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检验方法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纺织品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纺织品的纤维含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纺织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其意义与应用。
一、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意义纺织品的纤维含量是指该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比例。
纤维含量决定了纺织品的性能和特性,如柔软度、透气性、耐磨性等。
纤维含量还关系到纺织品的用途和价值,不同纤维的比例对于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功能都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纺织品纤维含量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二、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而定。
目前常用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 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一种常用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纺织品中的纤维形态、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再根据各种纤维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确定纤维含量的比例。
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纺织品样品进行分解、溶解和反应,最终确定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酸碱法、浸渍法、萃取法等。
3.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可以快速分析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光谱法不仅准确可靠,而且具有快速、无损、无污染等优点。
4.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和特征,如吸湿性、燃烧性等,可以初步判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物理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准确度较低,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三、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的应用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在纺织品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纺织品生产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在纺织品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商可以通过测定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方,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纤维的鉴别方法纺织品织物从品种上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
丝、棉、麻、羊毛这四大家族属于天然纤维,粘胶人丝、锦纶丝、涤纶丝、维纶丝则属于用化学品合成的化学纤维。
鉴别织品或服饰是用何种原料制成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即手感目测法、燃烧鉴别法、显微镜法和化学药品着色鉴别法。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种鉴别织物的方法。
一、手感目测方法手感目测方法是用手触摸,眼睛观察,凭经验来判断纤维的类别。
这种方法简便,不需要任何仪器,但需要鉴别人员有丰富的经验。
对服装面料进行鉴别时,除对面料进行触摸和观察外,还可从面料边缘拆下纱线进行鉴别。
1、手感及强度棉、麻手感较硬,羊毛很软,蚕丝、粘胶纤维、锦纶则手感适中。
用手拉断时,感到蚕丝、麻、棉、合成纤维很强;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则较弱。
2、伸长度拉伸纤维时感到棉、麻的伸长度较小;毛、醋酯纤维的伸长度较大;蚕丝、粘胶纤维、大部分合成纤维伸长度适中。
3、长度与整齐度天然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差、化学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好。
棉纤维纤细柔软,长度很短。
羊毛较长且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
蚕丝则长而纤细,且有特殊光泽。
麻纤维含胶质且硬。
4、重量棉、麻、粘胶纤维比蚕丝重;锦纶、腈纶、丙纶比蚕丝轻;羊毛、涤纶、维纶、醋酯纤维与蚕丝重量相近。
二、燃烧法常用纺织纤维燃烧特征纤维近焰时现象在焰中离焰以后嗅觉灰烬形状棉近焰即燃燃烧续燃较快,有余辉燃纸味极少、柔软、黑色或灰色毛熔离火焰熔并燃难续燃,会自熄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丝熔离火焰燃时有丝丝声难续燃,会自熄,且燃时飞溅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麻近焰即燃燃时有爆裂声续燃冒烟有余辉同棉同棉粘胶近焰即燃燃烧续燃极快无余辉烧纸夹杂化学品味除无光者外均无灰,间有少量黑色灰锦纶近焰即熔缩熔燃,滴落并起泡不直接续燃似芹菜味硬、圆、轻、棕到灰色,珠状涤纶同上同上能续燃,少数有烟极弱的甜味硬圆,黑或淡褐色腈纶熔,近焰即灼烧熔并燃速燃、飞溅弱辛辣味硬黑,不规则或珠状三、显微镜观察法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纵向外形和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区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纤维取样方法解析纤维制品检验包括许多项目,从大的方面讲有外观质量、内在质量。
一般情况下,外观质量因受抽样量的限制大多数是在抽样现场检验,内在质量通常所说的物理指标在实验室内检测,包括内容很多,如强力、密度、缩水、色牢度、纤维含量等等。
除了安全指标外最能体现纤维制品的品质项目就属纤维含量了。
不同纤维含量的织物相关性能就不同,如涤棉产品,涤棉混纺比50/50、80/20的织物断裂强力、织物风格、织物的舒适度等都不同;因棉纤维、涤纶纤维的价格不同,产品的价格不同。
因此我国及国际的标准中都对其有相应的规定和考核。
我国也专门制定了纤维制品纤维含量标识标FZ/T01053—2007。
因此日常检验过程中应充分认识纤维含量的重要性。
影响纤维含量检测准确定的因素很多,本文作者只谈取样和样品预处理的原则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取样如果取样时未包括所有种类的纤维,结果中会缺少纤维的种类;定量分析时取样不均匀会造成数据的差异。
因此取样的正确与否对于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取样的原则是试样必须有代表性。
严格意义上讲,纤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取样不完全一样,前者只要包括样品中所有纤维即可,没有量的要求,而定量分析中不仅要求取所有的纤维还要有量的要求。
现实生活中纤维制品的形式千差万别,有纤维状、纱线状、织物状等。
为了使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对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取样方式。
现用于纤维定性分析的标准有GB/T 10629—2009《纺织品用于化学试验的实验室样品和试样的准备》,及某些具体标准中一些规定,如GB/T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和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检测过程中应该使用什么标准就按什么标准执行。
按纤维制品的形式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取样方式:1.1纤维类这类样品通常呈散纤维状态。
不同的试验方法中有不同的取样方法。
⑴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中规定:“将试样平铺于试验台上,用镊子在不同部位等量镊取约200mg纤维(不少于20点)混合并平分成三个试验样品。
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1)棉纤维比苎麻纤维和其它麻类的工艺纤维、毛纤维均短而细,常附有各种杂质和疵点。
(2)、麻纤维手感较粗硬。
(3)、羊毛纤维卷曲而富有弹性。
(4)、蚕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特殊光泽。
(5)、化学纤维中只有粘胶纤维的干、湿状态强力差异大(6)、氨纶丝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在室温下它的长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2、显微镜观察法:是根据纤维的纵面、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
(1)、棉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有中腰;纵面形态: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2)、麻(苎麻、亚麻、黄麻)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纵面形态:有横节,竖纹。
(3)、羊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近似圆形,有些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4)、兔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哑铃型,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5)、桑蚕丝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三角形;纵面形态:光滑平直,纵向有条纹。
(6)、普通粘纤:横截面形态:锯齿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纵向有沟槽。
(7)、富强纤维:横截面形态:较少齿形,或圆形,椭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8)、醋酯纤维:横截面形态:三叶形或不规则锯齿形;纵面形态:表面有纵向条纹。
(9)、腈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哑铃形或叶状;纵面形态:表面平滑或有条纹。
(10)、氯纶纤维:横截面形态:接近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11)、氨纶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形状,有圆形,土豆形;纵面形态: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条纹(12)、涤纶、锦纶、丙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异形;纵面形态:平滑。
(13)、维纶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1~2根沟槽3、密度梯度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具有不同密度的特点来鉴别纤维。
(1)、配定密度梯度液,一般选用二甲苯四氯化碳体系。
(2)、标定密度梯度管,常用的是精密小球法。
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1、显微镜观察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断面形态特征来鉴别各种纤维,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它既能鉴别单成份的纤维,也可用于多种成份混合而成的混纺产品的鉴别。
天然纤维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如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羊毛的鳞片,麻纤维的横节竖纹,蚕丝的三角形断面等,用生物显微镜能正确地辨认出采。
而化学纤维的横断面多数呈圆形,纵向平滑,呈棒状,在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鉴别。
2、燃烧法燃烧法是鉴别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
取一小束待鉴别的纤维,用镊子夹住,缓慢地移近酒精灯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态,燃烧时散发的气味,以及燃烧后灰烬的特征,对照纤维燃烧特征表,粗略地鉴别属于哪一类纤维。
燃烧法适用于纯纺产品,不适用于混纺产品,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
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如表所示。
表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3、药品着色法药品着色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的着色性能不同来迅速鉴别纤维品种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未染色的纤维或纯纺纱线和织物。
鉴别纺织纤维用的着色剂分专用着色剂和通用着色剂两种。
前者用以鉴别某一类特定纤维,后者是由各种染料混合而成,可对各种纤维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根据所染的颜色不同鉴别纤维。
通常采用的着色剂有碘一碘化钾溶液。
碘一碘化钾溶液是:将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入溶液中。
~1分钟,取出后水洗于净,根据着色不同,判别纤维品种。
几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反应如表所示。
表几种纤维的着色反应4、溶解法溶解法是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的方法,官适用于各种纺织纤维,包括染色纤维或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
此外,溶解法还广泛用于分析混纺产品中的纤维含量。
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可将少量待鉴别的纤维放入试管中,注入某种溶剂,用—玻璃棒搅动,观察纤维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如溶解、微溶解,部分溶解和不溶解等几种。
纤维检验调研报告纤维检验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纤维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但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仿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纤维检验调研,旨在了解现有的纤维检验技术和方法,并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纤维鉴定服务。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权威机构的标准,了解纤维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地调研:前往几家专业的纤维检验机构,了解他们的设备和流程,并与从业人员进行交流。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消费者对纤维检验需求和评价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纤维检验技术和方法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纤维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检验和物理性能检验。
外观检查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纤维的外观特征来判断其质量和真伪。
化学检验则通过分析纤维的化学成分和染料来判别其种类和来源。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纤维的强度、弹性、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用于评估纤维的性能。
2. 纤维检验设备和流程实地调研中发现,纤维检验机构的设备主要包括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实际操作中,纤维样品经过采集、制备、测试等一系列流程,得出检验结果。
3. 消费者需求和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纤维检验的需求较高。
其中,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纤维的种类和质量问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纤维检验来判断产品的真伪和质量。
对于纤维检验服务的评价,消费者认为准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1. 纤维检验技术和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在新纤维材料的检验上,需要加强研究和开发。
2. 纤维检验机构应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3. 对于消费者需求较高的纤维检验,可以开发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快速、准确的纤维鉴定服务,方便消费者查询和核实产品的真伪。
同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五、参考文献1. 纤维检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9(05):19-21.2. 纤维材料质量检验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19(02):35-39.3. 纤维鉴定与检验技术进展[J].纤维与纺织学报,2018(06):4-7.。
纺织纤维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纺织纤维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纺织纤维质量标准纺织纤维是指用于纺纱、织造和制成纺织品的纤维原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纺织纤维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非常重要。
以下是纺织纤维质量标准的一般要求:1. 物理性能:纺织纤维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力、伸长率、断裂强度、撕破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这些物理性能与纺织品的质量和耐久性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纤维的特性进行评定和检验。
2. 化学成分和纤维结构:纺织纤维的化学成分和纤维结构也是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需要通过化学分析和显微分析等方法确定。
3. 纤维长度和细度:纤维长度和细度对纺纱和织造的工艺和产品的外观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纺织纤维的长度和细度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评估。
4. 纤维表面和形态:纤维的表面形态对纺织品的抓握力、耐磨性和整洁度等性能有直接影响。
因此,纤维的表面和形态也需要进行评估和检验。
5. 纤维色泽:纤维的色泽对纺织品的外观质量和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纺织纤维的色泽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如国际标准ISO 105-J01-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
二、纺织纤维质量检验方法为了确保纺织纤维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和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纤维质量检验方法:1. 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力测试、伸长率测试、断裂强度测试、撕破强度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机和相关测试仪器进行。
2. 纤维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纤维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可以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分析和观察。
3. 纤维长度和细度测量:纤维的长度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纤维长度测定仪进行测量。
纤维的细度可以通过纤度仪进行测量。
4. 纤维表面和形态观察:纤维表面和形态的观察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
观察纤维表面的形态、纹理、结构等特征。
5. 纤维色泽测试:纤维的色泽可以通过色差仪和蓝色剥离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
纺织品纤维含量检验方法一、绪论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而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准确与否,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论述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二、常见纤维含量检验方法2.1 人眼观察法人眼观察法是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样品表面的触感、光泽等特征来判断纤维含量。
然而,这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准确性受限。
2.2 化学试剂法化学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纤维含量检验方法,通过特定的试剂与纤维发生特定反应,从而识别纤维的存在。
然而,该方法存在试剂选择、反应时间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并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2.3 光谱法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对纤维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纤维的光吸收特性来判断其含量。
光谱法具有准确性高、非破坏性等优点,但设备昂贵,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2.4 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结构来判断纤维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知识和显微镜设备的支持。
三、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需要综合考虑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并结合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及相应的纤维含量检验方法。
3.1 检验入口纱线纤维含量对于进口纱线的纤维含量检验,可以采用人眼观察法结合化学试剂法的方式。
首先通过人眼观察纱线的外观特征,再通过化学试剂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确认。
3.2 检验成品服装纤维含量对于成品服装的纤维含量检验,可以采用显微镜法。
将服装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纤维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来判断纤维含量。
3.3 检验纺织面料纤维含量对于纺织面料的纤维含量检验,可以采用光谱法。
通过红外光谱或紫外光谱等技术对面料进行扫描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纤维含量结果。
四、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操作流程纤维含量检验方法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样品采集、试剂准备、试剂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等步骤。
纤维检验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结合纤维的鉴别检验技术,对强化纤维鉴别检验质量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纤维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无损检验方法,构建纤维鉴别检验的系统性方法。
关键词:纤维检验方法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各种纤维制品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纤维制品持续深化的应用及发展,其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抢眼。
不论是百姓生活、工业生产、特性利用还是研发创新,都需要通过纤维检验来验证并保障纤维制品的品质,而实践工作中针对纤维所进行的检验往往是毁灭、破坏或以纤维个体辨认等方式进行。
从这一角度来说,纤维检验的开展就针对性地提出了无损及微量等多方面要求,这对纤维检验方法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着深远意义。
纤维检验分为品质检验及鉴别检验两方面,本文试对一般纺织纤维鉴别检验作较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现行一般纤维鉴别检验方法分析
1.外观形态鉴别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纤维有着不同的形态。
这一特性在天然纤维中有着明显体现;而对于化学纤维,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差别化纤维的不断出现,纤维的外观形态则显得较为复杂。
纤维样本的外观形态一般借助于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进行观察、比较鉴别检验,此法中重点对纤维样本纵横向形态、外观、粗细、长短、透光性、颜色、数量等指标进行鉴别检验分析。
对于天然纤维,考虑到其基本组成结构、成型情况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成熟好的未处理棉纤维横向呈腰圆中空、纵向呈展曲形态;苎麻有竹节状横纹;普通羊毛外观有鳞片;桑蚕丝纵向平直横向呈不规则三角形,等等。
这些在生物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下都能通过横向截面和纵向形态进行辨别。
对于化学纤维,纤维形态均是人为的结果,基质相同的纤维可以产生不同的外观形态;有些纤维比天然纤维细的多,外形差异更加微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对其外观形态的鉴别易造成一定的混淆,因而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纤维化学特性鉴别分析
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纤维样本自身所具备的化学组成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组成差异表现出来的化学特性差异,从而可以鉴别出纤维的种类,常用的有燃烧法、溶解法等。
燃烧是鉴别纤维最方便、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检验重点是“接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纤维所表现出的状态来进行区分鉴别,鉴别时综合各种感官感觉:眼睛观察的纤维形体变化、燃烧状态、燃后灰烬;鼻子闻到的气味产生;手指感知的残余物脆硬等。
燃烧法的前提是:燃烧的样本是单一的某种纤维。
因而,燃烧法只能鉴别本已区分开来的纤维名称。
溶解是鉴别纤维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纤维溶解性能表,选择合适的溶剂,通过合理的溶解方案可以鉴别纤维的种类和成份,此法在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中采用比较普遍,然而,此法涉及的仪器设备、试剂、环节较多,产生误差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在定量分析中的不确定度会有一定影响。
采用化学特性进行纤维鉴别的共性是:均使用了化学试剂(燃烧法的化学试
剂是氧气),均给纤维造成了灭失或破坏,因而此法在纤维制品鉴别检验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纤维的光敏特性鉴别分析
紫外线能激励有机或无机物质产生荧光和磷光,将紫外灯照射纤维制品样本,纤维自身所具备光致发光属性的差异性使得纤维样本呈现出显著差异的荧光颜色,纤维检验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对荧光颜色的判别实现快速有效地对纤维种类进行鉴别处理。
此法对于染色纤维则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4.纤维热性能鉴别分析
纤维在不同温度状态下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属性及外观形态均称之为纤维的热性能。
不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纤维的热性能表现度会有一定的差异。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此法显著的优势在于实验所提供的有关纤维样本的信息量较大,应用范围较广,对于样本颜色、形态等相关因素的限制较低,然而其同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纤维检验样本的需求量较大,无法适宜于少量、微量及单根纤维的检验鉴别作业。
还有其他很多的鉴别检验测试方法,由于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针对性,因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找到成套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无损、简便的纤维鉴别检验分析系统,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案依然复杂。
二、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的发展分析
对于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的发展方向,其主流思路在于:稳定并不断提高纤维鉴别检验质量的基础,合理缩短检验所需时间,有效控制并逐步消除因检验工作而造成的样本灭失或损伤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检验数据真实性再现要求的提高,要求无损检验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检验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必然选择。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无损快速检验方法也许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在此值得一提的技术有: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技术。
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会发生非弹性散射,散射光中除有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弹性成分(瑞利散射)外,还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后一现象统称为拉曼效应。
拉曼散射是由分子振动、固体中的光学声子等元激发与激发光相互作用产生的非弹性散射,拉曼频率及强度、偏振等标志着散射物质的性质,从这些资料可以导出物质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
一般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合起来所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
用拉曼光谱法进行纤维样本无损检验,简单说,就是借助于激光光照作用,纤维样本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散射反应,通过对产生散射光谱关键信息的分析实现对纤维样本进行检验鉴别。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
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
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
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
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
用拉曼光谱法检测能够以高强度激光对非极性键实时振动状态进行精确测量。
选取红外检测方式对纤维样本进行鉴别,如果纤维样本中所含非极性键振动属性表现为非红外活性状态,那么所获取的关键信息极少,甚至会倾向于0。
基
于以上分析,探求一种能够实现拉曼光谱法与红外检验法相结合的纤维检验鉴别方式,这将会得到更为丰富的纤维结构的相关信息。
采用此类技术的优点有:获取信息广泛、纤维样品制备简单、分析直观等。
当然,此类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其他相关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三、结束语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性研究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动力,未来纤维检验工作质量将通过纤维检验技术与方法的持续提高,无损检验方法在未来纤维鉴别检验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成套针对性的纤维检验与鉴别分析系统是纤维检验方法研究的核心所在。
本文针对有关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乔西娅.戴连奎.吴俭俭等.拉曼光谱特征提取在化学纤维定性鉴别中的应用. [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04).975-978.
[2]邰文峰.邱岳进.朱华等.天然纤维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C].全国印染助剂行业研讨会暨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第25届年会论文集.2009.158-162.
[3]李惠.高洪国.凝血酶法与PT-演算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03).138.
[4]郭雅明.李常清.靳玉伟等.硅系油剂对PAN纤维预氧化的影响. [C].全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04-108.
[5]宋伟克.汪晓峰.芳砜纶纤维及其织物在耐热阻燃上的研制突破. [C].2009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高端论坛论文集.2009.2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