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保税区企业劳动管理办法
- 格式:pdf
- 大小:131.52 KB
- 文档页数:5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大连地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标 签】出口加工区【颁布单位】大连市国家税务局【文 号】大国税函﹝2004﹞37号【发文日期】2004-08-10【实施时间】2004-01-01【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出口退税保税区国税局: 现将《大连地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实际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将情况反馈到进出口税收管理处。
加工区水、电、气退税管理的具体政策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现行文件执行。
二○○四年八月十日大连地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管理办法(试行 ) 为规范大连地区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耗用水、电、气管理规程,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的工作职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耗用水、电、气准予退税通知》(国税发﹝2002﹞116号)等文件及相关规定,结合大连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保税区国税局的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以下简称退税部门)负责大连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的登记、审核、管理工作。
退税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按季度接收加工区内生产企业的水、电、气退税申报,并于当季最后一个月的月底前审核完毕,将经过主管局长签批的《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申报表》和《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汇总表》(见附件)上报大连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
退税部门应于每年清算期内,对本年度加工区企业耗用水、电、气的退税情况进行清算,并将清算结果上报进出口税收管理处。
进出口税收管理处负责出口加工区耗用水、电、气退税的审批和退库工作。
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将保税区退税部门上报的《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汇总表》签字后返还其中一联,同时留存一联,并将退税部门上报的《出口加工区内生产企业耗用水、电、气退税申报表》,送交国库部门办理退库手续。
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大连市企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规定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2003年3月1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二00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大连市企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平等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
本规定所称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区域、行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或区域、行业的企业组织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商谈的行为。
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平等协商一致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企业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不一致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职工具有约束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级总工会和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建立的三方协商工作会议委员会,共同对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为平等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提供指导服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管理集体合同工作并与工会共同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实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一条为规范保税区企业的管理,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税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保税区内的所有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物流企业等。
第三条企业应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保税区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批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织机构等。
第六条企业应定期向保税区管理部门报送企业基本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七条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事项,应及时向保税区管理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第三章财务管理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第九条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报表,定期进行财务审计。
第十条企业应依法纳税,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税费。
第四章劳动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第十三条企业应依法支付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第十四条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六条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企业应依法配备安全生产设施,确保生产安全。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九条企业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保税区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章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大连保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举办保税区劳动法律法规及基层调解员培训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保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3.11.05•【字号】•【施行日期】2013.11.05•【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大连保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举办保税区劳动法律法规及基层调解员培训班的通知区内各街道相关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大连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谐使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及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调解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调解技能,区人社局将于近期举办我区劳动法律法规及基层调解员培训班。
现将培训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时间及地点时间:2013年11月12日上午9:00时-15:00时地点:二十里堡街道二、培训对象二十里堡、汽车产业区、亮甲店、大窑湾街道及辖区企业工会主席、人事专管员及基层调解员;各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
三、培训内容1、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在企业劳动法律实务中的应用。
2、劳动合同签订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3、疑难问题解析及典型案例分析。
4、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程序。
四、注意事项1、本次培训后安排统一时间考试,考试内容为本次培训的相关内容,考试合格者由省劳动厅颁发调解员资格证书。
2、参加培训时请携带一寸近期照片一张,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和工作单位。
3、本次培训免费,教材40元/本。
联系人:袁媛、曹燕华联系电话:87313963、87316951(传真)办公地址:保税区管委会D座707室大连保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关于修订《大连保税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部分内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7.04.12•【字号】大保管发〔2017〕26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关于修订《大连保税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部分内容的通知大保管发〔2017〕26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退休的通知》(大人社发〔2016〕19号)、《关于被征地农转城人员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保税区管委会决定对《关于印发大连保税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大保管发〔2014〕44号)部分内容修订如下:一、第一条修订为: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大政办发〔2006〕171号)、《大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大政发〔2010〕4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通知》(大政发〔2016〕42号)以及辽宁省、大连市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和被征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第七条修订为:保障对象资格认定及档案建立程序:(一)村委会提出拟认定的保障对象名单,由街道办事处初审后报送区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户籍管理部门,进行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和户籍情况的审核。
(二)村委会综合审核结果,修订拟认定的保障对象名单,经被征地人员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公示7天后,确认保障对象名单,报送街道办事处。
(三)街道办事处审核保障对象资格认定材料后,报区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废止137件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废止137件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大劳发〔2009〕17号)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为保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办法的通知》(大政发[2007]46号)规定,决定废止137件规范性文件,现将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废止的137件规范性文件目录二○○九年二月一日附件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废止的137件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大劳险字[1981] 314号关于探亲假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大劳服字[1986]165号关于实行《大连市职工待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3大劳服字[1986]166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国营企业待业职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大劳险字[1987]27号转发《关于划分因工和非因工伤亡界限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5大劳管字[1987]60号关于贯彻执行大连市人民政府大政发(86)173号文件若干问题的函6大劳服字[1990]179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待业职工基地劳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7大劳发[1990]210号关于印发大连市贯彻执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8大劳服字[1991]49号转发关于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收缴问题的通知9大劳服字[1991]67号关于县区属以上集体企业职待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0大劳培字[1992]82号印发《大连市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1大劳薪字[1992]102号印发《大连市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行方案》的通知大劳发[1992]150号印发关于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3大劳发[1992]153号印发《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退(离)休人员管理等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14大劳鉴字[1993]l号转发《辽宁省劳动鉴定暂行办法》的通知15大劳外字[1993]11号关于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用工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16大劳培字[1993]13号关于技师家属“农转非”有关问题的通知17大劳计字[1993]19号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量宏观管理办法18大劳计字[1993]24号印发《大连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通知19大劳仲字[1993]32号关于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问题的通知20大劳发[1993]34号关于确定企业职工退(离)休费计发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21大劳发[1993]45号关于当前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中几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大劳培字[1993]70号印发《大连市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3大劳薪字[1993]87号印发《大连市县(市)区属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通知24大劳力字[1993]128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工人跨地区调转暂行规定》的通知25大劳发[1993]133号关于对中央、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26大劳险字[1993]139号关于调整企业因工致残职工护理费标准的通知27大劳计字[1993]160号关于转发《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28大劳发[1993]161号印发《关于深入县(市)、区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现场办公纪要》的通知29大劳服字[1993]179号关于实施《大连市城镇职工待业保险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30大劳薪字[1993]189号关于印发《企业厂长(经理)工资收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31大劳培字[1993]197号关于技术等级证书有效范围等问题的通知大劳外字[1993]20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工作的通知33大劳险字[1993]209号关于调整企业部分死亡职工的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标准的通知34大劳发[1994]25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35大劳服字[1994]79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失业职工管理办法》的通知36大劳外字[1994]166号转发劳动部关于颁布《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的通知37大劳监字[1994]248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劳动监察规程》的通知38大劳力字[1994]271号关于签订、变更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通知39大劳发[1995]3号转发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通知40大劳险字[1995]6号关于转发《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41大劳安字[1995]9号转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大劳发[1995]3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43大劳管就字[1995]114号转发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44大劳发[1995]118号关于申请失业救济要与再就业相结合若干问题的通知45大劳险字[1995]270号关于贯彻《大连市城镇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补充意见的通知46大劳险字[1995]293号关于贯彻《大连市城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47大劳计字[1995]294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使用外地劳动力管理办法》的通知48大劳险字[1995]317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乡(镇)村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49大劳发[1995]336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外来劳动力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50大劳管就字[1995]341号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通知51大劳管就字[1996]32号《关于在乡(镇)村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的意见》的通知大劳险字[1996]45号关于养老保险参加行业统筹的企业其它社会保险应参加地方统筹的通知53大劳险字[1996]67号关于贯彻《大连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实施办法》几个问题的处理意见54大劳险字[1996]14l号关于企业贯彻《大连市职工医疗保险暂行规定》等六个政府规章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55大劳计字[1996]144号关于严格控制亏损企业工资发放的通知56大劳计字[1996]175号转发关于对部分行业、企业实行工资控制线办法的通知57大劳服字[1996]153号印发《大连市失业人员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58大劳管就字[1996]167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59大劳仲字[1996]183号印发《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有关规定》的通知60大劳管就字[1996]191号转发劳动部等四部门《关于逐步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61大劳职技字[1996]12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大劳职技字[1996]124号印发《关于继续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63大劳职技字[1996]125号印发《大连市〈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高级技师合格证书〉核发与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64大劳职技考字[1996]161号关于加强技工学校学制管理意见的通知65大劳险字[1996]166号关于职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级的通知66大劳服字[1996]168号关于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67大劳职技考字[1996]189号关于大连市部分职种实行统一鉴定时间有关规定的通知68大劳职技考字[1996]190号关于印发《大连市技师、高级技师考评方案》的通知69大劳服字[1996]20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转业训练管理办法》的通知70大劳管就字[1996]203号转发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71大劳险字[1996]286号关于对企业实行养老保险费全额统一征缴养老金统一支付的通知72大劳管就字[1996]258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73大劳管就字[1996]260号《大连市劳动合同鉴证规则》的通知74大劳仲字[1996]293号大连市兼职劳动仲裁员管理办法75大劳鉴字[1997]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劳动鉴定工作规则》的通知76大劳服字[1997]6号关于进一步细化失业职工管理强化再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77大劳管就字[1997]68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78大劳发[1997]81号关于印发贯彻《大连市关于解决困难企业特困职工生活问题的通知》实施意见的通知79大劳职技字[1997]87号关于加强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术等级证书》核发与管理工作的通知80大劳监字[1997]89 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劳动年检实施办法》的通知81大劳管就字[1997]145号关于认定企业安置招用下岗、失业职工和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82大劳鉴字[1997]105号关于劳动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83大劳计字[1997]153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暂行办法》的通知84大劳发[1997]207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期间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85大劳发[1997]210号关于困难企业建立工资预留户审批程序补充规定的通知86大劳职技字[1997]217号印发《大连市转业训练规定》的通知87大劳职技考字[1997]251号关于加强技工学校校长队伍管理的规定88大劳险字[1998]4号关于大连市破产企业部分职工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通知89大劳监字[1998]30号关于重申劳动监察管辖范围的通知90大劳险字[1998]83号关于大连市社会保险有关规定的通知91大劳计字[1998]92号关于解决当前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意见的通知92大劳计字[1998]102号关于严格控制亏损企业工资发放的通知93大劳职技字[1998]131号关于贯彻《大连市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94大劳管就字[1998]134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95大劳计字[1998]168号关于严格控制拖欠养老保险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企业工资发放有关规定的通知96大劳服字[1998]176号关于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97大劳发[1998]184号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大连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98大劳管就字[1998]187号关于企业停止办理停薪留职等手续的通知99大劳职技字[1999]10号关于印发《大连市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00大劳计字[1999]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管理的通知101大劳职技考字[1999]77号关于印发《大连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02大劳计字[1999]120号关于实行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方案备案制度的通知103大劳医字[1999]128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审定管理办法》的通知104大劳管就字[1999]143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05大劳医字[1999]15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审定管理办法》的通知106大劳服字[1999]159号关于对城镇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的通知107大劳管就字[1999]163号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08大劳管就字[1999]164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109大劳险字[2000]18号关于加强劳动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10大劳险字[2000]25号关于职工因工伤亡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111大劳医字[2000]44号印发《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办法》、《大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的通知112大劳管就字[2000]45号关于对劳动合同管理几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13大劳计字[2000]54号大连市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114大劳仲字[2000]83号关于印发《劳动争议处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115大劳险字[2000]84号关于劳动鉴定所需病历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116大劳发[2000]107号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收回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17大劳险字[2000]112号关于城镇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及所发生的费用支付问题具体意见的通知118大劳险字[2001]3号关于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19大劳管就字[2001]23号关于加强聘用离岗人员劳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20大劳险字[2001]24号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有关问题的通知121大劳管就字[2001]48号关于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22大劳管就字[2001]57号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通知123大劳计字[2001]59号关于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办法补充意见的通知124大劳医字[2001]61号关于将五种慢性病门诊部分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125大劳管就字[2001]83号关于小时工形式就业若干规定126大劳发[2002]23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127大劳发[2002]36号印发《关于统筹基金支付五种慢性病部分门诊治疗费用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128大劳发[2002]60号关于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申报、认定等工作的通知129大劳发[2002]65号关于企业因工伤残职工解除合同后旧伤复发问题的处理意见130大劳发[2002]91号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平均医疗费用控制标准的通知131大劳发[2002]111号关于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32大劳发[2003]3号关于下岗转失业人员医疗待遇有关问题的意见133大劳发[2003]13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认定办法》的通知134大劳发[2003]14号关于印发《大连市〈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办法》的通知135大劳发[2003]15号关于印发《援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136大劳发[2003]61号关于调整肾(肝)移植术后抗排斥药统筹基金支付标准的通知137大劳发[2003]76号关于调整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人次费用及单病种结算标准的通知——结束——。
大连市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0.04.01•【字号】大保管发[2010]15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大连市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大保管发[2010]15号)管委会各部门、街道办事处、直属公司:经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大连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一日附件:大连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保税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维护被征地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辽宁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辽政办发[2005]81号),《大连市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大政发[1998]57号)、《大连市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大政发[2002]15号)、《大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大政发[2010]4号),以及大连市关于农转城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被征地人员是指在二十里堡辖区内,因保税区管委会依法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而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的二十里堡在籍人口。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是指保税区管委会将二十里堡辖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后,为妥善解决被征地人员的养老、就业和医疗等问题,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条建立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坚持生存和发展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统一;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能承受,被征地人员能接受;公正、公开;制度设计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相衔接。
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中小企业局关于印发《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中小企业局•【公布日期】2007.11.06•【字号】大财企[2007]638号•【施行日期】2007.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中小企业局关于印发《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大财企〔2007〕638号)各有关单位:现将《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中小企业局二○○七年十一月六日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鼓励创业,推动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委发[2005]99号),决定设立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创业扶持资金)。
为规范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创业扶持资金是指在民营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用于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进驻小企业创业基地的企业(以下简称创业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特色大厦的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民营企业按辽宁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辽宁省统计局下发的《辽宁省民营经济统计制度(试行)》(辽乡企字[2002]20号)规定执行。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创业基地是指由政府、民营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出资建设,拥有扶持小企业创业的固定场所、服务设施和服务措施,为创办和培育小企业成长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
集团劳动用工管理办法以下是一份集团劳动用工管理办法的示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企业的所有部门、子公司和合作单位用工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集团企业是指由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第四条集团企业应当依法进行用工登记,并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档案。
第五条集团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企业的规章制度招聘、录用、解聘员工,不得进行歧视性用工。
第六条集团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七条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二章用工登记和档案管理第八条集团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员工用工登记,并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档案。
第九条员工用工登记应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用工形式、劳动合同等内容,并在用工关系解除后进行注销。
第十条集团企业应当妥善保管员工劳动用工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保密。
第十一条集团企业应当建立员工福利制度,记录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奖惩情况,并及时公示。
第三章用工招聘和录用管理第十二条集团企业应当按照用工需求和招聘程序,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
第十三条集团企业应当明确招聘条件,并依法依规进行面试、体检和背景调查等程序。
第十四条集团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明确劳动关系、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等内容。
第十五条集团企业应当依法支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及时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四章劳动纠纷处理第十六条集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员工的劳动纠纷。
第十七条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劳动纠纷,应当首先通过谈判等和解方式解决。
第十八条如无法通过和解方式解决,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九条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关爱和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支持。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大连保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并调整人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公布日期】•【字号】大保管办发[2013]40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治安管理正文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大连保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并调整人员的通知(大保管办发〔2013〕40号)机关各部门、产业园区,各街道,各有关驻区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辽委发〔2011〕23号)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12〕1号)精神,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将大连保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大连保税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对其职责任务和成员单位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职责任务大连保税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是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各单位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重点协调推动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社会管理重要事项;对各单位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各单位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对社会管理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策措施建议;协调、指导社会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办理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组成人员主任:宋晓波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副主任:吕国斌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成员:曹东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于恒宝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邵志勇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审计局局长张伟办公室主任、应急办主任戴均进办公室副主任、法制办主任李军民办公室副主任、督查室主任柴立斌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司法局局长朱倬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局长安恒华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张文卿社会事业管理局局长戴英财政局局长邹爱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军规划和土地房屋局局长方林城市建设交通局局长刘振勇保税物流局局长栾海涛经贸合作局局长王晓林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包周礼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仉培宏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廖晓东一方卫星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卢松汽车产业区管委会主任富强亮甲店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韩景能源港区管委会主任马涛二十里堡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荣勋亮甲店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广君大窑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尹丽总工会副主席、妇联主席赵英甫团区委书记靳延勇大窑湾海关关长涂斌大连海关驻保税区办事处主任孙明堂市工商局保税区分局局长徐葛明国税局局长周势杰地税局局长李春和市环保局大孤山半岛分局局长刘金会市公安局保税区分局局长赵凯声检察室主任施洪瑛市公安消防支队保税区大队大队长王钰师大窑湾边防检查站政委郭志强新港边防检查站政委三、工作机构大连保税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主任由柴立斌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政法委副书记王春歌同志担任。
大连保税区企业劳动管理办法
【文 件 号】大政发[1993]2号
【颁布部门】大连市政府
【颁布时间】1993-02-07
【实施时间】1993-02-07
【时 效 性】有效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及《大连保税区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大连保税区内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办事机构(以下简称保税区企业)。
第三条保税区企业的劳动管理,由大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
第四条保税区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可自行确定机构、人员编制、招聘职工标准、工资分配形式和依法聘用、辞退(解除劳动合同)职工。
第五条保税区企业,可以采取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自行招聘职工,也可以委托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代为招聘职工。
企业招聘职工不受区界和所有制限制。
第六条企业招聘职工,应到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呈办手续。
其中,中国籍职工,由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签发《劳动手册》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作为就业、享受待业保险、退休养老保险和重新登记就业的凭证。
第七条保税区企业职工,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
企业应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须经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签证。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任务、报酬、期限、工作条件、保险福利、违反合同的责任及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依法签订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必须履行。
第八条下列职工,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经过试用不合格的;
(二)经过培训不能适应要求也不宜改调其他工种规定的;
(四)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按中国政府对劳动合同制工人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五)按照中国政府关于辞退违纪职工的有关规定应予辞退的;
(六)企业依法宣告解散的。
第九条下列情况,企业不得解除合同:
(一)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的;
(二)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工在孕期、产假和哺乳期间的。
第十条下列情况,企业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经保税区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确认,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
(二)企业不能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职工有升学、外迁等特殊情况的;
(四)企业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
第十一条企业和职工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除有本办法第八条(一)、(五)项情形外,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须征求本企业工会意见,并向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企业职工被开除、劳动教养和判刑的,其劳动合同自行解除。
第十二条企业对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聘、应聘的职工或按第八条(三)、(四)、(六)项规定和第十条(一)、(二)、(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应按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本人实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三个月平均工资计算)的生活补助费;但是,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企业对按第八条(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除发给生活补助费外,还应按本人平均实得工资发给三至六个月的医疗补助费。
第十三条企业职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一定后果的,企业可以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不同的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企业开除职工应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并向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工资形式和奖励、津贴制度,由企业自行确定,报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应按不低于大连地区同
行业国营企业平均工资的120%确定。
企业停产期间,应按月发给职工停工工资。
停工工资不得低于职工本人停工前三个月实得平均月工资的70%。
第十五条企业应分别按职工实得工资的20%、1%和25%提取职工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职工住房补助基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由企业向市政府指定的机构缴纳;住房补助基金留给企业用于解决职工住房。
第十六条职工在职期间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中国政府对国营企业职工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中如实列支。
企业应按中国政府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职工因工死亡和因工致残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企业按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支付补偿费。
第十七条企业实行每周不多于六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多于八小时的工作制度。
企业职工享受中国政府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休假待遇。
企业确因需要,安排职工加班加点,每人每月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职工超时工作,企业应按规定付给加班加点工资。
第十八条企业须按照国家统计法规的有关规定,向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报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第十九条企业应执行中国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保证职工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工作。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无效时,可向保税区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办法,由大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