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36 MB
- 文档页数:567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自然界或混有杂菌的培养体中将所需要的微生物提纯出来的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分离:从存在于自然界的混合菌群中分离出一种微生物,并加以培养。
选择培养分离:通过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或者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再通过稀释平板方法进行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技术。
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的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菌量。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所得的曲线。
代时: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要的时间。
产量常数:表示微生物对基质利用效率的高低,Y=菌体干重/消耗营养物质的浓度。
恒浊培养:在恒浊器内,调节培养基流速,使细菌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的连续培养方法。
恒化培养:以恒定流速使营养物质浓度恒定而保持细菌生长速率恒定的方法。
细胞固定化:是通过包埋法、微胶囊法、吸附法等将细胞固定在载体的内部或表面,加入营养液及合适的培养条件,得到代谢产物。
优点:可提供高密度的细胞;减少细胞的流失,反复利用;简化细胞与代谢产物的分离工艺。
缺点:成本高;易污染;物质传递阻力大;只能用于细胞分泌型产物的发酵。
同步培养法:能获得处于同一生长阶段的群体细胞的培养方法。
同步生长:运用同步培养技术,控制微生物生长,使之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分裂。
高密度培养: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补料;提高溶解氧的浓度;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灭菌:采用任何强烈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杀菌:菌体虽死,形体尚存。
溶菌:菌体被杀死以后,细胞自溶、裂解而消失。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
防腐:采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菌作用)化学治疗:指具有高度选择力(对病原菌具高度选择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治疗宿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