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易变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4.51 KB
- 文档页数:9
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战略调整海湾地区是世界上最为繁荣的经济区域之一,面对一系列地缘政治和经济变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分析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探究其意义,从经济、能源、安全等角度分析,并提出建议和预测。
一、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湾地区经济包括石油、石化产品、化肥、纺织品、水泥、钢铁、建筑材料及其他工业品和农业产品。
其中,石油产业是海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是该地区的主要产油国家。
海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油价上涨,海湾国家凭借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广泛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海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因为它们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由于石油价格下降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海湾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海湾国家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加强经济多元化。
具体来说,他们正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建设自由贸易区、推动金融和服务业等。
鉴于他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该国家已着手多元化经济,通过推广电气化服务、创新材料、建立新的金融资本市场等实现经济多元化的目标。
二、海湾地区的战略调整海湾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影响着局势。
同样,在新形势下,海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和稳定,也在积极调整其战略。
首先,建立防务合作体系。
在面对多种复杂安全挑战的同时,海湾国家通过加强防务建设、建立区域安全结构等措施,建立起合作的防务体系。
这些举措有助于沟通、商讨和制定共同的防务和安全政策,促进区域各国出门的协调和合作。
其次,强化区域合作经济机制。
随着海湾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个地区的国家逐渐了解到经济固定和区域稳定之间的潜在联系。
海湾国家可以结成经济同盟、推广金融、技术和人才交流、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
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海岛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衷的旅游目的地。
而辽西海域作为中国东北沿海地区的海域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海岛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扩展,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也发生了变迁。
本文将围绕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展开研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梳理和对当前海域的调查研究,探讨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及其原因,并对未来的海岛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一、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及原因分析辽西海域位于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包括辽宁省西部、渤海湾和黄海北部的一部分海域。
这一海域拥有着众多海岛资源,其中一些海岛具有较高的生态景观和旅游价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扩展,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发生了变迁。
1. 近代以前在近代以前,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相对稳定。
史料记载,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相对较多,其中一些海岛人迹罕至,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
这些海岛成为了渔民和海上商船的避风港,也是一些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这一时期的海岛数量并未有明显的增减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开始出现了变迁。
一方面,部分海岛被开发利用,用作港口、工业区、旅游度假区等用途,导致了一些海岛的消失或面貌的改变;一些原本未被开发的海岛,也因为人类的活动而受到了破坏,使得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一些无人岛也因为海洋环境的变化而消失,或者因为地质作用而新生。
3. 当前状态通过对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海岛数量的变迁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类活动的扩展是导致海岛数量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未来的海岛保护和利用中,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海岛资源的管理,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合理利用海岛资源,同时也要加强对未被开发的海岛资源的保护,保持其原始的自然风貌。
二、未来海岛保护和利用建议1. 加强管理和保护2. 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在海岛资源的利用中,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合理利用海岛资源。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周乐萍决摘要j在全球经济疲软乏力的情况下,海洋经济整体增速大I于全球经济增速,从而成为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新的I增长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发展策I略,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新的布局。
本文选择了美国、I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具有不同特征的传统海洋强丨国,分析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海洋发展战略动态等,I了解全球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世界海洋经济发展I趋势。
基于此,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经济规划、I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绿色发展、海洋经济环境、海洋I民众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为中国海洋经I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I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世界海洋经济船舶制造业I传统海洋国家*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动态对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019RKC23008)中间成果。
**周乐萍(1985~),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经济。
128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乙海洋蕴藏的丰富资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未来福祉和经济繁荣的依托所在。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价值和战略意义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2018年,全球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还将增加2倍,年均增速将达到3.45%,就业拉动水平也将高于世界经济整体水平。
①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制定相应措施来应对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一)美国1-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美国来说,海洋经济是美国经济重要且具有弹性的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依赖海洋和五大湖的六大海洋产业。
美国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民经济贡献和就业贡献突出。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区域的扩大,沿海经济区的发展蒸蒸日上,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以其独特的区位、资源及环境优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海岛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不仅是我国海洋开发的天然基地,更是我国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从而对海岛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海岛发展;经济发展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expan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economic zone day by day, i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por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 and with its unique loc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 in our country’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dvantages dominated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nd the isl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system, not only is China’s ocean development of natural base,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mportant bas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island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ussed, and on the islan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ays of further exploration.Keywords: island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Isl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随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海洋资源和海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海岛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海岛经济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东南亚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焦点。
此地区国家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来看经济长势良好。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经济总体情况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稳定,过去20年中平均增长率达到6%。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9年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5%以上。
由此可见,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稳步推进。
2.贸易发展状况东南亚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与日俱增。
2018年,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贸易总额分别达到6332.5亿美元、2095.7亿美元和1689.5亿美元。
随着贸易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3.投资环境东南亚地区虽然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但相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2018年,财富(Fortune)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06家公司在东南亚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这是因为这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投资。
4.人口与市场东南亚地区拥有近6亿的人口,总人口不算太多,但人口分布密度较高,且已到达一定的投资价值。
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中产阶层也在快速增长,这使得一些外国企业希望能够在该地区市场获得份额。
5.劳动力由于当地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也较为低廉。
自去年以来,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增加了代表性的投资,这些投资都是源自人力成本优势。
二、未来经济趋势1. 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潜在客户数量和数字科技创新积累极具潜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线跨境支付、物流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呈现出景气的发展趋势。
2.内需市场的崛起随着东南亚中产阶层人口的不断壮大,其对奢侈品、高级消费品以及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强,并逐渐形成了强有力的内需市场。
因此,未来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更多的依靠内需市场的崛起。
3.崛起的区域贸易东南亚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其贸易发展逐年提升,一系列免税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促使中国企业涌向东南亚进行投资布局,为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章:绪论海洋经济是指基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航运、渔业、油气勘探、海洋工程、旅游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海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以期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第二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是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之一,拥有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包括12个海洋经济区域和200多个海岛。
我国的海洋经济主要分为渔业、海洋油气、海洋工程和海洋旅游四大领域,其中,渔业一直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同时,我国的海洋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低端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第三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海洋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一些过度开发的现象也开始逐渐出现,如追求短期利益的滥捕滥捞等,会导致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2.海洋环境污染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造成的。
如渤海湾、黄海和东海等地区海水污染严重,并且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海洋漏油事故,这些都给我国的海洋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生态破坏我国的一些海洋渔业资源在过度开发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过度捕捞、生态失衡等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我国一些海岛旅游和开发项目也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第四章: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建议1.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我国海洋产业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以渔业为主。
因此,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提高海洋领域内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
印尼经济实力现状分析报告简介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岛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尼经历了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长,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报告将对印尼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印尼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印尼的GDP增速在2019年达到了5%,尽管受到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争端的影响。
此外,印尼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这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主要行业印尼经济的主要行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农业和服务业。
制造业是印尼经济的关键部门,占据GDP的大部分份额,其中汽车制造、纺织和服装等行业表现出色。
采矿业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印尼是全球重要的煤炭出口国之一。
农业在印尼的就业和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农产品包括橡胶、棕榈油、咖啡和稻米。
服务业的增长也非常迅速,尤其是旅游和金融服务领域。
进出口贸易印尼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国家,其出口主要包括矿产品、农产品、制造品和石油。
进口主要涵盖机械设备、化学品、电子产品和农产品。
中国、美国和日本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
然而,印尼的贸易逆差一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下降以及大量进口商品的增加。
为了改善贸易状况,印尼政府一直在努力吸引外国投资和扩大出口。
投资环境印尼具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年轻的劳动力,这使得它成为外国投资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然而,印尼的投资环境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政府管理能力不足、腐败和官僚主义。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印尼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简化办事程序、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法律体系。
未来发展印尼经济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政府计划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和农业发展,以及提高教育和卫生系统的质量。
此外,印尼也将继续加强对外贸易,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然而,印尼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减少贫困、改善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等。
2023菲律宾发展报告引言菲律宾是一个东南亚国家,地处太平洋环火山带,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国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菲律宾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菲律宾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经济概况菲律宾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定增长。
根据预测,到2023年,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继续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此外,菲律宾在信息技术、旅游和农业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经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菲律宾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包括减税措施,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到菲律宾投资,并提高商业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改善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菲律宾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预计到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将继续增加。
菲律宾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政府改革和开放的经济政策也使其成为外国投资者的首选。
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是菲律宾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的部门。
菲律宾的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菲律宾人才丰富,英语流利,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外包服务的首选目的地。
预计到2023年,菲律宾的信息技术产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政治发展政治体制菲律宾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府由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六年。
参议院和众议院是菲律宾国会的两个组成部分,负责立法工作。
政府稳定性菲律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治不稳定,但近年来政府相对稳定。
2023年的选举预计将进一步巩固菲律宾的政治稳定。
政府稳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法治和打击腐败,以保持政治稳定。
区域安全菲律宾是一个位于南海地区的国家,周边存在一些安全挑战。
在2023年,菲律宾政府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第l5卷第2期 2 0 0 6年6月
世界地理研究
WORLD REGIONAL STUD皿S Vo1.15,No.2
Jun.,2 0 0 6
文章编号:1004—9479(2006)02—0001—09 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 增长易变性研究
佘丽敏 , 许学强 , 程川生。 (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2.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济南250014; 3.山东大学图书馆,济南250100)
摘要:海岛国家(地区)是世界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文章首先对1980—2002年42个海 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易变性进行比较.然后探寻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 长速度与增长易变性的关系。最后,根据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的易变性两个指标对42个海岛 国家f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共得N/L种经济增长类型。 关键词: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易变性 中图分类号:FI12.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后半叶至今,经济增长竞赛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展开,以人均收入提高为目标的 经济增长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自觉行动,并是民族国家命运前途的决定因素,然 而世界现代经济增长的轨迹跌宕起伏。海岛国家(地区)大多具有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 相对缺乏,内部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等特征,上述特征导致海岛国家(地区)这一特殊的 经济地理单元的经济增长道路更多波折。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波动历来是经济学者关注的课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1995年Ramey和Valene Ramey的研究:增长率的较大波动与较低速度的平均增长是相关 的…。Ramey和Valene Ramey与大多数学者一样,在研究过程中将绝大部分海岛国家(地 区)排除在样本国家的选取之外,理由是海岛国家(地区)相对大陆国家(地区)来说,个性太 突出,不容易把握。也正是基于此原因,将海岛国家(地区)作为一类经济地理单元进行单 独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的确,各个海岛国家(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特征差异非 常明显,但这并不代表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无章可寻。本文抛砖引玉,通过对46个 海岛国家(地区)的比较和归纳研究,试图探寻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易 变性之间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采取聚类分析法划分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类型,以丰 富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
1 研究范围界定和资料来源 1.1研究范围界定 本文“海岛国家(地区)”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全部领土或行政范围位于海岛上的国
收稿日期:2006—02—26; 修订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佘丽敏(1976一),女,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世界地理研究 l5卷 家和地区,如英国、塞浦路斯、中国台湾、马尔代夫等,第二类海岛国家(地区)虽然有一部分 领土或行政范围在大陆上,但其经济重心位于海岛,并且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海岛国家(地 区)”,如中国香港。为了研究的方便,又将“国家(地区)”的范围界定在世界银行成员国和 人口超过3万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209个。既符合论文对海岛国家(地区)定义,又符合 论文对国家(地区)范围界定的海岛国家(地区)有62个(其中海岛地区18个),约占世界国 家(地区)总数的三成。其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海岛国家(地区)共19个,约占海岛国 家(地区)总数的1/3,本文称其为“大海岛国家(地区)”;其余43个海岛国家(地区)人口 规模不足100万,约占海岛国家(地区)总数的2/3,本文称之为“小海岛国家(地区)”。又 由于大海岛国家(地区)、古巴以及15个小海岛国家(地区)资料缺失,故本文主要研究42 个海岛国家(地区)1980—2002年的经济增长(表1)。 表1 按地理分区‘和收入分组 划分的42个海岛国家(地区) 地理分区 收入组别 国家(地区) 低收入 印度尼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下中等收入 菲律宾、斐济、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汤加、瓦努阿图 东亚和太平洋 高收入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13本、新西兰、新加坡、法属波利尼西 亚、新喀里多尼亚
欧洲和中亚 高收入 英国、爱尔兰、冰岛、塞浦路斯 低收入 海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 下中等收入 多米尼加共和国、牙买加、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米尼克国、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 比地区 上中等收入 斯、圣卢西亚 高收入 波多黎各、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 中东和北非 高收入 巴林、马耳他 南亚 下中等收入 斯里兰卡 低收入 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下中等收入 佛得角 上中等收入 毛里求斯、塞舌尔
注:1.此处地理分区为世界银行的经济地理分区,与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分区不一致; 2.收入分组是世界银行根据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GNI,世界银行图表法计算),将209个国家(地区) 划入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个收入组别。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低收入国家(地区)是指 2002年人均GNI为735美元或以下者;下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是指人均GNI为736—2935美元者;上中等 收入国家(地区)是指人均GNI为2936—9075美元者;高收入国家(地区)是指人均GNI为9076美元或以上者。 3.粗体为大海岛国家(地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4>>CD—ROM。
1.2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4>>CD—ROM, 它是研究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的权威数据库之一。除中国台湾省 外的41个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均来源于该数据库,中国台湾省资料 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研究区域概况 海岛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期 佘丽敏等: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易变性研究 3 西兰是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个海岛国家,格陵兰则地处高纬度寒带。从七大洲来看,海 岛国家(地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从四大洋来看,海岛国家(地区)大都位于大 西洋和太平洋及其内海、边缘海和海湾中。 本文研究的海岛国家(地区)数量约占世界国家(地区)总数的三成,其土地面积和人口 分别只占世界土地面积和人口的3.82%和9.44%,但海岛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却不可 小觑。2002年,海岛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2.83%,即海岛国 家(地区)以不到世界1/25的土地面积,养活世界1/1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1/5多的财富。 2002年海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3997美元(1995年不变价格),是同期世界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的2.46倍。毫无疑问,海岛是相对于沿海陆域经济的“第二经济带”。 但是,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既有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英国,又有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爱尔兰、新西兰和冰岛等,当然更多的是二战后 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在发展中海岛国家(地区)中,既有上世纪6O、7O年代迎头赶上 的收人水平较高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省,又有联合国定义 的最不发达国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简称为LDCs),如马达加斯加、东帝汶、基里巴 斯、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佛得角、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马尔代夫和海地等 l1个国家
3 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易变性 1995年Ramey和Valene Ramey采用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指标研究经济增长的易变性, 作者认为有所不妥。为了消除平均值的影响,通常将均值和标准差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更能 说明一个数列的数值分布情况 J。本文选取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指标和历年人均GDP 增长率的变差系数指标分别衡量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易变性。 3.1 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1980—2002年世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2%,42个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速 度快慢不等,26个国家(地区)增长速度快于世界,l6个慢于世界;海岛国家(地区)增长速 度差异悬殊,增长率极差达8.7O个百分点(表2)。中国台湾省经济增长取得了全球瞩目的 成就,人均GDP年均增长率高达5.9%,列海岛第一位;爱尔兰经济增长率约4.8%,90年 代初至今是爱尔兰的“凯尔特虎”腾飞阶段,爱尔兰由原来的“欧洲农村”变为今天欧盟中经 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前十位的海岛国家(地区)还有毛里求斯、圣基茨和 尼维斯、新加坡、塞浦路斯、安提瓜和巴布达、中国香港、马耳他和印度尼西亚8个。经济增 长速度排名最后十位的海岛国家(地区)(按经济增长速度从A,N大排列)是海地、马达加斯 加、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林、菲律宾、瓦努阿图和马 绍尔群岛,其中前5个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负值,海地和马达加斯加人均GDP年均增长 率分别为一2.8%和一2.1%,人均收人迅速下降,海地人均GDP从1980年的632美元下降 到2002年的338美元,马达加斯加从343美元下降至215美元;后5个国家(地区)人均 GDP年均增长率在O%一0.2%之间,人均收人停滞不前或缓慢增长。 总之,海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分异,从收人组别来看,高收人经济体经 济增长表现最佳,低收人经济体表现最差。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增长快的lO个海岛国家 (地区)分布分散,东亚和太平洋占4个,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各2个,撒哈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