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4780
- 格式:doc
- 大小:32.88 KB
- 文档页数:17
08年5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008.5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玷污粘贴黏液沾沾自喜B.对峙服侍祠堂伺机而动C.船舷眩晕泫然改弦更张D.蟠曲藩篱燔烧幡然悔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将缺席本赛季余下全部比赛。
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B.群众之问的矛盾纠纷,看似都是轻于鸿毛的小事,但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赵局长的老婆建议在自家门上钉一块牌子,写明“赵局长家”,赵局长不满地说:“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D.他听着风入松林的美妙声音,听着林间小鸟尽情地唱和,心悦诚服,怎么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他带来的是《王蒙自传》的最后一部——《九命七羊》,实现了在北京奥运之前写完自传并把它作为献礼。
B.从2007年3月开始,经过集中创作、专家评审、社会征集、定向邀约四个阶段,历时13个月,亚运会吉祥物的征集工作最终完成。
C.近来,境外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关注目光和采访热情并没有在圣火进入中国境内后减弱。
D.《读书》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杂志和最核心的知识分子刊物,这种领袖地位是在沈昌文主持《读书》期间奠定的。
高中语文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福建高考模拟试卷试题 2019.09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海边,望着浪花张庆和浪花呀疾首顿足使劲拍打岸的胸脯哦大海在倾诉墙皮剥落的石堡,被高岭土死死堵住“嘴巴”和被强盗的利刃砍断“手脚”的岸炮;还有那座仿佛被挖掉眼球正木木地瞪着天空的销烟池。
惨烈的岁月曾经把这里踩得痛不欲生;沉重的历史曾经压得它气喘吁吁……而林则徐呢?那个身着官服,头戴花翎,面色凝重,右手抚须,一副威严端坐、大义凛然,曾经伟岸在小学课本里的钦差大臣呢?那个屹立在中国思想的至高点上,以变革求新的眼光打量世界的先贤明哲呢?终于,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叠现在了我的眼前。
这就是虎门炮台。
探访这片中国近代史的始源地,祭祀在这里为国殉难的英雄儿女,曾经是我许久的心愿。
仰望着眼前的一簇簇雕像,触摸着被战争的牙齿啃噬留下的斑斑伤痕,我的目光不觉抛向了那个浴血拼杀的战场。
虎门的布防,不可谓不周;清军将士,不可谓不勇。
然而他们却失败了,败得很惨,数千忠勇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在了这里。
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问天,在问地,似乎也在问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逝去的人是悲壮的。
但那是一个朝代制造的罪恶,是整个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
在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有一处浓缩的且被现代科技手段再现的战斗场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数千将士正殊死格杀;浓浓硝烟弥漫着,遍地尸体纵横着……清军将士对那场战争的胜利本是充满希望的,可他们哪里料到,飞舞的大刀怎能抵得过先进的洋枪,热血澎湃的胸膛哪里抗得住牢固的舰盾。
正当勇士们期待援兵,准备最后一搏的时候,他们又哪里能想到,那些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的朝廷奸佞,如何容得下此等刚烈。
所以,首先被出卖的正是这些国家忠良。
就这样,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英雄气质灌溉养育的一批最优秀的男儿,一个个都倒在了挣扎、绝望之中。
这里的花,无不浸润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叶,无不为他们沉痛哀悼……浪花呀疾首顿足使劲拍打岸的胸脯哦大海在恸哭是的,从根本上说,杀死他们的,不是英军,也不是英军的坚船利炮,而是清王朝自己。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三)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又句免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周围三百多里。
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枚乘曾做《梁王兔园赋》赞之。
⑴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⑵明明是诗人深感物是人非,却偏说“庭树不知人去尽”,这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哪些好处?答: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
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去开发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他来这里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默尔斯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
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
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成为博士后;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
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常识,可以研究和开发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个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任何时候“时机”总是稍纵即逝的,但有的人能够把握,有的人总是错过,为什么呢?对“时机”理解的千差万别往往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高考模拟试题测试题2019.91,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句这样的人生格言: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请你以“目标”为话题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
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下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十项民心工程中的两项:根据以上表格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嫡传籴米洗涤孝悌人伦势均力敌B.果脯神甫拊掌釜底抽薪感人肺腑C.侥幸妖娆尧舜抓耳挠腮不依不饶D.嫔妃滨海屏息一颦一笑濒临绝境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卖椟还珠斡旋桀骜不驯B.凯觎优柔寡断赝品通霄达旦C.枢纽惮精竭虑妨碍绿草如茵D.辑私出类拔粹肄业好高鹜远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众多的媒体记者,范甘迪唇枪舌剑,侃侃而谈。
场上气氛十分融洽。
B.一个成功者遭遇失败,在中国会得到同情和帮助,在日本就不同了,人们马上对你另眼相看,理都不理你。
C.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D.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的贷款。
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领导满意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C.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试卷类型:A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7页,第Ⅱ卷8 至l4页。
满分24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1卷(必做,共l0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11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共l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2题。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a B.b C.c D. d2.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D.d地出现极昼现象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
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单位:m)。
据图回答3—4题。
3.下面四幅图中.与沿右图的XY方向所作900hPa等压面剖面相符的是A B CD4.关于图中A、B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A处吹偏北风,8处吹偏南风 B. A处吹偏南风,B处吹偏北风C. A、B两处均吹偏北风 D.A、B两处均吹偏南风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据图回答5—6题。
5.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6.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 8.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⑦①下图反映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地价分布,甲图表示该市风向频率,乙目中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
08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2008、5、24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
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A.刊载./载.体行.伍/行.若无事所向披靡./靡.不有初B.起哄./哄.骗上乘./千乘.之国重在参与./与.人为善C.腈.纶粳.米菁.华泾.渭分明数茎.华发D.鞭笞.懈怠.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蛰伏凑份子汗流浃背韬光养晦画虎不成反类犬B.瑕疵大拇指安分守纪徇私舞弊初生之犊不惧虎C.秘诀水蒸汽作壁上观人情世故宰相肚里好撑船D.跻身勘误表暴戾恣睢别出新裁钉是钉,铆是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008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说,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它的作用或者主要作用是要熨平..经济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B.2008年5月8日,中日双方发布了联合新闻公报。
公报内容涵盖..政治互信、两国互惠合作、人际文化交流、亚洲地区合作、全球性课题合作等多项深化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内容。
C.2008年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场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D.200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08高考数学模拟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复数(1-i)2-ii2124-+等于( )A.0B.2C. 4iD. -4i2、设集合A ={-1, 0, 1},集合B ={0, 1, 2, 3},定义A *B ={(x , y )| x ∈A ∩B , y ∈A ∪B },则A *B 中元素个数是( ) A.7 B.10 C.25 D.523、若函数y=log 2|ax -1|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2,则非零实数a 的值是( ) A.-2B.2C.21D. -214、已知函数()2ln38,f x x x =+则0(12)(1)limx f x f x∆→-∆-∆的值为( )A .10B .-10C .-20D .205、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7为一确定常数,则下列各式也为确定常数的是( )A .a 2 + a 15B . a 2·a 15C .a 2 + a 9 +a 16D . a 2·a 9·a 166、下列四个命题①线性相差系数r 越大,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反之,线性相关性越小; ②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③用相关指数R 2来刻画回归效果,R 2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④随机误差e 是衡量预报精确度的一个量,它满足E (e )=0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7、O 为△ABC 的内切圆圆心,且AB=5、BC=4、CA=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OA OC OC OB OB OA ∙<∙<∙ B. ∙>>∙OA OC ∙ C. ∙=∙=∙ D. ∙<∙=∙8、某中学生为了能观看2008年奥运会,从2001年起,每年2月1日到银行将自己积攒的零用钱存入a 元定期储蓄,若年利率为p 且保持不变,并约定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08年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则可取回钱的总数(元)为 ( )A .7(1)a p +B .8(1)a p +C .7[(1)(1)]ap p p+-+ D .]1)1[(8-+p p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13~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三题全答的,只计算前两题得分.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31|)1|2(dx x ---------------------------。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河北省保定市高考模拟考试测试题 2019.91,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2,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上有不得当、不通顺之处,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修改,使整段文字通顺流畅。
①这些有害物质相互影响会加重室内污染,对人们健康有危害。
②比如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性污染,会对人们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刺激和炎症,③甚至会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
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⑤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并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
⑥所以,人们要注意室内的环境污染,⑦特别是新房和新装修的家庭更要注意。
(1)将第____ 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第____ 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第____ 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第____ 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第___ 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下面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在台湾中学的国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高达60%,包括《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等。
除了《高中国文》,台湾高中生还有另外一些国文教材,如《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它也是高中生必修课教材,其全部内容就是“四书”。
在高中三年里,学生都要持之以恒地诵读“四书”的经典篇章。
你大可不必担心学生们会成为一身酸腐气的“孔乙己”,因为比如将《论语》细划为“论道德”、“论修养”等单元,而每“论”之后还有别出心裁的“问题与讨论”。
比如讲述过“论刚毅”后,讨论题目是“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如果一个人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有困难,是否仍要不顾一切坚持下去?”答:4,依照示例,写出与所给俗语意义相近的成语。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河南省部分示范性高考模拟考试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这首山水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⑵你认为“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边关郭岚对于长期蜗居内地的人来说,边关就永远是一片苍凉和冷漠。
事实上,在你未见到真正的边关之前,任何一种想象,任何一种描述,都是苍白和无力的。
在认识和了解边关之前,你必须有这样的体验:穿越林莽,听到的不是松涛奏出的委婉与和谐,而是山崩地裂时流泻的激越和酣畅;兀立荒原,感受的不是如蝇如蚁般的背负沉重,而是穹宇六合包容在胸的伟大气度。
在雪域你想到的不是心速加剧以至窒息的恐怖,而是超度生死之后的冷静与平和;在海边你看到的不是大海潮汐,孤帆远影,而是少女优美的身躯此起彼伏。
在有了这样一番体验之后,边关已经向你走来。
边关是历史筑起的一道门坎,它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
岁月悠悠,湮没了多少昔日边关的雄姿,使它成为现在内地的一道风景;又筑起了威严,使它公作昨日边关的继续。
边关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被这道门坎阻隔着,犹如一本书中挟着的白纸。
在边关,同一座山可以种植不同的风俗,同一条河可以载承不同的语言,同一棵树可以遮掩不同的信仰。
在边关,有形的是界碑,无形的是理念。
有时,有形的界碑挡不住无形的理念,无形的理念却是忠诚者坚守的界碑。
站在边关这道门坎上,你既有一种出门远行的悲壮,也有一种漂零归来时的动情,这都让你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尽管你是个不爱落泪的汉子。
边关还是一着诗,一幅画。
它可以让诗人从渺小变得伟大,也可以让诗人由伟大变得渺小;它可以让画家充满灵感,也可以让画家感到呆滞。
这么说吧,边关有山,山清秀嵯峨,却透着冷漠;边关有河,河浑厚湍急,但充满温柔;边关的风雨肆虐无忌,可不乏几分亲近;边关的日月皓皎洁,就总是那么遥远。
08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是只有人类。
这话的前半句是说,地球有限,资源有限,承载能力也有限。
后半句的意思也很明显,这个有限的地球并不是仅属于人类的,而是属于所有生灵的。
我们必须考虑惟一地球中的其他生灵,必须考虑与自然相处的伦理问题,不妨直接提出一个倡议: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夜半归来的时候,要放低声音,因为考虑到他人已经睡觉;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狭路慢骑的时候,要靠在一边,因为考虑到他人可能超车;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使在无人看管的大田里拿了个西瓜,也会留下半块大洋,而不会心安理得地一走了之。
伦理也许是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有发自内心的做一个好人的自觉。
如果你要等着熟睡的人和超车的人跑到眼前来主张他们的权利,并且只有在人家齿利拳硬的时候才肯放低声音,靠在一边,那你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常常在向弱者的妥协中更能显现,比如金庸小说中的风波恶,当他面对一位不会功夫的农夫,便不肯以武功相欺,于是得到了大侠萧峰的道德认可。
也正是因为如此,踢寡妇门、挖尸掘坟,才被传统的农民视为最缺德的行为,只有最没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出来。
一个有道德的人,他有道德的前提是承认对方的权利,而与对方是否主张,是否有能力主张无关。
如果人类要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前提是承认其他物种具有与我们同等的权利,把长期以来我们认为自己天经地义就应该拥有的一部分利益,交还出去,并改变我们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这种承认必须不是出于外力的压迫,而是出于自己的道德自觉,才能使我们成为有道德的物种。
正如解放黑奴,并非是由于黑人的力量强大到白人不得不妥协的程度,而是出于一部分白人的道德自觉。
作为一个有道德的物种,人类必须考虑,他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其他物种的生活。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测试题2019.91,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些报刊杂志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 后IT业对GDP的影响。
”概括:观点: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杨志卖刀施耐庵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
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
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
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
”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将来。
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
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
第二件吹毛得过。
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
”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
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
”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
众人都喝采。
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过得。
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
”牛二道:“我不信。
”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
”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
众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
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
”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
”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
”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
”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
”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没来由杀你做甚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鳖鸟买你这口刀。
”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道:“俺不与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
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
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
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
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
”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
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
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1.第一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牛二的出场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牛二是怎样步步紧逼,杨志又是怎样步步退让,到最后忍无可忍,把牛二杀死的。
答:3.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杨志和牛二的性格特点。
答:4.选文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极为精彩传神,请结合文本举例赏析。
答: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齐白石(1)同治十年,我九岁。
十一年,我十岁。
十二年,我十一岁。
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
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
我那时,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子,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
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
打柴叉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
用柴耙远远的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赢得别人的一捆柴。
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柴。
三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赢。
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赢到半捆。
因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的,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
这是穷孩子们不用化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2)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三首诗,末一首道: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
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3)光绪三年,我十五岁。
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预备将来可以糊口养家。
但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父亲跟我祖母和我母亲商量过好几次,都没曾决定出一个准主意来。
那年年初,有一个乡里人都称他为“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齐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来,向我祖母拜年。
我父亲请他喝酒。
在喝酒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
隔了几天,拣了个好日子,父亲领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师礼,吃了进师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
(4)仙佑叔祖的手艺,是个粗木作,又名大器作,盖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凳和种田用的犁耙之类,也能做得出来。
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锯子这些东西,跟着他学。
刚过了清明节,逢到人家盖房子,仙佑叔祖带了我去给他们立木架,我力气不够,一根大檩子,我不但扛不动,扶也扶不起,仙佑叔祖说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来。
父亲跟他说了许多好话,千恳万托地求他收留,他执意不肯,只得罢了。
(5)我在家里,耽了不到一个月。
父亲托了人情,又找到了一位粗木作的木匠,名叫齐长龄,领我去拜师。
这位齐师傅,也是我们远房的本家,倒能体恤我,看我力气差得很,就说:“你好好的练罢!什么事都是练出来的,常练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了。
”(6)记得那年秋天我跟着齐师傅做完工回来,在乡里的田塍上,远远地看见对面过来三个人,肩上有的背了木箱,有的背着很坚实的粗布大口袋,箱里袋里装的,也都是些斧锯钻凿这一类的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木匠,当然是我们的同行了,我并不在意。
想不到走到近身,我的齐师傅垂下了双手,侧着身体,站在旁边,满面堆着笑意,问他们好。
他们三个人,却倨傲得很,略微地点了一点头,爱理不理地搭讪着:“从哪里来?”齐师傅很恭敬的答道:“刚给人家做了几件粗糙家具回来。
”交谈了不多几句话,他们头也不回地走了。
齐师傅等他们走远,才拉着我往前走。
我觉得很诧异,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恭敬?”齐师傅拉长了脸说:“小孩子不懂得规矩!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
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并起并坐呢?”我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我想:“他们能学,难道我就学不成!”因此,我就决心要去学小器作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有改动)1.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一段中白石老人详细讲述了童年“打柴叉”的游戏,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答:(2)第二段中“我禁不住感伤起来”,白石老人为什么感伤呢?答:2.结合原文具体分析一下白石老人的两木匠师傅的性格特点。
答:3.第(6)段中白石老人回忆师徒二人遇到“小器作”木匠的故事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答:4.《白石老人自述》大部分是齐白石晚年口述,由晚辈记录下来的,后人对这本传记的评价是“我手写我口”。
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国语》为何不是“经”书?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
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
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
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
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
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
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
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
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
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
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
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
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
”《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
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