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虽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9年)》以及近年来陆续编制的中心城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文件指导北京的建设。
为实现北京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该规划于2005年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正式生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的相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特编制《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并强化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职能,保障中心城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条规划目标和原则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六个调整、六个优化”,加强旧城的整体保护,为建设北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搭建综合平台。
(1)遵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关于中心城调整优化的五项原则,即:坚持整体和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中心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联动的原则,坚持旧城功能调整优化和古都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坚持整体用地比例协调和空间疏密有致的原则,坚持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和绿化系统的原则。
(2)总量控制,划分片区,对中心城总体规模进行分片区管理。
(3)系统优先,以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能力为条件,确定合理的建设强度。
(4)落实城市公共设施,保障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和城市安全。
(5)综合及高效利用土地,体现节约、节能的理念。
(6)逐步建立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增加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正近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其中对《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作出修改:(一)删除第四十条第二款。
(二)将第八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划确定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措施,或者污泥处置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市或者区生态环境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污染,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将第七十八条中的“行政处分”修改为“处分”。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10年11月19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3月30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七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八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四节农村和农业水污染防治第五节水污染事故处置第四章饮用水水源与地下水保护第五章生态环境用水保障与污水再生利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本市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以及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和再生水利用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市水污染防治坚持城乡统筹,实行流域管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坚持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推进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削减污染物的同时补充生态环境用水,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和保护水体生态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05年6月1日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参加春季植树活动★在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指导下,我市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被列为修编重点内容之一。
★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参加西城区“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绿色家庭现场演示会”活动。
★10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陪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了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的大兴区留民营生态村。
综述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迈出新的步伐。
在转变发展思路、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首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城市总人口达到1492.7万人,比上年增长2.5%。
全市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首都环保事业稳步发展。
受燃煤量大、机动车增长速度快、资源约束加剧、区域生态退化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4年,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第十阶段措施,颁布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郊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公众参与等4个方面16项措施,明确各区县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提高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强化道路和施工扬尘控制、治理工业污染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06•【字号】京政办发[2009]54号•【施行日期】2009.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九年八月六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9〕2号),设立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简称市环保局)。
市环保局是负责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的职责。
1.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管理本市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的职责。
(二)划出的职责。
1.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职责,交给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将污染源日常监督管理职责,交给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三)增加的职责。
污染减排、重点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职责。
(四)转变的职责。
1.加强环境政策、规划、标准和环境保护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职责;加强环境治理和对生态保护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监察执法和安全监管的职责;加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的职责。
2.强化为中央在京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服务的职责,强化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拟订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拟订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规定项目以外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监察局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追究行政责任的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监察局•【公布日期】2001.08.06•【字号】•【施行日期】2001.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监察局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追究行政责任的暂行规定(2001年8月6日)第一条为及时有效地查处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保证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严肃行政纪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责任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实施监察。
第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并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给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人员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给予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人员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造成巨大损失或者特别恶劣影响的,给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人员撤职至开除处分;给予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人员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对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命令、决定、措施等贯彻不力,检查督促不实,未按要求完成上级规定任务的;(二)采取地方保护措施,不执行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失误,导致辖区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破坏的;(三)违反有关环境保护规定,擅自批准建设污染严重项目的;(四)干预、限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环境管理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致使环保部门不能正确行使职权的;(五)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放任、袒护、纵容的;(六)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未按规定报告或者未及时、妥善处理污染事故,造成损失加重的;(七)其他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一、总则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编制和实施北京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配置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首都的发展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保障了首都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及各项生产的用地需要。
但是,由于我市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较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
为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及有关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土地资源实行严而又严的保护与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为主,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和方针,科学地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全市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我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走节约用地和内涵挖潜的路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占用耕地和开发整理复垦耕地相平衡。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法规性文件(北京市)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法规性文件(北京市)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法规性文件。
第二条本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法规性文件是指本市人民为履行地方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文件。
第三条本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法规性文件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环境质量管理第四条本市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市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空气质量标准、水质量标准、土壤污染物控制标准等。
第五条本市应制定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第六条本市应加强对环境质量的预警和预测工作,提前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章环境污染防治第七条本市应加强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
加大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设,严格限制和管理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
第八条本市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环境管理。
推动企业和个人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约能源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条本市应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废物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体系,促进废物资源化利用。
第四章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十条本市应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本市应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鼓励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五章环境监督与管理第十二条本市应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推进环境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工作,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十三条本市应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环境污染相关的举报和投诉。
第十四条本市应加强对监测、审批、执法、惩罚等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最新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经2014年1月22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22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3号公布。
该《条例》分总则、共同防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固定污染源污染防治、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法律责任、附则8章130条,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2000年12月8日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予以废止。
以下是最新整理的最新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欢迎阅读!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22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第一章第一条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改善本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有效、严防严治的原则。
第四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措施。
第五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降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为重点,坚持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加快削减排放总量。
第二章第六条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区域联动、单位施治、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对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区、县人民政府在各自辖区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污染防治的要求,建立统一有效、分工明确的监管治理体系,并加强整体统筹协调。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并荣获首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她带领的团队还被北京慈善义工联合会评为年度优秀团体。
从以上材料可看出,她()①热心公益活动,获得应得的物质回报②勇于面对挫折,活出生命的精彩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④善于团结合作,与团队共谱绚丽乐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23年2月,人民网推出2023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该活动下设“向部长献一策”“托书记省长捎句话”两个板块和18类话题,社会各界群众可选择相应板块和话题建言献策。
该活动()①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②能够促进有关部门民主决策③体现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下列行为体现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是()①李某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②王某因产品质量问题要求商家退货③于某从高楼窗户向下抛掷垃圾④张某主动向当地税务局申报纳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以下是202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摘录。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A.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13.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
为更好地保护妇女权益,人民法院应该()A.对损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提起公诉B.加强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检查C.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护妇女合法权益D.依法行政,严厉打击损害妇女权益的行为14.在探讨“创新”话题时,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材料。
1 / 1
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
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发文字号】京政发[1981]29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1981.03.16
【实施日期】1981.03.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的通知
京政发[198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