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一、口算1.口算60×50= 38×200= 56÷4= 41+69=2 .口算。
2×18 =5×400=5×16=782×7=88×6=706×6=909×6=466×7=311×2=103×8 =944×6=25×7=3 .口算。
30×2=800×3 =700×4=400×5 =25×4=600×4=90×2=2×50=90×6=100×4=4 .口算。
0×38 =111×7=6+540=24×5=140×3 =33×10=4×700=500-5=46×2=500×8 =102+28=0×990+10=5 .直接写出得数。
12×4=20×6=140×2=33×3=8×50=900×4=35×2=60×9=6×500=5×15=999×0=321×2=6 .直接写出得数.25×4=44×3 =22×10= 66÷3= 50×10= 20×30= 13×30= 500×0= 11×40= 10×45= 400÷4= 50×7= 800÷8= 101×6= 28×5=32×5= 40×8= 18×4= 0÷15 =900÷3=7 .口算。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强化训练(专项突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一、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22×2=221×4=211×3=2.竖式计算127×8=709×3=3.用竖式计算685×9=4×350=4.竖式计算361×4=641×5=452×4=5.列竖式计算131×7183×36.用竖式计算.313×3=253×4=499×3=172×9=408×6=580×5=825×8=602×7=7.用竖式计算420×5=6×702=180+30=964×8=8.列竖式计算。
423×2=312×3=43×3=34×2=333×3=9.笔算下面各题:940×2=601×3=300×9=537×8=10.竖式计算.243×2=7×602=5×26=4×150=198×3=6×524=11.用竖式计算.423×2=712×4=8×305=260×6=69×3=918×7=12.列竖式计算.(1)182×7=(2)207×8=(3)550×4=13.用竖式计算.38×7=5×390=603×4=685×3=14.列竖式计算.6×73=416×5=213×5= 4×325=275×4=315×3=15.用竖式计算.24×3=67×7=3×123=8×290=304×8=226×5=16.用竖式计算.78×6=5×112=3×480=16×9=303×2=400×7=17.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式。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连续进位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处理连续进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计算工具,如计算器、纸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明的生日聚会”。
小明邀请了12个朋友,每人带了一瓶饮料,一共收到了多少瓶饮料?让学生尝试用乘法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卷)一、选择题(满分16分)1. 妈妈买了同一种书包3个,给售货员6张100元人民币,她买的是哪种书包?()A. 123元B. 203元C. 198元【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购买三个选项中的书包花费的钱数。
看哪个钱数接近600元,且小于600元,妈妈就购买那种书包。
【详解】A.123×3=369(元);B.203×3=609(元);C.198×3=594(元)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2. 要使342×口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
A. 2B. 3C. 4【答案】B【解析】【分析】342×2=684,342×3=1026,所以口里最小填3,才能使342×口的积是四位数。
【详解】要使342×口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3。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合唱队有男生1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
女生比男生多()人。
A. 18B. 36C. 54【答案】B【解析】【分析】男生人数乘3等于女生人数,再减去男生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18×3-18=54-18=36(人)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把2、3、4、5四个数字分别填入□□□×□里,要使积最大,应该是()。
A. 432×5B. 532×4C. 543×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2、3、4、5四个数字变成三位数乘一位数,要使积最大,那么首位相乘要尽可能的大。
【详解】根据计算得到432×5=2160,532×4=2128,543×2=1086,故答案为:A。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0分)1.一个数乘1()这个数乘0。
A.一定大于B.一定小于C.一定等于D.无法确定2.10×0×7的结果是()。
A.70B.10C.03.408×5积的中间有()个0。
A.1B.2C.3D.04.203×4的积的中间有()个0。
A.1B.2C.05.下面算式的积与12×4相等的是()。
A.14×2B.6×8C.21×46.有6盒饼干,每盒30块,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可分()。
A.20块B.30块C.60块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因数末尾共有3个0,积的末尾也只有3个0。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65×5计算。
()3.两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4.16×3和13×6计算结果相同。
()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6.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四位数。
()三.填空题(共6题,共7分)1.小明4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其中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88分,小明第四次得()分。
2.若A×B=48,那么(B×3)×(A×2)=()。
3.学校举行书画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有12人,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是一等奖的2倍。
获得三等奖的比一、二等奖的总人数少10人,获得三等奖的有()人。
4.实验小学课外兴趣活动分三个组,其中摄影组有12名学生,美术组的人数是摄影组的3倍,合唱队的人数比前两组人数的总和还多4人,合唱队有()人。
5.小明骑自行车外出郊游,早晨7时出发,10时距出发地39千米,如果小明按这个速度骑下去,再行2小时就到了目的地,问小明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共行了()千米。
6.在○里填上“>”、“<”或“=”。
78+22-35○78-35+22 60×4-30○20+60×3四.计算题(共4题,共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1-12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和探索,了解乘法可以用竖式笔算,认识乘法算式,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会笔算。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思考获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笔算方法的算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课件或情景图案表达训练: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谈谈可以怎样计算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12×3=36(只)教学过程:一、迁移互助1.口算:20×4=30×3=2×300=200×4=300×3=2×30=【互助】(1)互助方法:相互说互助形式:双号说给单号互助目标:人人会口算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助1.出示例5(1)让学生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并说出图上是怎样表示条件的。
【互助】(2)互助表达: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互助方法:指着图,共同理解图意。
互助形式:双号说给单号听。
互助目标:看懂图意,说条件和问题,人人达标。
(2)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互助】(3)互助表达:求一共有多少只用乘法计算。
12×3=互助方法:讨论交流互助形式:相互说一说互助目标:学生能列出算式,并能交流出自己的想法。
【难度不大,要求人人达标】(3)讨论:怎样计算【互助】(4)互助表达: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说可以怎样计算。
互助方法:讨论交流互助形式:相互说一说互助目标:借助小棒引导学生逐一理解不同算法。
让学生觉得不管是用连加,还是根据3个10,3个2用乘法算,都是先把12分成10和2来算,再合起来,个位上3个2是6,十位上3个10是30,合起来是36,都为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发现笔算过程和方法奠定思维方向。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6页至48页,主要讲述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掌握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如何处理一次进位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桌子上有3排,每排有4张桌子。
问:一共有多少张桌子?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答案:一共有12张桌子。
2.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234 × 5 = ?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发现解题的步骤和技巧。
用5去乘234的个位数4,得到20,把0写在个位上,把2写在十位上;然后,用5去乘234的十位数3,得到15,把5写在百位上,把1进位到千位;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得到1170。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321 × 4 = ?学生通过笔算,得出答案:1284。
4. 小组合作5.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学习卡上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步骤1: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的个位数,得到的结果写在个位上。
步骤2: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得到的结果写在十位上,如果结果大于等于10,进位到百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学会优化计算策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教材11页例5)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2.明确12×3的计算方法(1)借助摆小棒理解算理,如图:方法一把乘法转化成加法计算。
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通过摆小棒发现,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
方法三转化成口算乘法计算。
3×10=30,3×2=6,30+6=36。
(2)明确12×3的笔算方法。
①方法分析:两个乘数的个位要对齐。
②书写格式。
1 2× 33 6方法提示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两位数的下面。
3.明确验算方法检验12×3=36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4.解决问题12×3=36(只)答:一共有36只。
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知识点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计算:3×312=过程讲解1.明确3×312的笔算方法(1)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保证个位对齐。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2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按表内乘法口算出积,再看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1.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一定与乘数末尾0的个数相
同,例如:20×5=100。
2.在估算花钱问题时,尽
量估多不估少。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另一个数 求得的倍数后面不要写
“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
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列竖式时,通常把多位数
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多
位数个位的下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
上来的数。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
上来的数。
乘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 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2.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得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
进位,那么十位就用0占位。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的末
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时,乘数中间的0一定要
参与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