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第7装甲旅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以色列穿甲弹与苏联T-72的故事从二战开始,各主要参战国就非常重视通过缴获的武器装备来发现敌方弱点,同时汲取敌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加强自己。
例如日本“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初期势不可挡,美军一筹莫展。
但后来意外缴获了一架,经过飞行员的试飞和技术人员的研究,美军终于摸清了零式战斗机的优缺点、掌握了战胜它的技巧,使其完全丧失原来的优势。
德国同样对缴获的苏联T-34坦克进行分析测试,吸收其设计上的先进思想研制出“黑豹”坦克。
随着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防止己方的先进武器落入敌人手里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在1982年6月的中东冲突中,一支以色列装甲部队在一个名为苏丹雅各布的黎巴嫩城镇遭到叙利亚和巴解军队的伏击,其先头部队被包围。
经过一夜激战,以色列装甲部队终于突围,撤回境内。
在这次战斗中,以色列至少有八辆“马加奇”主战坦克被叙利亚击毁或缴获。
战斗结束后几个小时,叙利亚人将其中一辆缴获的坦克运到首都去游行,一起游行的还有被俘的以色列坦克兵。
不过,叙利亚缴获的大多数“马加奇”坦克下落不明。
只有三辆坦克有下落:一辆在大马世革的博物馆中展览;另一辆在俄罗斯库宾卡军事历史博物馆展览;第三辆坦克在1982年至1983年被分成两部分运送到了苏联,在随后的秘密火力测试过程中被摧毁了。
对于苏联人来说,得到“马加奇”坦克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收获,因为该坦克只是以色列对美国M48坦克的改进型号。
其主要变化是换装了105毫米L7主炮;重新设计了带有以色列风格的新型“乌尔旦”(Urdan)低矮车长指挥塔,塔上装7.62毫米机枪;在105毫米火炮炮管上方安装了M2式12.7毫米重机枪;采用类似美国M4“谢尔曼”坦克的炮塔;换装A VDS1790柴油发动机、CD-850-6型变速箱和现代化的通讯系统等,在当时算不上先进装备。
真正让苏联人惊喜的是(同时对于苏联的敌对国家来说是灾难性后果)缴获的以色列先进坦克炮弹药。
苏联人从叙利亚运来的战利品中发现了一种未知弹药:新型105毫米M11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2017全球军⼒排⾏(GFP)排⾏榜 5⽉11⽇,世界权威军⼒排⾏⽹“全球⽕⼒”公布2017全球军⼒排⾏(GFP)排⾏榜2017军⼒全球前10排名有哪些国家?全球⽕⼒2017世界军事实⼒排名第⼀是谁?下⾯⼩编整理的2017世界军事排名,⼀起来看看吧。
2017全球军⼒排⾏(GFP)排⾏榜▲2017全球军⼒排⾏ 美国公布全球最新军⼒排⾏,中国排名让各国媒体不服 第1名-美国 美国是作为当今世界第⼀军事⼤国,其军队的武装⼒量也是世界上最强⼤的。
⽽要供养⼀只如此强⼤的军队,美国的军费开⽀也是全球最多的。
美军现役部队⼈数146.093万⼈,其中陆军50万⼈,海军和空军各35万⼈,海军陆战队18万⼈。
在装备上,不论战机、航母、还是坦克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平。
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10个作战师、5个航空旅、3个装甲骑兵团、6个炮兵旅、9个“爱国者”和2个“复仇者”防空导弹营、3个独⽴步兵/空降兵营。
海军是美国第⼀⼤军种,共57万⼈(包括海军陆战队17万⼈)。
第2名-俄罗斯 俄罗斯陆军曾是历史上最为强⼤的陆军,现在缩减了很多。
坦克从⾼峰时的5万余辆,减⾄⽬前的1万辆左右,但都是T-72以上级别的型号。
空军:总共战机约达5,200架,第⼀线战机约2,900架,包括500架⽶格-23、110架⽶格-25、450架⽶格-29、150架苏-27和若⼲架苏-30战机均属空优战机,对地攻击机有600架⽶格-27、480架苏-24、340架苏-25。
第3名-中国 中国陆军在坦克/⽕炮/装甲车辆/枪⽀/各种侦察仪器等已进⼊世界⼀流⽔平⾏列,但普及率不到⼀半,其⾼科技装备占全军的⽐重少于欧美国家,但综合战⼒并不逊⾊。
海军:现役兵⼒共23.62万⼈,占解放军总⼈数的10%。
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海军岸防部队2.5万⼈,海军陆战队4万⼈。
拥有64艘⽔⾯主⼒军舰,55艘攻击潜艇,40多艘中型/重型两栖登陆艇、50艘导弹巡逻艇。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沙龙一、盖棺论不定沙龙去世前后,世界媒体再次掀起一轮对他的评价高潮。
除了以色列官方和阿拉伯世界截然对立的两极观点之外,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比如跟沙龙做对一生的以色列左翼报纸《国土报》便将沙龙描述为一个充满了自身矛盾的人物。
这种评论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沙龙本人行为的多面色彩:你无法用一个单纯的概念去定义沙龙的一生——他究竟是一个战士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究竟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政治家?究竟是一个忠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还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农夫?究竟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还是个人野心的追求者?一个比较简单而又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沙龙变了!他前期是一个迷信武力的人,后期变成了一个和平的追求者;前期是一个战士,后期变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前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后期变成了一个实用主义者,等等。
沙龙生前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与媒体的流行说法不同。
他的好友乌里·丹曾经问他:“究竟当初那个修建定居点的你是正确的还是现在这个拆除定居点的你是正确的?”沙龙回答说:“我当初也是正确的,现在也是正确的!”“你对此怎么解释呢?”“情势变了,仅此而已!”换句话说,沙龙认为他自己从未改变过,改变的只是他所面对的政治军事情势。
沙龙永远是那个沙龙,只是世界大势和中东局面“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作为政治家他必须有能力因应变局,顺势而为,哪怕是做出绝对自相矛盾的决策也在所不惜。
如果沙龙是正确的,那么他一生的复杂性未必反映了他本人性格的复杂性,而更多地是中东地区瞬息万变的复杂局势的准确映像。
以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为例,沙龙曾评论说: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并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如果和平有希望,选择和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较难选择的是在战争与为拖延战争的爆发而付出的“赎金”之间——究竟是马上开战还是做出一些让步以拖延开战时间?也就是说,在世人看来,世界上除了战争就是和平,但是在中东这里,在阿以之间,情势则要复杂得多,很多时候,战争与和平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所谓的和平不过是一场延时爆发的战争,而如果盲目跟着这种“和平”走,有时候付出的代价比立即开战还大。
第三次中东战争世界战争通鉴发布时间:2005-08-30第三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67年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发动突然袭击,至6月10日结束。
以色列军仅以5天的时间,便侵占了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等广大地区。
史称第3次中东战争,也称6天战争、“6·5”战争。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67年,爆发的一次最具典型意义的突然袭击战例。
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动因第1、"2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反而加剧阿以之间的对立,历史积怨日益加深。
加之,自第2次中东战争以后,美、苏日益加紧对中东地区的争夺,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局势更趋复杂化。
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邦共和国(后于1961年9月28日取消联合),以色列有受腹背威胁之虑。
1964年阿拉伯各国出现团结的局面,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及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协议,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极表赞成和支持。
阿拉伯国家要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旨在不被以色列所利用。
阿方这一计划的实施和实现,是关系到以色列生存的重大问题。
为此,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动空军轰炸了阿方工程计划的关键部位——约旦河上游。
阿方有鉴于以方的强硬态度,估计实施该项计划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遂决定放弃该项计划。
1966年春季,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同以色列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11月3日,以军袭击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致游击队伤亡70余人。
至1967年,叙以边境的袭击、炮击事件时有发生,形势日趋紧张。
4月7日,叙以双方爆发空战,叙机被以空军击落6架。
以军开始向叙利亚边境机动和集结;埃及为援助叙利亚的军事斗争,于5月进行动员,增派部队驻防西奈半岛;并于5月22日宣布封锁蒂朗海;5月30日,同约旦签订了共同防务条约。
爆发这场战争的外部根源则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地区的争夺。
改革开放三十年民营企业是最悲壮的试错者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近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
表示,改革开放30年,民营企业成长不易,他们是悲壮的试错者,用自己的勇敢尝试甚至是牺牲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总页数】1页(P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5
【相关文献】
1.赎罪日战争北线最悲壮的防御战——浴血黎明:以色列188装甲旅戈兰战记 [J], 史振强
2.为残障孩子撒播最温暖的亮——长沙市盲聋哑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育人纪实[J], 刘秋泉;刘凯希;唐方萍
3.最悲壮的尴尬事 [J],
4.ofo败局:最昂贵的试错 [J], 孙冰
5.飞船两小时后将坠毁——人类有史以来最悲壮的电视直播 [J], 赵晓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档案解密中东战争的相关介绍中东战争也被称为是阿以战争,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断断续续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东战争的介绍,欢迎阅读!中东战争的相关介绍在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向以色列主动发起了侵略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军队伤亡大约1.5万人,而以色列军队伤亡大约6000人,最后这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获胜。
第一次是因为巴勒斯坦土地被不平等的分割了,和剥夺了巴勒斯坦人们的权利。
因此导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在战争刚开始的初期阶段,阿拉伯国家初占优势,可是双方停火以后,美国在资源上援助了以色列,最终致使阿拉伯国家的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间是1956年10月29日。
历史上称为西奈战争或者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其原因是因为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强行收回,而后又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和运河。
致使双方为争夺海上的通行权而发生战争。
最后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取得了对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先派出全部空军进行偷袭,其次又出动陆军进行进攻。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消灭巴勒斯坦的组织,占领巴勒斯坦。
后来在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发生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起源是叙利亚和埃及分别打算收复失地,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将巴勒斯坦居民赶出他们曾经居住的家园,致使这些百姓无家可归。
阿拉伯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资源,于是发动了战争。
第五次战争是在1982年6月6日。
巴勒斯坦武装因暗杀英国大使,以色列机乎出动海陆空全部军队,对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次目的主要原因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准备在巴黎嫩建立新的政权。
提起中东战争,很多人会问中东战争有几次?其实中东战争一共有五次,在1948年5月15日,这天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是因为联合国对巴勒斯坦土地的不平等的分割,最终引起这件事情的发生。
后来以色列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最后取得胜利的果实。
以色列6×6“沙漠袭击者”快速突击车大量投产等以色列6×6“沙漠袭击者”快速突击车大量投产据报道,世界上第一种大量投产的6×6快速突击车━━“沙漠袭击者”,正在以色列生产,准备向某国外用户提供。
大多数快速突击车通常采用4×2或4×4驱动方式,而这种采用6×6驱动方式的快速突击车,旨在提高越野机动性和有效载荷量。
?该车的驾驶员坐在车体前部的中央,附加的一名乘员坐在驾驶员的任一侧,该车的最后部是装货区。
该车可安装多种武器,如5.56mm机枪、7.62mm机枪和反坦克武器等。
?该车的最大速度为110km/h,因装有两个50L的燃油箱,其最大行程可达600km。
该车的动力转向为制式装备,驾驶员可视行驶的地形不同,选用6×6或6×4驱动方式。
该车的全装备重量为1450kg,最大载荷达1200kg。
?6×6“沙漠袭击者”除可用作快速突击车使用外,还可用于遂行其他各种战场使命,如侦察、监视等。
该车可装由CH―53直升机空运,而该直升机是以色列国防军所大量使用的。
?(尚海仁)加拿大接收首批“豹”C2主战坦克据报道,加拿大陆军已接收了首批114辆按“豹”C2标准改造的坦克。
?据称,“豹”C2坦克装有加拿大陆军新型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
?巴基斯坦想参与土耳其主战坦克的竞争据报道,去年12月上旬,一个由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国防官员组成的代表团,与土耳其当局探讨巴基斯坦的新型主战坦克──“哈利得”主战坦克作为土耳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主战坦克合作生产计划的可能性。
?“哈利得”主战坦克亦称2000主战坦克,它是巴基斯坦在中国与乌克兰的帮助下,正在研制的主战坦克。
巴基斯坦现在只有这种坦克的样车。
?土耳其采用新型弹道导弹防御概念据报道,土耳其武装部队赞成采用一种双层弹道导弹防御概念,用以对付可能主要来自其南边和东南边邻国的弹道导弹的威胁。
?根据这种双层弹道导弹防御概念,敌方的导弹在大气层的高空就被一种远程导弹所截击。
以色列国防军第7装甲旅
——阿尔蒙尼特山的“守护神”
“以色列国防军可以有许多次伟大的战斗引以为自豪,然而却很少有像第7装甲旅进行的战斗这么出色和伟大!”
——以色列军事情报部部长恰伊姆·赫尔佐格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数小时后,5个阿拉伯国家的4万军队就高呼着“消灭犹太国”的口号从四面八方越过边界,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进攻。
以色列不得不从其降生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捍卫生存权、拓展生存空间的血腥搏杀之中。
此后数十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及周边地区,没有一天不是在战火中浸泡,没有一个人不是在战火中熏陶。
为了生存而战的犹太人,向所有阿拉伯人展现了其坚韧的战斗力和巨大的向心力,向整个世界诠释了这个民族游荡两千多年仍然生生不息的原因。
在这六十年的战争中,以色列不仅在战略层面远胜于阿拉伯国家;就是在战术层面、在历次的战役和冲突中,天才的犹太人每每有神来之笔,打出了诸如独占巴勒斯坦的“霍雷夫战役”,侵占西奈半岛的前奏的“阿布奥格拉”战役,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坦克战等。
然而就是这些次战役,也全都难以望及第7装甲旅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阿尔蒙尼特山保卫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哈加纳创始人什洛莫·沙米和海姆·拉斯克夫奉命组建第7机械化旅——这是第7装甲旅的雏
形,包括一个装甲步兵营(实际上仅有十几辆购自捷克的装甲车而已),一个步兵营,一个由国外移民组成的营。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不被人看好的“乌合之众”,成立三天后就匆匆投入到严酷激烈的恶战之中。
就是这支“乌合之众”,在攻占拿撒利战斗中重创叙利亚第5机械化旅;在哈雷姆战役中快速穿插,杀得阿拉伯联军大败而逃。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第7装甲旅为代表的以色列国防军也在战火中经受住了考验,开始成长壮大。
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第7装甲旅都作为以色列国防军在南线的闪击先锋,是横扫阿拉伯国家大军的领路人,使阿拉伯军人蒙受奇耻大辱的带头人。
尤其是在第二次战争后,以色列确定了以装甲兵为主的建军思想,装甲兵也成为与陆海空三军并列齐名的兵种,这其中,有七成原因在于第7装甲旅在战时的出色表现,让以色列人看到了装甲突击兵团的巨大作用。
可以说,自从第7装甲旅建立,他就是以色列国防军中无可争议的主力部队,但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才真正奠定该旅的“王者”地位。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发动战争,此时的第7装甲旅已经调防到北部叙以边境上,与第188装甲旅、第1步兵旅共同辖于艾坦机械化师。
当天下午,第7装甲旅奉命进入阵地,戍守在防线和公路的枢纽——阿尔蒙尼特山阵地。
当晚10时,叙利亚的T-62坦克群发动第一轮猛攻,第7旅
将敌人放近到700米距离猛烈开火,爆炸的火光把黑夜照得通明。
凌晨2时和破晓以前,叙军坦克部队两次试图从南面包抄以军右翼,但是两次掉进以军“老虎连”的伏击圈,先后损失坦克近50辆。
以军的战术和判断,甚至可以媲美当年刘帅在七亘村三天内两次伏击日军的战绩。
7日上午,叙军在南线取得胜利的刺激下,再次发动冲锋,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第7旅击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这一日晚间至8日全天,以军再次击退叙军(此时已经得到新锐部队加强)多次猛攻,战斗最危急时刻,叙军坦克突入到阵地中来。
第77装甲营与叙军坦克的炮战从2300码一直打到10码距离,上演了炮口对炮口的白刃战!
9日拂晓,叙军数百辆坦克和几十辆装甲车在炮火的支援下,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而此时残留在主阵地的以军第7旅,仅剩下8辆坦克。
战术后退的以军吸引了叙军的注意力,从附近阵地赶来的该旅第77装甲营的最后7辆坦克则在烟尘掩护下靠近阵地,打退了没来得及站稳脚跟的敌人。
重新收复阵地的第7旅,面对漫山遍野喷着火舌而来的叙军坦克,彻底陷入绝境——连续4昼3夜的战斗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极限,全旅不足十辆坦克,且各自只有3到4发不等的炮弹。
第7旅的官兵只好任由敌人插入阵地,将己方坦克淹没成孤岛。
每一名以色列坦克手都会发现,自己混杂在了叙军的坦克群
中,他们只能在很狭窄的空间内机动,并且在电台里相互激励士气;他们的炮战距离在百余码至几十码内,与拼刺刀无异!
前仆后继的以色列官兵,在这里上演了犹太人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尔蒙尼特山成为了中东沙漠里的“硫磺岛”。
最后,第7旅终于等来第一支援军——约西中校率领的第188装甲旅剩余的全部11辆坦克,可是加上主阵地上的最后7辆坦克,第7旅还是无力抵挡滚滚用来的数百辆叙利亚坦克。
叙军装甲部队行进中腾起的滚滚黄沙遮天蔽日……烟尘过后,第7装甲旅岿然不动,阿尔蒙尼特山依旧牢牢掌握在以色列人手中——叙利亚第7机械化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经受不起这样的伤亡损耗,率先撤军了!
战后查明,叙军在第7装甲旅阵地前共丢下260辆坦克和280辆装甲车,该山谷因此以“血泪谷”而名震中东!
此时的第7装甲旅,算上约西带来的杂牌军总共也只有20辆坦克。
精疲力尽的坦克手们驾驶着弹痕累累的坦克开始追击,一直追到“紫线”的前沿阵地听了下来:他们实在跑不动了!远处烟尘弥天,后撤的叙军装甲部队正迤逦而去。
拉菲尔将军在通讯网上向第7装甲旅全体官兵讲话:“你们拯救了以色列民族!”
附
第7装甲旅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编制
第75装甲营,第77装甲营,第79装甲营,第82装甲营(战时划归第188装甲旅)。
第7“戈兰风暴”装甲旅编制
第75“长矛”装甲营,第77“勇敢”装甲营,第82“愤怒”装甲营;
第603“刀锋”工兵营,第7特种装甲侦察连,反坦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