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能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又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过程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2、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一些计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2、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商的中间、末尾有零的一位数除法。

3、估算的方法。

3.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迁移类推,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教材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利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场景,互相猜猜生日是哪一天。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义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2、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5.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6.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几何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7.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的理解;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小数含义。

8.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

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解决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9.第九单元

教材分析: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

=c,那么a=c。

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是( )秒。分针走1大格是( ),时针走1大格是( )。 2、小林晚上10: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3、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大小。 4、你出生于( )年( )月( )日,那一年是( )年,全年有( )天。 5、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6、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时( )分。 7、量出钉子的长度。 8、小红家在学校( )方( )米处;小明家在学校( )方( )米处。 9、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到五楼用( )秒。 10、□÷8=138……○,余数最大填( ),这时被除数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 )图形的周长最长。 2、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三(1)一共有( )人参加了书画和棋艺小组。 A 、51 B 、54 C 、48 D 、30 3、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4、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市目前最高的建筑,它比中信大厦高278米。中信大厦高322米,那么广州新电视塔高( )米。 A 、590 B 、600 C 、44 D 、500 5、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 A 、1 B 、1099 C 、899 6、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 A.1500-500 B.2500-2250 C.150+150 7、明天( )会下雨,今天下午我( )游遍全世界。 A 、一定 ,可能 B 、可能,不可能 C 、不可能,不可能 D 、可能,可能 8、爸爸3小时行了210千米,他是( )。 A 、乘公共汽车 B 、骑自行车 C 、步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 (1)刺猬在小狗的()面; (2)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3)小猫在小狗的()面; (4)小猴在小狗的()面; (5)小狗在小猴的()面; (6)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2、街心公园周围有什么?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说说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3、说一说,建筑物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 4、小华从家向()面走,又向()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第二单元测试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图) 班级:姓名:评分: 一、请你填一填。(每题1分,共19分)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9.69708÷92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10.4800÷1200=()÷1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12.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1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24×()<250147×()<850 35×()<235283×()<1590 14.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15.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试卷 班别: 姓名: 一:计算 637+263= 905-896= 600-298= 验算验算验算 517-348= 376+284= 427+543= 验算验算验算 746+279= 637+268= 200-183= 359-136= 408-57= 725+538= 501+389= 725+538= 301-84= 500-453= 746+163= 726+598=

23÷5= 74÷9= 17÷2= 60÷8= 53÷7= 32÷6= 20÷6= 33÷8= 123×2= 423×2= 212×3= 221×4= 634×8= 681×8= 499×3= 765×7= 508×3= 305×9= 603×4= 406×6= 380×5= 640×2= 450×6= 460×7= 二估算: 12×5 287×7 675×2 87×3 49×4 77×8 998×3 97×4 121×3 38×9 692×7 62×4

三应用题: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2.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 还剩多少千克? 3.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 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4.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 出118只,这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5.一块手帕的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 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7.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8.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 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

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因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卷 全册

5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我能准确填空。(22 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的规则绘制的。 2、早晨,当小红面向太阳时,她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3、697÷7 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 )位数。 707÷7 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 )位数。 4、一个数除以 6,商是 32,余数最大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 □5、 27÷□ 7,如果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填( );如果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填( )。 6、84 是 7 的( )倍,240 是( )的 4 倍。 7、估算 138÷7 时,可以把 138 看做( )算,结果约得( )。 8、二年级有 105 人去划船,每条船限坐 4 人,应该租( )条船。 □9、 63÷7,要使商的中间有 □0,则 里填( ),□35 ÷,要使商的末尾有 □0,则 里填( 二、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小明家在学校的东面,那么学校在小明家的( ) 。 A 、东面 B 、西面 C 、南面 2、傍晚,你面向太阳站着,你的左面是( ) 。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3、805÷4 的商中( )零。 A 、没有 B 、有一个 C 、有两个 4、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 )小。 A 、被除数 B 、除数 C 、商 5、一个数除以 6,商 28,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 。 A 、168 B 、173 C 、163 三、小法官,巧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 分) )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 【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两个乘数和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边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方法2:将这个两位数写成:①几十加几的和或者几十减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乘以这个整十数,③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或者相减,得出 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单元学习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单位的换算…1课时 3、时间的计算……1课时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学习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单元学习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四、单元学习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五、课时安排: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大全

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大全 一、填空题。 1.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20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2. 小李的身高是1米75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3.写出下面各题的小数。 (1)某市新建了一座跨江大桥,全长为一点三七六米。()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年 (3)小琦的跳远成绩是一点五二米:()米 4.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到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元。5.把0.7、1.27、1.3、0.8从大到小排列是: ()>()>()>() 6.0.57元表示()元()角()分。 7. 87米表示()米()分米()厘米 6元5角=()元 1米2分米=()米 8、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9. 4平方米=( )平方分米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12. ①800千克=()吨②7米=()分米=()厘米 ③180秒=()分 13. ①730里最多有()个30 ②719里最多有()个90 ③520里最多有()个40。 14、①105的6倍是()②1320是8的()倍 ③5232÷8的商是( )位数 15、750÷4商的最高位是()位。 16、650×80积的末尾有()零,积是()位数。 17、一列火车7小时行了525千米,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是()。 18、油脂厂4月份(30天)生产食用油720吨,平均每天生产食用油()吨。 19、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7时15分是(),下午5时20分是(),晚上12时是()时或()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4、发展空间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B.不一定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B.南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B.西 C.北 二、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正对着( )方。 2.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4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 )号楼和( )号楼。 三、算一算,分分类。 (1)把得数小于50的写在西面。 (2)把得数在50~100的写在东面。 (3)把得数在100—200的写在北面。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L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五、应用题。 1.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向? 2.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150米,小立向南走120米,两人相距多远? 3.小娟向东走5步,然后向西走4步,再向东走3步,再向西走2步,再向东走1步,现在小娟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几步的地方?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什么方向? 如果想尽快回到原地,可以怎样走? 2.(情景题)夺红旗,争第一。 小熊从A点出发,—共有几条通往小红旗的路线?哪条路线是最近的? 描述出你认为最近的走法。 3.(开放题)李芳与张林相邻,李芳东面有25名同学,张林西面有5名同学,这一排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完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单元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四.单元教学策略 “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孩子的生活联系很密切,但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我先让孩子们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平面图。孩子们学得高兴,学得快。 1.在学校操场上。

让孩子们到操场上,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去辩认方向,分小组体验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在教室里集体交流时,引导孩子要按地图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示意图。 2.小小设计师。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想当一个建筑设计师吗?请你设计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儿童公园。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美观?(请把设计的方案和想法写下来)孩子们拿到题目后,好像有了用武之地,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第二天,我惊喜地收到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开放性练习,孩子们对东南西北有更深的了解。在这些方案中,评出了最佳方案。 这样尝试着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孩子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由地表达思想、表露情感、表达观点、表现创造,充分体验和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神秘和魅力,感觉到数学的实用和价值。 五、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六.单元评价方法 1.随堂练习 2.课后作业 3.测验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试题 一、填空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3、今年全年有()天,第一季度是()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年。 4、□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今年小明10周岁,他是()年出生的。

A.2019 B.2019 C.2019 D.2019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个0 。 A.3 B.2 C.1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7、8528的商()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 A.10余4 B.100余4 C.1000余4 9、当AB=139时,B最小,A=() A.117 B.130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139 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野茶小学:孙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学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 (2)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

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三)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四)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秒,这时分针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分=()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秒,合()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大格,秒针要走()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分钟。 7.3分=()秒1分-45秒=()秒4时=()分2分10秒=()秒

8.在里填上“>”“<”或“=”。 606分180秒3时1时20分 8分530分1分35秒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分钟。() 4.读一篇2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分钟。 A.2 B.15 C.150 3.小学生1分钟能跑()米。 A.3 B.30 C.300

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到达,现在晚点15分钟,()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 5.100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 四、按要求解决。(共30分) 1.连一连。(8分) 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6分) 3.看图写时间。(每空2分,共16分)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提高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提高练习题 一、认真思考,谨慎填空。 1. 今年是()年(填平或闰),二月份有()天,全年有()天,再过90年是()年(填平或闰)。 2. 除式6□□8(□表示一个数字)的商是()位数;251□的末尾最多可能有()个0。 3.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的开播时间是22:30,也就是晚上()时()分。节目全长100分钟,结束时间是晚上(:)。 6. 倪笑笑游览动物园的路线如右图。她先从入口向()走到猴山,然后向()走到猩猩馆,接着再向()走到虎岩,最后向()走到出口离开动物园。 7. 用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 8. 2米4厘米写成小数是()米,2元5角写成小数是()元。 9. 2976的商大约是();7248的积大约是()。 10. ○=□+□+□,○+□+□=60,则○=(),□=()。 二、反复比较,对号入座。每题给出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1. ()6=31余4。 A.190 B.186 C.182 12. 135、140、145的平均数是()。 A.135 B.140 C.145 13. 测量一张邮票的面积,一般采用()作单位。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14. 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小军从家出发向西走,途中两人相遇。小军家在小明家的()边。 A.东 B.南 C.西 D.北 15. 李华7月14日至8月5日参加了夏令营活动,一共去了()天。 A.21

B.22 C.23 16. 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则它们的面积()。 A.正方形大 B.长方形大 C.一样大 三、仔细辨析,正确判断。你认为对的请在每小题后面的小括号里打上,错的打上。 17. 三(1)班平均每人捐款5元,就是说每位都捐了5元。() 18. 有一首歌唱做一年有365个祝福,这说明每年都是365天。() 19. 计算2412时,用1乘24得24,表示24个十。() 20. 大于0.4而小于0.6的小数只有一个。() 四、看清题目,慎思细算。 21.直接写出得数。 1050= 1802= 5-2.1= 7070= 42019=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2 一、我会填。 1.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东与( )相对,南与( )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的方向绘制的。 3.刮东南风时,彩旗向( )方向飘;刮( )风时,彩旗向南飘。 4.如右图,小山羊白白想去游乐城,向( ) 方向走,直接到达游乐城;从电影院向( ) 方向走,可以到达游乐城;从游乐城向( ) 方向走,可以到达公园。 二、我会选择。 1.丽丽站在操场上,面向东南方,她背面的方向是( )方。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2.明明上学时向西南方向走到学校,放学时向( )方向走回家。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三、看图解决问题。 1.

(1)如图,芳芳家在儿童乐园的( )面,银行在儿童乐园的( )面。 (2)银行在邮局的( )面,邮局在银行的( )面。 (3)邮局在文化宫的( )面,在芳芳家的( )面。 2.(1)如下图,大象馆在动物园的( )角,犀牛馆在动物园的( )角。 (2)动物园的东北角是( ),动物园的东南角是( )。 (3)狮山在熊猫馆的( )方向,猩猩馆在熊猫馆的( )方向。 (4)犀牛馆在熊猫馆的( )方向,熊猫馆在犀牛馆的( )方向。 (5)丽丽从大门进去,先去熊猫馆,再去斑马馆,最后去猩猩馆,她应该怎样走?

四、下面是张珂的一篇日记,请你根据他的日记内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从大门向南看,先看到的是花坛。花坛的 南面是教学楼,东北角是食堂,西北角是实验 楼,图书馆在花坛的东南角,科技楼在花坛的 西面,艺术楼在食堂的南面。 (2)说一说从花坛去其他建筑物分别怎么走。 五、明明的妈妈在医院上班,她上班时该怎样走?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答案】解:4×3=12。 答:下面的早餐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解析】【分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4种点心,共有3种饮料,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2.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里,使等式成立。 【答案】 8+8+8+88+888=1000 【解析】【分析】五个数加起来的和是1000,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三位数,即888,再选一个两位数,即88,1000-88-88=24,24刚好是三个8相加的和,那么剩下的三个方框里都填一个数字8即可。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1) (2)

【答案】(1) (2) 【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个位上的数分别是7和8,加起来是15,所以和的个位就是5,同时向十位进1,因为和的十位上是6,其中一个加数是3,那么另一个加数是6-1-3=2,百位上的数分别是2和5,加起来是2+5=7,所以这个算式是238+527=765; (2)这是一个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被减数个位上是7,差的个位上是9,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退1,17-9=8,那么减数的个位是8,减数的十位是4,差的十位是3,被减数是4+3+1=8,被减数的百位是8,差是1,那么减数的百位是8-1=7,所以这个算式是887-748=139。 4.下图中图形的面积各有几个小格? 【答案】解:图A有21个格;图B有9个格 【解析】【分析】满格的按1格算,不满格的按0.5格计算,估算出图形的大小。 5.下面是中国行政图,请你在图上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是个自治区中,哪个区的面积最大?哪个区的面积最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二)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补空白。(每空1分,计34分)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艺术楼高约16()鲨鱼重3() 一张名片面积大约42()一个鸡蛋重约55() 2.14个50相加的和是(), 284里面有()个4 3.小伟家有42头奶牛,每头牛每天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计算,小伟家的奶 牛每天大约可挤奶()千克。 4. 6吨=()千克 10000米=()千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0.4米=()分米 3日=()时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田地,长16米,宽12米,面积是()平方米。 6.一个正方形餐桌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这个餐桌的边长是()分米。7.去年明明在姑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是()月和()月。今年一、二月他又到姑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今年他在姑姑家住了()天。8.一艘轮船上午7时从南京出发,晚上8时30分到达江西九江。用24时记时法表示从()时到()时()分,一共经过了()小时()分钟。 9.12只母鸡的2 3 是()只,1小时的 1 4 是()分钟。 10.把20吨沙子平均装在5辆车里,每辆车装这些沙子的()() 。 11. 5.4元是()元()角,5.4米是()米()分米,也就是 ()厘米。 12.照右图的样子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分成更小的4 份,每一小份是原来三角形的()() 。

二、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1.下面算式中,与846÷6结果相等的是()。 A.846÷3÷2 B.423÷6 C.141×6 3.1999年、2013年和下列()一样不是闰年。 A.1760年 B. 2008年 C. 2200年 3.把一张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折出的每一份的面积是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A.1 3 B. 1 6 C. 1 8 4.张爷爷今年60多岁,他出生的那一年是闰年,他可能是()。 A.1980 B.1952 C.1950 5.☆÷21=11……△,☆最大是()。 A.20 B. 231 C.251 四、计算天地。(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400÷5= 34×20= 1.6-0.4= 50×24= 300 ÷2÷3= 210×4= 40×50= 61-14= 5.3+4.7= 20×2×5= 2.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9分) 6.2-4.5= 48×60= ▲43×59= 472÷7= 3.用递等式计算。(9分) 420-420÷7 (120-40)×23 153-(87+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