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厌食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猪场管理中的猪链球菌感染防控措施猪链球菌感染是猪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猪只生长受限、生产力下降,并且对人畜共患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控猪链球菌感染,猪场管理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定期进行卫生与消毒:维持良好的猪舍卫生是预防猪链球菌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猪舍,清除杂草和废弃物,确保猪舍通风良好。
另外,定期对饮水设备和饲料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2.猪只的健康管理: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粪便、呼吸等。
如果发现猪只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隔离并寻求兽医的帮助。
此外,要确保猪只的免疫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按时接种必要的疫苗。
3.猪只的合理饲养:给予猪只充足的营养是防控猪链球菌感染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配方,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要确保猪只饮水干净,并避免饮水器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
4.避免交叉感染:将不同年龄段的猪只分开饲养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年龄相仿的猪只可能携带相似的细菌,将它们分开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同样地,要将新购入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它们没有携带细菌。
5.病死猪只的处理:病死猪只是潜在的感染源,正确处理病死猪只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一步。
及时将病死猪只焚烧或安全掩埋,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6.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猪场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外界病原细菌的输入。
控制人员和工具的进出,定期检查和消毒运输车辆,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此外,也要注意鼠、鸟等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它们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
7.疫苗预防:在兽医的指导下,可针对猪链球菌病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养殖者要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并且对新投入的猪群要注意进行群体免疫。
总结起来,猪链球菌感染的防控需要从卫生与消毒、猪只健康管理、合理饲养、避免交叉感染、病死猪只处理、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预防等多个方面入手。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帮助猪场管理者提高猪只的生产力,减少感染风险,并保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猪链球菌病打什么药?
猪猪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药是青霉素用鱼腥草稀释进行肌肉注射,猪猪感染链球菌,出现关节肿大,行动困难的,用青霉素鱼腥草注射效果明显。
感染链球菌,如果出现发热,身上有红点点的,猪猪精神萎靡,不吃料,用双黄连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注射,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双黄连稀释比较困难,可稍微把双黄连加热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猪猪有发热症状的用双黄连比较好。
注射时也可同时注射黄芪多糖,提高免疫力。
青霉素比较经济实惠。
次选也可用头孢头孢噻呋纳,用鱼腥草稀释,效果也很好,但成本高些。
猪猪饮水也可以把青霉素溶解到水中,让猪猪饮水,猪猪感染了,大部分都不爱吃料,但它们是和水的,在水中加药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链球菌要提前做疫苗,疫苗做好了,基本可以杜绝感染链球菌,即使感染了,也不重,针对性治疗,很好治的。
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摘要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对人畜都具有感染能力。
由于猪链球菌对抗生素产生了多重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猪链球菌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以及治疗期限等内容。
介绍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
猪链球菌感染在猪的养殖业中非常常见,但近年来也发现其能够感染人类。
猪链球菌感染会引起人畜双向的传播,严重威胁到人类和畜牧业的健康。
猪链球菌的耐药性猪链球菌近年来对许多广谱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
这导致了治疗猪链球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菌株的耐药性。
最佳治疗方案药物选择根据对猪链球菌菌株的敏感性测试,下列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猪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这类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猪链球菌的生长,对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2.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该类抗生素广谱抗菌活性强,可用于治疗猪链球菌感染。
3.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这类抗生素可以穿透猪链球菌的细胞壁,发挥抗菌作用。
药物剂量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时,抗生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感染严重程度以及感染部位等因素进行调整。
以庆大霉素为例,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
但请注意,在使用庆大霉素时,需要警惕其耳毒性和肾毒性的副作用。
治疗期限猪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期限因病情而异,通常建议至少进行7-10天的治疗。
对于复杂性感染或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期限。
结论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细菌感染,需要合理选择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根据耐药性测试结果,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糖肽类抗生素是治疗猪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感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并严格控制治疗期限。
尽管猪链球菌的耐药性令人担忧,但合理的治疗方案仍能有效控制感染并提高治愈率。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链球菌病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等多种链球菌引起。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原猪链球菌外形呈圆形或椭形,略成橄榄状,直径0.6~1.Oum,没有芽孢和鞭毛,呈长、短链状排列。
长链由20~30个菌体组成,短链由4~8个菌体组成。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部分为厌氧菌。
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日前可分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血清型有1型、2型、7型、9型、1/2型和14型。
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可致大部分链球菌灭活,煮沸可迅速将其杀死,低温条件下可存活1 50天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存活数天。
链球菌对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2、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气候炎热且潮湿的7~10月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引起猪、牛、羊、马、猫、犬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以猪易感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不同,以妊娠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以从事养殖、生猪肉加工以及销售等活动的人群为感染对象。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以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及带毒猪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感染,新生仔猪可在患病母猪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该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该菌比较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如水、尘埃中,还能够存在于动物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乳汁内。
该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无法形成芽孢,菌体呈球形或者球杆状,直径在o.5-2μm,往往成对或者呈链状排列。
该菌能够在25 -45℃温度下生长,其中37℃为最适温度,7. 4-7.6为最适pH值。
该菌大部分都属于兼性厌氧菌,很少部分属于专性厌氧菌。
该菌具有较长的生活周期,特别是在粪便中。
该病可被多数消毒剂快速杀死,但如果发生有机质等污染会导致药物的杀菌作用受到影响。
流行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气候炎热且潮湿的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具有较短的潜伏期,一般呈急性经过,且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发生感染,但会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菌猪,其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中都存在病菌,能够通过损伤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感染。
另外,母猪分娩后的乳汁以及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病菌,这也是导致后代仔猪发生感染的直接原因。
如果猪群日常管理粗放,没有对病死猪采取恰当处理等,都是导致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2、临床症状败血症型。
通常在该病的流行初期出现该类型,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发病率通常能够达到大约30%,病死率能够达到80%左右。
最急性型,病猪会突然减少采食或者停止采食,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 42℃,呼吸困难,发生便秘,卧地不起,有淡红色的泡沫样液体从口鼻流出,结膜发绀,通常在6-24 h内发生死亡。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强的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猪膜性肺炎、败血症、关节炎、流产等,给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乳酸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显著降低菌群密度的同时,增强动物肠道免疫功能,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的侵入,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作用。
2.疫苗防治
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供选择,可以分
为灭活疫苗和酵母表面显示疫苗。
这些疫苗能够诱导猪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感染猪链
球菌病。
同时,疫苗的使用也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出现。
3.环境卫生防治
环境卫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该加强猪圈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要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
要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圈,并加强场地管理和隔离措施。
4.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会
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病
情发展,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防治猪链球菌病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防治、疫苗防治、环
境卫生防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只有在多种手段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猪
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
1、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2、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疫病防控知识,使群众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人感染上猪链球菌病。
3、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
同时要加强环境卫生,对猪体外、圈舍、场地定期消毒,杀灭病原。
畜舍的消毒药品宜交替使用,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效果好的消毒药有:百毒杀、灭毒净、消毒威、新王消毒剂、烧碱(氢氧化钠)等。
4、免疫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的主要措施。
平时应定期对生猪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或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包括2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进行免疫,提高猪群对该病的免疫力。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猪用灭活菌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苗注射将按照非疫区、受疫情威胁区、疫区和疫点的顺序进行,也就是由外向内推进,这样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病菌扩散。
5、有链球病猪病疫情的地区、与病猪有密切接触的同栏猪等,要给予预防服药,可以有效地减轻生猪疫情;没有疫情的地区,不提倡预防服药,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6、严格疫情监测与生猪检疫,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猪疫情报告制度、生猪集中屠宰制度,统一检疫;同时加强上市猪肉的检疫与管理,防止病、死猪流入市场。
一旦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猪,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并及时遵照农业部发布的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处理疫情。
猪得了链球菌用什么药可以治疗,附症状回答每头病猪每次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2-3次。
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1-2mg庆大霉素,每天2次。
或每kg 体重肌肉注射0.1ml庆增安注射液,每天2次。
或每kg体重肌肉注射2-5mg新霉素,分两次注射。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
一、猪得了链球菌用什么药可以治疗1、治疗(1)对于淋巴结脓肿型的病猪,等到脓肿病灶软化后,及时将其切开,将里面的脓排除干净,然后使用3%双氧水或者是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最后在伤口处涂抹碘酊。
(2)对于关节炎型的病猪,可以使用青霉素或者是林可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3)对于有高热的重症猪,一边使用剂量较大的阿莫西林,以及氨基比林稀释后分点注射,另一边注射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
(4)对于脑膜炎型的病猪,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2、具体方法(1)每头病猪每次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天2-3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1-2mg庆大霉素,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0.1ml庆增安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2-5mg新霉素,分两次注射。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
(2)每kg体重肌肉注0.2ml的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肌肉注射0.5ml的0.5%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或者是每kg体重注射2.5-10mg的乙基环丙沙星,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
上述治疗方法需连续用药3天以上。
二、猪得了链球菌的症状1、败血型发病突然,具体表现为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表现出稽留热,呼吸频率加快,耳颈部及下肢有出血点,走路出现跛行,一般3-5天内出现死亡。
2、脑膜炎型常发生在乳猪和断奶的仔猪身上,具体表现为体温升高,不吃食,出现便秘,并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比如说走路转圈,磨牙,喜卧,四肢划动,呈游泳状。
3、关节炎型具体表现为关节肿痛,走路跛行,不能站立,病程比前两种稍长,一般为2-3周。
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猪肉或接触感染的动物而传播。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咽炎、中耳炎、肺炎等。
对于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合适的药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1. 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是猪链球菌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在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方面具有很高的效果。
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苯唑西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途径给予。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也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途径使用。
3. 强力霉素类药物强力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强力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口服是常见的给药途径,但也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临床上常用的强力霉素类药物有艾柯菌素和吡莫西林。
4. 利福平类药物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治疗猪链球菌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利福平可以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增殖。
常用的利福平类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和特比环素。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途径使用。
5. 强直性抗菌药物在一些猪链球菌感染的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强直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具有强力的抗菌作用,可以对抗耐药菌株。
常用的强直性抗菌药物包括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猪链球菌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并且,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建议。
此外,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耐药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可以依赖于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强力霉素类药物、利福平类药物和强直性抗菌药物等。
猪厌食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从猪的扁桃体、肠道和粪便中可分离到多种链球菌,其中有些是猪肠道正常菌群,有些是潜在的病原菌。
致病性链球菌因其种类较多、带菌率高、引发传染病类型多样、各类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差异较大、极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受到广大养猪场(户)的重视。
目前除败血性链球菌病、关节炎性链球菌病、脑炎性链球菌病、化脓性链球菌病、肺炎性链球菌病、阴道炎性链球菌病之外,最近流行厌食性链球菌病。
6.1厌食性链球菌病的病原、症状和流行特点
厌食性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和母猪等任何猪群,无季节性。
经微生物学检验,从患猪体内分离到多种链球菌,以猪链球菌为优势菌群。
致病的猪链球菌血清型各资料报道不一致。
目前尚未见使用疫苗预防厌食性链球菌病的报道。
单纯的厌食性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采食量下降,下降的幅度为10%~35%。
发病初期,患猪的体温、精神状态、体表颜色、运动协调性等未见异常。
此时采食量降低10%左右,往往不被重视或未发觉。
患病2~3天后,采食量下降15%~20%,患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体温39℃左右,个别猪体表发红、运动后消失,此时易误诊为一般性炎症,但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制剂效果不显著。
病程稍长的,采食量下降20%~35%,严重时可下降50%以上,此时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出现发烧、咳嗽、气喘、皮肤发红、后背毛根处有出血点等症状。
此时临床易被诊断为温和型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或败血性链球菌病,采用氟苯尼考制剂、氟喹诺酮制剂、长效磺胺制剂、土霉素制剂和阿莫西林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理想。
6.2厌食性链球菌病的诊断要点
商品猪群全群日采食量与前一天持平或者稍有下降,而此时猪群精神状态、体表颜色、粪便性状和呼吸系统未见异常,此情况持续2~3天,采食量下降10%以上,全群未出现发烧、咳嗽、气喘、皮肤发红、后背毛根有出血点等症状,或者个别出现此症状(不超过5%),应怀疑是本病。
6.3厌食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治疗原则: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机体抗病力、全群投药与个体注射相结合。
6.3.1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链球菌广泛存在于猪群之中,在以往猪病防治过程中,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尽合理,使链球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有试验表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磺胺2甲氧嘧啶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近半年临床实践证明,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脂类药物较敏感。
6.3.2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机体抗病力在饲料中添加甜味剂、香味剂或者诱食剂,增加采食量;使用替硝唑抗厌氧菌混合感染;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和电解质,提高机体抗病力。
采食量增加和抗病力增强,可提高本病的自愈率。
全群投药治疗方案一:罗红霉素5g、甲氧苄啶1g、替硝唑2g、左旋氧氟沙星3g、维生素C15g、复合电解质10g、香味剂0.5g、葡萄糖100~150g(商品制剂为百呼泰),拌料50~75kg,连用3日。
如果采食量下降30%以上,按0.2g/kg体重取药,灌服或饮水。
全群投药治疗方案二:阿奇霉素3g、甲氧苄啶1g、替硝唑2g、黄芪多糖3g、维生素C15g、复合电解质10g、香味剂0.5g、葡萄糖100~150g(商品制剂为呼支齐效),拌料50~75kg,连用3日。
如果采食量下降30%以上,按0.2g/kg体重取药,灌服或饮水。
在全群投药基础上,对采食量下降严重或不食的患猪,采取肌肉注射。
罗红霉素注射液0.2mL/kg体重,每日1~2次;阿奇霉素注射液0.2mL/kg体重,每日1次,配合氟苯尼考注射液0.2mL/kg体重,每36~48小时1次,均连用3~5日。
此治疗方案对败血性链球菌病、脑炎性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亦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