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26
(正文部分)四、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目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地域差异、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自然界水体环境具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不仅体现在水体理化因子,还呈现于环境资源方面。
水体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水生动物(包括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乃至水生动物的生活史对策和适合度。
鱼类作为重要的水生脊椎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生理机制,并以相应的生态对策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Mandic et al., 2009)。
鱼类生理生态学和比较生理学的研究层面广泛,包括分子、细胞、生化、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
近年来,研究人员也进行与鱼类适合度相关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研究聚焦于比较同一生境的种间差异或环境因子梯度间的差异,并且以评价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这些差异的生物学统计基础,以期寻找某些自然规律或揭示表面现象的内在机制。
然而,该类研究却忽视了鱼类种内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即鱼类种内的个体差异(Biro & Stamps, 2010)。
稳定个体差异(Consist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 CID)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指动物表型(如生理、行为)的个体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可重复测量)(Biro & Stamps, 2010)。
早期研究主要以小型哺乳类、两栖爬行类和鸟类作为研究对象(Burton et al., 2011)。
最近,有关鱼类的个体差异及其与生理功能、社群行为的关联研究逐渐成为鱼类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并且多以鱼类静止代谢率的个体差异作为研究起点(Dingemanse et al., 2010; Marras et al., 2010; Burton et al., 2011; Marras et al., 2011),这是因为鱼类静止代谢是是其生活史重要的能量代谢参数之一,影响机体其它生理功能(如生长、运动、繁殖)的能量分配(Burton et al., 2011),同时动物个体所有的生理过程均涉及能量代谢(Biro & Stamps, 2010)。
受理编号:项目类别:青海省科研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专项申请书(年度)项目名称:(盖章)申请单位:(签名)项目申请人:起止年限:. 至.申请日期: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制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申请经费情况表1、项目经费概算明细表金额单位:万元备注:*仅用于改造更新过程中涉及工人人工费用。
2.设备费——购置/试制/租赁设备概算明细表4/ 143、项目自筹经费承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提供__________万元自筹科研经费,其中自筹科研经费__________万元。
配套资金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具体预算支出科目)。
特此承诺!承诺单位(公章):年月日三、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员6/ 14四、申请项目情况(一)科研基础条件现状(含目前在研项目情况,限制1000字)(二)项目的实施意义和带动作用(限制1000字)(三)建设目标(限制1000字)(四)建设内容(限制1000字)五、附件注意事项:1.请按照指南要求提供以上附件。
2.每个附件材料的复印件或者原件,确保足够清晰、可辨,否则将影响单位信息的审核,甚至专项资金的审批拨付。
3.递交纸质材料时,提供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连同以上附件材料(一式三份,A4规格,正反面打印,附有目录及页码,胶装成册),签字盖章后报送受理中心。
4.递交纸质材料时,受理中心校验以上附件材料的原件。
七、签字盖章页。
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计划项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省科技计划项目是指由省级科技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项目目的本次申请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相关研究,提高我省某一领域的科技水平,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具体目的如下:1.探索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为我省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建立该领域的技术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提高我省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项目内容本次申请的省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方向本项目的研究方向为某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
该领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探索其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2.建立该领域的技术平台,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提高我省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
3.推广该领域的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研究方法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专家咨询和学术交流,获取该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技术支持。
项目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报告和技术论文,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技术平台和相关软件,提高我省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专利申请和成果推广,推广该领域的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立项阶段1.确定项目研究方向和内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
2.申请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获得项目立项批准。
附件12020年度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指南应用基础前沿项目拟资助项目100项左右,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金额50万元。
为支持市属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提升科研能力,另行资助项目20项左右,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金额20万元,仅限市属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申报。
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7月—2022年12月。
一、支持对象在武汉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医疗机构,或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
二、申报条件申报项目除满足《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规定要求外,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申报单位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条件和研发能力。
(二)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正式职工(以社保关系为准)。
(三)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含)以上学位。
(四)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
(五)申报的项目应符合本指南规定的支持方向。
三、申报限项-1-为进一步提高申请质量,促进公平有序竞争,2020年度继续通过限额推荐的方式对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实行总量控制。
原则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限申报50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限申报30项,其他单位限申报10项。
建议各单位对推荐国家、省、市级的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前沿等基础研究类项目统筹安排,错位推荐。
四、支持方向(一)信息技术1.光通信2.集成电路3.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4.智能传感器5.新一代移动通信6.下一代互联网及软件技术7.激光器8.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二)高技术服务1.软件2.设计服务3.空间信息服务4.公共安全5.数字内容和创意-2-6.密码理论和应用技术7.区块链(三)智能制造1.数控机床2.激光加工3.机器人4.3D打印5.航空航天6.海洋工程7.轨道交通8.工程机械(四)新材料1.金属材料2.无机非金属材料3.高分子材料4.光电子信息材料5.精细化工材料(五)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1.可再生清洁能源2.核能及氢能3.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4.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控制技术-3-(六)生命健康1.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控的临床应用研究2.消化、口腔、眼耳鼻喉等方面的常见多发疾病以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等相关防治研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4.流行病学调查、环境与健康研究、职业病防治和禁毒技术研究5.重大慢性疾病、妇幼疾病、老年病的中医药防治、中医康复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6.基于新结构、新靶点的创新药物设计和新药研发,以及中药经典名方、中药或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7.医学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养老助残等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8.与武汉地区企业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仅限医疗机构中具有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方向申报,不受申报指标限制)(七)生态环境保护1.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2.水生态系统修复、湿地保护技术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3.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关键技术4.大气污染控制与超低排放技术5.典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6.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7.典型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8.智慧型生态与环境测量、环境生态安全关键技术-4-(八)现代农业1.大田作物抗逆生理的分子机制解析及育种材料创制;水产畜禽生物重要性状关键功能基因发掘、遗传机制及精准设计育种研究2.重大动植物疫病病原快速侦检、生物安全防控及机理研究3.特色农产品的生物工程转化及高附加值利用;食品致病菌溯源及质量安全新型检测技术应用研究4.农业设施环境与生物互作响应、农业智慧管理、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5.农村面源污染物、农林业废弃物区域控制及绿色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五、申报材料(一)《**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申报书》(二)附件1.与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材料(如有,请提供)。
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前言作为现代化国家,科技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创新动力。
我国为了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实施了一系列科技计划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而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每一位申请者准备一份详细的申请书,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的书写。
二、申请书的组成部分1.申请书封面申请书封面应包含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申报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项目类型、申报年度等信息。
2.项目申请书正文2.1 项目申请书的写作顺序(1)项目简介项目简介包括研究的目的、基本思路、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使评审专家一目了然。
(2)研究现状、进展和国内外对比简要阐述国外和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并分析该研究在市场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3)研究思路、方案详细介绍该项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包括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路线,展示该项目的技术难点和亮点,说明解决难点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明确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分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规范化、高效率和具有可行性。
另外,还要说明项目的经费需求、科研设备、场所和人员配备等保障措施。
(5)预期成果、推广和应用前景介绍项目预期成果,包括科学成果、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并明确为推广和应用如何建设平台或机制,如何进行产品化,并预期推广和应用前景。
(6)实施期和预算明确项目的实施期限、经费预算和资金来源,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透明,并细化经费的用途。
2.2 申请书书写格式申请书书写格式要求正、洁、规范、美观,采用A4纸双面打印。
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
格式上的要求包括:(1)上下页的页面边距一致,左右页边距一致,不宜过小。
(2)全部页码连续编号,不得出现重复。
(3)一个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后空一个字符再缩进,以便与下行相区分;每段开始时空两个字符缩进。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一、项目背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是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项目。
其目标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项目特点1. 突出实际应用性。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具有明确的应用前景。
2. 高风险高收益。
由于该类项目的研究方向较为前沿,因此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但一旦成功,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多学科交叉。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进行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三、项目申报流程1. 立项申请:申请人需要提交立项申请书,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研究团队的能力和条件。
2. 专家评审:由专家组对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3. 立项批准:经过评审通过后,国家科技部门将发布立项通知书,并拨付研究经费。
4. 研究实施:研究团队按照研究计划和时间表进行实施,不断优化和调整研究方向。
5. 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需要提交结题报告,并进行验收。
四、项目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项目组成员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沟通协作。
跨学科合作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能够共同推进项目进展。
3. 确保数据安全。
项目成员需要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或丢失。
4. 加强质量控制。
对于项目中产生的结果和成果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应用前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例如,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可以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新材料支持;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可以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手段提供技术支撑。
六、项目案例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的“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项目,旨在通过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深入研究,设计出更加高效的催化剂,为化工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2. 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的“新型能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项目,旨在通过对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项目申报书科研项目申报书是科学研究者向相关机构申请研究资金的重要文件。
它不仅是证明研究者具备一定能力和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证明材料,更是对研究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的具体阐述。
本文将从申报书的重要性、申报书的基本结构、申报书内容的撰写要点等方面展开回答相关问题。
一、申报书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研究费用往往是一项重要的支出。
科研项目申报书是研究者向相关机构申请研究资金的重要文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申报书可以很好地展现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对于科研人员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晋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申报书的撰写过程需要研究者整理研究思路、清晰项目目标和研究方案,对于项目的深入思考和规划非常有益。
最后,申报书的审核结果将直接影响资金的获得和研究的进展,决定着研究者能否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二、申报书的基本结构一份完整的科研项目申报书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项目简介、研究背景与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与创新点、研究计划、经费预算与使用计划、人员配置与合作单位、研究风险评估、研究进度与结果评估、参考文献和附件。
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下面将重点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和研究计划两个部分。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是申报书的核心部分,对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项目的实施可行性具有重要的评估作用。
在撰写研究内容时,研究者应该明确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指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同时,注意避免与已有研究重复,展示自己的研究创新点。
在撰写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该详细阐述自己的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实验流程等。
重点突出自己独到的方法和技术,并合理解释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优势与实用性。
此外,还要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合理的预估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申报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04.26•【字号】青科发规〔2021〕29号•【施行日期】2021.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青海省科技厅启动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青海省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四地”建设和我省“12345”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全面实施,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做好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布局。
二、重要事项说明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全年开放申报、分批集中受理(评审)”的原则,项目管理处室将分季度择机组织项目评审,在集中评审前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可参加该次评审,每次评审时间另行通知。
超出集中受理(评审)申报期限,各申报单位仍可提交项目申报书,申报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后将进入下次评审。
通过立项评审项目,将进入项目储备库,根据预算下达情况,按入库先后顺序并结合重大工作任务分批出库。
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继续扩大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范围。
省级科技计划将充分考虑企业参加技术体检和创新挑战赛等情况,对有关创新需求给予优先支持。
根据科技体制改革要求,2022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试点“赛马制”支持方式。
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请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报日期: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一三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及其它有关规定。
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为打印件(A4纸宋体小四),于左侧装订成册。
第二页以后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三、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1、在读研究生;
2、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
3、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
四、同一申请人,只允许报送一个项目。
五、科技查新报告等附件需与申报书文本幅面相同并与申报书装订成一册。
六、填写要求:
1、申报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
2、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应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基础研究:指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报审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
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为主学科。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意小数点。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项目批准的当年月算起,完成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
全称中的数字一律写中文。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研究的科学意义:要结合所报项目的核心内容,围绕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撰写;基础研究须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基础研究须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突破点,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依次
论证项目的创新或研究特色。
研究内容:应突出重点,工作量要适度,要保证资助的经费基本够用,计划时间内可以完成目标。
研究目标: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应是有所创新的理论、重要结论。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相对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项目的真正难点所在,要仔细分析其理由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研究方法:要有特色、有创新,如把经典方法与最新技术相结合,要描述细节。
技术路线:要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关键技术:要切中要害,利用该关键技术可以解决上述的关键技术难题。
可行性分析:要提供确实可行的理由(从原理上、方法上、技术上及前期研究经验等方面说明)。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特色,是指研究设计(学术思想)或实验技术的特色;创新,分为原始创新与跟踪创新,包括提出新的学说、理论,对原有理论的完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科学问题。
创新的表述应概括、精炼。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要与预期目标相吻合,明确技术指标、发表论文或专著、申请专利、人才培养等。
七、凡是选填秘密、机密、绝密任一选项的项目必须按照《青海省涉密科研计划项目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填报。
基本信息
十四、项目组主要成员
十五、项目(课题)经费预算
(一)项目(课题)经费预算表
1、项目(课题)经费预算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2、设备费——购置/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附:科学仪器设备分类01分析仪器;02 物理性能测试仪器;03计量仪器;04 电子测量仪器;05海洋仪器;06 地球探测仪器; 07 大气探测仪器; 08天文仪器;
09 医学诊断仪器;10 核仪器; 11特种检测仪器; 99其他仪器
3、材料费预算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4、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5、项目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二)任务预算说明
(一)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各合作单位经费安排进行详细说明,应包括现有支撑条件、在任务中承担的主要工作、经费来源、经费需求、测算理由及各科目预算分配等方面内容。
(不够可加页)
(二)对该项目直接费用各科目支出的主要用途、与任务研究的相关性及测算方法、测算依据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不够可加页)
1.直接费用
⑴设备费:
⑵材料费:
⑶测试化验加工费:
⑷燃料动力费:
⑸差旅费:
⑹会议费:
⑺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⑻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⑼劳务费:
⑽专家咨询费:
⑾其他支出:
2.间接费用
(三)除申请专项经费资助以外其他渠道来源经费情况说明(需说明经费的来源、用途以及落实和到位情况)(不够可加页)
(三)项目自筹经费来源证明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单位全称),为《高海拔地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观察》项目,提供3.00万元的配套资金,资金来源为2(1、其他财政拨款2、单位自有货币资金3、其他资金)。
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差旅费1.50万元,专家咨询费1.34万元和测试化验加工费0.16万元(填写具体预算支出科目)
特此证明!
出资单位(公章):
2015 年7月8日
项目(课题)预算编制说明
(预算编制说明填报时参考使用,不需要打印)
1、预算编报原则
预算编报应当根据项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目标相关性原则:项目(课题)预算应与项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密切相关,预算的提出应该围绕项目(课题)目标、任务及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测算;
政策相符性原则:项目(课题)预算应符合有关财政预算管理、青海省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课题)预算中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应严格按照青海省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进行测算;
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课题)预算需求应当结合项目(课题)研究开发的现有基础、前期投入和支撑条件,本着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提高效益的原则测算提出。
2、预算编报的总体要求
(1)项目(课题)预算的组织编报: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项目(课题)负责人共同编制项目(课题)经费预算,项目(课题)承担单位、项目(课题)负责人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
有多个单
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应当由第一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协调其他承担或参加单位共同编制预算。
第一承担单位为项目的依托单位,是专项经费的拨款单位。
(2)项目(课题)预算编报准备工作:在编制项目(课题)预算之前,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及项目(课题)负责人应确认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项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周期、参加单位、参加人员及任务分解等内容已明确。
◆认真阅读《青海省省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财建字[2013]2275号),并了解其它相关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3)项目(课题)预算编制的任务依据:编制项目(课题)预算必须以确定的研究任务为依据。
(4)项目(课题)预算期间应当与课题实施周期一致,项目(课题)预算需求测算的周期不得超过项目(课题)实施周期。
(5)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必须同时编制:采用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同时编制的方法编制项目(课题)预算。
平衡公式为:项目(课题)经费支出预算合计=项目(课题)经费来源预算合计
项目(课题)支出预算不得编报不可预见费,也不得列入项目(课题)实施前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
(6)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要求:
◆金额单位和数据精度:预算数据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各类标准或单价以“元”为单位,精确到个位。
外币需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数据平衡关系:预算申报书中数据之间满足有关的平衡关系。
◆名称的规范性:所有项目(课题)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名称,应填写正式全称,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名称、单位开户名称与单位公章必须一致,如有开户名称不一致的情况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必须提供证明文件。
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相同设备、材料等实物信息应填写规范和统一的名称。
(7)对预算编制说明材料的要求:
◆预算说明是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的一部分,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内容等要求详细编写预算说明书。
◆对出资证明的要求:除申请专项经费外,若存在自筹经费的,需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
自筹经费包括其他财政拨款、单位自有货币资金和专项用于该项目(课题)研究的其他资金等。
原则上,谁出资谁证明,所有自筹经费证明均应说明经费的来源、金额及具体用途等。
3、对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课题
对于多家单位共同参与任务研究的项目(课题),项目(课
题)承担单位需填写“项目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并在预算说明书中详细说明所有参加单位分别承担的任务和经费安排。
各承担单位名称、承担的任务及任务负责人等信息应与确定的项目(课题)经费预算表保持一致。
所有参与单位都需填入表中,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不得随意增加项目(课题)合作单位,不得向未填列的单位转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