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花园小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某花园小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某花园小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某花园小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 总论

1.1项目由来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并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能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我们特进行了这次对武汉市南湖花园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武汉市南湖花园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和分析。接到对该区域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任务后,我们环评课设小组组员多次到南湖花园城进行现场考察和调查,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评价技术路线和确定评价重点。

此次课程设计的调查重点是对南湖花园城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对该区域的生活污水排放、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作简要说明,同时还对该区域的居民、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人员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依据,完成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本报告将利用当地已有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作为基本依据,评价和分析武汉市南湖花园城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通过收集近期的相关资料,对南湖花园城环境状况作影响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并据此强化环境管理,使之与南湖花园城的整体规划相协调,达到该区域的和谐发展。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日颁布,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年5月15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日颁布,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9)《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国发〔2007〕37号,2007年11月);(1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1月1日)。

1.2.2 地方法律法规及环保规划

(1)《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第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1994年12月2日);

(2)《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武政办[2006]178号,2006年10月1日印发);

(3)《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203号);

(4)《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武汉市人民政府(2006)41 号);(5)《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改善中心城区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6年03月12日);

(6)《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摘要)》(武汉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局);

(7)《武汉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2006年4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8日起施行);

(8)《武汉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武汉市政府,2002年4月5日);(9)《绿色武汉行动林业发展5年(2002-2006年)计划》(武汉市林业局,2002年1月)。

1.2.3 技术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1.3 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 评价目的

针对南湖花园城的实际特点,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目的为:

(1)通过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的调查及现状监测,了解该区域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

(2)找出存在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解决办法,以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分析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提出污染处理措施以及环境管理与运行监控计划方案,为项目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环境管理和监控依据。

(4)分析项目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建设项目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5)促进公众了解项目内容,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希望公众参与、监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

(6)通过调查及评价和分析加深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认识、理解及初步掌握环境质量评价工程的一般流程,熟悉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

1.3.2 评价原则

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本次评价相关资料的收集应当全面、充分,现状调查和类比调查分析应该具有代表性;

(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要尽量准确;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要合理、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

(4)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相一致,提出的环境管理计划要切实可行。

1.4 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根据对空气质量的不同要求,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

一类区,主要适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主要适用于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主要适用于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类标准[1]。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

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南湖花园城地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下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摘自GB3095-1996)

(2)声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产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这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限制也执行这类标准[2]。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南湖花园城综合生活服务区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见表1-2)2

类标准。

表1-2 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

单位:等效声级L eq[dB(A)]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汽车污染物排放废气

我国2004年后,全面实施相当于欧2标准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18352.2-2001)国2排放标准;2007年7月1日后,我国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2005),此标准相当于欧3标准,详见表1-3;

表1-3 欧3(EURO3)排放标准中NOx、CO、THC的单车排放系数表

(2)有组织排放废气

有组织排放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其排放标准限值见下表1-4。

表1-4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3)餐饮油烟废气排放

餐饮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标准中规定“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详见下表1-4。

表1-5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在标准中还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

(4)锅炉废气排放

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控制指标见下表1-5。

表1-6 锅炉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注:新建锅炉执行Ⅱ时段标准,林格曼黑度小于一级。

(4)建筑施工噪声排放

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下表1-6。

表1-7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表

单位:等效声级L eq[dB(A)]

(5)废水

武汉南湖花园城位于武汉市南湖附近地块,有城市污水管网的区域,故整个南湖花园城所有的生活污水必须纳入城市污水干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废水水

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见下表1-7。

表1-8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5 评价因子、级别与范围

1.5.1 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评价因子:TSP(总悬浮颗粒物);汽车废气(CO、NO x、HC)。

水环境预测评价因子:废水排放量及其CODcr、NH3-N。

声环境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1.5.2 评价级别

(1)大气环境

本次大气环境评价以对施工期扬尘的评价为主,且其影响范围较小,而南湖花园城区区域属微丘平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关于大气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本次大气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2)水环境

由于该居民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运营期面源污染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于水的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确定本次水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

考虑本项目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期机械噪声,且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声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4)生态环境

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小,生态破坏幅度不大,且项目建成后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同时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因此确定本次生态环境评价按三级进行。

1.5.3 评价范围

本次监测的南湖花园城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南端,它北接雄楚大街、南靠南湖南路、西靠巡司河和梅家山至武泰闸的武咸公路段,东至丁字桥南路。

经实地调查知,南湖花园城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交通车辆排放的废气,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南湖花园城的自然环境特征确定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为:

南湖花园城三条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瑞安街、恒安路、平安路。

1.6 评价重点

(1)废气:交通车辆的汽车废气。

(2)废水:住宅区、商业用房及公建等产生的生活废水。

(3)噪声:热泵机组、水泵房、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及建设期内施工噪声等。1.7 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保护目标为武汉市南湖花园城住居民区、教育区、商业区以及居民室外健身娱乐区等生活工作环境质量。

2 南湖花园城概况

2.1 基本资料

2.1.1 名称

名称:湖北省武汉市南湖花园城。

2.1.2 地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2.1.3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深圳市宝安集团。

2.1.4 性质

性质:住宅小区。

2.2 背景资料

武汉南湖花园城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南部,占地4800亩,规划居住人口10万,辐射人口35万人,是武汉市最早的花园式、别墅式新型住宅小区。经过十余年开发历程,南湖花园城现有中央花园、风华天城、宝安花园、松涛苑、祥和苑、新大地家园、金秋庄别墅、华锦花园、虹顶花园等30余个小区,入住人口约7万余人。武汉南湖花园城是第一个把商品房概念、物业管理概念灌输给武汉市民,曾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武汉市第一个国家级住宅小区、湖北省第一个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1992年,深圳市宝安集团正式进驻南湖,拉开了南湖花园城的建设序幕。宝安集团将先进的理念移植于南湖建设之中,也迅速在武汉刮起一阵强劲的南来

之风。几年后,南湖康乐苑、祥和苑、金秋别墅等分别建成交付使用,这些各具特色的住宅组团,汇集成了一座新城矗立于武昌南城。一时间,南湖花园城美誉盛传,成为武汉住宅开发的样板。后来声名日隆的“百步亭小区”等都在此吸取了最初的营养。

1998年,具有深港背景的学院派开发商南国置业挺进南湖。不久,在“花园中建房”的独特理念在武汉楼市迅速传开,随着南湖花园的中心楼盘中央花园深入开发,南国置业“让我们所作深深植根于对人类居住行为的理解”的“豪言壮语”也传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这句话,可以说是南国置业开发中央花园、致力南湖花园城住宅探索“人居文化”的开篇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武汉人才开始慢慢理解了“人居”与“安居”、与“居住”的本质区别。南国置业在南湖中央花园所营造出的纯正生活气息,宜人、优雅的景致,亲情化的社区氛围等等,确实变成了当时武汉人居住水平、生活品质的参照指标。自此南湖花园城正式拉开了武汉住宅往品质、品牌良性发展的序幕。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在一张规划白纸上横空出世的南湖花园城,开始以一种美轮美奂的面目示之以人:花园别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不仅小区环境在当时的武汉无出其右,其声名也日益盛隆。1999年,南湖花园城的宝安花园成为武汉市第一个国家级住宅小区,更将这种声名推至巅峰。

2.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武汉市城市化日益推进,南湖花园城的几条主干道现已成为武昌至江夏区的主干道。这座几万人的小区拥有几千辆私家车,而供出行的道路仅有武泰闸、井冈村两条小路。这无疑会带来给南湖花园城的住户带来严重的交通堵塞以及在环境上的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

南湖花园城住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是主要的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是主要的废水来源(并入城市管网处理)。噪声污染方面,除交通噪声之外,个别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从而导致居民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而由于交通车辆数量大,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3 环境现状调查

3.1 自然环境现状

3.1.1 地理方位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内,与京、津、沪、穗(广州) 、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3.1.2 地形地貌

武汉市国土面积8467.1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963.6km2,郊区面积736.51km2,市辖县面积3740km2,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

武汉属江汉平原,市区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拨50米以下,海拔200米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5%左右,地势中间低平,黄陂、新洲北部属中低丘陵地区,为大别山的绵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发展,注入长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3.1.3 自然地质

武汉市南湖花园城地质属新生界第四纪上部为全新统冲积层,由棕黄和棕色亚砂土、亚粘土等组成,下层为上更新统冲湖积层,由棕黄色含铁锰质结核粘土和青灰色淤泥质粘土、浅灰色淤泥质亚砂土及砂、砂砾石组成,地耐力为100

至120kpa。

3.1.4 自然资源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一是充足的水资源。全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尽的物产及生物资源。全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30.38%。累计探明储量96125.65万吨,保有矿产储量79829.75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砖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等,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38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有4处、中型矿产地有10处、小型矿产地有43处、矿点327处。

3.1.5 气候特征

武汉市这种特殊的地理地貌地质条件,是形成武汉市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武汉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支配,四季变化明显,其气候特点是: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显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该地区雨量充沛,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102.3mm,每年汛期6~9月,24小时最大实测降雨量152.4mm(1970年6月6日)。多年平均气温16.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低气温-17.2℃(1955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38.7℃(1971年7月26 日),最大积雪深度31cm (1954 年12月31 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多年平均风速 2.5m/s,非汛期最大风速24m/s(N.NE.NW),汛期最大风速24m/s(NW),主导风为东南风。

南湖花园城所在区域季风湿润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显

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雨量充沛,平均相对湿度79%。

3.1.6 风向、风速与风场

大气污染浓度变化与风速变化成反比,风速大时,污染轻;风小时,污染重。经查阅武汉市2006年第一季度气象资料得出:武汉市在这个季节里的平均风速小,第一季的平均风速仅为1.5m/s。其中小风(<2m/s)日数有71天,占总日数的59.2%;静风(<1m/s)日数为37天,占总日数的30.8%。而风速小,大气污染物的水平稀释、迁移扩散能力弱,引起局部范围内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加。可见,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污染浓度与风向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上风向常常因污染物被带走而浓度降低,下风向是污染物的输送方向,浓度将增高。最多风向的下风向,高浓度污染机会多。但小风时,下风向近距离污染最严重。污染浓度与风向有关,又与风速大小、距离远近有关。

本季度1~3月东北风为主导风向,4月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导。本季度风速不大,平均在1.5m/s左右,小风和静风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时间。因此,武汉市的大气污染应以本地污染源为主。

地面风场:冬季,在不稳定冷锋影响下,武汉市全天盛行较强的偏北风。在稳定的天气系统下,白天为较大范围的偏北风流,傍晚时,风向明显换为较大范围的偏南风。因水域或地形影响,某小范围会形成局地环流。在两种不同的天气系统控制下,对大气污染影截然不同,前者能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后者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物的往复循环,即重复污染。

风的垂直变化:冬季,100米以下,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加大,100-400米之间风速随高度变化不大,但风速的日变化加大,400米以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各高度风速以夜间大于白天为主。夏季,400米以下风速随高度增加迅速加大,400米以上风速变化小,但日变化大于下层,因白天湍流交换较强,加大风速,夜间停留减弱,容易形成逆温,使得风速减小,成为白天大夜晚小的风速特点。

以上是武汉市的地面风场和垂直风场,在夏季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作用强,冬季风场对扩散输送不利,使冬季成为污染严重的季节。因此,应重点对冬

季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3.1.7 气温

武汉市冬季气温低,气层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高;但进入夏季后,气温高,气层不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低。一般来说,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一样,一日中,白天气温升高,夜间气温下降,形成白天大气湍流交换强,大气污染浓度低;夜间气流下沉,湍流减弱,大气污染浓度增高。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着大气的层结状态,当气温上高下低时,层结稳定;气温上低下高时,层结不稳定,湍流扩散强。因此,气温的时空分布,影响着大气中污染物的堆积扩散程度。武汉市本季均气温约为4.9℃,1~3月上旬常出现逆温,4月明显表现出热岛效应。

武汉市近几年的年平均气温稳步攀升,最高和最低的气温差值为44℃,这也是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密不可分的。

3.2社会环境现状

3.2.1武汉市概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的最大都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武汉素有“江城”美誉。全市现辖9个城区、2个郊区和2个县,人口约70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0多万。土地面积8467平方公里。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时期,武汉三镇经济繁荣,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1959年,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国第四位,这一位次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沿海开放战略,加之自身思想观念的落后,改

革步伐缓慢,地处中部腹地的武汉逐渐被“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很多城市超过,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有所转变,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汉口东西湖的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中国三大钢铁集团公司之一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都位于武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以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车企业总部和以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等一批建于1862年的武汉江汉关。顶尖汽车研发机构以及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渝安等整车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集中的汽车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车都”。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汉·中国光谷”。这里是中国最大最具实力的光电子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2007年,区内科工贸总收入达1300亿人民币。如今,富士康在高新区投资数百亿建立光电子和数码产业帝国,还有中芯国际投资百亿元的芯片厂为高新区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活力。高新区内有著名的光谷软件园,聚集着微软(武汉)创新技术中心、IBM全球服务中心、EDS全球服务中心、法国电信软件研发中心、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银行运营中心等世界五百强和国内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它们已经成为光谷软件园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有力促进光谷软件园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武汉市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远远超过湖北省内其他的城市,尤其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GDP总额占湖北省的比重稳步提升。2008年武汉GDP达到3960亿元,接近全省4成。

3.2.2 南湖花园城现状

南湖花园城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南端,它北接雄楚大街、南靠南湖南路、西靠巡司河和梅家山至武泰闸的武咸公路段,东至丁字桥南路,它是市政府规划中的南湖生活片区的一部分。

与当年政府出售给深圳宝安集团的南湖机场地块基本相同,后称为原南湖花

园城片区,而将它以东至南湖的地块称为新南湖片区。该片区总占地约五千亩,规划居住人口十五万,总人口三十五万(含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是武汉市最早建立的花园式新型住宅小区。

该片区的大部分用地属于原南湖机场,政府将机场搬迁后近4000亩土地于一九九二年出售给宝安集团。随着晒湖路立交的竣工、片区内多条道路的整修、绿化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

区域附近的地产建筑主要包括:南湖花园城祥和苑、祥和苑、松涛苑、金秋别墅花园、南湖花园松涛苑小区、南湖花园城1区宁静苑、宝安花园、宝安花园艺、夏家墩。

3.3 武汉市环境质量现状

3.3.1 大气质量现状

根据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08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8年武汉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81(2007年为87),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为良。全年有29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占全年天数的80.3%,比上年增加4.7个百分点。

图3-1武汉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图

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1毫克/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0.010毫克/立方米,下降16.4%。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54毫克/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下降1.8%,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13毫克/立方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0.13倍,比2007年下降0.010毫克/立方米,下降8.1%(见图2-图4)。

2008年,全市降尘年均值为11.73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0.28吨/平方公里·月。2008年,全市酸雨样品检出频率为27.2%,较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为5.17,pH值较上年上升0.26,酸性减弱;酸雨PH年均值为4.71,较上年上升0.36,酸性减弱。

3.3.2 水环境质量

河流评价项目为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发酚和石油类。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茌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九班李成真课题: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任务迫在眉睫,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PM2.5的提出及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更是给市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分析当今空气污染状况及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对策PM2.5 雾霾 引言:由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较为集中,而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因此,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厂废气、逸散尘、沙尘暴等因素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导致酸雨,雾霾。【1】本次研究我主要通过查阅近些年空气污染情况的数据,以及关注每天雾霾情况及PM2.5数值来了解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市民们环境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导致的。【2】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应对污染的办法,比如:提高人们防治污染的意识,加快工业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相信只要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研究方法与过程: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我每天关注各大中小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上网查阅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为了了解市民关于空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的认知情况,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能加强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掌握一定的防范雾霾天气的小常识,我还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调查问卷)100份,主要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调查,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前往茌平环保局对于一些专业名字进行咨询并且从那儿获取了一些关于空气污染详细信息。 结果: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雾霾覆盖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μg/m3 。媒体报道的多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指数,而大家所不知的是小城市由于政府管理力度小,违法小工厂小作坊更多,因此污染更严重,而我们聊城市加上处在华北平原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可想而知,PM2.5含量多次进入全国大中小城市污染状况排名的前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时间表正式出台,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就是PM2.5,这些颗粒物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针对空气污染及PM2.5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调查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项目名称:年产2000吨钢模板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贵州银桥钢模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118号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1 概论 (1) 1.1编制依据 (1) 1.2 评价范围和目的 (1) 1.3评价标准 (1) 1.4评价因子、评价等级与范围 (2) 1.5环境保护目标 (3) 2 项目概况简介及工程分析 (4) 2.1项目概况简介 (4) 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 3.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6) 3.2检测结果 (8) 3.3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10) 4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 4.1 预测范围、因子及气象条件 (12) 4.2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13) 4.3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15) 5 结论 (18)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结论 (18) 5.2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18) 5.3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环境的影响及建设可行性结论 (18)

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年产十五艘旅游船项目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1 概论 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4) 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5) 国家环保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6)《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 (7) 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8)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9)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 (10)《委托书》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 1.2 评价范围和目的 通过本评价,查清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项目在营运期对周围区域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项目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减缓和消除的措施对策及环境监控计划,以指导设计、建设和营运管理,减轻和消除项目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有关 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北京-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今日发布 2011-06-02 今天,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0年首都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内容更加翔实,语言简练,图表丰富,便于市民查阅和理解。 《公报》显示,2010年,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的情况下,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环境状况仍呈现出总体改善的趋势,大气环境质量连续12年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2010年我市环境状况仍趋向总体改善 大气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8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4%。各区县的空气质量也同步改善,优良天数比例在68.8%至83.3%之间。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032毫克,同比下降5.9%,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创近12年新低,一氧化碳的年均浓度同比下降了6.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057毫克,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上升。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每立方米0.121毫克,与2009年持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1%。局部地区部分时段臭氧存在超标现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11.51万吨和9.2万吨,比2009年各下降了3.07%和6.88%。“十一五”期间(与2005年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39.73%,名列全国第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了20.67%,名列全国第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略有改善。2010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湖泊、水库水质略有改善。国家考核本市境内的拒马河、北运河和泃河3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2010年全市功能区环境噪声较上年略有升高,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0年环境大气中γ辐射剂量率、环境水体中总α、总β浓度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往年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属正常水平。电磁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8T15:53:45.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郭火生[导读]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 牡丹江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管理中心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在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下,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粉尘等的有害物质也在增加,使得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措施前言: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在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在增多,城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城市面临较大地环境压力。对城市大气问题处理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的分析 1.1城市建设影响 经过对大气污染分类的统计得知,其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各工业生产中所产生地大气污染排放量虽然占据大气污染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因为排放点较为集中,浓度高,所以对工矿区、局部大气污染的影响更加严重。 1.2 大气污染的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在现阶段,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需求相比严重的不足。 1.3 治理技术的不完善 我国在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设备研制开发、推广、使用中,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和大气污染的控制需求差距较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实用技术的商品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缺乏了实用技术将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 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2.1 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体现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包含了微观污染、宏观污染,微观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中与住宅环境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所带来地危害。比如说:家具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所散发的甲酸、酚、乙烯等的有害气体,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小气候产生了环境污染。宏观污染主要是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其城市气候危害,城市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气压的分布、大气稳定。比如说:近些年,因为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造成了酸雨、酸雾等的现象。 2.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按照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分析,我国的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城市只有3.1%,二级标准为85.9%,三级以及劣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1%。吸入的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者是优于二级标准城市的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2%。污染较严重的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等省份。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为84.1%。与前几年相比较,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整体上逐年好转。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能源结构的单一,在现阶段环境质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城市环境的质量依旧很脆弱,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由空气质量的得知,我国的空气质量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的情况下,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密集,使得城市污染现象的更加严重。 3 加强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 在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的环境下,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必须从下面几点入手进行治理: 3.1 经过法律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因为法律有着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指导性,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是一种重要手段,能有效的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治理,我国先后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标准,为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出有效的法律手段。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要采用法律措施来治理。 3.2 经过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我们需要协调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其巨大工作进行完成。第一,环保部门需要统一监督,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理。第二,加强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污染的能力、水平。第三,发改委等的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切实做好大气环境的污染治理的工作。 3.3 积极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落后地工艺、设备,采用新技术、清洁能源等,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浪费。就源头上对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进行控制,禁止在改建、扩建和新建的项目中使用落后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对超年限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取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积极的采用各节能防污染的新技术、新能源,实现人们能源消耗结构的改良。 3.4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教育手段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的经济中,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环境保护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部门在组织生产阶段,只是从发展经济观念进行入手,不考虑环境影响,有的甚至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促使对城市生活环境造成破坏。而大气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若是遭到了破坏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长期以来的这种观念并没有完全的被理解、认识,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阶段入手,借助教育推广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市民环保的意识,进而改善了城市环境的质量,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5 通过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6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7天优、187天良、104天轻度污染、35天中度污染、13天重度污染,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58.5%。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105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8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第90百分位数为168微克/立方米。 同比,主要污染物SO2年均值与上年持平,NO2年均值上升1.9%,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下降2.8%、1.6%。CO日均值超标率与去年持平(均未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值(按点位平均方法)超标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持平。

二、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成都市各区(市)县计算结果及排序情况详见表2。 表2 2016年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统计表序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1 简阳市 4.42 2 都江堰市 4.74 3 蒲江县 5.16 4 大邑县 5.29 5 邛崃市 5.30 6 金堂县 5.39 7 龙泉驿区 5.54 8 彭州市 6.02 9 锦江区 6.19 10 崇州市 6.22 11 天府新区 6.26 12 青羊区 6.35 13 新津县 6.37 14 青白江区 6.41 15 高新区 6.50 16 成华区 6.51 17 金牛区 6.59 18 温江区 6.67 19 武侯区 6.86 20 双流区 6.92 21 郫都区7.09 22 新都区7.29 【说明】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北京市PM2.5现状

关于北京市PM2.5的现状及相关措施的调查报告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1月10日,张力军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表示,PM2.5纳入评价后仅2成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性状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固态和液态质点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从只有几纳米的超细颗粒到几个微米直径以上的粗颗粒。在两者之间是被称为细颗粒的气溶胶,其直径在0.1μm到几个μm,所以大气气溶胶的典型尺度是0.001~10μm,其在大气中的居留期至少为几小时,平均可达几天、一周到数周,甚至到数年(如平流层气溶胶)。 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据了解,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人与环境》论文

《人与环境》课程论文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姓名:葛剑 学号: 1106140206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 经济 11-2 联系电话: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但是经济方面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气污染就是很严重的一方面。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监测的我国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按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评价,200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无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44.2%)、55个城市为三级(占48.7%)、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7.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大气污染日渐严重,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和治理对策。同时希望通过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来警醒世人保护环境。 关键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具体问题污染来源治理对策 正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8年的209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948万吨,减排143万吨,减幅6.8%,其中生活污染源减少116万吨,高于工业污染源,减幅达23.3%;烟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445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070万吨,减排385万吨,减幅26.5%,其中工业污染源减少326万吨,高于生活污染源,减幅达27.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32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991万吨,减排330万吨,减幅达25%. 虽然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有所减低,但污染仍然很严重。据专家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仍高于环境承受能力的60%左右。 (2)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是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类型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城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全国近2/3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的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内江新欣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于2012年3月5日~日进行了环境监测,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天。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水、声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建成,因此当时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因此,本次环境现状评价数据引用年月份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现状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监测共布设个大气采样点。监测点位置见下表及附图。 表大气监测布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氟化物、硫化氢、苯并芘、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 备注:苯并比监测资料利用《威钢钢铁有限公司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监测数据,其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尚未建成,因此当时苯并比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 )监测频次及时间: 监测时间:年月日~日 监测频次:连续监测天。、、、氨、氟化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一小时浓度值每天监测次,时间为:、:、:、:,每次采样不少于;、日平均每日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监测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各项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 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小时均值统计表

备注:*为未检出 非甲烷总烃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在此采用以色列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表

北京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北京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摘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北京大气污染的影响,指出了北京 空气污染治理的急迫,并提出了关于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些 建议。 前言:近年来北京大气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是世界衡量中国的重要指标,因此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北京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北京市的PM2.5 的数值一直居高不下,在空气污染中,PM2.5对人群,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健康的危害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一旦颗粒物浓度过高,能见度低、肉眼看去灰蒙蒙一片的灰霾现象就可能出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如今都呈出一个不好的趋势,灰霾天气出现的比例越来 越高。 一、北京空气质量现状概述 北京市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抱着大城市机会多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离开家乡,奔向首都,年轻人们更是把能留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视为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体现,因此北京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加大,运动车保有量更是与日俱增,为了容纳如此大量的人口,北京各处不断施工建楼,这一切在

促进北京发展的同时,也给北京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国家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分析发现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在总体变化上呈现出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趋势,反映出大气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的良好趋势,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在环境改善这条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 二、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大气环境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污染源的排放、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环境管理措施及力度、公众参与等,笔者总结了各方言论并结合个人理解,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污染物排放量大: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扬尘,北京日益繁华,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这势必会增大北京的资源需求量,也会为北京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机动车数量与日剧增,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也成倍增加,人口增加了,这些人当然要有居住的地方,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绿地变成房屋,植被量减少了,土地被破坏了,环境污染问题就加重了。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抑制生产的发展, 所以研究这一 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阐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主要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of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problem.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which is a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air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inhibi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o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hazard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air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rm;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然而随着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前不久刚刚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二是北京的地形影响。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仅南面是平原,所以只有在冷空气带来的北风吹拂下,污染物向南面扩散,空气质量才能转好。而如果是其它的风向,遇到了大山的阻拦,污染物依然留在城区里。 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采暖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都与健康指标指数总和有关。同时由于人13'密集,大量消耗能源,引起城市气候的变化,北京已经成为强热岛地区。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研究,在高温闷热天气居民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传染病、中暑超额死亡0.5倍。冬季逆温条件下易促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系疾病的死亡。 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方法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属哪种类型,并提出防治措施。 2、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环保意识的观念,并规范学生的行为。 教学重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由于我们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部分内容。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全国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3%,特别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市机动车数量增长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9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50万辆,比1990年增加420万辆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二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汀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大气污染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 ——大气污染 摘要: 本文对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做了具体的阐述,以期唤醒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原因,对策 引言 空气是地球表面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空气,人类的生存及其社会活动就无法维持下去,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其它生物也不复存在。所以,当大气遭受污染之后,其成分、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这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生活以及生态平衡乃至各种器物的存放产生有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PM2.5等等……在这些名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当下,对大气污染的深刻认识和保护对策的思考变的刻不容缓。 1.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指的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尤其是在一定的局部空间范围内,大气的某些成分可以明显地增加或减少。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某些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其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都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即超过了空气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该地区的人体、动植物以及其他物品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或者说大气污染是指由于天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其正常本底含量,因而对人体、动植物及其他物品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