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匈牙利舞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9.91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由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所创作的一首经典音乐作品。
这首作品以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现出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选取了这首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曲目,感受外国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有所了解。
然而,对于这首具有复杂旋律和强烈节奏感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他们可能还较难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这首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背景知识,感受外国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这首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并表达出这首作品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反复聆听,让学生感受和熟悉《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旋律和节奏。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特点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
3.实践法:分组进行合唱或乐器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乐谱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3.安排合适的实践场地,如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作品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或演奏这首曲目,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分组进行合唱或乐器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乐曲节奏强烈,旋律激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将其选为四年级音乐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匈牙利舞曲的节奏复杂,旋律变化多端,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背景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奏或合唱。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节奏复杂:乐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准确掌握。
2.旋律多变:乐曲的旋律具有较高的难度,学生需要逐步学会演唱。
3.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乐曲演奏或合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演唱乐曲,学生跟随模仿。
2.分解法:将乐曲分解为若干小节,逐一教授。
3.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教师指导。
4.团队协作:分组进行演奏或合唱,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
2.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教学辅助材料:乐谱、歌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勃拉姆斯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演唱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将乐曲分解为若干小节,逐一教授节奏和旋律。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确保准确掌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奏或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演奏或演唱其他版本的《匈牙利舞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欣赏课:《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听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参与、图形谱、打击乐器等手段,发展学生听觉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知识与技能:了解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分辨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于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兴趣以及倾听的习惯,因此应利用生动活泼、富于乐趣的形式,如故事、律动、声势、乐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匈牙利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
难点:学生对乐曲结构的聆听与分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匈牙利舞曲一、故事导入传说,在匈牙利的一座山上住着几个可爱的小矮人,他们听说在附近的一座山上藏着许多的钻石。
于是,一天早上,小矮人们扛着工具出发了,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很远很远。
提问:猜一猜他们有没有挖到钻石呢?请同学们一边仔细看一边认真听音乐,我们到音乐中去找找答案!1.教师随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谱。
图谱如下:2.教师按照图形谱讲解故事。
语:同学们小矮人们有没有挖到钻石?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叫做图形谱,是用线条和符号来表现音乐中的旋律变化。
当乐曲旋律上行时线条也向上,当旋律变得舒缓时,线条也变成了曲线。
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个图像什么啊?3.引导学生随音乐用手在空中划图形谱的线条,聆听音乐中的故事。
活动2【讲授】揭示主题二、揭示主题1.介绍作曲家及作品今天,老师想通过这个故事和图形谱,带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乐曲,是管弦乐合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作者德国的勃拉姆斯,勃拉姆斯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共整理和改编了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旋律热烈奔放,是所有作品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激昂、奔放的旋律展现了匈牙利人民的豪迈与激情。
这首乐曲的结构紧凑,旋律变化丰富,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和感受力。
同时,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欧洲的音乐文化,拓宽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匈牙利舞曲的节奏独特,旋律变化多端,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背景知识,感受乐曲的民族特色。
2.学生能够跟随琴声,正确地演唱乐曲。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乐曲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2.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乐曲,并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乐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情感。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
然后,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乐曲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乐曲的结构。
然后,教师用琴演奏乐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乐曲的掌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奏家的风格。
匈牙利舞曲教案教案标题:匈牙利舞曲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匈牙利舞曲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供学习匈牙利舞曲的基本技巧与演奏方法。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匈牙利舞曲的录音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匈牙利舞曲的兴趣。
2. 介绍匈牙利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在匈牙利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主体:3. 分享匈牙利舞曲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通过示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其中独特的音乐元素。
4. 引导学生分析匈牙利舞曲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了解其与文化、历史的联系。
5. 教授匈牙利舞曲演奏的基本技巧,如手指技巧、韵律感等。
6. 给学生分发匈牙利舞曲的简谱或乐谱,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演奏。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的乐曲难度。
7. 指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总结:8.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和技巧。
9.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匈牙利舞曲,并欣赏更多的经典作品。
10. 结束本节课。
教案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匈牙利舞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他们对匈牙利舞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匈牙利舞曲的录音或视频2. 匈牙利舞曲的简谱或乐谱3. 演示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研究项目,探索匈牙利舞曲与其他音乐风格的关系,如与古典音乐或爵士乐的比较。
2.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匈牙利音乐家和作曲家,如巴托克、李斯特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匈牙利风格音乐作品。
注意事项:1. 需要提前准备匈牙利舞曲的相关资料和录音。
2. 需要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认知能力,适当调整教案的难度和内容。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表达,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激昂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乐曲的结构紧凑,旋律跌宕起伏,充满激情,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激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匈牙利舞曲的复杂性和激情可能对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勃拉姆斯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创作背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激情,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演奏等。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现。
2.掌握乐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勃拉姆斯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创作背景,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现。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激情和旋律。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演奏中体会音准和节奏。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频、视频资料,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乐曲。
2.准备乐谱,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激情和旋律。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介绍勃拉姆斯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创作背景,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现。
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乐曲,重点关注音准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教 学 设 计
高新区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课型 欣赏
学校 姓名
教材分析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原是德国作曲
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共有21首。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部分
以活泼的节奏、流畅的旋律并通过速度力度的对比,表现了匈牙利人热情、豪放的性格和热
烈欢快的舞蹈场面。第二部分乐曲的速度变得更快,跳跃的节奏、轻盈的旋律充满勃发的生
机,把音乐推向狂欢般的高潮。当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再次出现时,乐曲进入再现部分,并
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但理解
音乐作品结构有难度。本首作品为三部曲式结构,学生在分辨时有一定难度;同时,对同一
首作品保持较集中的反复聆听状态并展开音乐思维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声势律动、体验探究、对比聆听、创编歌词、画图型谱等教
学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并探究原因,理解音乐内涵。
知识与技能
3、了解乐曲音乐要素的特点;分辨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能够哼唱
主题一的旋律;知道匈牙利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乐曲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的特点,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记忆乐曲主题一的旋律
教学准备
作品音响资料、相关视频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剪辑,简谱制作和演奏准备等
。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 导入 教师自弹自唱《摇篮曲》 聆听教师演唱并轻声哼唱 复习以前学过知
识
提问学过的知识
回忆知识 思考回答 为接下来不同音
乐风格作铺垫
二、新授 (一) 完 整 初 听 教师明确歌曲是一年级学过的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今天欣赏他不同
风格的音乐教师完整播放乐曲。
学生了解作曲家,聆听音乐 引出作曲家勃拉
姆斯导入新课
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表达感受 初步感受乐曲速
度、力度、情绪等
教师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分析乐曲情绪并探究原因 了解作品,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音乐情境,增强音乐画面感,加深理
解乐曲的内涵,并引起
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
分
段
学
习
A
教师带学生随音乐轻轻拍手,感受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随教师听音乐拍手 初步感受乐曲速
度变化
教师带学生随音乐画图形谱 学生聆听音乐跟随老师画图形谱 找出速度的变化,初步了解乐曲速度特
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快时慢对
音乐情绪的作用并想象什么人在跳舞 学生思考回答
初步了解乐曲情
绪热烈、欢快的原因有
速度的变化。发挥音乐
想象力,建立音乐形象
根据第一部分图型谱的规律划分主题 学生看谱思考回答 通过旋律特点为
第一部分划分主题
教师带学生画主题一图型谱,找
出四个乐句旋律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听音乐画图形谱,分析旋律特点 剖析旋律特点,节
奏紧密、旋律起伏情绪
更加热烈欢快
教师弹琴教唱主题一旋律
学生学唱主题一旋律 熟记主题一的旋
律
教师引导学生唱歌时的声音和表情 学生有感情演
唱主题一
感受主题一力度
特点,用歌声表现主题
一的情绪
教师带学生画主题二图型谱,找出力度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画图形谱 感受主题二力度
的时强时弱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力度对于音乐情绪的作用,并想象舞会情景 学生听主题二音乐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感受力度时强时
弱,想象音乐形象
(三)
分
段
学
习
B
教师带学生画第二部分的图形谱。 学生聆听音乐随教师画图形谱 感受第二部分速
度力度
师生分析第二部分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的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教师引导第一部分的特点,学生能
够自己总结第二部分
的速度力度节奏等特
点
教师教跳舞蹈 学生学习舞蹈
通过肢体动作感
受乐曲的情绪
教师简介勃拉姆斯创作之初的想法 学生了解作曲
家想法
对乐曲内涵有更
深刻的理解
(四) 分 段 学 习 A’ 教师带学生画图形谱 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随教师
画图型谱
听出与第一部分
相似
师生分析与第一部分的不同之
处
学生回答问题 划分乐曲结构ABA’
三、总结 师生总结通过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等特点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 总结本节课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师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 了解作品的由来
四、拓展 欣赏英国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演绎的这首世界名曲 学生观看视频 注意平时生活中听到的世界名曲,多多
学习,善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