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 格式:ppt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它不仅已成为今天最广泛使用的现代工具,而且正在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近十年来国内、外逐渐流行“计算机文化”一词,有人把传统的文化称为“第一文化”,计算机文化称为“第二文化”。
计算机文化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化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1)信息处理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
从本质上说,计算机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的信息处理机。
(2)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文本(text)、语音(voice)、音乐(music)、图形(graph)、图象(image)等。
在计算机内部,各种形式的信息都未必转化为数字化了的数据,才能交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3)所有信息处理都要受到程序的控制。
按照用户的需求编写好应用程序,然后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信息处理,以成为计算机求解所特有的基本模式。
(4)在最近几年获得迅速发展的“网络计算”,不仅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而且将最终从根本上改变计算机的使用方式。
计算机网络化,已成为计算机文化的又一个新的特征。
这一节重点介绍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数制、字符的表示等内容。
一、二进制数按进位的原则来计算,叫做进位计数制。
逢几进一,就叫做几进制。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十进制,而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是二进制数,这是因为二进制数有下面三个特点适应了电子计算机的需要:(1)字符号:0和1。
因此在计算机中只需要用电子器件的两种状态来表示它。
这在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的。
例如开关的接通和断开,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等都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状态。
(2)运算简单。
因为只有0、1两个数字,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就比十进制数简单得多,这使得电脑中的运算部件、控制部件都可简单些。
(3)有0和1两个数字,用其他也可以代表“是”和“非”两种逻辑值。
这为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提供了条件。
下面我们来学习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首先我们来学习二进制数向十进制数的转换。
(一)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一个二进制数如何转换成十进制数呢?为了说明一般的转换方法,我们先来分析二进制数各位上所表示的值。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教学案例教学主题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 1 课时本节教材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内容包括了二进制、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字符与汉字的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从介绍进位计数制的概念入手,较自然地引出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进内容而引导学生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规则。
在掌握转换规则后,介绍分析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以及数据的存储单位。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利用制作好的PowerPoint课件通过系统地讲解并选取一些典型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学生在此之前,初中阶段有可能接触过相关内容,但基础知识较弱,对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方法不甚了解,教师需结合数学知识一步一步讲清楚转换对象规则的来龙去脉,学生在参与总结归纳转换规则的过程中彻底掌握转换方法并加以分析应用。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2.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字符与汉字的编码);学习4.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等)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目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点、解答练习题,掌握计算机中信息表示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习自主学习,体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1.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重点2.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ASCII 码)。
学习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难点教学讲解、提问、综合归纳、启发。
方法所需资源和环境1.教师制作的信息技术教学辅助网站数字化资源/news/ReadNews.asp?NewsID=14862.网站 /3.用 PowerPoint制作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课件1.泰山出版社 2000 年版《信息技术》教材 1.3节。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信息或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2.存储单位从小到大: 位(bit)、字节( Byte) 千字节( KB) 兆宇节( MB)、吉字节(GB) 太字节(TB)
3、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
1B =8bit 或1Byte=8bit ;1KB= 1024B ;1MB= 1024KB ;IGB= 1024MB ;1TB= 1024GB
注: 一个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占一个字节
一个阿拉伯数学
一个符号
占两个字节:一个汉字
1、文件名命名格式: 主文件名.
扩展名
注意: 文件夹的命名没有扩展名
2、文件夹名、主文件名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和汉字组成,但不能出现下列字符:
\ 、/、:、*、?、“、”、<、>、|。
英语字母不区分大小写,支持长文件名,最长可达255 个字
符。
3、同一磁盘下同一文件夹内,不能出现两个同类型同文件名的文件。
4、常见的文件类型:。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第二节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的第二节《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计算机系统简介》,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以及对字符、汉字的编码的简单了解。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部分知识还很陌生。
而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所有的数都是默认为十进制数,八年级学生没有“二进制”等进制的概念。
本节重点介绍了数制、二进制、位与字节以及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础知识。
主要使学生知道“二进制”概念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数制与二进制的概念,初步了解ASCⅡ编码方案,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字节。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从质的方面进一步认识计算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数据的信息化表示——二进制,位与字节的介绍,ASCII编码介绍。
难点二进制数制概念的理解,以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位与字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归纳、启发、点拨、讨论【教学过程】设问引入: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到现在你一共知道多少个数字?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学过的数,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教师提问: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数?学生回答:到前面写出“数“1.许多个2.无数个3.10个(0.1.2.3.4.5.6.7.8.9)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0-9这10个字符组合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表示方法是“逢十进一”我们称之为十进制。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创造了各种表示数的方法,这种数的表示系统就是数制。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的十进制数。
“0”和“1”的组合——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yxyaojuan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为什么用二进制来表示、存储信息;2掌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用二进制数的原理;十进制整数与二进制数互相转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快乐,热爱生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难点:对位权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1903年—1957年)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他在计算机、数学、逻辑学、量子物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于1946年提出“冯〃诺依曼结构”的设计思想,成为现代计算机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
2、冯〃诺依曼结构的要点:①计算机由输入、存储、控制、运算、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组成;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③将程序(即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集合)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二、新课: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编码的原理。
2、二进制的定义;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二进制是由数字“0”和“1”组成,计算规则采用逢二进一,借一当二的一种表示数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二进制”。
3、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①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整数的对应关系:②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③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整数的方法。
三、课程延伸:1、二进制码定义。
在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是仅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成的基二码,我们称之为“二进制码”。
2、生活中除了十进制、二进制外,还有其他的数制吗?请举例。
四、教学反思。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教案教案标题: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2. 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3. 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不同数据类型的表示方式。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白板和白板笔。
3. 演示用的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表格。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并与实际生活中的表示方式进行对比。
知识讲解:2. 介绍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3. 讲解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包括从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和从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示范演示:4. 在白板上演示一个二进制数如何转换为十进制数,并解释每一步的过程。
5. 在白板上演示一个十进制数如何转换为二进制数,并解释每一步的过程。
探究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给定的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进行转换,并相互核对答案。
7. 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转换方法,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知识拓展:8. 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类型,例如整数、浮点数和字符,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9. 解释不同数据类型的表示方式对存储和计算的影响。
练习和巩固:10.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11. 收集学生的练习册,检查他们的答案,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总结:12.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强调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的重要性。
1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疑惑。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进制的表示方式,例如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并了解它们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中的答案,评估他们对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的理解程度。
-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