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玉米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5
玉米催芽的正确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讲讲玉米催芽那点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玉米催芽,这就好比是给玉米种子来了个舒服的“温泉浴”,让它们精神饱满地准备发芽长大呢!咱先得准备好玉米种子,就像给即将出征的士兵选好精良的装备一样。
挑那些饱满的、没什么毛病的种子,这可太重要啦。
要是选了些“歪瓜裂枣”,那后面可就有的头疼咯。
然后呢,把种子放到温水里泡一泡。
哎呀呀,这温水就像是给种子的一个温柔拥抱,让它们放松下来,准备大显身手。
泡的时候可得注意水温,别太热也别太冷,不然种子们可要“闹脾气”啦。
泡上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找个温暖的地方让它们呆着。
这就像是给种子们安排了一个舒适的小窝。
想象一下,种子们在这个小窝里,慢慢苏醒,积攒着力量准备破土而出,多有意思呀。
在这过程中,可别忘了时不时去看看它们哦。
就像照顾小朋友一样,得时刻关注着它们的状态。
要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就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过了几天,你就会惊喜地发现,种子们开始发芽啦!那小小的芽儿,就像是一个个小战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播种到地里啦。
播种的时候也有讲究呢。
地得整得平平的,不能有大土块啥的,不然芽儿们怎么能舒舒服服地生长呢。
把芽儿们轻轻地放进去,就像把宝贝小心翼翼地放在摇篮里一样。
等它们都在地里安了家,接下来可就得好好照顾它们啦。
浇水、施肥,样样都不能马虎。
就像我们人要吃饭喝水一样,玉米们也需要这些营养来快快长大呀。
你说这玉米催芽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啊,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就一定能让玉米长得棒棒的!咱农民不就是靠这土地吃饭嘛,把玉米种好了,那收获的时候得多开心呀。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玉米催芽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呢。
这可是关系到我们一年的收成呢!怎么样,是不是对玉米催芽有了更深的了解啦?赶紧去试试吧!。
玉米生长周期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有着精心设计的生长周期,以保证其能够有效地生存,从而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经济价值。
了解玉米生长周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获得更多的收益。
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发芽期、生长期和收获期。
发芽期是玉米最初的阶段,也是它整个生长周期的开端。
种子在此期间会发芽,种子的发芽通常会在温度达到50℃的情况下完成,而温度较低时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
在发芽期,玉米种子发芽以后,它将会生长出新的叶片,并开始在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以进行生长。
在生长期,玉米植株将迅速地生长,营养物质和阳光的充足供应将使它的叶片、穗和粒子等均发育完满。
此外,也需要拔苗和修剪植株,以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避免植株凋落。
此期间,需要定期浇水,维持土壤湿润,以保证玉米植株可以正常生长。
收获期是玉米整个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是进行种植到收获的关键阶段。
此期间,需要常规浇水,以维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玉米穗的完全成熟。
另外,还需要及时进行收割,以确保其良好的品质,保证收获的效果。
上述是关于玉米的生长周期的介绍,玉米是现代农业中最重要的作物之一,要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况,需要了解其生长周期的知识,以确保正确的种植习惯,充分发挥玉米的价值。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玉米,更加精准地种植玉米,获得更高效的结果。
玉米胚芽功效与作用玉米胚芽是指玉米种子发芽时所产生的嫩芽,也称为“黄金芽”。
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性食品,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胚芽的功效与作用。
一、丰富的营养成分玉米胚芽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玉米胚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完整,易于消化吸收。
脂肪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
玉米胚芽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玉米胚芽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能提供持久的能量,并有助于排毒通便、预防便秘等功效。
此外,玉米胚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钙、锌、铁等,具有抗氧化、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保健作用。
二、降低血压与血糖玉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
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够帮助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玉米胚芽中的矿物质钾能够促进体内钠离子的排出,减少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从而降低血压。
三、促进消化与清肠排毒玉米胚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问题,预防便秘。
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吸附肠道内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促进肠道蠕动和清除,有助于肠道的排毒。
玉米胚芽中的植物鞣酸和黏液质也能起到润肠通便、减少毒素吸收的作用,对肠胃道功能不健全的人群特别适用。
四、保护心脏健康玉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硒等,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心脏健康。
抗氧化物质能够防止脂肪的氧化,减少胆固醇的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B群也对心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心脏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肌供氧能力,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玉米胚芽的储存方法 玉米胚芽是指玉米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嫩芽部分,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绿色黄金"。为了确保玉米胚芽的保鲜和储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要注意在采摘玉米胚芽时选择新鲜嫩绿的胚芽。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胚芽的质量和口感。采摘后,应及时清洗,去除泥土和杂质。然后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的农药和其他污染物。
在储存玉米胚芽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首先,将玉米胚芽晾干,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将其分装在干燥、透气的容器中。可以使用密封袋或玻璃罐等容器,将玉米胚芽均匀地放入其中,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止潮气和细菌的侵入。
储存玉米胚芽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是0°C-5°C,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可以将玉米胚芽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储存,但要注意避免与其他食物的交叉污染。
为了延长玉米胚芽的储存时间,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保鲜措施。例如,可以将玉米胚芽放入密封袋中,然后放入冷冻库中进行冷冻保存。这样可以有效地延缓玉米胚芽的氧化和腐败过程,延长其保鲜期。
对于已经储存一段时间的玉米胚芽,如果出现变质的情况,应立即淘汰并及时清理容器。同时,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范围,以防止玉米胚芽的变质和损坏。
在使用储存的玉米胚芽时,应先将其解冻或加热处理,然后可以用于烹饪或制作各种美食。玉米胚芽可以作为菜肴的配料,也可以加入到汤、粥或面食中,丰富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储存玉米胚芽要注意选择新鲜嫩绿的胚芽,进行清洗和初步处理后,分装在干燥透气的容器中,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玉米胚芽的保鲜期,保持其优质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在使用储存的玉米胚芽时,要注意解冻或加热处理,以确保食用的安全和健康。玉米胚芽是一种珍贵的食材,正确的储存方法可以让我们随时享受到其独特的美味和营养。
玉米催芽的流程玉米催芽呀,这可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
一、选种。
咱们得先挑好玉米种子。
这就像挑选手下的小战士一样,得选那些饱满的、没有破损的种子。
那些瘪瘪的种子可不行,就像没吃饱饭的小娃娃,没力气发芽呢。
你可以把种子摊开,一颗一颗地看,把那些看起来不健康的都挑出去。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种子选得好,后面催芽就成功了一半啦。
二、浸泡。
选好种子之后呢,就要把它们放到水里浸泡啦。
水的温度也是有讲究的哦,一般来说,用温水比较好。
就像我们人泡澡一样,水温合适才舒服。
大概三十度左右的温水就很合适。
把种子放进去,让它们在水里舒舒服服地泡着。
这个浸泡的时间大概是八到十个小时左右。
在浸泡的过程中,你可以时不时地去看看它们,就像看望自己的小宠物一样。
你会发现种子慢慢地变胖了,这是它们在喝水呢,喝饱了才有力气发芽。
三、催芽。
浸泡好之后呀,就到了催芽的关键步骤啦。
我们要把种子捞出来,放到一个温暖又湿润的地方。
你可以找个小盆子,在盆底铺上一层湿毛巾或者湿纱布。
然后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再在种子上面盖上一层湿毛巾或者湿纱布。
这个就像给种子盖了个小被子一样,让它们暖暖和和的。
这个时候的温度也很重要哦,最好是能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
如果温度低了,种子就会像冬天里的小懒虫一样,不愿意发芽。
如果温度太高了呢,又会把种子热坏。
你可以把这个小盆子放到一个暖和的地方,比如靠近暖气的地方或者放到有阳光的窗台上,但是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在催芽的过程中,要经常去看看种子的情况。
如果毛巾或者纱布干了,要及时喷水,让它们一直保持湿润的状态。
四、检查。
在催芽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检查一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你会发现,有些种子会先发芽,就像那些急性子的小朋友一样。
当大部分的种子都露出了小白芽的时候,就说明催芽成功啦。
不过呢,如果有一些种子一直不发芽,也不要太担心,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就像一群小朋友里,总会有几个比较慢热的。
五、播种。
催芽成功之后呀,就要赶紧把种子种到地里去啦。
玉米生长的温度临界值因不同生长阶段而异。
以下是玉米生长不同阶段的温度临界值:
1. 发芽期:玉米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般来说,玉米种子的发芽温度临界值为18-28摄氏度,最佳发芽温度为25-30摄氏度。
2. 幼苗期:在幼苗期,玉米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促进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玉米幼苗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5摄氏度。
3. 拔节期:玉米的拔节期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促进茎秆和叶片的生长。
一般来说,玉米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0摄氏度。
4. 抽穗期:在玉米抽穗期,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穗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玉米抽穗期的适宜温度为22-30摄氏度,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2摄氏度。
5. 灌浆期:在玉米灌浆期,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籽粒的膨大和成熟。
一般来说,玉米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0摄氏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温度临界值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实际的温度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具体种植情况进行调整。
玉米种子催芽的常见方法
玉米种子催芽的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湿润棉纸法:将适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湿润的棉纸上,再盖上一层湿润的棉纸,放在暗处,每天给它加水保持湿度,3-5天便可看到嫩芽。
2. 浸泡法: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8-12小时,取出来放在滤纸或棉纸上,每天保持湿度,3-5天便会发芽。
3. 泡水法:将玉米种子放入温水中,每天更换一次水,3-5天后可见到嫩芽。
4. 盆栽法:将适量的土壤放入盆中,用手指在土壤上开小孔,将玉米种子插入孔中,轻轻覆盖上土,每天为它浇水,3-5天便会出现嫩芽。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催芽玉米种子,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而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培技术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水培条件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及幼苗生长状况。
3. 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优化水培技术。
二、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选择品种优良的玉米种子。
2. 实验器材:水培盒、温度计、电子秤、量筒、剪刀、保鲜膜、标签纸等。
三、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材料:将玉米种子洗净,晾干备用。
2. 设置实验组:将水培盒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放入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
3. 设置不同水培条件:- 甲组:正常水培,温度控制在25℃。
- 乙组:低温水培,温度控制在10℃。
- 丙组:高温水培,温度控制在35℃。
- 丁组:光照水培,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水培。
4. 观察记录:每天记录各组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及幼苗生长状况,并定期更换水培液。
5. 数据分析:对比各组数据,分析不同水培条件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状况。
四、实验结果1. 发芽率:甲组发芽率为90%,乙组发芽率为70%,丙组发芽率为50%,丁组发芽率为85%。
2. 发芽速度:甲组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发芽时间为2天;乙组发芽速度最慢,平均发芽时间为4天;丙组发芽速度次之,平均发芽时间为3天;丁组发芽速度较快,平均发芽时间为3天。
3. 幼苗生长状况:甲组幼苗生长旺盛,叶片翠绿;乙组幼苗生长较弱,叶片发黄;丙组幼苗生长不良,叶片发黄;丁组幼苗生长较好,叶片翠绿。
五、实验分析1. 从发芽率来看,正常水培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率最高,低温水培和高温水培条件下发芽率较低,光照水培条件下发芽率较高。
2. 从发芽速度来看,正常水培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最快,低温水培和高温水培条件下发芽速度较慢,光照水培条件下发芽速度较快。
3. 从幼苗生长状况来看,正常水培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旺盛,叶片翠绿;低温水培和高温水培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较弱,叶片发黄;光照水培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较好,叶片翠绿。
六、结论1. 水培技术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有显著影响,正常水培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较高。
温度和光照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大。
其中,温度和光照是影响玉米发芽的两个主要因素。
本文将从温度和光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一、温度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温度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在适宜的温度下,玉米种子可以顺利地完成发芽过程,而在不合适的温度下则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甚至导致死种现象。
研究发现,在25℃下,玉米种子的发芽速度最快,发芽率最高。
而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
当温度过低时,玉米种子发芽速度会明显减慢,发芽率也会下降;当温度过高时,则会破坏玉米种子内部的蛋白质和脂质结构,导致玉米种子的死亡。
针对温度对玉米发芽的影响,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与玉米干种子内部基因表达的关系。
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玉米干种子内部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较大。
比如,研究发现,温度升高会降低玉米种子内的Atrboh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玉米种子的活性氧水平,抑制其发芽过程。
而另一些基因如HSP,ABI5等则可增加玉米种子的抗逆性,帮助其在逆境温度下仍能顺利完成发芽过程。
二、光照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光照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在低光照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受到明显的影响,而高光照则对玉米种子发芽没有明显影响。
研究表明,光照可引起玉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多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光周期和光能。
光照可通过激活内部基因调控玉米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如AUX/IAA、CK、ABA等调节物质和LEA、RAB等保护性蛋白等。
另外,光照也能够影响玉米种子内激素类物质的含量。
比如,ABA是一种抑制发芽的激素,在光照中,ABA浓度降低,从而促进玉米种子的发芽。
而GA则是一种促进发芽的激素,光照可提高GA浓度,从而促进玉米种子发芽。
昨天有顾客咨询:玉米发芽后能吃吗?惠尔宝的#营养师#为此特意查询资料,整理了
这篇文章,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米是我们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稻谷,是一种重要的粮食经
济作物,所含的营养素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国际上有“黄金作物”之称。但
由于国内食用加工技术不高,玉米中的营养素大部分不能够直接被吸收,而且玉米种蛋白质
氨基酸结构不甚合理,因为其蛋白质生物价较低,长期以来被认为“粗粮”。
发芽处理能提高种子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豆谷类种子经发芽处理后能大大提高营养价
值,豆类发芽后维生素含量、蛋白质消化率提高,同时使种子中的抗营养物质减少;玉米发
芽处理后,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明显提高,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水溶性维生素及钙含量
提高,粘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玉米的能量密度。
昨天有顾客咨询:玉米发芽后能吃吗?惠尔宝的#营养师#为此特意查询资料,整理了
这篇文章,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米是我们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稻谷,是一种重要的粮食经
济作物,所含的营养素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国际上有“黄金作物”之称。但
由于国内食用加工技术不高,玉米中的营养素大部分不能够直接被吸收,而且玉米种蛋白质
氨基酸结构不甚合理,因为其蛋白质生物价较低,长期以来被认为“粗粮”。
发芽处理能提高种子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豆谷类种子经发芽处理后能大大提高营养价
值,豆类发芽后维生素含量、蛋白质消化率提高,同时使种子中的抗营养物质减少;玉米发
芽处理后,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明显提高,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水溶性维生素及钙含量
提高,粘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玉米的能量密度。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市售黄玉米,品种不详,无虫铸霉变,颗粒饱满。
1.2 发芽方法:选择粒大饱满无虫铸霉变的玉米,浸泡后均匀放入铺有纱布的发芽容器
中,上盖两层纱布,将盛有玉米的发芽容器放在阴凉位置,避免阳光照射,每天冲水2到3
次。5~7天后即可发芽。玉米在10~12℃时,一般播后18~20天出苗;在15~18℃时,8~
10天出苗;在20~35℃C时,5~6天即可出苗,并且出苗率最高;超过40℃后,幼苗停止
发育。
2. 结果与分析
玉米发芽前后的化学和营养素含量变化如下表:
对照
24h 48h 72h 96h 120h
总蛋白质
10.4 10.38 10.32 10.27 10.23 10.2
可溶性蛋白质
1.08 1.22 2.37 3.27 3.77 3.88
总糖
77 75.29 73.14 71.25 69.53 68.74
淀粉
74.37 71.78 64.84 52.88 49.25 45.34
可溶性糖
2.63 3.91 9.30 18.38 20.28 23.4
脂肪
3.88 4.02 3.87 3.84 3.76 3.71
钙(mg/100g)
17.76 24.29 32.07 37.05 41.44 44.60
磷(mg/100g)
243.60 216.70 244.60 258.80 272.80 344.60
2.1 玉米发芽前后总蛋白质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玉米在发芽过程中随发芽时间延长,发芽玉米的总蛋白质含量略有减少,经5天发芽,
总蛋白质从10.4%减至10.2%,减幅2%,同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发芽5天时,可溶
性蛋白质含量从1.08%增加至3.88%,增幅260%。在发芽过程中,玉米种子内蛋白质酶活性
增强,使难溶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为低分子量易溶的小分子蛋白或各种氨基酸,从而使总蛋
白质含量略有下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
2.2 玉米发芽前后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玉米在发芽过程中随发芽时间延长,发芽玉米的总糖(淀粉与可溶性糖之和)和淀粉含
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经5天发芽,总糖含量从77%减至68.74%,减幅10.7%,淀粉含量从74.37%
减少至45.37%,减幅为40.4%;同时可溶性汤含量却逐渐增加,发芽5天时,其含量从2.63%
增加至23.4%,增幅790%。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解释为在玉米发芽过程中玉米种的淀粉酶
活性提高,使胚乳中淀粉分解,难溶的大分子淀粉降解为小分子可溶的糖类,以及其旺盛的
呼吸代谢,消耗部分糖类,从而使总糖和淀粉下降,可溶性糖增加。
2.3 玉米发芽前后脂肪、钙、磷含量的变化
玉米在发芽过程中,脂肪含量先升后降,变化幅度不大,发芽一天时达到最高,为4.02%,
而后下降,发芽 5天时脂肪含量为3.71%,减幅为4.4%;钙和磷上升趋势明显,发芽5天时,
钙含量从17.76 mg/100g增加到44.6 mg/100g,净增加1.5倍;磷含量从243.6 mg/100g上升到
344.5 mg/100g,增幅为41.5%。这种变化可解释为发芽过程中,由于玉米种子内部的生化变
化,消耗了部分脂肪,同时稳定的植酸钙讲解,以及由于分子结构的变化释放了部分元素所
至。
2.4 玉米发芽前后维生素的变化
玉米经发芽处理后,其维生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尤其发芽三天时核黄素净增加10倍多,
抗坏血酸从0增加到24.5mg/100g,烟酸含量从2.1mg/100g增加至3.45mg/100g,增幅约64%,
由此可见发芽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维生素含量。
维生素A 核黄素 硫胺素 抗坏血酸 烟酸
对照 0.017 0.13 0.21 未检出
2.10
发芽三天
0.018 1.46 0.27 24.25 3.45
2.5 玉米发芽前后必须氨基酸的变化
玉米经发芽处理后,必须氨基酸含量除亮氨酸略有降低外,其他必须氨基酸均有所提高,
八种必须氨基酸综合增加了11%,其中赖氨酸约提高了26%,色氨酸提高了106%,这种变化
改变了玉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蛋白质生物价和利用率大为提高。
苏氨酸 缬氨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对照组
30.23 50.35 17.53 36.23 115.4 47.88 30.12 9.18
发芽三天
36.83 66.96 20.1 36.83 100.4 55.8 37.94 18.97
3. 结论
玉米发芽后由于其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淀粉酶和蛋白酶等酶活性增强,使不溶性的大
分子物质讲解为更易于消化吸收的可溶性成分,发芽五天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分
别增加了260%和790%;发芽三天的玉米核黄素增加10倍多,抗坏血酸从未检出增加到24.25
mg/100g,烟酸含量净增加64%;发芽三天时玉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6%和
106%。
玉米发芽过程中,由于其温度条件与霉菌的最适宜生长繁殖条件相似,如果不能很好控
制原料和卫生条件,在发芽过程中容易引起种子的霉变污染,因此再选择种子时就应注意剔
除有霉变、不完整的颗粒,在浸泡种子前应用食用级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在发芽过程
中应及时冲水和剔除有霉变颗粒,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发芽处理能使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同程度降解,增加可溶性成分,维生素含量提高,
由于其每部的生化变化,形成制品特殊的甜香风味,可明显刺激食欲,因此发芽后的玉米营
养价值更高。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河南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薛云皓等《玉米发芽前后的营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