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的路径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
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好。
因为医疗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城市扩张较快,二者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环境健康风险。
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为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健康、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真正实现传染病个体防治,传染病医院是重要的空间载体。
所以,针对当前人口需求、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传染病医院的功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传染病医院的运营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但是,当前大多数传染病医院的建设观念比较落后、建设时间比较长,现已无法满足现时代人性化的医患使用需求。
所以,一定要重新设计当代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功能,尤其是在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引言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医院在进行相关患者的医治时,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病毒出现更为严重的扩散。
与普通医院相比,传染病医院在消毒杀菌、传染源控制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面要求更加严苛,这也是疾病防治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在传染病医院内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域规划组织设计,使得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多数医疗系统及传染病医院存在一些弊病与问题,建筑陈旧、功能区域划分不合理等都是城市卫生安全质量的重要隐患。
因此,探究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规划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应明确其与疾病传播之间的联系,通过规划设计使得医院传染病防治水平大大提升。
1传染病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的必要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区域群众基本需求,依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以改善医疗环境、缓解矛盾。
芒市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能力相对减弱,由此需要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作为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工程进行项目审批时,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必不可少的,还需向政府发改委和卫生局提供建设项目规模、资金来源以及投资金额的概算附录。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医院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看病了,在建筑设计中,医疗建筑设计和普通建筑设计不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模式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作为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功能的医用建筑,设计思路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以往“功能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一、医院规模医院总体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医院的规模。
这要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但综合性医院一般规模不宜太大。
二、功能分区综合性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划分为医疗区、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职工生活区。
三、出入口和院内交通1.出入口是医院对外联系的通道,一般至少需要两个。
门诊人口应结合院外道路综合考虑,方便病人及车辆出入。
住院入口和其他入口要便于管理,少受外部干扰。
2.医院要有立体的交通网络,(水平和垂直交通),并以此为骨架将整个医院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成相互关联的群体。
可以设有多层医院主街,通过这条主街将门诊、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等其他部门串连起来。
多层主街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疏导人流、物流,还可以布置各类专业系统管道,各行其道目不受气候影响,安全舒适。
3.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在交通组织时也必须认真考虑。
四、建筑日照和自然通风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医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争取良好的日照和创造自然通风条件,这不仅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降低医院日常费用。
五、绿化绿化的作用众所周知,尤其对于医院更为重要,改善医院环境,绿化是最有效的手段。
六、管线布置综合医院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电气、通讯(光缆)、给排水、空调、采暖、供气、供氧吸引等,合理布置各种管线是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建成后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中院区出入口的确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1. 门急诊出入口:要考虑位置、数量;2. 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静的室外环境,要单独设置;3. 后勤货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场地;4. 污物出入口:要隐蔽、易清洁。
现代医院规划与建筑设计思路的探索摘要: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及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和保健意识的日益加强,对医院及疗养院医疗场所需求增加,医院建筑设计及建造进入了一个非常快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以及社区诊所新建、加建和扩建的纷纷进行,但是对于建筑人员来说医院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医院建筑有其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内容繁多的功能要求,同时医院也是发展更新最快的建筑之一,本文对现代医院问题的探索,在结合传统医院建筑设计观念的同时,提出更新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防止在以后的医院设计中再这些方面走弯路,有利于医院规划与设计发展和适应现代医院使用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医院;规划与设计;探索1 引言医院的环境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
医院环境的良性感观,能消除和缓解病人的痛苦和焦虑,改变病人的心态情绪。
这是现代化医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的新思路。
针对医院建筑项目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设计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新理念。
把医院的规划引入整个城市规划中去,从城市的角度入手进行医院的规划布局设计,从各个功能的流程及流线角度进行医院的建筑设计,从整个环境的角度营造空间设计。
医院与城市各种空间的关系与周围环境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基础要素,与城市的协调统一是医院建设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总体规划2.1规划将以医疗城为核心概念,将用地划分为几大区域,即龙泉驿区一医院用地,儿童医院用地,健康广场用地,后勤中心、卫生行政管理培训中心用地,中医院用地,妇幼保健医院用地,每个区域以健康广场为中心构成医疗城,几家医院共同塑造出连贯和统一,资源共享的的医疗城整体空间。
2.2将健康广场置于三个医院的中心地带,健康广场在功能上是市民活动与卫生部门宣传的场所;空间上既是各部分用地的联系体,又确保了各用地相对独立、安静的环境。
通过健康广场的核心作用,将各部分建筑间的空间塑造成为绿色公共空间,为病员与居民提供活动空间,而且将医疗区与居住、办公区隔离开来。
中医文化与中医医院建筑设计的融合探索摘要:中医是我国医学的的主体,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医学治疗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治标不治本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身体的内在调养,这使得中医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和其他治疗一样,中医治疗也需要一定的场所,中医的兴起就促进大量中医医院的建设,而不同于其他治疗的是,中医是中国传统的的治疗方式,作为中医治疗场所的中医医院,也必然需要体现中医文化。
但是就目前的设计现状来看,我国中医医院建筑的风格不够突出,不能很好的将中医文化融入到其中,如何将中医文化与中医医院的建筑设计相融合,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结合工程案例,就如何将中医文化与中医医院建筑设计的融合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中医文化;中医医院;建筑设计引言:医院的建筑是体现医院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医治疗的普遍使用,中医医院的建设也逐渐增多,中医医院的建筑是中医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中医的医院建筑应该体现出中医的文化特点,将中医文化融入到中医医院的建筑中去,不仅能够将体现中医文化,还能够促进中医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中医医院建筑设计时将中医文化融合到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1]。
1.中医文化在中医医院建设设计中的体现1.1中医文化中的整体思想中医文化更加强调整体,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中就是注重建筑整体的布局,中医医院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建筑某一个单一的方面,更应该注重建筑的整体布局,虽然每一个部分都相互独立,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1.2中医文化中的系统思想中医文化中的五行说就是中医文化系统思想的体现,中医文化中的五行将人类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并且分成了五种不同模型,每一种模型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但又是不相同的。
为了体现中医文化中系统的思想,中医医院的建筑应该参考五行说之中的概念,按照五行说的模型分类设计中医医院的建筑,使阴阳互相调和,体现出中医文化的系统思想[2]。
医院建筑设计方法及建设策略分析摘要:医院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通过综合各方面因素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医疗环境。
本文中,笔者将基于自身项目经验,对医院规划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设计及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建设引言:医院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管理医院的运营、医务人员的需求、病人的使用需求以及安全需求、消防需求等进行综合设计。
但在医院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及医院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并可能会影响影院的运行。
本文中,笔者将对医院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新建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探究。
1、医院建筑规划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1.1不够经济适用医院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使用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用户的使用要求,使所规划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并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方便、安全。
同时,医院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医院的运营管理,在满足安全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为医院节约资源,坚持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但一些医院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内容,使得后期建筑突入使用后存在相关问题。
1.2防火设计不到位医院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墙壁数量多、容纳人数多、易燃物多等。
具体来说,医院的墙壁数量相对较多,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
但医院建筑承载人数多,而且老年人、残疾人和患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建筑,不利于疏散。
另外部分医院的防火工作相对较少,内部设计、应用、管理等都存在问题,相关人员自身素养也有限,导致当医院出现消防事故时通常很难及时疏散。
1.3流线设计不合理合理的流线设计能够使得医院的运营管理以及使用更便利,同时能够较好的提升病人及医务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使得医院内能够更好的运作。
同时,合理的流线设计能够一定程度的规避医院可能出现的拥堵情况,因此,在进行医院新建规划与合计时应重视建筑的流线设计,提升设计质量。
但在一些医院设计中,其流线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建筑落成使用后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浅谈医院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智能化中高层建筑成为医院建筑的普遍设计型式,在做医院建筑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和外部立面造型,更应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病人的视线、视点和视角,使得医院建筑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群,进而增加与病人的和谐度和亲近度。
一、医院建筑存在的建筑设计问题分析目前在医院范围内,医院建筑主要有旧有建筑、改建建筑和新建建筑这三种主要类型。
部分旧有建筑主要以多层建筑为主,多为辅助治疗以及门诊使用,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低。
为了配合新型医院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使用,要对部分旧有建筑进行间隔的拆除和改建,改变旧有的功能,就形成了改建建筑的类型。
而新建建筑则是在原有空场地上重新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使用高层建筑模式进行医院建筑设计,这部分新建建筑主要用于住院大楼或者智能化系统程度要求较高的手术及应急治疗区域。
目前医院也逐渐被城市高层建筑群所包围,医院绿地面积逐渐减少,不仅对医院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医院病人心理形成压抑。
因此医院建筑需要充分考虑病人心理及使用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避新型医院建筑出现的心理隔阂和冷漠问题。
在进行新型医院建筑设计时,不仅要从医院内部使用功能考虑,还要从宏观的城市环境进行考虑,使得建筑更符合街区和社区建筑氛围,避免过于突兀的造型和设计理念。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避免采用反射性大、弧度曲线容易形成焦点的外观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尺度感,使医院建筑更能适应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新型医院建筑设计的美学尺度及心理感受在建筑美学中,一般把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和细部尺度。
这五种不同的尺度的关注点不一样,所带来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由于医院建筑的使用人群较为特殊,因此更应该重归分运用美学尺度,充分考量病人心理感受,带来更为和谐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比如说充分运用城市尺度,则是关注建筑的外立面和天际线,采用较为柔和的弧度曲线进行外立面设计,避免刚硬的指教和尖锐的建筑造型。
关于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然后探讨了绿色医院建筑的若干设计构想,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医院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高效、美观的医疗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
我们从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中可以看到,设计师应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采用较为简单的建造技术,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习俗,设计出实用、高效的医院。
绿色医院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人和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一、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绿色医院建筑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医院建筑的认识日趋深入。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或方法,而是这种理念所蕴涵的设计原则。
(一)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绿色医院建筑首先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据统计,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60%,这包括建材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所消耗的能源,而其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建筑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建筑照明、采暖、空调等)。
这些高能耗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为浪费造成的。
例如:从主观上漠视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粗放的施工工艺以及基于高能耗的粗放的运营方式。
而绿色医院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关于综合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综合医院门诊楼是医疗发展、服务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措施与新技术应用到医院门诊模块当中。
门诊模块内容的改变使医疗工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往综合医院门诊楼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今天的使用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今天医院门诊模式的改变,厘清当前医患诉求,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综合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引言通过提升综合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对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门诊楼设计期间,越来越多的新措施、新方法、新技术得到了应用。
此外,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门诊楼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也不断增强。
1综合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管理的意义1.1有助于项目整体设计质量提升综合医院不同科室对建筑空间的设计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设计优化。
例如,针对放射科,需要根据其工作特点和建筑设计要求对科室整体布局和建筑墙体厚度进行合理设计优化。
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科室具体建筑设计要求做好相关设计管理工作,可有效保障设计方案及参数的合理性,从而使医院建筑整体设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2有助于项目建设成本合理控制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是建筑施工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实践情况来看,工程设计变更是导致项目建设成本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做好设计管理工作,可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方案与项目建设需求、实际施工环境条件相匹配,从而有效降低工程设计变更的概率,起到合理控制项目建设成本的作用。
2综合医院门诊楼设计因素分析门诊流程单元既包括了到达、问询、挂号以及候诊等流程单元,同时也涵盖了后续的诊疗、化验、付费以及取药、离开等不同的流程单元。
在开展门诊楼建筑设计时,应当对门诊模块进行细化,确保门诊功能得以实现。
医院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实施探讨蔡静雯近几年,我国医院建筑扩建项目不断增多,在该背景下,如何确保医院建筑规划、设计、建设的合理性,确保其与现代医院的发展形势相符,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当前人们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
1我国医院建筑设计现状以及原因分析1.1设计理念偏差医院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在绿色医院的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之中要全面的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绿色医院的功能性的完整。
在我国绿色医院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设计理念存在偏差,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绿色医院的最大功能性要求,过度重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不能够保证医院的功能性的完整。
1.2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绿色医院建筑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之中还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使绿色医院具有极大的人文环境,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患者的就医,治疗和康复,同时也能够保证医护人员能够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但是在绿色医院的实际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之中,对于医护人员人性化设计有一定的缺失,更多的是注重于患者,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2医院建设规划设计措施2.1医院的交通设计医院的交通设计问题是近些年来人们才重视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私家车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使得医院有限的空间资源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
车辆的流线设置不合理以及停车位不足不仅仅是医院存在的问题,更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它在医院矛盾中得到了更加尖锐的凸显。
我国对于医院等公共建筑的建设要求是每1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最少需要设置65个停车位,这样的标准在今天看来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停车需求,所以在医院的规划设计中需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医院的有限空间。
医院对于自身的停车位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城市环境,可以与其他公共建筑或者私人停车区域达成一定的协议,协助医院做好交通疏导方面的难题。
另外,医院对于医院交通的建筑规划可以向地下和天空拓展,比如可以规划地下两层进行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在楼层的二楼三楼的位置可以进行天空停车位的扩展,在这方面我国其他建筑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将医院的交通问题规划好,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00图1 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龙潭分院-医技住院大楼及门诊楼(图片来源: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作品)医院建筑设计的路径探索叶蓓(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0)摘要:文章以某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医院建筑规划理念,然后深入探究了医院建筑规划方面的核心要点。
主要从平面功能分布、交通流线规划、景观规划、建筑造型规划、人性化规划等层面展开了介绍,目的在于为医院建筑规划带来借鉴依据。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观念;平面分布;景观设计;路径分析[中图分类号] TU246.1[文献标识码] AExploration of Hosp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PathYe Bei(Guangdo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20, China)Abstract: T his paper takes certain people’s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hospital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then probes into the core points of hospital architectural plann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lane function distribution, traffic flow line planning, landscape planning, architectural modeling planning, humanized planning, etc.,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ospital architectural planning.Key words: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plane distribution; landscape design; path analysis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想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首先应当建设完整的医疗设施。
绿色医院工程主要指根据绿色设计理念及原则,采取绿色施工方法而建设的医院工程,同时重视在建筑的应用全生命期限内,尽量降低生态污染和资源能源耗费,确保人民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更为舒适。
绿色医疗机构建筑设计,提倡人和自然融洽相处,对生态自然体现出较大的尊重。
下文就以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龙潭分院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绿色医疗机构建筑规划和整体规划的实行,以供参考。
1工程概况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龙潭分院(见图1)按照绿色医作者简介:叶蓓(1971-),女,本科,高级建筑师,研究方向:医疗建筑设计。
院的理念设计建造,用地距桂阳县中心2.3km,对外交通便捷。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2.46ha,总建筑面积20.4万m2(含地下),总床位1 300张(其中疗养床位300张),机动车停车位1 300个(地面停车位300个)。
医院坐南向北,南向紧靠青山,充分利用南面自然景观,形成依山傍水、天人合一的室外景观和环境,打造绿色天然的医疗环境。
该建筑建成后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医院,为该市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动力。
2设计原则及理念2.1原则分析2.1.1功能性绿色医疗机构建筑属于一种独特的建筑物,其是属于医疗机构的整体基础设施工程群。
因此,在设计方面应坚持功能性原则,确保其医疗服务作用的完善性。
简单来说,在绿色医院工程设计中,要将各科室及部门的实际诊疗业务需求考量进去,展开有针对性的规划。
2.1.2环保性这项原则主要指在绿色医院工程设计方面优先选择各种新型绿色节能材料,进而减少建筑污染物的产生,增加建筑生态效益。
对生态自然无污染或是污染很小的建材,都能够称之为绿色节能材料。
当前,在绿色医院工程设计中常见的绿色节能材料,包括新型环保墙体材料、新型环保装饰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这类材料绿色性能都满足相关标准,不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1.3节能性在以往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为追求设计效果,通常会采用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如建筑能耗大、成本高、效益低,不满足绿色设计理念。
而绿色医疗机构建筑规划要重视节能性原则,积极采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取代原来的不可再生能源,尽量降低建筑能耗。
2.2设计理念随着国内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医院建成后如何维持良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是该建筑的主要研究方向。
应当基于未来,注重提高医院综合质量,而且在细节方面充分突出人文关怀,以满足现代医院工程发展要求,体现环境-心理-生理的科学医学形式的建筑创意和生态对人的心理感应功能,充分兼顾南方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突出人民医院的社会特点。
该建筑设计观念:第一,合理布局,重视医院综合质量。
该设计是从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着手,使局部功能满足总体要求,确保整个规划产生一个持续的有效总体,令工程资源、劳动力资源、设施资源、生态资源获得最充分的利用,防止能源和空间的耗费。
第二,前瞻性规划,以人为本,遵循长远发展战略。
此次设计从尊重城市规划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山水营造优美环境,提早规划养老社区、体检分区;坚持方便病患、方便管理、科学分布的宗旨,考虑到医院今后的发展而展开总体的空间规划。
3建筑设计整体需求3.1符合医院安全控制和感染控制的需求整体设计要重视控制疾病传染,应重视重新统筹医疗机构各功能区,让各区域间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迎合医院安全控制和感染管控的需求。
城市综合性重大医院建立了感染门诊与病房,必须把该门诊病房建立在一种比较封闭、单独的医疗区域中,让该区域成为一套单独的体系,设计人流、物流通道。
3.2绿色渗入的医疗条件绿色医院工程要把绿色渗入的医疗条件作为一项整体设计目标,充分利用本地原来的生态环境条件,展开绿色规划。
地块内的地形东南高,西南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应在低处设置地下室,利用土方实现场地的相对平整。
该建筑在设计中引入南面山体风景,把北面规划成敞开式的医疗结构,引进充足的光照和优美的景观,使自然风景能够渗入医院景观设计。
其次,在规划中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在医院中建立诸多绿色庭院,其他全部功能区都围绕庭院来建立,让患者能在一个自然、通风、采光良好的条件下活动,突出以“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观念。
3.3兼具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医院形象兼具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医院形象也属于绿色医院工程的一项整体设计目标。
绿色医院工程在形象方面要突出本地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建立充满地区特点的绿色医院。
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艺术效果,使其变成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
该建筑在设计中,从本地域文化获得启发和灵感,建筑立面利用横向线条与空中连廊,将两栋塔楼融为一体,两栋塔楼犹如一对展开的翅膀,像天使一样呵护着这片土地的生灵,独特的建筑形象提升了建筑品牌效应。
4医院建筑规划的重要路径介绍4.1平面功能分布该项目用地较为方正,北侧沿城市道路地块敞开,在中心设置大广场,把集中人流引入地块中心,分散至各个分区。
场地的规划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保留沿路山体,将病人区域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办公及后勤设置在较高处。
疗养区域在西南角单独成区,依山面水;北向设有住院部的大型花园,把东南向的山体的最不利处变为环境的亮点;利用东北面的山体,依山而建专家医疗研究院,建筑风格小巧、精致、有趣。
总平面布局结合对医院区和基地关系的研究,将人流量最大的门诊楼建设在北面靠近城市道路的区域,门诊楼、综合住院楼和医技楼通过连廊衔接。
用地从南至北,主要工程分别是门诊楼、办公楼、综合住院楼和医技楼、后勤楼、体检楼、康复疗养楼及肿瘤中心。
对北边景观入口广场和南边中心进行绿化施工,提高医院总体生态质量;设计医院街和人行通道,高效衔接医院各医疗机构。
大型综合医疗机构是民用工程中功能最复杂的建筑种类,本项目空间设计主要路径有:①高差处理。
门诊楼巧妙地利用高差,将急诊和门诊功能进行合理分区,急诊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01区入口设置在负一层北侧,门诊入口设置在首层东侧。
利用错层处理,满足急诊、门诊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要求。
②医患分离。
门、急诊楼诊室满足最大采光及通风需求,并且医患分区明显,医生患者流线自成一体,互不干扰。
③无障碍设计。
医技区设置在两栋住院楼底部,利用连廊将医技及门诊楼紧密连接在一起,便于在不利因素下,患者能畅通无阻地到达医院各个区域。
④高效布局。
一个护理单元设置44张床位,护士站设置在护理单元中部,距离尽端病房不超过25m,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⑤绿色环境设计。
每个护理单元中部设置公共空中花园,将天然环境引入室内,打造绿色医院。
医护人员同时也能享受到采光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
4.2交通流线规划流线设计清晰,洁污、医患流线互不干扰。
第一,人车分流。
设置院内外环路,车流大体靠外环路运行,内部是人行交通,实现人车分流。
第二,洁污分流。
药物、货物有单独的运输途径;每层的污物等经过专业的污物通道和污物电梯运输[1]。
第三,护患分流。
交通结构得到“内外区分”,护理、行政、后勤职工有单独的内部交通区域,和患者的活动区域隔离,护患流线尽可能防止交叉。
基地中车行流线为环路,消防车可以抵达每栋建筑进行救援,而且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疏散人群。
地面停车位设在门诊楼西侧和北广场,方便救护车和停留时间较短的病患停车。
4.3景观环境规划该建筑周围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南侧就是山林景观,因此在设计方面对其进行合理应用。
在医疗街规划中建立一个内部风景生态轴线,轴线朝南侧生态山体敞开,令自然景观渗入进来,且和工程内部的人造风景园林相对应[2]。
园区选择多层次立体化环保系统,包含庭院绿化、广场绿化、通道绿化、楼顶花园等。
户外广场实施硬质铺地、草坪和花坛设计,全面体现生态和人工的内涵。
4.4建筑内部电梯规划电梯扶梯当前已变成垂直运送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在医院中,因为人流量大、科室多、程序烦琐,因此电梯厅通常十分拥挤。
科学地布置垂直交通场地,是医院建筑规划时应当仔细思考的重要内容。
4.4.1增多垂直电梯总量,拓展候梯厅面积,迎合载客需求该建筑设计中要多考量电梯数量,特别是高层病房区。
由于垂直电梯占地面积很少,电梯运速很快,如果电梯数量较多,应分奇偶层停靠和分高低层停靠,并合理拓展候梯厅面积,以求发挥较好的疏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