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详细)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20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详细)下面是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第一单元:美丽的家园——中华大地1.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边界、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特点等。
2.中国的人文环境: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名人、历史遗迹等。
3.中国的区域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等。
第二单元:中华文明两千年1.两河流域文明:黄河、长江文明的兴起和影响。
2.中华文明: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等。
3.秦汉时期:秦始皇的统一及其影响、汉朝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第三单元:民族融合与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衰1.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十六国的形成与融合。
2.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政权、南朝的政权及其文化、佛教的传播等。
3.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繁荣、科技、文化等。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宋代王朝的兴衰1.封建社会的形成: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后周的建立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立。
2.宋代的政治制度:宋朝的建立、科举制度、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
3.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兴起、商业贸易的繁荣等。
第五单元:西方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影响1.东亚文化:唐太宗的开放政策、唐朝文化的辉煌、东亚文化圈的形成等。
2.西洋文化:宗教与文化的变革、西方文化的传入、天主教的传播等。
3.东亚文化的变化:文化反击与文化革命。
第六单元:世界的变化与明代的强国1.元朝的覆灭与明朝的建立:红巾军的起义、明太祖的建立、明朝的辉煌。
2.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地方官制、科举制度的兴盛等。
3.明代的社会繁荣: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以上是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需进一步深入了解,建议参考教材或向老师请教,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复习。
新版社会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①我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P2图5-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此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②中国的四个地理端点最北端——漠河县(黑龙江省)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黑龙江省)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曾母暗沙(海南省)③陆上邻国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海上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④中国有四大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中国海岸线总长18000千米,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路河口主要岛屿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⑤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优势在于:东部频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浓郁生产,沿海有众多优良港湾片与发展海上事业;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且与中亚、西亚、欧洲相连,陆上交通便利。
⑥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五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实行的地方)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⑦中国国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省会、简称(特别是云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的轮廓形状)⑧中国人口总数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总数百分之20%,人口密度为世界的3倍。
七下社会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学期的社会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归纳:1.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农业,金字塔的建造,法老制度。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城邦的兴起,楔形文字的发明。
- 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城市,种姓制度的形成。
2. 古代中国的统一与繁荣:-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长城的修建。
- 汉朝的繁荣: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丝绸之路的开辟。
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庄园的经济结构。
- 教会的权力:教皇与国王的权力斗争,宗教改革的萌芽。
4.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与文学的繁荣,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 科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发现,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5. 近代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美国的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制定。
6. 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化。
- 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运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
7.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场,凡尔赛和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太平洋战争,联合国的成立。
8.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美苏对立,意识形态的冲突。
- 冷战的影响:柏林墙的建立,太空竞赛,越南战争。
9. 现代科技与全球化:- 信息技术的革命: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兴起。
- 全球化的趋势:国际贸易的增长,文化多样性的交流。
10.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挑战: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以上归纳的知识点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详细阐述。
七年级下历社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进行总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
一、政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具有四大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指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权力机关。
其中,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3. 重大事件七年级下学期涉及到的重大事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等。
二、经济1. 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2. 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指放松管制、减少审批、改善服务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它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
它旨在加强中国与欧洲、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间的经济融合和互联互通。
三、文化1. 三大教育我国古代三大教育分别是儒学、道家和墨家。
其中,儒家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2. 珍视文物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许多珍贵文物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我们要积极保护和传承文物,让新时代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爱护中华文化。
3. 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五大节日。
四、社会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的总结。
它包括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法、敬老、爱幼、团结、平等、公正、自由和民主等12个方面。
2. 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1、狼孩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脱离社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
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
人是社会的成员,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
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
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8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正面的: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建康﹑学习的进步。
负面的: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忧郁﹑自卑﹑孤僻等性格。
5、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学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9(1)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2)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7、网络社区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做”虚拟社区”。
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健康的生活。
8、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1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个人需要借助社会镜子,通过与别人的比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自己。
7下人教历史知识点最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后半部分,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十国,再到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史的开端。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发展。
- 魏晋风度:文化特点,如玄学、清谈等。
- 南北朝:北方的鲜卑族建立北魏,南方的汉族政权如宋、齐、梁、陈。
#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开凿,连接南北的经济和文化。
- 唐朝的繁荣: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文化艺术达到高峰。
#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更迭。
- 十国:在五代时期同时存在的十个割据政权。
# 宋元明清- 北宋与南宋:北宋的建立,南宋的南迁和抗金。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世祖忽必烈的统治。
- 明朝:朱元璋建立,中央集权加强,海禁政策等。
- 清朝:满族建立,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 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等,导致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
# 重要历史人物-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智慧和忠诚著称。
-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 李白、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影响深远。
- 苏轼: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多才多艺。
- 郑和:明代航海家,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 重要历史事件-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开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 安史之乱:唐朝中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
- 蒙古西征:元朝时期对欧洲的军事征服。
# 文化成就- 唐诗宋词:文学的高峰,代表人物如李白、杜甫、苏轼。
- 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知识点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后半部分,以及近现代史的开端。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要:1.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与朱元璋的统治。
-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
- 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化成就,如《永乐大典》的编纂。
- 清朝的建立,满族入关,以及清朝的统治特点。
- 清朝的边疆政策和民族关系。
2.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农业的发展,包括水利工程和农作物的引进。
-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 文化与科技:-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如小说《红楼梦》、《水浒传》等。
- 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4. 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的抗争:-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民间的反抗和变革要求。
-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揭示了清朝的衰落。
5.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同盟会的成立。
-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
- 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的统治。
6.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倡导民主和科学。
- 五四运动的发生,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外国侵略的反抗。
7. 国民革命与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抗日战争的爆发,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8.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它们的影响。
9.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 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
10.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作用。
-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挑战。
这些知识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从明清到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人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1、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开始,就是社会的成员,就在社会中成长。
2、社会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社会中。
3、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
4、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离不开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成长;如果人离开了社会,就是长大了,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5、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群体,如民族群体、学生群体、消费者群体、农民群体等;在不同的时候,我们可能成为不同群体中的一员。
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7、鲁滨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从根本上说是离不开社会的;人也需要健康的自我。
8、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已,关心社会、关心集体能使自己更健康的成长。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9、在我们和长辈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不仅需要长辈对我们的理解和关心,也需要我们对长辈的理解和关心。
10、我们要学会在沟通中相互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晚辈对长辈产生的距离感和隔膜,我们把它叫作“代沟”;消除代沟的重要方法是增加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11、理解的基础是要有一个开放的自我;如果人人都能主动积极地与他人沟通,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们的社会就能成为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
12、尊重与平等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别人、平等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与平等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保持经常沟通和彼此理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待人;尊老爱幼、尊师爱生,是我们应具有的美德;1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14、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15、学校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还能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一、社会伴我长大1、人类胜过动物的主要优点,就在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
2、个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3、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群体中,群体的类型有同龄群体、职业群体、民族群体、社会组织。
4、在社会中成长。
成长中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扬长避短,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借助社会这面镜子,不断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二、社会是个大舞台1、家庭: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学校: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3、社区: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虚拟社区”即“网络社区”,同样需要健康的生活。
网络带给你(青少年)什么乐趣和苦恼呢?——乐趣:通过网络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遨游知识的海洋,满足求知欲,拓宽视野……苦恼:过分迷恋上网聊天、游戏或者查看不良网页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一、变化的社会角色1、社会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不同的场景。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与生俱来的角色:性别、人种、民族、儿女的身份等社会安排的角色:学生、乘客、顾客等角色人们的理想、是期望扮演的角色:科学家等2、社会角色总是在不断变化着我们可以通过那些途径体会角色的变化和转化?——通过体会同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感受角色的变化;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角色的转换。
二、不同角色的相互理解为促进社会和谐,不同角色之间应该如何相处?——A要以尊重、包容、悦纳的心态对待其他角色的观念。
B不同角色之间要相互沟通、协调、互相配合,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演好自己的角色1、合格的社会角色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读书上学,从学生角色做起。
七下知识点归类一、特点(特征)类1.中国人口分布的状况(特点)P8: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东密西疏,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稀少。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P9: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地形的特点P5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种类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4.我国地势的特点P5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5.季风气候的特点P15:雨热同期,不稳定性。
6.我国气候的两大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7.黄河上中下游的特点:A上游:水力资源丰富;B中游:含沙量大;C下游:地上“悬河”。
8.黄河的水文特点: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9.长江上中下游的特点:A上游:水力资源丰富;B中游:湖泊众多;C下游:航运便利、江阔水深。
10.长江的航运特点: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黄金水道),四川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
11.我国地理位置(或海陆位置)的特点P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2.浙江省的位置特点:东临东海,在长江以南(与浙江相邻的省市为:沪、苏、皖、赣、闽)浙江省的地形特点:以丘陵、山地为主。
15.气候两方面的特点:气温和降水。
16.我国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特点:见P14笔记或下发之表格。
二、分界线(分界点)类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O°纬线)。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即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4.中国人口(密度)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5.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1我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P2图5-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此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中国的四个地理端点:最北端——漠河县(黑龙江省)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黑龙江省)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曾母暗沙(海南省)○3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海上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④中国有四大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中国海岸线总长18000千米,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路河口。
主要岛屿: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⑤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优势在于:东部频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众多优良港湾片与发展海上事业;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且与中亚、西亚、欧洲相连,陆上交通便利。
⑥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五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实行的地方);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⑦中国国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⑧中国人口总数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总数百分之20%,人口密度为世界的3倍。
⑨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分界线以东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
⑩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密西疏○11、中国总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四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壮、满、回、苗、维、彝、土家族、蒙古族、○12、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少数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份:云南省二、山川秀美我国地形特点:地形种类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海拔最高的高原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林、溶洞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覆盖最大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高原山地气候四川盆地——海拔最低、纬度位置最低、惟一一个在季风区的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的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华北平原——面积第二——温带季风气候新课标第一网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小——亚热带季风气候○1第一、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沿北纬32度、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3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4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5第二级阶梯100—2000米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6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我国主要的五种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州)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季风的特点:【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7、山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优势: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在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劣势:交通不便、不利发展种植业,无法开展大规模生产等。
8、我国的地势特点有什么影响?(1)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加快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2)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水电站。
(3)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二、季风的影响: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2、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为主。
长江以北的地区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为主。
青藏地区以高原高山气候气候类型为主。
3、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4、我国季风的类型:每年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夏季风);冬季盛行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偏北风(冬季风)。
6、季风的影响:(1)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
(2)季风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带给我们灾难,从而引发涝灾或旱灾,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
7、分析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1.黄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主要问题:水土流失。
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合理放牧;治理黄河的关键: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2.长江主干道航运价值高,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措施:退耕还湖、植树种草;著名景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最大),葛洲坝、都江堰:长江、黄河共同流经:青海省、四川省三、母亲河--------黄河,长江1、黄河的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长度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形状像“几”字型、流经的省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河口与桃花峪)、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汾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黄河的主要水电站有:龙羊峡(黄河第一坝)、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最大的水电站)。
3、为什么这些水电站位于上、中游?因为此处是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适宜建水电站。
4、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宁夏平原5、黄河水的功能是灌溉、发电;因为黄河流域一般降水不足。
6、黄河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形成“地上河”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失去了大量养分,而且泥沙淤积在河底,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
7、治理黄河的措施: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加强水土保持;兴建水库。
下游地区: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主要景观“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8、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注入东海、长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流经的省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宜昌、湖口)、主要支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1、长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12、长江三峡的功能:防洪、发电、航运13、为什么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航运发达,宜宾以下一年四季皆可通航。
14、长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问题:洪涝灾害。
原因:(1)由于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有的年份普降暴雨,持续时间长,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2)由于近年来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3)人类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15、简答:治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在上、中游修建水库。
②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③在下游培修加固黄河大堤,兴修分洪、蓄洪工程。
16、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你对剖面图的理解,说说一江春水为何向东流?这一原因还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区域间人们生活的差异:①: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三、东西部之间的差异A、气候方面B、地形方面C、生产方式,东部种植业,西部畜牧业D、人口、交通、教育E、资源分布近年来为缓解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我国建立的三大工程①西气东输、新疆——上海②南水北调南方——北方③西电东送作用:缓解地区之间资源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1、中国的人口生活在哪里?在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
2、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或者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3、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是哪些?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4、南北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在民居特色上:防寒、保暖;南方的房子很注重通风、防雨。
(2)在交通工具上:北方基本上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南方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水运。
(3)在饮食习惯上:北方喜欢吃面食;南方喜欢吃米饭。
气候因素起至关重要作用。
5、冬季我国的南北方气温差异怎样?在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北方低,南方高,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方平均气温在0°以上。
6、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0°等温线7、夏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怎样?南北温差不大8、说说我国南北方、东西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9、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有哪些差异?气候方面:北方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南方是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