略音化43.学习障碍儿童()43.BDE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B.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C.注意力较集中D.协调运动障碍E.情绪不稳定44.体格发育评定包括()44.CDEA.智商B.发育商C.发育水平D.生长速度E.身体匀称度45.筛查性测验包括() 45.ABEA.丹佛发育筛查法B.绘人测试C.格塞尔发育量表D.贝利婴儿发育量表E.图片词汇测试46.运动发育评定包括()46.ABEA.格塞尔发育量表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C.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第二章胎儿期[Al型题]1.胎儿期是指受孕到出生,共多少天()1.CA.365天B.300天C.280天D.259天E.294天2.母亲几个月可感觉到胎动()2.C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E.7个月3.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什么记忆()3.AA.听觉记忆B.视觉记忆C.形象记忆D.抽象记忆,E.模仿记忆4.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4.DA.运动胎教B.光照胎教C.言语胎教D.音乐胎教E.其他5.中枢系统的髓鞘化的发育规律是()5.AA.从脊髓向脑干以上中枢发展B.从脑干向脊髓发展C.从皮层向脊髓发展D.髓鞘化最后完成年龄在1岁以内E.髓鞘化最后完成部位是视神经纤维6.胎儿的听觉传导途径是()6.DA.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Corti氏器,在此产生音感受(也称正常气导途径)B.头颅骨-鼓室听骨链-内耳(又称骨导途径)C.直接经圆窗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D.经过腹壁的肌肉而进人羊水,再经此介质传经头颅骨-鼓室-前庭窗-迷路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产生声音的感觉E.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超声听觉感受器,在此产生声音感受7.多大胎龄的胎儿具有听觉功能,可以接受、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1 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可进行胎教()7.CA.3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7~8个月E.9~10个月8.胎儿期()8.EA.180天B.200天C.230天D.250天E.280天9.正常孕期()9.CA.37周B.>37 N至<42周C.>37周至≤42周D.>42周E.≥37周至<42周10.胎儿期()10.AA.受精后第9~40周B.受精后第8~40周C.受精后第1~40周D.受精后第4~40周E.受精后第12~40周11.哪个孕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11.BA.胚芽期B.胚胎期(受精后3~8周)C.胎儿期D.胚胎期(受精后2~8周)E.胚芽期(受精后o~3周)12.中枢系统的髓鞘化从解剖学上看是系统发生中古老的结构,按照一定顺序发育而成() 12.AA.从脊髓向脑干B.从脑干向脊髓C.从运动向感觉D.从视觉向听觉E.从大脑向小脑13.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13.D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C.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14.胎儿的记忆描述哪项不正确()14.EA.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它是在脑内储存和提取信息,从而使用信息的过程B.婴儿记忆产生于出生后几个小时内C.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听觉记忆D.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E.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视觉记忆能力15.宫内Apgar评分包括()15.EA.胎心监护B.多普勒测胎血流分布C.多普勒检测子宫胎盘的灌注情况D.胎儿肌张力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E.胎盘的血流代替皮肤颜色16.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Manning评分)包括()16.EA.无激惹试验(NsT)试验B.收缩激惹试验(csT)C.胎儿呼吸运动D.躯体运动、胎儿张力、羊水量以及胎盘状态E.宫内Apgar评分17.胎儿绒毛膜和羊膜腔穿刺取样基因检测可用于()17.EA.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B.基因检测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C.羊水甲胎蛋白测定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D.脐血穿刺检测有核红细胞、乳酸脱氢酶了解神经系统损伤等E.羊水雌三醇含量判断胎盘功能【X型题】18.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18.ABA.胎动B.反射C.笑D.吸吮E.排尿排便19.正常孕期包括哪些时期()19.ABCA.胚芽期B.胚胎期C.胎儿期D.着床期E.分娩期20.宫内胎儿发育的检测指标() 20.ABCDEA.胎动B.胎儿神经系统检查C.胎心率检查和胎儿心电图D.母亲和胎儿实验室检查E.胎儿宫内评分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A1型题]1.觅食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即可见到,其存在时期为( ) 1.BA.2~3个月B.0~4个月C.0~6个月D.4~6个月E.0~8个月2.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其存在的时期为( ) 2.CA.2~3个月B.3~4个月C.0~4个月D.4~5个月E.O~6个月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 3.AA.0~3个月B.4~6个月C.0~6个月D.6~8个月E.2~3个月4.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 ) 4.BA.0~3个月B.4~6个月C.O~6个月D.6~8个月E.2~3个月5.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其存在时期为( ) 5.BA.0~1个月B.O~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O~5个月6.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其存在的时期为( ) 6.CA.0~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O~5个月7.上肢移位反射存在时期为( ) 7.CA.0~2周B.0~4周C.0~6周D.0~8周E.0~10周8.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存在时期为( ) 8.CA.0~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0~5个月9.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 9.DA.0~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0~5个月10.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 ) 10.A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11.立直反射中枢位于( ) 11.D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间脑1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2.DA.0~1个月B.O~2个月C.0~3个月D.O~4个月E.0~5个月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13.DA.O~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O~5个月1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意义同( ) 14.AA.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B.侧弯反射C.紧张性迷路反射D.交叉伸展反射E.踏步反射15.交叉伸展反射存在时期( ) 15.BA.0~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0~5个月16.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 16.BA.O~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O~5个月17.降落伞反射的意义等同于( ) 17.CA.平衡反应B.握持反射C.立直反射D.紧张性迷路反射E.上肢移位反射18.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 18.CA.脊髓B.延髓C.皮层D.中脑E.脑桥19.下列立直反射中不能持续终生的是( ) 19.EA.躯干立直反射B.视性立直反射C.迷路性立直反射D.降落伞反射E.颈立直反射20.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臀、头同高,下肢伸展,下颏和肩部可抬起离开桌面,肘支撑抬头达45°的月龄为( )20.B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21.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 ) 21.C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22.正常儿俯卧位时发育达到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的月龄为( )22.E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23.正常儿可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的月龄为( ) 23.DA.4个月B.5个月C.6个月D.7个月E.8个月24.正常儿可以出现熊步或高爬的月龄为( ) 24.EA.5个月B.6个月C.7个月D.9个月E.11个月25.正常儿发育达到四爬的月龄为( ) 25.EA.5个月B.6个月C.7个月D.8个月E.10个月26.正常儿坐位发育为全前倾,头不稳定的月龄为( ) 26.AA.新生儿期B.2~3个月C.4~5个月D.6个月E.7个月27.正常儿坐位时脊柱向前弯曲呈半前倾姿势,头可竖直的月龄为( ) 27.BA.新生儿期B.2~3个月C.4~5个月D.6个月E.7个月28.正常儿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的月龄为 ( ) 28.CA.新生儿期B.2~3个月C.4~5个月D.6个月E.7个月29.正常儿可以独坐,但需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呈拱背坐的月龄为( ) 29.CA.3个月B.4~5个月C.6个月D.7个月E.8个月30.正常儿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称为直腰坐阶段的月龄为( ) 30.DA.3个月B.4~5个月C.6个月D.7个月E.8个月31.正常儿直腰坐位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称为扭身坐阶段。
儿童年龄段划分名称
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为了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把儿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1、婴儿期:就是出生到12个月末的一段时间,婴儿期的开始就是出生当天,一直到新生儿周岁,属于婴儿期。
2、幼儿期:就是儿童从一岁到三周岁末,这个期间属于幼儿期。
3、学龄前期:儿童从3周岁到6-7周岁年龄段,属于学龄前。
4、学龄期:儿童从6-7周岁一直到15周岁年龄段,属于学龄期的儿童。
5、青春期:儿童从12-18周岁,这个时间也叫青少年期,这个时候孩子第二性征就开始发育。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记录表儿童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父亲姓名文化程度联系电话母亲姓名文化程度联系电话测试者测试日期年龄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韦氏学龄前及初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WPPSI)(一)测验内容1.常识开始进行测验时,可先用一些无关的问题作为开端。
例如,“你叫什么名字”?然后转入正式测验。
按次序提问题。
如回答不够明确,可以说“你的意思是什么?”或“再多告诉我一些。
”0,1计分(1)你的鼻子在哪里?指给我看。
(2)你有几只耳朵?(3)主试者伸出拇指问“这个手指叫什么”?(4)瓶子里可以装什么东西?(5)什么东西生活在水里?(6)草是什么颜色的?(7)告诉我什么动物?(8)哪些动物有奶可以给人吃?(9)晚上天空中有什么东西会发亮光?(10)狗有几条腿?(11)你将信寄出(邮出)前放上什么?(12)有什么办法把两块木头拼在一起?(13)说两样圆形的东西?(14)怎样才能使冷水变成开水?(15)在哪种店里可以买到白糖?(16)一角钱有几分?(17)鞋子是什么做的?(18)1个星期有几天?(19)面包是什么做成的?(20)一年有哪四季?(21)宝石是什么颜色?(22)1斤有几两?(23)太阳落山是什么方向?2.动物房工具:一块有图形的模板,一盒32个彩色的小圆木柱。
方法:在模板上的每一方格内有一个洞和一个动物的图形,共有4种动物。
小儿首先要将每一种动物与小木柱的一种颜色联系起来,然后在每一动物图下的孔内插入一根相应颜色的小木柱。
3.词汇主试者说:“我想知道你已经懂了多少词,仔细听,告诉我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鞋……,鞋是什么?”按所列词表依次地问,每次都重复“什么是××?”或“××是什么意思?”对于聪明些的及大一些的儿童,在第三个词以后,可省略正式的问句,而只说这个词可按地方口音读。
如孩子的回答不清楚,说“再多告诉我一点”或重复问句并强调这个词。
护理学导论第一单元南丁格尔时期: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国际护士会,1899年成立于伦敦,1925年搬迁至日内瓦,迁至英国,美国等地,1966年重新迁到日内瓦至今1900年,《美国护理杂志》 1952年《护理研究杂志》1920年,《中国护士四季报》 1921年更名为《护士季报》 1954年,中华护士学会创办《护理杂志》(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1981年改为《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的三个演变过程: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护理的五个专业特征:1.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有专业自主性护理功能划分:独立性护理功能,合作性护理功能,依赖性护理功能专业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第二单元健康是一个复杂多维和不断演变的概念,且因文化背景,个体价值观的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古代健康观:阴阳协调平衡就是健康,生命由土气水火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平衡极为健康近代健康观: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现代健康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与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健康与疾病在同一个体上可以并存病人患病后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行为冲突,强化,缺如,减退,异常疾病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初级卫生保健,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预防疾病的护理活动: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面如控制体重,婚前检查预防接种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做好职业防护。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临床前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例如开展宫颈癌的细胞学筛查,对高危人群定期测量血压和及时治疗高血压等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防御,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积极康复,例如高血压病人规范化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和乳腺手术后的肢体运动等第三单元需要与关怀需要的特征:动力性与无限性,共同性与独特性,整体关联性,社会历史制约性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七个层次两个水平。
《人体发育学》一、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5.气质:气质是人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态的心理特征。
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态度以及与这些态度相适应的比较牢固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
7.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8.学习障碍:学习障碍属于特殊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有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9.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10.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11.早产儿: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12..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3.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14.平衡: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15.精细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16.手眼协调:手眼协调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摘要:1.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简介2.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内容3.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应用4.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启示正文:1.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简介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用于描述个体在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一理论基于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数据,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儿童智力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内容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将个体智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婴儿期(0-1 岁):在这一阶段,婴儿的智力主要体现在感知觉、运动和情感等方面。
(2)幼儿期(1-3 岁):幼儿期智力发展主要表现在语言、思维和社交技能的初步形成。
(3)学龄前期(3-6 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智力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4)学龄期(6-12 岁):学龄期儿童智力发展迅速,抽象思维逐渐形成,开始具备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青少年期(12-18 岁):青少年期智力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完善。
(6)成年期(18 岁以后):成年期智力发展趋于稳定,个体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积累有助于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3.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应用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同时,家长也可以根据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4.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的启示布鲁姆智力发展曲线告诉我们,智力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划分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划分如下:
1.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正常孕期约为40周。
2.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属于婴儿期的一个阶段。
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他阶段相比均较高。
3. 婴儿期:自出生至1岁的时期,包含新生儿期。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并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食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
4.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
此阶段小儿的身体发育及大脑发育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肠胃功能及动作发育都逐渐完善。
饮食也从奶粉或者母乳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走路、跑步、跳跃、爬行、吃饭等动作均已学会。
5. 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至6~7岁。
家长要给小儿多读绘本及传统故事,多引导孩子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6.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前。
小儿逐渐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
7. 青春期:女孩从10~12岁至17~18岁,男孩从13~14岁至18~20岁。
此阶段是从儿童时期过渡到成人时期,身体的各项体征开始逐渐向成人发育,思维也更加敏感和活跃。
以上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适宜的养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根据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七个年龄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
胚胎期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故孕妇的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胎儿期以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主要特点,该期的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因此,母体的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孕期的保健。
【真题库】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2002)A 8周以内B 9周以内C 10周以内D 11周以内E 12周以内(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即4周)时。
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例题: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断脐至足28天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以第一周为高。
【真题库】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时间是生后1周内[解析]: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一周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围生期(围产期):国内采用的定义是指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这一时期从妊娠的晚期经分娩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遇最大危险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死胎、死产和活产新生儿死亡率均较高。
围生期的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故必须抓好围生期的保健。
【真题库】围生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婴儿期一部分,国内普遍采用的定义胎龄28周至生后7天[解析]:围生期医学实际上是界于儿科学和产科学间的交叉学科,一般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三)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出生后到满l周岁。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第一个高峰)。
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一)选择题[A1型题]【习题】1.学龄前期的平均心率( ) 1.BA.80~90次/分钟B.90~110/分钟C.110~130次/分钟D.60~80次/分钟E.70~90次/分钟2.关于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错误的叙述( ) 2.DA.7岁儿童脑重达到1 280gB.新生儿期只有脊髓水平与脑干髓鞘化C.4~7岁时θ波减少D.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路线为枕叶-顶叶-额叶-颞叶E.3岁儿童踢球或拿东西时可能左右都常用3.关于学龄前期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3.CA.学龄前期儿童身高每年平均增长5~7cmB.学龄前期儿童体重每年平均增长7~8kgC.学龄前期儿童骨硬度较大,弹性非常小D.学龄前期跑、跳十分熟练E.学龄前期儿童手的动作笨拙4.关于学前儿童言语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4.EA.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B.词汇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C.逐步掌握语法结构D.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E.从内部语言逐步向外部语言过渡5.3岁学前儿童,简单句与复合句的比例 ( ) 5.AA.3倍B.4倍C.2倍D.1倍E.5倍6.学前儿童掌握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4~5岁以含多少个词的句子占多数( ) 6.BA.3个词以下B.7~10个词C.4~6个词D.13~16个词E.16个词以上7.关于学龄儿童神经精神发育,不正确的叙述( ) 7.DA.脑重接近成人水平B.6岁儿童的手、足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定型C.神经纤维6岁半时几乎都髓鞘化D.学龄期儿童大脑的抑制强于兴奋E.理解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变得更有意识8.学龄期儿童骨的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比例( ) 8.AA.1:1B.3:5C.2:3D.3:7E.2:59.一般6岁儿童的词汇数量( ) 9.AA.3 500~4 000B.4 000~4 500C.5 000~6 000D.2 500~3 500E.7 000~8 00010.10岁儿童自发性地应用复述比例( ) 10.DA.10%B.50%C.75%D.85%E.100%11.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为儿童( )11.AA.自我意识B.自我概念C.自我评价D.自我情绪E.自我体验12.学龄期儿童,呼吸频率已达到( ) 12.AA.20次/分钟B.30次/分钟C.15次/分钟D.10次/分钟E.25次/分钟13.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13.CA.自我智慧B.自我概念C.自我评价能力D.自我情绪E.自我体验1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半数4岁以下起病,男与女比例为( ) 14.CA.2~3:1B.3~4:1C.4~6:1D.6~8:1E.8~10:11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15.EA.活动过度B.注意力集中困难C.情绪不稳D.学习困难E.运动发育落后16.按照美国DSM-IV(1991)标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中须至少具备注意力项和多动项中的各几种表现( ) 16.BA.2B.4C.6D.5E.817.14岁以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患病率约为( ) 17.AA.7%~9%B.5%~7%C.3%~5%D.1%~3%E.9%~11%18.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以神经兴奋剂最有效,可首选 ( ) 18.DA.苯丙胺B.匹莫林C.丙咪嗪D.哌甲酯(利他林)E.诺氟沙星(氟哌酸)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物治疗目的,不包括下列哪项 ( ) 19.EA.减少烦躁不安B.改善社会交往的技术C.改善认知行为D.改善精细共济运动E.提高智力水平20.关于学习障碍,错误的叙述( ) 20.AA.学习障碍的智力测验分数小于70B.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C.治疗宗旨在于帮助患儿发挥最大潜能D.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E.阅读时常出现增字、漏字、跳行等现象21.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 ) 21.AA.枕叶-颞叶-顶叶-额叶B.颞叶-枕叶-顶叶-额叶C.顶叶-枕叶-额叶-颞叶D.枕叶-顶叶-额叶-颞叶E.枕叶-额叶-颞叶-顶叶22.王××,男,操作能力为能用手抓住球,用线穿珠子,握笔熟练,用铅笔模仿画三角形。
其年龄( ) 22.BA.3~4岁B.4~5岁C.5~6岁D.6~7岁E.7~8岁23.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育为脚跟对脚尖地向前走,其年龄( ) 23.DA.38:1个月B.40.2个月C.46.3个月D.47.0个月E.51.9个月[B1型题]题24~25共用备选答案A.38.1个月B.42.2个月C.46.3个月D.47.0个月E.51.9个月24.学前儿童单脚立10秒钟的年龄( ) 24.A25.学前儿童单脚跳的年龄( ) 25.B题26~27共用备选答案A.3~6周岁B.1~3周岁C.6~12周岁D.12~18周岁E.出生~1周岁26.学龄前期的年龄划分( ) 26.A27.学龄期的年龄划分( ) 27.C题28~29共用备选答案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E.35分钟28.7~10岁学龄儿童集中注意的平均时间( ) 28.B29.10~12岁学龄儿童集中注意的平均时间( ) 29.C 30.B题30~31共用备选答案A.1~3岁B.3~4岁C.4~5岁D.5~6岁E.6~10岁30.以含4~6个词的句子占多数的年龄( )31.多数句子含有7~10个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于11~16个词的句子,其年龄( ) 31.D题32~33共用备选答案A.专断型家长B.放纵型家长C.权威型家长D.民主型家长E.忽视型家长32.对孩子采取高度控制、命令式的教育,缺乏温暖的家长( ) 32.A33.对孩子缺乏爱心、冷漠、不关心需要的家长( ) 33.E题34~35共用备选答案A.6岁B.7岁C.8岁D.9岁E.10岁34.自我、人格发展的目标是在游戏和友谊中,性别几乎完全分开,其年龄( ) 34.C35.躯体发育目标是能学骑两轮自行车,其年龄( ) 35.B[B2型题]题36~39共用备选答案A.6~7岁B.7~8岁C.9~11岁D.10~12岁E.12~13岁F.11~12岁G.13~17岁H.17~22岁36.上颌第二前磨牙出现的年龄( ) 36.D37.下颌尖牙出现的年龄( ) 37.C38.上颌中切牙出现的年龄( ) 38.B39.下颌第三磨牙出现的年龄( ) 39.H【X型题】40.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包括观察( ) 40.ABCDA.目的性B.精确性C.持续性D.概括性E.逻辑性41.学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育表现为哪4个阶段( ) 41.ACDE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B.认识时间联系阶段C.认识空间联系阶段D.认识因果联系阶段E.认识对象总体阶段4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 ) 42.ABCDEA.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B.成熟度与智能C.家庭因素D.教育方式E.长时间看电视43.儿童心脏发育是跳跃式的,下列哪些时期发育最快( ) 43.ACA.7岁前B.青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44.学龄儿童不适合进行的活动 ( ) 44.ABDA.举重B.拔河C.弹钢琴D.双杠E.行走4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物治疗目的,包括下列哪4项( ) 45. ABCDA.减少烦躁不安B.改善社会交往的技术C.改善认知行为D.改善精细共济运动E.提高智力水平4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下列哪3种表现为特点 ( ) 46.ACDA.多动B.智力低下C.注意力不集中D.参与事件的能力差E.癫痫47.学龄前期儿童的个性主要包括( ) 47.ABCDEA.倾向性B.心理特征C.自我意识D.心理过程E.心理状态(二)名词解释1.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指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的时期。
2.学龄期学龄期学龄期,又称儿童期,指从入学起(约满6~7周岁)到12周岁进入青春期前的时期,也是小学阶段的时期。
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正是自我意识。
4.具体形象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随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5.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
6.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进入小学期以后,小学生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③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特点。
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7%~9%,半数患儿4岁以下起病,男:女为4~6:1。
(三)简答题1.简述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1)神经系统重量增加;(2)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数量仍继续增加以及“修剪”。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新生儿期只有脊髓水平与脑干髓鞘化,随着生长逐渐向大脑皮层发育;(3)大脑半球的偏侧化也仍在继续,左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3岁儿童踢球或拿东西时可能左右都常用,6岁时则基本定型;(4)学龄前期儿童睡日民时间有一定规律性,平均每Ft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5)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路线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到学龄前期末期,大脑皮层各区都接近成人水平,7岁时连发育最晚的额叶也基本成熟。
这就为学龄前期智力活动的迅速发育和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2.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言语发育的主要表现。
此期言语的发育,主要表现:①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所以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②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③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育;④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手书面语言。
3.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特点。
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词汇数量的增加,在婴幼儿期词汇发育的基础上,学龄前期儿童是词数继续增加较快的一个时期;②词类范围扩大,学龄前期,握的实词和虚词进一步扩大,并仍以名词和动词占最多数,但名词和动词在各类总词汇中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③积极词汇增长,学龄前期儿童的积极词汇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