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外线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模板1031

市政外线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模板1031

市政外线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模板1031
市政外线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模板1031

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竣工验收方案市政外线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模板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__________ ,位于_______________ ,总建筑面积_______ ,其中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要求:

外网设计,以小区的规划总平图、首期开发总平图、市政设计条件为基础,整体考量、

综合比较、详细设计为原则,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设计要求:

2.1给水

2.1.1接口位置要符合市政条件。

2.1.2管材、管件等材料要能满足设计条件和年限、利于施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市政给水室外管道推荐使用PE管,加压管道推荐使用内外涂塑钢塑复合管)。

2.1.3管线标高清晰准确,科学合理(最不利的管道交叉处的最上层的管道也应在冻土层以下)。

2.1.4检查井要明确定位,各专业要综合考虑,杜绝不同专业检查井位置相同的情况。

2.1.5管线敷设方式要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交叉、绕行,穿越道路要采取相应保

护措施,尤其要注意穿越隐形消防通道时,更应加宽保护范围。

2.1.6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接合器定位要准确,位置要合理(室外消火栓管道推荐使用国标焊接钢管)。

2.2、排水

221实行雨、污分流,接口位置要符合市政条件。当地整体污水管网状况,本用地附近现有排水管的井位、井号管径、管底标高,有无对本用地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设置中水再循环的要求。

222、管线标高清晰准确,坡度设计要科学,污水管道宜按标准坡度进行设计,雨水管宜按最小坡度进行设计,但应复核管道排水能力,要能满足排污要求并防止倒灌。

223化粪池位置定位准确,做法简单易行、大小经济合适。

224、污水接口数量要尽量减少,以节约接口费用。

225管材选择要选择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要满足设计年限和规范要求(排水

推荐使用UPVC双壁波纹管)。

226、检查井要明确定位,各专业要综合考虑,杜绝不同专业检查井位置相同的情况,尤其注意单体建筑出入口处,各专业一定要进行协调。

2.3、电气

231强电外线

2.3.1.1.市政接口要求:

由市政接口接入本地块的10kV进线方向要结合电业局电力管网走向,接口位置要符合市政要求。

231.2敷设方式:

局管10kV与0.4kV总数量小于6根时,可穿电缆排管同路由直埋敷设;总数量大于10根时根据供电局要求采用1.8X 2.0电缆沟敷设。由自管变电所引出的外线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但不允许与局管外线同路由。管线要求定位。不同敷设方式的外线路由在图中应采用不同图例区分表达。图纸深度应满足强电外线与其他专业管线净距要求。

2.3.1.3检查井设置:

检查井的设置距离应满足电缆敷设及规范要求;但不应设置过多,直线距离应控制在

40米设置一个为宜。另外,在有地下车库的覆土上敷设的外线,应控制人孔深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手孔,不应因为个别专业而加深覆土厚度而增加土建造价。应尽量避免在车库顶板上敷设外线。在各专业外线检查井集中位置要综合考虑,井合理布置,符合安全间距要求。

2.3.1.4开闭站,变电所设置:

开闭所及区域变电所的位置设置应结合项目负荷分布与景观要求,和甲方协商后确定

方案。

2.3.1.5材料选择:

管线选择要考虑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要满足设计年限和规范要求。强电除过路

用SC管外使用碳素波纹管。

231.6.其他:

电外网应附电缆明细表,表中体现电缆名称、回路号、电缆规格型号、始端位置、末端位置、常用备用等。

2.3.2弱电外线

2.3.2.1.市政接口要求:

由市政接口接入本地块的弱电进线方向要结合市政管网走向,接口位置要符合市政要求。

2.322敷设方式:

不同运营商的弱电外管线可采用缆线穿排管直埋敷设,可同路由;但应穿不同排管,

并考虑远期发展或检修需要,有适当管线预留。弱电管线应靠近建筑物的绿化带,以减少与其他专业管线的交叉,不可避免的交叉,尽量集中跨越,并要满足埋深要求。管线要求定位。图纸深度应满足弱电外线与其他专业管线净距要求。

2323检查井设置:

检查井的设置距离应满足电缆敷设及规范要求;但不应设置过多,直线距离应控制在

80T00米设置一个为宜,结合现场实际在管道拐弯处和外网进线处应增加人孔井。另

外,在有地下车库的覆土上敷设的外线,应控制人孔深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手孔,不应因为个别专业而加深覆土厚度而增加土建造价。应尽量避免在车库顶板上敷设外

线。在各专业外线检查井集中位置要综合考虑,井合理布置,符合安全间距要求。

2324弱电站房的设置:

市政电信间、模块局应优选选择地下建设。站房的位置设置应与我部门核协商确定方案。

325.材料选择:

管线选择要考虑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要满足设计年限和规范要求。过路用管,其他选

SC 用多孔PC排管。

2.326.其他:

电外网应附电缆明细表,表中体现电缆名称、回路号、电缆规格型号、始端位置、末端位置、常用备用等。

2.4、热力

241、接口位置要符合市政要求。

242、管材、管件、保温等材料要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年限、利于施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243、室外供回水管网设计,应对系统的规模、冷热源布局、冷热介质参数、管网布置形式、管道敷设方式、用户连接方式、调节控制方式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44、室外管网设计冷热负荷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供回水热源和供回水区域的现状

及发展规划,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冷热负荷。

245、换热站位置要科学、合适,定位准确,尽量缩小供热半径。热交换站的供热半径、规模、数量,应根据具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应充分考虑节能、节省电费的因素,将热交换站的规模和供热半径控制在节能、合理的参数范围内。

2.4.5.1确定热水一次管网主干线管径时,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经济比摩阻

数值。一般情况下,主干线比摩阻可采用30?70Pa/m。

245.2热水一次管网支干线、支线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供热介质流速不应大于3.5m/s。支干线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连接一个热力站的支线比摩阻可大于300Pa/m。

245.3蒸汽管网的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取100Pa/m‘

245.4二次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各环路计算流量与设计流量之间的差

值应在90%至120%之间。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支线起点

及建筑物热力人口处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2.4.5.5当一次管网采用定流量调节时,应在热力站人口处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当一次管网采用变流量调节时,应在热力站入口处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并在每个采暖系统一侧设置电动调节阀。

2.4.6、根据管网的压力,尽量使用国标焊接钢管安装管道,埋深大于等于70cm。

247、天然气管线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采用无缝钢管安装,埋深大于等于70cm<

2.6、综合要求

261、必须要有综合管网平面图,图中要注明各管线、检查井的详细定位。

262、要有综合管网的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以更清楚的标明各管线之间的关系。

263、说明管道交叉避让原则和具体的办法,主要交叉处要出具大样图。

264、结合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要即能满足交房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分期之间的接口衔接和先后顺序问题。

265、若市政条件不能满足实际设计(比如缺乏热力管道,雨污水不分流等等),需要设计院和甲方共同商定解决方案。

266、各专业推荐管材不做强制要求,可根据当地强条要求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