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盘的解说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盘的解说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槃的解说,差别颇大。也就是说,佛教的人生理想理论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大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是消极的。它视人生为大苦难,由此出发,认为人体消灭了,人生的苦痛也就终结了。因此他把经过维修,消除烦恼,并在死后焚骨扬灰,不留痕迹的消灭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就如同灯火之光被吹熄了一样。至于人们修道成阿罗汉,死后进入涅槃,在这之后是什么情况,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小乘佛教认为这是人类的心灵和语言难以讨论和描述的问题,这个问题犹如只供旅行者漫游的森林,一台仅供世俗娱乐而无益的木偶戏,只能产生争论、纠缠和痛苦,而无助于获得觉悟和证得涅槃。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传世人之一龙树,反对小乘佛教一无语涅槃当做追求和最高境界,他突破小乘佛教的思想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同意的。他批评小乘佛教不懂得这个道理。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这样就永远不能真正到到涅槃。龙树认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争取的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并加以运用,也急速hi说要去掉一切戏论,“展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

实相涅槃的内容有两个要点;一是从实相看,世间事物流转生灭的,而涅槃是超出流转生灭的,但世间一切现象是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两者都是空,由此可以说,世间事物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还可以说世间与涅槃是一回事,即由实相把两者统一起来了。这就是龙树所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实践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龙树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会对食物产生颠倒分别。从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没有一般人认识所勾画的那样的实体,即体会到空(无自性),还事物以本来的清净面目,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二是强调为了达到实相涅槃必须永远不能停顿。因为一切事物十五项联系的,人也是如此。人是整体,不只是个体,不能丹徒

行动,而要全体行动起来,自利利他,甚至要以他为己,把自己融合在众生的汪洋大海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样在趋向涅槃的道路上,也就会觉悟到有好多事情要做,普度众生的事情永远做不完,决不能中间停下来。由于发愿要普度众生,即使自身的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图无余涅槃了,也绝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这也成为“无住涅槃”。

龙树一系根据世间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和理论,认为按照时间的实际而行动就是和涅槃相应,而这种践行趋向涅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渐由污染转为清净、驳杂转为纯粹的过程。这方面的道理后来为无著、世亲提出了“转依”的范畴以代替解脱。也就是通过转别认识,以影响行为,进而改变客观环境。人们在修持过程中,若果使清净的概念,人是逐渐代替污染的概念、认识,进而使整个认识改变,并带来了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又带来了环境的改变。这样人生也就从染转净,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这是继中观学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涅槃学说。

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还反对小乘佛教否定常、乐、我、净为人生的基本要求的看法,强调涅槃境界具有常、乐、我、净四中美好属性,甚至有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行相,主张追求和找到人生的常、乐、我、净,这又为人生理想开辟了另一条新的宗教途径。

小乘佛教以“虚无绝灭”为涅槃的内容,这是无视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否定人生应有的积极奋斗的精神,表现了对人生的悲观和消极无味的态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以一切事物的实相为涅槃的内容,而实相被归结为非有非无的毕竟空,这是拐弯抹角地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他们以悟解客观世界的不真实为最高的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唯心论。但是中观学派把世间与涅槃打成一片,取消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鸿沟,缩短人

与佛的距离,这实际上又增加了涅槃学说的现实内容。大乘佛教学者主张研究为世间服务的认识,如天文、地理、医学、工艺等,这不仅影响了佛教的方向,也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四、人生结解脱的途径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尤其是大小乘的讲法也不尽一致,下面着重就比较典型的八正道、三学和六度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八正道

前面已提到,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风。释迦牟尼不相信苦行主义的自我虐待,认为单纯的禁欲是无价值的,也是徒劳无益的;他反对纵欲主义,认为这更不能摆脱痛苦的纠缠。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主张,共八项,称为“八正道”。八正道即八种合乎正理的成佛途径,也称为“八圣道”。其具体内容是:

1。正见;离开邪非的正确简介,也就是具有佛说的四谛知识、原理唯神、唯我、唯物等主张。简单地说,正见就是佛教知识。

2。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作佛教的纯真智慧的思索。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

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政党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作一切恶行。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

的职业,入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象占卜等,都要反对。

6。正精进:也作“正方便”。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向解脱精进。也就是

要努力防止恶心升起,已经生起的要使它斩断;要努力使善心生起,贝宁是他发展臻于完善。要按照公交的标准辨别善恶,去恶从善,并强调自觉努力,反对懈怠与昏沉。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志,身心寂静,专注一境,远离散乱之心,思想集中,深入沉思,以佛教的智慧观察整个世界,犹如一痴清水,其中鱼群和石砾都清晰可见,洞察人生的真实,领悟四谛的意义,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八正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正念、正定为辅;二是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正精进是双关的。正见和正命分别为佛教新图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主要点,在八正道中具有重要意思。八正道为佛教信徒的修持方法确立了原则,奠定了基础。

(二)三学

八正道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定

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正精进是就学佛教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三学相互联系,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大小乘佛教对于三学的态度并不一致。小乘佛教严格区分戒、定、慧,大乘佛教则将戒和定都归属于慧,三学和成一体。小乘佛教将戒和定是做机械的规范,大乘佛教则是灵活地运用戒和定,提供方便。

1.戒学

戒,作为三穴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指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

从是为善。按其内容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所谓止持戒,“止”,防止,止

息,意指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所谓作持戒,“作”,修习善行,意指风驰

一切善行的戒。戒和律经常连用,称为戒律。但律一般滴说也是指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但律和戒也有区别,单眼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指定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佛教新图不得闻知。

五戒,即前文已讲过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后来因考虑到,一般在家信徒可能被俗务所缠,难以天天坚持五戒,为此而规定每个月有六天斋日,再此六天内要远离一切声色尘嚣,遵守五戒,此外再加上三戒,合为八戒。增加的三戒是:(1)不做人和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和不任意装扮自己。也就是不观听歌舞音乐,不看戏剧,也不看花草,不敷擦油膏,不装饰自己。(2)不坐不睡高广华丽的大床。(3)不食非时食。也就是正午过后不在吃饭。三戒中的一、二是戒,三是斋。连同前五戒,合称为“八斋戒”或“八关斋戒”。八戒比五戒要求更加严格,但它是临时奉行的,如同一个月中六天,甚至一天,可以灵活实行。在家信徒受戒期间,过一种近似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十戒,是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出家男子和出家女子奉行的十条戒规。其中一、二、四、五各戒的规定和五戒中相应戒条的内容完全相同,第三戒为不淫,既不能搞男女关系乃至娶嫁结婚。后五戒是将八戒中第六戒分为不涂饰和不观听歌舞二戒,其他不坐高广大床和不非时食二戒完全一样,再增加不蓄金银财宝一戒,共为十戒。具足戒,也称为“欠戒”是出家僧尼奉行的戒条。戒条数目说法不一,通常依《四分律》所说,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具足戒对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都作出了繁细而严格的规定。

大乘戒在小乘戒的基础上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重在解脱生死,推究出生死的根源是贪欲,因此以判断各人的贪欲为戒规的基本内同。后来大乘佛教强调图谋一己之私而妨碍、侵害、毁坏他人即自私的贪心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戒律必须以根断私心、贪心为根本,并相应地提出“摄众生戒”,也称“饶益有情戒”,以教化济度众生。大乘戒重要的是“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是:(1)杀

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 (5)酗酒戒:(6)说四众戒;(7)自赞毁他戒;(8)悭惜加毁戒,即对于吝啬施财施法,并加以诽谤诋毁的戒;(9)嗔心不受悔戒,即对于仇与恨损害他人和不受对方忏悔的戒;(10)谤三宝戒。十重戒中,自赞毁他戒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新增加的后六种戒的中心,其他几条戒都是这一戒条的展开。大乘佛教还强调这条戒要一直贯穿到智慧上去,注意心灵结构的完整。违反十重戒的构成破门罪,要被开除并驱逐出僧团,所以是重戒。与此相对的四十八轻戒,是对轻罪的禁戒,其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犯此种戒的均按戒律规定进行忏悔,不受开除处分。大乘戒将饮酒作为轻戒,表明对佛教徒的物质生活的约束放宽了,处理也比较灵活了。

2.定学

定学即禅定。“定”是梵文的音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去的确定之认识、做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定有两种,一是“生定”,指人们生来就有一种精神功能;二是“修定”,只为获得佛教智慧、功德、神通而休息所生的功夫。禅与定有区别,“禅”是梵文的音译,“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禅和定合称,含义比较广泛。中国禅宗以“禅”命名,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兴”,而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镜的形式。

佛教历来都十分重视禅定。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教徒的宗教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法是禅定。后来大乘佛教又进一步把禅定作为证悟般若理论的方法。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心佛禅”和“实相禅”。

“四禅”,也称“四静虑”,是佛教用以对治妄惑、生诸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其内容

是:

初禅:由寻求伺察作用,在内心对佛教形成坚定的信仰,并产生喜乐的心情。

二禅:进一步断灭以名言为思虑对象的寻求伺察作用,在内心对佛教形成坚定的信仰,并产生新的喜乐。

三禅:舍去二禅所得的喜乐,住于非苦非乐的境地,并运用正念、正知,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奇妙乐”。

四禅:舍弃三禅的妙乐,为念修养功德,由此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

四禅就是经过四个层次的禅定,引导众生脱离欲界感受,专心与佛教的修养功德,而形成一种“不苦不乐”的特殊心理感受。

“念佛禅”,是借助于佛教智慧,专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一十方诸佛现立于前,从而总价一种特异力量,更快地达到成佛的境界。

“实相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就是“空”,它主张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若理论的放大。

3.慧学

慧是梵文的音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辞职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为培养、增加佛教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佛学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五明,即从他所闻得的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咀嚼融汇,条理贯通,是得与自己思索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实理,是得于证悟的智慧。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进入涅槃境界,成就为佛。慧学主要阐发的是佛教人生观和宇宙观,内容极其庞杂丰富,此处从略。

佛教教义:涅盘与轮回的观念

佛教教义:涅槃与轮回的观念在佛教教义中,涅槃和轮回是两个核心的概念,它们在佛教信徒的追求和修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涅槃象征着解脱和超越,而轮回则表示着无尽的循环和重生。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主义中生死观的核心,即通过涅槃解脱循环的轮回。 涅槃,源自梵语“nirvana”,是佛教中最高境界的触摸。在佛教经典中,涅槃被描述为一种彻底解脱的境界,超越了苦难和欲望。佛陀曾说:“涅槃是安详、解脱、息灭、真实、悦乐、彻悟、持止、大智、莲华树下的胜利之地”。因此,佛家强调通过修行和悟道,最终达到涅槃的彼岸。 与涅槃相对的是轮回,也被称为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不断在轮回中诞生、成长和死去,经历多次生死。这种观念源于基本的因果律,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会导致下一世的命运。通过轮回,人们可以通过各个生命阶段的经历来学习和修行。轮回的理念追溯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并得到佛教信徒的肯定。 涅槃与轮回的观念之间存在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佛教教义告诉我们,通过修行和悟道,人们可以超越轮回的循环,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一种解脱的境地,是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解脱。它代表着彻底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然而,涅槃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通过修行和悟道,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对于佛教信徒来说,涅槃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世俗的欲望。通过禅修和修行,弘扬佛陀智慧和慈悲,他们希望最终实现自

身的涅槃。然而,涅槃也意味着放下自我,无私地为他人和社会做出 贡献。因此,涅槃的目标不仅是个人的解脱,而更是为广大众生带来 福音和救赎。 与涅槃和解脱的境地相比,轮回则代表了一个无尽的循环和重生。 在轮回的中间,人们经历无数次的生死,承受着痛苦和折磨。然而, 正因为轮回的存在,人们有机会通过每次的经历和修行,不断完善自我,进一步接近涅槃的彼岸。 总而言之,佛教教义中的涅槃和轮回的观念在信徒的修行和追求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涅槃象征着解脱和超越,是佛教信徒努力追求的 境地。在达到涅槃之前,人们必须经历轮回的循环,不断学习和修行。涅槃和轮回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佛教主义中生死观的 核心。无论是追求涅槃的解脱,还是通过轮回的修行,佛教信徒都希 望实现内心的平静和为众生带来福音的目标。

涅盘和涅盘是同义词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词语来源 涅槃(梵文:???????)一词为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 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在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解释: “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出处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编辑本段原始佛教阐述 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世间指五受阴:色受想行识,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世间集,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是随无明贪爱因缘驱动支持而有生命现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前一切,所以不会说一切都没有。世间灭,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随着无明贪爱因缘灭除而不再有生命现象,所以不会说一切的存在都是实有永恒。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义的涅槃,必须先了解因缘法。生是依因缘支持而生,不是本来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会随其赖之生起的因

僧肇涅盘无名论疑义与析

僧肇〈涅槃無名論〉疑義與析* 陳平坤 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摘要 本文以〈涅槃無名論〉為對象,旨在探論「九折十演」問答裡的疑難。文中除了主要探究與「涅槃體性」有關的問題之外,也側33重討論了涅槃與修證的關係問題。初步結論如下〆 (1)涅槃性,雖非名言可得摹狀,卻不因此排除使用「體」一概念來表述其相關意含的合法性。不過,作為「以『無知』知」的涅槃,應該扣緊聖智自證境界去揣摩、理解它的本質,才不會落入或執有或偏無的兩邊。 (2)在「有名」與「無名」二人論辯的交鋒處,也尌是如何了解修證與涅槃之關係這一問題上,僧肇站在「涅槃」不離佛法行證的立場,肯定涅槃「後得」的經驗意義,但另一方面,則又從涅槃「無為」、「非有非無」的角度,賦予涅槃「先有」的超證意義。此外,僧肇所論,似乎難免混同「三乘之別」與「三位之分」的質難々然而,詴明其中原由,應當歸於僧肇所據,是為般若經系統下「三位」同「三乘」不別的教說。 (3)或有學者主張僧肇所持為「漸悟觀」,然而,本文根據僧肇是以「未盡無為」成立「三乘」或「三位」的意義,而只有「結習都盡」,方能「頓」得涅槃的論旨,認為「頓」字毋寧意謂的是「完全」之義。假使學者所說的「悟」,與證得同義,那麼,僧肇所持,更好說是一種「頓悟觀」。 關鍵詞〆有無頓漸僧肇涅槃聖人體性無名無為三乘三位 *本文承蒙三位老師評審、指教,受益良多々而得獲頒92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亦令申請人倍感榮幸〆是以隨文謹致謝忱〈至於本文題名所謂「疑義與析」,乃由陶淵明(西元352~427年)的〈移居〉詵語轉出。該詵,詳見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〆中華

一、前言 《大正藏》1所收、現存《肇論》2的〈涅槃無名論〉,是否為僧肇(西元384~414年)作品〇或者說,是否全屬僧肇所撰之文章〇關於這個問題,歷來學者或持保留態度。3如今,在既無新出土資料可用來佐證,而本文作者面對現有資料也還沒能提出較好的解釋,因此處理有關「事實」究竟如何的這一研究課題,確實暫時無法獨力做出肯定而不被質疑的任何論斷。 不過,針對學者所持〈涅槃無名論〉「非僧肇作」的相關論述,而主張「是僧肇作」的日本學者橫超慧日,通過根據不同的史料,以及對於同一史料的另種解讀,甚至還比較《肇論》各論觀點的異同〆這些路徑所作的論證與評判,4至少本文作者認為是較令人信服的,所以本文的基本立場,即是認同橫超慧日等人的研究成果,而以〈涅槃無名論〉為僧肇所撰——即使少數文句不是。5此外,歷來有關《肇論》之研究,除了也被不少學者懷疑非僧肇所寫的〈宗本義〉以外,針對〈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等三篇論文所進行、屬於哲學思想方面的探討,顯然為數較多々相對而言,學者處理〈涅槃無名論〉時,一如前述,乃多偏重在論定該文作者為誰的問題上,但對其中所涉的義理問題,則較少撰文展開更加細部的專門討論。究其原因,不知是否含有「因人廢書」的意味〇或者認為〈涅槃無名論〉乙文說理較淺,因而不必、也不值得費心深論〇6 1《大正藏》,全名《大正新脩大藏經》,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印,台北〆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發行,1983年,修訂一版。 2全文詳見《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50上~161中。 3相關論述之簡要介紹,請參見李潤生,《僧肇》(台北〆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頁47~62。 4有關橫超慧日的說法,請參見〈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日本?京都〆法藏館,1955年9月發行,頁167~199)々而本文所據,主要參考李潤生在《僧肇》乙書頁54~59中所做的重點整理。 5今年(2003年)邱敏捷所撰〈〈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乙文,還從〈涅槃無名論〉與《長阿含經》〈遊行經〉的關係,以及從〈涅槃無名論〉所說「頓」、「漸」問題等切入,用以論證〈涅槃無名論〉,確為僧肇之著作々該文刊載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台北〆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3年7月,頁43~72。而王月秀在所撰碩士論文《僧肇思想研究》(台北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12月)的第六章「〈涅槃無名論〉真偽考」中,也還嘗詴證成這篇論文確為僧肇所作。至於本文在此先對這一問題表態,然後讀者面對本文如果於論述時,引用僧肇其他作品,譬如〈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乃至《注維摩詶經》等的文句,作為旁證的情況,或許才能暫時擱下心中所起〆本文所據文句的作者不一之疑慮。 6有關〈涅槃無名論〉所以「不太為學術界重視」的原因之一,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北京〆中國社會科學出偶社,1985年,第1版),第二章第九節〈鳩摩羅什的門徒和僧叡、僧肇〉認為〆或是由於本論玄遠冥漠的味道相對減少,而用玄學的標準去衡量便覺淺顯的緣故

涅盘的意义

涅槃(nie,pan) 佛教术语。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无为、圆寂等。涅槃是从佛教传统印度宗教中继承下来的概念,是最易被误解的佛教名词。其本义是熄灭、(被风)吹灭。早期佛教认为证得涅槃的人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爱等烦恼已断,但前世留下的果报之身尚存,称有余涅槃;一是命终之时,五蕴离散,不复受生,称无余涅槃。大乘佛教对涅槃的理解更复杂一些,认为以往小乘的涅槃理想是“灰身灭智、捐形绝虑”,而自己的理想是无住涅槃,即为救度众生,既不以生死亦不以涅槃为住处。大乘涅槃特征有许多说法:《涅槃经》说有常乐我净的功德;《中论》说实相即是涅槃;中观派说空即涅槃,且世间与涅槃等同;也有说涅槃即法身、法界、如来藏等。在大乘佛教中,涅槃不仅是解脱境界,更成为存在的本体,与经验存在者相对待。 简单概括的说“涅槃”的意义为:超脱的重生! 以下为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 郭沫若:凤凰涅槃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 《广雅》云:“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後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烈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佛学文化

佛学文化 一、佛教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

佛教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十二因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关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义系统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认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则称“拔无因果”。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业报,又作因果报应、善恶业报。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这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谓三世因果,多系指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亦即认为现世之罪福苦乐,乃前世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而今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或者说三类生存形态,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六道,又称六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为(业)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盘的解说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槃的解说,差别颇大。也就是说,佛教的人生理想理论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大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是消极的。它视人生为大苦难,由此出发,认为人体消灭了,人生的苦痛也就终结了。因此他把经过维修,消除烦恼,并在死后焚骨扬灰,不留痕迹的消灭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就如同灯火之光被吹熄了一样。至于人们修道成阿罗汉,死后进入涅槃,在这之后是什么情况,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小乘佛教认为这是人类的心灵和语言难以讨论和描述的问题,这个问题犹如只供旅行者漫游的森林,一台仅供世俗娱乐而无益的木偶戏,只能产生争论、纠缠和痛苦,而无助于获得觉悟和证得涅槃。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传世人之一龙树,反对小乘佛教一无语涅槃当做追求和最高境界,他突破小乘佛教的思想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同意的。他批评小乘佛教不懂得这个道理。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这样就永远不能真正到到涅槃。龙树认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争取的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并加以运用,也急速hi说要去掉一切戏论,“展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 实相涅槃的内容有两个要点;一是从实相看,世间事物流转生灭的,而涅槃是超出流转生灭的,但世间一切现象是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两者都是空,由此可以说,世间事物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还可以说世间与涅槃是一回事,即由实相把两者统一起来了。这就是龙树所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实践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龙树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会对食物产生颠倒分别。从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没有一般人认识所勾画的那样的实体,即体会到空(无自性),还事物以本来的清净面目,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二是强调为了达到实相涅槃必须永远不能停顿。因为一切事物十五项联系的,人也是如此。人是整体,不只是个体,不能丹徒

佛教死观

从别称看佛家的死亡观:寂灭 作者:三耳 以下死亡别称,均是佛教徒(和尚尼姑)死亡的专称,少有指普通人死亡的。 灭“灭”的意思是指佛教徒熄灭了生死、烦恼、贪欲、无明等的意思。《大乘义章》卷十八:“灭诸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灭”是“涅盘”的意译。《六乘义章》卷二:“涅盘无为恬泊为灭。”“恬泊”意为安静淡泊。 灭度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六·释僧肇〈涅盘无名论〉》:“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超度”指佛、道所谓使死者灵魂脱离地狱等苦难。《大涅盘经·狮子吼菩萨品》:“灭生死故,名为灭度。”《高僧传·释道法》:“元徽二年,(道法)于定中灭度,平坐绳床,貌如恒目。”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释迦牟尼佛灭度(死)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下降人世而成佛。” 灭化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达摩)常以四卷(楞枷)授学者,以天平年(公元534年至537年)前灭化洛滨。” 寂灭“寂灭”意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死之门。明代刘元卿《贤奕编·仙释》:“清静无为者,老氏(道家)之说也。佛氏(佛教)以为不足为,而主于寂灭。善清静者,求以超出乎仁义礼法;而寂灭者,又求以超出乎清静无为者也。”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像佛教的以有生为苦谛,导人归于寂灭的那种消极的办法,二千年来已证明是不全实用的。”“寂灭”用于死亡的别称,多用于信佛的人,犹其是僧人尼姑。宋代王禹偁《黄州齐安永兴禅院院记》:“智雨者,涟水人,世姓朱氏,以至道三年十月一日寂灭。俗寿五十一。” 入灭《坛经·付嘱品》:“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冥灭唐代孟浩然《还山贻湛法师》诗:“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训。”“训”即解说。整句诗意为:真想明白寂灭涅盘的真正含义,且听海鸥日复一日的解说吧。大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示灭唐代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圆深,因于示灭,空悲鹤林。”“鹤林”指佛陀入灭之处。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河边娑罗树下涅盘。娑罗树四方各生二株,所以称“娑罗林”或“娑罗双树”。据说佛陀涅盘时,树一时开花,树色变白,像群鹤栖息树头,故称“鹤林”。 圆寂“圆寂”是唐代玄奘对“般涅盘”的意译,意为圆满寂灭,即各种功德圆满无缺,各种罪恶寂灭净尽。特指僧尼死亡。《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就是死?”《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衡岳。” 入寂苏轼《请净慈法涌禅师入都疏》:“京师禅学之盛,发于本、秀二公,本既还山,秀复入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十章:“三藏寝疾,有遗文严正勖示因果,以之付弟子智休。正月十一日午时入寂。”

中国与印度对涅盘的理解

中国与印度对涅槃的理解 1、涅槃的含义涅槃原是印度语,具称涅槃那,也被译做“泥恒”或“抳缚南”。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早在印度《奥义书》中已有涅槃一词,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理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人的内在有“我”或“阿特曼”,(atman),得到解脱的方法是使宇宙与个人内在达到统一,获得“梵我合一”的境界,即“梵涅槃”。在这里涅槃与解脱同义,早在古印度社会中已有解脱思想,二者在使用上可以互换,都表示对现实的否定,脱离生死轮回,脱离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对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永恒状态。到公元六世纪左右,印度社会中出现“沙门”思潮批判婆罗门教法,各创己说,解脱之说繁多。佛教作为“沙门”思潮中的一支,思想上同样反对婆罗门教,但对涅槃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2、印度佛教涅槃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被认为是判断佛说与非佛说的标准,涅槃寂静印指的是依照佛陀教理最终达到的无苦、安稳、寂静的理想状态,此涅槃与婆罗门教之不同在于,佛教否定一切“常见”与“断见”,认为“梵”仍是一种存在形式。三法印虽是原始佛教思想,印顺长老认为三法印其实不仅开出了后来的大乘佛教,还代表了三期佛教的发展,即后来佛教中三家的中心

观念都可以回归到三法印上,就是每个法印引出一系的思想,如三藏之教——小乘的无常的中心论,到大乘佛教——大乘性空中心论,再到不共大乘教——一乘真常中心论。本文下面讨论的涅槃含义在印度佛教中出现的变化也应该放在这 种背景下去理解。也就是说尽管大、小乘对于涅槃的解释在表面上存在差异,但从整个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是有一致性的。佛教最初对涅槃的描述集中在早期四谛思想中的灭谛内,指“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一切苦皆消灭之审实不谬的状态;亦即涅槃境界。” ,但涅槃到底是什么,一般人应该如何理解,在早期佛教中,佛陀似乎更加注重实践的直观体验,反对理论思辨,他认为人生最为紧急的事情是从苦中解脱,对于形而上的问题不与讨论。涅槃从根本上说具有“灭”的意思,所指的是烦恼的消灭。但在佛教的发展中对于“寂灭”的 理解存在差异。主要是早期佛教与大乘佛教,如小乘佛教主张涅槃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之分(也称“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所谓“有余涅槃”指:“以我空智斩断生死轮回的牵引炼索──烦恼与业,心得寂灭曰涅槃,但这个由过去有漏业力所牵引的肉体尚未消灭,残余之身依仍在。” 所谓“无余涅槃“指:“到了这个残余的躯体也死亡,身心俱归寂灭, 未来的生死永灭。” 小乘佛教认为生死与涅槃是对立的,获得涅槃的方法就是灭尽生死。因为“业力”是轮回的依据,所 以彻底的涅槃便是业力皆尽,肉体死亡。大乘佛教中对于涅

佛教有几个宗派

佛教有几个宗派 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小乘各宗与空有的关系,列表如下: 佛教 ㈠小乘 ⑴成实宗─────空宗 ⑵俱舍宗─────有宗 ㈡大乘 ⑶三论宗(涅盘)─空宗 ⑷天台宗(摄论)─空宗 ⑸唯识宗(地论)─空宗 ⑸华严宗─────有宗 ⑹南山───空宗.有宗 ⑺净土宗─────有宗 ⑻禅宗──────空宗 ⑼密宗───空宗.有宗 喜喜回答采纳率:46.8%2009-05-28 10:37 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众二十部派争执;大乘有中观、瑜伽空、有二宗。佛教传入中国后,起初没有区分大小乘经典,立宗立派也没有区别,成型的有:律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涅般宗、地论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净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这十三宗派。这十三宗中,涅般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唯识宗。流传迄今者,实唯十宗。后来科判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实宗列属小乘经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响的、现今仍流

行的实属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寻觅的豹子回答采纳率:30.9%2009-05-28 10:38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成实宗—————————空宗 │ ┌—小乘—┤ │ │ │ └—俱舍宗—————————有宗 │ │ │ ┌—三论宗(涅盘)—————空宗 佛教—┤ │ 巢 │ │ 天台宗(摄论)—————空宗 │ 巢│ │ │ 唯识宗(地论)—————空宗 │ │ │ │ 华严宗—————————有宗 └—大乘—┤ │ 南山宗—————————空宗.有宗 │ │ 净土宗—————————有宗 │ │ 禅宗——————————空宗 │ └—密宗——————————空宗.有宗 参考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9f19137728.html,/%BA%AE%CC%B6%C7%EF%CF%A6/blog/item/6d00a30e1b6996 e736d122a1.html 匿名回答采纳率:12.8%2009-05-28 10:47 中国佛教十个宗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至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佛教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一、佛教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佛教哲学思想是佛教理论的基础,是构成整个佛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概念包括涅槃、因果、空性、中道、诸行无常、八正道等。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生死轮回,彻底解脱的境界。因果则是佛教中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因”和“果”的关系。空性则是佛教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世界的本质是空的,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所构成的虚幻幻觉。中道则是佛教中慈悲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的道路。诸行无常则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八正道则是指佛教徒达到涅槃的道路,包括正确的见解、思想、语言、行为、努力、专注、念、禅定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期,佛教思想以汉传佛教为主,重心在经典解释、禅修实修和寺庙组织方面。此时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在借鉴汉传佛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思考和理论。 2. 禅宗思想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开始流行,并且逐渐取代了小乘佛教。其中,禅宗 思想的出现,对整个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禅宗强调“不立文字”,强调直接体验,从而发展出了独特的禅修法门。 3. 涅槃学派的出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以涅槃学派为代表的新兴学派。涅槃学派主张借 助禅定体验而认识涅槃,批判了法相宗所倡导的研究文字的方法。涅槃学派认为,佛教教义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涅槃,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 4. 中观学派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重心逐渐由内向外转移,中观学派的思想开 始得到推广。中观学派以空性为基础,发展了独特的思辨方式。它认为,虽然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但并非实无,而是存在于因缘条件之中。 5. 心性学派的呈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晚期,佛教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心性学派的呈现。心性学派认为,内观禅修是认识真我的唯一途径,通过对心的观察,认识到心本身的真实面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三、魏晋南北朝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佛教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思想强调个体内省 和直接体验,对中国哲学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唐宋时期的诗歌主张写作关注个体内在的感受,表现个体内心,这也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直接体验联系在一起。同样的,佛教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和音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历史上,佛教哲学思想还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的禅宗、韩国的曹洞宗等佛教宗派皆是源自中国。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自身,更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的发展。

佛教里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佛教里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 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 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 “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 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具体区别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 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 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 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 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 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 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 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 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 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 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

佛教教义世界观方法论伦理思想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佛教的世界观【“空”「无神”;“轮回”「涅槃”;“佛性”】 1,佛教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空 在佛教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空”(一切都是运动和变化的) 空:是建立在“无常”和“无我”基础上的“无有"。【无=假金没有】 空=假有=事物不存在永恒的状态丰没有 所以,“空”一方面说明了事物是不存在永恒状态的;另一方面说明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之 中。 2)无神 在佛教看来:并不是神创造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世界的运行并不是靠神的意志而是按 照“缘起”的规律来运行。 无神丰世界上没有神=世界上有神而且神~人。【无=假w没有] 神是什么? 神是和人一样,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 因佛教相信,人的形体随时可以消亡,但人的灵魂却永存;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鬼神的, 而且鬼神也是人的灵魂存在形式。 佛是什么? 佛不是神;佛是人,是从感情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的,并获得了无上智慧的人。 佛是所有获得顿悟的人的总称。 2,佛教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轮回 世界是由六道组成的,众生在六道之中不断的流转轮回。 在佛教看来:人不得不在由六道构成的世界之中不断轮回,不得解脱。 这六道分别为:三乐趣(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和三恶趣(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天道:自由自在,长寿而且没有烦恼。 人道:既不长寿也不短命,既有烦恼也有幸福,不好不坏。 阿修罗道:虽长寿,但却痛苦极大。 畜生道:畜生指除人以外的动物们,因愚蠢而且没有精密思考的能力,而不能积累善业。还 要忍受寒热和饥渴,并且在自然界中相互残杀。 饿鬼道:因吃东西时,喉咙有烧灼的感觉,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食物挨饿。但智力很强足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 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 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 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盘。无法可学。(四智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 也称辟支佛、独觉。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

涅盘“有”与般若“空”义理论争的发展

涅槃“有”与般若“空”义理论争的发展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鸠摩罗什和慧远的论争、僧肇与刘遗民的书信往来以及罗什、僧肇与道生的维摩经注疏实质上属于一个系列的往复论争,涅槃“有”与般若“空”的义理论争从鸠摩罗什来华至《泥洹经》译出之前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种论争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思想讨论事件,而是有着独特的僧团背景和文化对抗成分。 从大乘般若学的研究到小乘禅典的译解,早期中国佛教界对佛学义理的探讨已渐深入,开始在理论上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道安去世后,慧远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领袖人物,而庐山成为南方佛教研究的中心,法性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也成为了中国本土佛教的主流。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入关,大倡般若中观学说,对小乘阿毗达磨学说进行批判,并对中土般若学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其在思想和方法上所带来的冲击对当时佛教界而言是相当大的。以庐山慧远为代表的法性论学派对罗什的中观般若学提出了质疑和回应,对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涅槃“有”与般若“空”的早期论争:庐山慧远与鸠摩罗什的对话 1.关于“法性”与“法身”之辩 在《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曾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罗什提出了疑问和想法。慧远首先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法性常住”的有无问题。“又问法性常住,为无耶,为有耶。若无如虚空,则与有绝,不应言性住。若有而常住,则堕常见。若无而常住,则堕断见。若不有不无,则必有异乎。有无者辨而结之,则觉愈深愈隐。”[1](P136)他认为无论说有或是说无或说不有不无都是有问题的,那么“法性常住”究竟是有还是无呢?对于慧远的问题,罗什回答说:“诸法实相者,假为如、法性、真际。此中非有非无尚不可得,何况有无耶?以忆想分别者,各有有无之难耳。若随佛法寂灭相者,则无戏论。”[1](P135)他认为法性仅仅只是表述实相的一种言说,实际上实相和法性都是不可言说,是世俗认识所不能达到的。若一定要用世俗认识的有、无以及非有非无、异于有无来说明法性,那就是所谓的“戏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方的根本分歧:慧远认为法性是实在的,并且用有无截然二分的思维方法来看待这一点,罗什则站在般若中观学的立场之上,强调事物是无定的,对于佛所说法是不能执着的。这表现了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即慧远的思维偏于肯定,而罗什则侧重于否定的一面。 在慧远与罗什的来往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慧远的提问还关涉到“法身”问题,而些问题的提出大部分缘于慧远法性论的思维模式。法性论认为存在着至极不变的法,在慧远看来,这种至极之法就是“法身”。他认为法身与众生身是截然不同的,“如来真法身者,唯十住之所见,与群粗隔绝。”[1](P125)就是说法身与一般凡夫之色身不同,并非是由四大五根构成。因此慧远质疑道:“若真形与变化无异,应感之功必同,如此复何为独称真法身佛,妙色九住哉?”[1](P127)如果说佛的法身与变化之身没有什么差异,在经文中为何又要强调真法身佛比修行到

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

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

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 一、名词术语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 3、缘觉:是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是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是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

融入日常生活的佛教用语[修改版]

第一篇:融入日常生活的佛教用语 融入日常生活的佛教用语 摘要: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一大批佛教词汇输入汉语中,经过引申发展,这些佛教词汇和汉语词汇融为一体。有些汉语词汇由于在佛教中的广泛使用,变为佛教专用语,有些汉语被佛教借用后虽又成为汉语的一般词汇,但其意义则是来自佛教用义的,造词时的本义却不通行了。佛教的词汇就这样已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我们汉语语言词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佛教;佛教用语;日常生活;汉化引言 在汉语发展史上, 宗教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其申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佛教是西汉末年从印度西域传人中国的。当时,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异常激化, 社会连年**, 生灵涂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佛教在中原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几百年间, 上自帝王公卿、文人学士, 下至市井小民, 都受到了这一宗教的震荡, 风气所趋, 佛教便征服了全中国。而且经魏晋隋唐, 逐渐与中国文化合流, 并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的传人和传播, 给汉语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现如今,众多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其实有着深深的佛教渊源。 一,佛教词汇的传入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门弟子为宣传佛教教义,必然要输入佛教经典,把用梵语写成的经典翻译成汉语。佛经的翻译从东汉末年开始,经魏晋南北朝,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末年近于尾声,期间共翻译佛经数万卷。于是一大批词汇涌入汉语中。据《佛学大词典》的收录,在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多至三万五千余条。佛教词汇输入汉语以后,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有的概念意义得以引申发展,进入了全民语言;有的则只是通行于佛经翻译。后者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不大,我们不加论述,我们只看第一种情况。 二,日常生活中佛教用语的起源有些词可能保留着原有意思,有些词则虽出自于佛教经典,但是意思已变。“梦想”这个词似乎就属于后者。《心经》:“远离颠倒梦想。“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