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与《环球邮报》国际新闻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58.82 KB
- 文档页数:6
环球时报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更新时间:2008-10-21站内论文除注明为"本站原创"外,其他均来自网友投稿或公共网络资源,摘要:在媒介市场不断出现“新大陆”的今天,与民众越来越关注国际事件同步,国际新闻报道作为明显有别于国内消息的一大新闻内容,也越来越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一块蛋糕。
中国传媒的报道中,国际新闻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报纸以及电际报道的内容都在迅速扩张,报纸有了国际新闻的专版,甚至有的出了国际的专刊。
环球时报自l993年至今,刊十余年来,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深度的解读等鲜明特色,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国际知识的大门,成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被读者亲切地称为“良师益友”。
本文将比较详细分析环球时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与特点,期望对我国国际新闻报道有所启示。
关键词:媒介市场;国际新闻;环球时报;中国读者1 环球时报的概述环球时报创刊于1993年1月3日,由人民日报出版发现,于2006年改为环球日报。
每期4开24版,彩色印刷,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国际新闻报纸。
环球时报在世界各地拥有33个特派记者站,另在32个国家聘有专业资深攥稿人。
他们组成了优质的海外信息网络,及时向读者介绍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军事动态和文化生活信息。
快捷优质地报道全球热点新闻,准确即使地评论重大国际事件,生活活泼地反映多彩世界,是环球时报的办报宗旨。
环球时报发表的文章,经常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编发通稿,向世界播报。
2006年环球时报实现发行和广告收入“双过亿”。
报纸发行近200万份,实现收入1.2亿元;年广告收入也从创刊时的5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亿元。
该报的迅速崛起,成为了国内报业的一个明星。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了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其中,环球时报品牌价值被评估为14亿元,比2004年增长1亿元。
作者: 王雪松;郝杰
作者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
出版物刊名: 传媒
页码: 30-3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环球时报;环球网;Daily;新闻评论;新闻报道;传播策略;新闻态度;语言风格;国际问题;
北京版
摘要:�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是我国继China Daily、21st Century 之后第三份综合类英语报纸。
《环球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本同源,保持一致的传播口径,都是代表中国就国际问题向世界发声。
自英文版创刊以来,《环球时报》形成了中、英文版和环球网并存的“三位一体”“网报结合”的发展格局。
《环球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虽一脉相承,却和而不同。
2009年中、日、俄、美四大媒体十大国际新闻比较
郭光华;李青夏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1)2
【摘要】本文从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显著性以及接近性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新华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新社以及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2009年十大国际新闻进
行比较和对比,指出:各大媒体评选出的十大新闻既有共同眼光,也有独家眼光.主导评选标准的是新闻事件的硬价值,即重要性和显著性,而接近性则是造成评选差异的深
层原因.
【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郭光华;李青夏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
【相关文献】
1.美日援俄处理俄太平洋舰队退役核潜艇问题之比较 [J], 马德义
2.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J], 贺祖斌
3.从“十大国际新闻”看中美媒体的新闻价值观 [J], 张萍萍
4.中日新造词类网络流行语的比较研究——以2010-2020年中日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J], 崔筱玉;张吉媛;刘鸿
5.2009年中美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讨会拟于2009年10月24~25日在上海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换个视窗看经济新闻——三家中外综合类报纸经济新闻的比
较研究
李蓉
【期刊名称】《新闻记者》
【年(卷),期】2004()6
【总页数】4页(P33-36)
【关键词】经济新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揭露性报道;《解放日报》【作者】李蓉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G215
【相关文献】
1.经济手段在英汉报纸新闻标题中使用的对比研究 [J], 杜永莉
2.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与股市成交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对《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潇湘晨报》的实证研究 [J], 肖鲁仁;章辉美
3.从语料库看英汉经济新闻中方位隐喻比较研究 [J], 白虹
4.英汉报纸新闻标题经济手段研究 [J], 何琼
5.“互联网+”背景下宁波三家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比较研究 [J], 余显仲[1];陈时飞[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尊敬的读者:
您好!作为一名新闻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新闻期刊对于从业者和学者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为您推荐四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期刊,它们分别是《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传媒论坛》。
首先,《新闻传播研究》是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权威学术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
该刊秉承“传播前沿理论,共享媒体资源”的办刊宗旨,致力于传播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其次,《新闻与传播研究》是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专业期刊,具有很高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该刊内容涵盖了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传媒产业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再次,《国际新闻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家队期刊。
该刊不仅关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还致力于介绍国际新闻传播学的最新成果,对于拓宽学术视野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传媒论坛》是一本面向新闻、教育、经济等行业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由省级普刊维普万方知网收录。
该刊以传媒大讲坛、新媒体纵横谈、融媒体探究等栏目为特色,聚焦传媒行业的热点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案例。
这四本期刊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无论是对于从业者还是学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
我相信,通过阅读这些期刊,您将能够了解到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祝愿您在新闻传播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顺祝商祺!
敬上,
【您的姓名】
【您的单位】
【您的联系方式】
【日期】。
中国大陆的英文报纸传播影响力比较作者:马周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两家具有代表性的英文报——China Daily和Global Times进行文本分析,对比它们在编辑技巧、内容选择等方面的得失、优劣,为提高和改进我国的新闻传播技巧提供参考。
指出,我国媒体在正面展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加强对负面实事求是的报道,同时加强吸收网络方面的信息。
对于一些人类共有的品质,比如善良、同情、勇敢、真诚等,应加强报道的力度。
【关键词】中国大陆;英文报纸;传播影响力;对外传播;比较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进步,软实力发展的相对滞后成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障碍之一。
在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今天,中国媒体应如何抢占国际话语权?已成为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中国英文媒体自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在世界的“发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本文选取了两份发行范围覆盖全国的英文报纸,进行个案分析和内容分析,目的是通过比较两家报纸在编辑技巧、内容选择等方面的得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改进我国的新闻传播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对外宣传中的形象做出一些贡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择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分别为:《中国日报》的英文版China Daily和《环球时报》的英文版Global Times。
China Daily创刊于1981年6月1日,是国内第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
China Daily的办报宗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以“看清中国,读懂世界”为办报宗旨的《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于2009年4月20日正式创刊。
这是继1981年China Daily诞生后20多年来又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性英文日报。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定性的个案分析研究和定量的内容分析研究。
3、样本选择本文选取的是2012年4月份的China Daily和Global Times各21天(周日和法定假期除外)头版的新闻报道(China Daily头版的Cover Story专栏未包括在内)。
《环球时报》,是一份以报道读者关注的国际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周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日报国际部主办。
据中央电视台最近一次调查,在北京地区读者最喜爱的十大报纸中,《环球时报》位居第二,同时被评为“全国读者喜爱的38家报纸”之一。
目前,其发行量已突破45万份,创刊5年来,年均增长7万份,而且95%是读者自费订阅。
去年3月该报一次较大规模调查显示,82.7%读者反映一周16版不解渴,要求扩版。
因此,环球时报1999年扩为24版。
在报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环球时报》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追踪读者关注的国际新闻事件知天下事《环球时报》创刊的1993年,冷战已结束,各种力量重新分化、较量、组合,国际风云波谲云诡。
全国人民渴望观察、了解世界,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此形势下,人民日报国际部创办了《环球文萃》(后易名为《环球时报》)。
显然,该报的创刊,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要求、读者需要。
有此一点,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全国众多报刊发行量有所下落的1994、1995两年里,《环球时报》发行量却分别上扬了38%和42%。
如果说1993年《环球时报》还停留在报道国内外热点人物上,第二年她便将视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领域。
几年发展完善,今天该报报道重点定位于国际社会关注尤其是我国读者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重大事件上。
综览1998年的《环球时报》:从台湾大使败走南非、以色列特工瑞士出丑、海湾危机到克林顿绯闻案、印尼骚乱、克林顿访华、巴以和谈等热点问题,以独家报道、详细报道、热点追踪、环球大特写等形式逐一评述,透析背景。
1997年10月5日的《金正日接班》一文,见报后被日本、法国、韩国及国内多家传媒转载,反响极大,并以“不是转发新闻,而是发掘、首发新闻……”的评价,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奖二等奖。
去年6月21日该报头版版面:《中国通谈克林顿访华》,先后被加拿大权威报纸《环球邮报》《渥太华公民报》及美国《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转登。
《重庆晚报》与《南方都市报》国际新闻版之比较作者:辛文娟曹潮赖涵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0期摘要:本文将《重庆晚报》与《南方都市报》的国际新闻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重庆晚报》国际新闻版问题所在,对其如何改进国际报道提出相应意见。
关键词:《重庆晚报》《南方都市报》国际新闻版对比分析研究的背景与框架创刊于1985年的《重庆晚报》是一张综合类都市大报,在重庆地区影响重大。
但其国际新闻报道水平较弱。
而1997年才创刊的《南方都市报》,已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其国际新闻报道理念新、方法活。
本文将对比分析两报的国际新闻版,总结两者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差距,对《重庆晚报》提升其国际新闻报道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4月1日至4月7日这一周内,重大国际事件接踵而至:备受世界关注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至3日在伦敦召开;4月6日前后。
媒体又开始集中报道朝鲜发射卫星还是导弹的话题。
该周是国际新闻报道的绝好时期。
因此,笔者选取这一周两报的国际新闻版作为样本,对两报的信息量、新闻类型、报道方式和版面设计等方面分别进行量化统计。
研究内容与分析第一,两报国际新闻信息量的比较:表一为一周来两报国际新闻发稿量统计表。
《南方都市报》和《重庆晚报》都是四开小报。
从表一可以看出,除4月6日外,《南方都市报》无论是在国际新闻报道的版数上还是发稿数上,都明显多于《重庆晚报》。
另外,《南方都市报》单条同内容稿件的篇幅也都要长于《重庆晚报》。
可见,《南方都市报》提供的国际新闻信息量是要大于《重庆晚报》的。
第二,两报选择国际新闻的类型比较:表二为一周来两报国际新闻版新闻分类统计表。
“近几年来,几次比较权威的报纸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真正想从报纸上读到的,最主要的是时政新闻。
而不是各类软新闻。
”怛是表二显示,《重庆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软新闻比例远高于《南方都市报》。
为突出趣味性、娱乐性,《重庆晚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常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重要性,如《比照女儿模样整容母女俩变成姐妹花》等。
从“十大国际新闻”看中美媒体的新闻价值观作者:张萍萍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04期【摘要】媒体对新闻的衡量和取舍受到了新闻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不同国家媒体的新闻价值有着不同特点。
本文通过对新华社与美联社评选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中美两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的新闻价值观的特点,深化了对两国媒体传播体系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美媒体新闻价值观十大国际新闻一、前言及研究方法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新闻价值是媒体工作者和传播调控机关衡量和取舍新闻的标准。
①不同国家的新闻媒体,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价值观念等的不同,持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和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总结两社的十大国际新闻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国际报道的新闻价值观,由此进一步深化对中美两国传媒体系的认识。
本文以1998年至2008年新华社和美联社发布的十大国际新闻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逐条分析两个通讯社过去十年评选出的十大国际新闻。
分析类目包括新闻的主题、涉及的国家、性质及报道集中的对象。
由于美联社2001年有两条新闻并列第十,因此2001年美联社有11条新闻。
这样,总共得到有效样本221条。
二、研究发现新华、美联两社每年度的“十大国际新闻”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1998——2008年两社的十大国际新闻的对比分析,可以归纳出中美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观的特点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一)关注国际形势与重视政治报道通过对十大国际新闻主题的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军事和灾难性事件在中美两国的十大国际新闻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分量。
在中国的报道中数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国际关系,占28.2%,紧接着的是军事和灾难性事件,分别占23.6%和14.5%。
而在美国的评选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政治,占27.9%,排在第二位的是军事,占20.7%,灾难性事件列第三位,占19.8%。
图1:1998-2008年美联社、新华社十大国际新闻报道的主题分布柱状图新闻主题的分布说明冲突性、重要性在两国的新闻选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in
the Global Times and the Globe and Mail 作者: 许方亮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版物刊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09-11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新闻流动;国际新闻;比较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的《环球时报》和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这两份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的报纸及其网络版本,试图研究互联网的出现是否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报道所涉地域的不平衡性,扩大了国际新闻报道所涵盖的地理范围,真正实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