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11+700,终点桩号为K22+000,全长10.3公里,路线平曲线半径均大于5500米,不设超高。

二、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并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程,严格按规范进行要求组织施工。

(3)按规范要求,对取土场及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

2、施工准备

(1)施工便道:在施工便道进行修整,保证施工的正常需要。

(2)进行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以保证施工期间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施工工期

计划开工时间:2005年3月15日

计划完工时间:2005年4月15日

四、底基层施工

(一)、试验段结论

1、松铺厚度

对试验段数据综合分析,为了保证压实度及高程要求,素土松铺厚度采用20cm,压缩系数为1.21左右,填筑混合料压实厚度为19.5~19.9cm。

2、含水量对压实度的影响

从试验数据分析,当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2%时为最佳碾压时间。

保证施工现场混合料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含水量,以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3、机械配合与最佳碾压遍数(优化施工方案)

试验段经过五或六遍振压,二遍静压,路基压实度均达到95以上,因此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六遍振压,二遍静压的方案进行施工,即在保证含水量的情况下,用LSS220振动式压路机先快速静压一遍,行车速度控制在3.0km/h,复压采用LSS220振压五遍或LSS218振压六遍(一遍指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1/2的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速度控制在2.0~2.5km/h,遵循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碾压顺序,两台压路机前后平行作业。后用16T胶轮压路机快速静压二遍,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速度控制在3.5km/h,以保证路基整体密实。整个碾压过程要在水泥初凝前(6~7小时内)完成。

注意不得在碾压完成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合格后对完成路段进行洒水养生。

(二)、底基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在试验段施工前,将路床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扫去附着的浮土,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保证下承层的密实。

2、施工放样

根据图纸计算坐标用全站仪按10m间距放出的路基中桩及边桩,并在两侧边缘位置打出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边缘的设计高。

3、备土、整平

用土量:(13.94 +14.24)÷2×0.2×100×0.79=222.6m3(压实方)

综合改良土试验的松铺系数1.25,按每车运土5m3考虑,需土45车,在准备好的下承层用白灰线打成(4.75×4)方格网,以避免土量过多或过少。用推土机摊平并稳压,厚度控制在20cm,用平地机整平后,振动压路机碾压1遍,进行水平测量,控制厚度在18cm,用平地机精平。

4、布石灰

在布土顶面标示出底基层的宽度,内距路中心线0.27m,外距中心线14.51m,半幅中心距线路中心7.390m,用白灰洒线标示,卸灰时以半幅中心为准对称卸成2排,剂量按15%控制,每吨生石灰卸2.77m(1÷1.69÷0.15÷0.2÷7.12=2.77m)人工推码均匀。用水车进行消解,消解过程中要控制好水量,即要消解充分,又不能让灰粉过湿成团。石灰消解后进行过筛,以筛除未消解的灰块和石块,消解后进行码方,码方按以下数据进行:7.12×0.2×0.15×1.69÷0.5=0.722m3(消石灰松方干容重按0.5T/m3考虑)上口1.2m,下口1.4m,高0.4m。码方结束将其均匀摊铺在底基层范围内,并用刮板刮平,保证布灰均匀。

5、拌和

在石灰摊铺均匀后,用宝马路拌机进行拌和,路拌机行驶速度为2km/h,拌和时应侵入下承层1cm左右,以利于上下层粘结,纵向重叠30-40cm,为确保拌和深度,派专人跟随路拌机,挖取试坑进行深度检查,并随时进行调整。拌和结束后,检查拌和的均匀性,不应存在色泽不一致、灰团、花面等现象,并进行灰剂量检测,如未达到设计标准应加灰重新拌和,拌和结束后,用推土机进行稳压,人工将表面坑洼整平,并洒水闷料24小时以上。

6、布水泥

根据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计算出每m2水泥用量为20kg,(0.2×1.69×0.06=20.28kg),每袋水泥布料尺寸为2.465m2。

用石灰粉在底基层宽度范围内打出 4.93m2方格,每方格内放两袋水泥,水泥应当日用汽车直接送到摊铺路段,直接卸在布料方格以内,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布料方格内,用刮板将其均匀摊开,水泥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水泥无明显的起伏,以保证其均匀性。

7、整平稳压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推土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立即用平地机进行初平,初平后用压路机进行稳压,人工整平局部的坑洼和车辙,同时检查含水量,含水量不足时及时补水。

8、精平

根据中桩设计高程及设计横坡,每10m一个断面进行高程测量,每个断面3个点位,并用白灰做出标记。测量时应比设计高程高出1~2cm,做为预留厚度,然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在无超高地段,平地机由外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有超高地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直至刮平与所布点位水平为止。

9、碾压

整平结束后,应立即开始碾压。碾压时,由路基外侧向路中心碾压,先静压一遍,弱振1-2遍,然后用强振碾压5-6遍,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终压1-2遍。压路机碾压时每磙应重叠1/3左右,

并保证以匀速行驶。内侧路肩及外侧路肩随同底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起碾压,以保证路肩压实度。

在碾压过程中,综合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过量洒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重新翻开拌和(加少量水泥),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局部低洼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下一结构层时处理。

从开始布置水泥到碾压成型不能超过6小时。

10、养生

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开始洒水养生,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土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应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

11、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灌砂法)

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0m检验2点,必须每个点都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I-2004频率需要增加检测点。

五、质量保证体系

5.1质量目标

创全优工程,施工中各项试验结果合格率达100%,分项工程保证项目和基本项目检查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90%以上。

5.2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质量管理,全部施工作业过程处于受控制状态,质量管理体系见附图。

5.3组织保证

5.3.1建立强有力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质量措施的落实管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严把各道工序施工质量关。

5.3.2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执行质量否决权,自觉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指导。

5.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5.4.1施工中认真测量,现场的控制桩应有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5.4.2及时整理有关质量文件:场地定位测量结果、现场施工记录、现场签证、工序质量评审等有关工程资料,加强原始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5.5每项工程完成后,先进行自检,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六、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全员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预防事故、消除隐患”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无事故,配备专职安全员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管理,严格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禁止违章作业。

2、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施工过程中要对噪音、粉尘、水资源等环境影响大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各项指标不超标,施工做到方民、利民、不扰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