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的文化习俗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老挝民族风俗老挝是一个深藏在中南半岛万山密林之中的国家,给人感觉似乎是永远的与世无争。
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文化的一个缩影,透过老挝人的风俗习惯,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老挝当地的文化。
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在服装上,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
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在老挝,男女之间是不公开拉手,或是表现出过分亲昵的,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很不光彩。
老挝最有意思的两个习俗是,婚嫁时,男方流行“倒插门”;另一个则是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
老挝人大多信佛,注重佛门禁忌。
佛教从14世纪传人老挝之后,由于得到历代王朝的扶植和大力提倡,因此,发展很快,始终保持兴旺不衰的势头,而且对老挝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受到信仰的影响,他们在饮食方面的主要讲究是:不禁酒,不必食素,但“忌食肉”,即不吃象肉、虎肉、豹肉、狮肉、马肉、狗肉、蛇肉、龟肉等。
在进餐时惯用右手抓食,用左手直接接触食物被视为严重的失礼行为。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畜,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也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不过,老挝的天主教徒大部分是泰族和越侨,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以苗族为多,势力有限。
图一、老挝人民传统的见面打招呼是双手合十,特别是男女之间打招呼,男士之间可以握手寒暄。
图二、当你进入寺庙给寺庙及佛像拍照时要衣着整洁并抱有敬意。
图三、不要分发礼物给小孩,这样会造成鼓励小孩去乞讨的行为,但是可以捐款给特定的机构或是村里的老人。
老挝春节传统春节,在中国被誉为最重大、最为庆祝的传统节日。
然而,中国并不是唯一过春节的国家。
在亚洲地区,有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传统,其中之一便是老挝。
老挝春节源远流长,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与尊重。
本文将介绍老挝春节传统,以及一些令人着迷的习俗与活动。
一、春节的起源老挝春节,又被称为“春季缅怀节”,源自上古时代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大地陷入恶劣的寒冬,农民们的庄稼死亡,生活异常艰难。
于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祈求神灵的庇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带来一个繁荣的新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春节。
老挝人民认为春节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借此机会迎接新年,庆祝和平与繁荣的到来。
老挝春节一般在二月份举行,为期一周,期间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活动。
二、传统活动1. 舞龙灯:在老挝春节期间,人们会举办盛大的游行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舞龙灯表演。
整条街都被彩灯装饰点缀,人们手持一个或多个长长的龙灯,翩翩起舞,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
这一活动象征着将来的繁荣与好运。
2. 烟花爆竹:老挝春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烟花爆竹。
在夜晚,人们点燃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璀璨的火花在夜空中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悦的氛围。
3. 家庭聚会与美食:春节期间,老挝人民非常重视家庭团聚。
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这一节日,并享受传统美食。
比如,人们会品尝鱼类、糯米饭以及寓意吉祥的年糕等传统食品。
4. 红包:红包是老挝春节习俗中最受欢迎的部分之一。
长辈会给年幼的晚辈们发放红包,里面装有一定数量的钱币,代表着财富与好运的传递。
5. 拜神仪式:在老挝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拜神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和感激。
这一仪式中,人们会献上食品、水果和鲜花,祈求辟邪、祛灾、保佑子孙平安健康。
三、老挝春节的意义老挝春节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节日,更是传承和弘扬老挝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一盛大的庆典,人们展示了他们对家庭、社区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而庆祝活动则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团结的平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社会凝聚力。
往年老挝泼水节的来历
《往年老挝泼水节的来历》
老挝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是老挝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4月中旬举行,是为了庆祝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通常持续三天,在这三天里,人们会用水泼洒彼此,祈求好运和祝福。
泼水节源于古老的民间传统,据说这个节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期,老挝的一位王子为了洗去所有不幸和不正之事,携家人和臣民一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水灾。
这场水灾不仅洗涤了一切不幸,还为全国带来了丰收和幸福。
自此之后,泼水节便成为了老挝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互相泼水,共庆新年。
在泼水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打扫自己的住所,清理家中的旧物和残余,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手持小水壶,用水泼洒身边的人,给予祝福和祈福。
这也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所有不幸和不正的事情都会被洗去,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幸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泼水节也逐渐成为了老挝的旅游亮点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老挝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热情的待客之道。
泼水节也成为了人们在一年中放松、庆祝和享受的时刻。
老挝泼水节的来历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传承下来的习俗仍然让人感到震撼和兴奋。
这个节日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传统,
也是老挝人民共同庆祝新年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了团结、快乐和希望。
第四讲老挝的民族文化老挝概况: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老挝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老挝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琅勃拉邦的香通寺,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寺庙。
除了自然资源和古迹佛塔,老挝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
可以说,老挝的民族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保持得比较完好、受外界影响比较小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是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其国土分别与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缅甸接壤。
它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份,13-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亚洲第二贫穷国家与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饮食上接近泰国。
该国工业基础薄弱,以锯木、碾米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锡为主的采矿业是最重要部门。
金三角中的老挝部分的琅南塔曾经是全世界出产鸦片最多的地方。
老挝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
国名释义:以老挝民族名称命名。
意为“人”或“人类”。
民族:全国人口620万,共分为49个民族,其中佬族占总人口的50.3%,其他各民族占49.7%,老挝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通用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泰语相近。
居民多信奉佛教。
国旗:老挝国旗是以红色、蓝色及白色为主色,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
蓝色展开一片富饶美丽的国土,表示人民热爱和平安宁的生活。
红色象征革命,表明不惜以鲜血为代价捍卫国家尊严。
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白色圆形象征老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及国家光明的未来。
白色圆形也代表满月,置于蓝条之上,象征皎洁明月高悬于湄公河的上空。
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老挝是东南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坐落于印度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之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
这个国家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有关老挝的风土人情。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约750万人。
主要民族包括佤族、卡门族、契本族、明族、基利族和背语族等。
尽管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多数人都信奉上庙会、森林精灵等传统的原始宗教。
佛教是老挝的主要宗教,超过60%的人口信仰佛教。
在老挝,人们对待宗教非常虔诚。
他们在庙宇中祈祷,给佛陀供奉食物和鲜花,参加寺庙的仪式和节日。
每年,老挝都有许多佛教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外,人们还会在庙宇中举行婚礼、葬礼和其他重要仪式。
老挝的风景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特别是河流、瀑布和自然公园。
境内有著名的湄公河、纳姆底河和老挝中部的千岛湖。
这些水流通过山脉和丛林穿行而过,创造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观赏壮丽的风景,也可以参加刺激的水上活动,如皮划艇、漂流和钓鱼。
老挝的饮食以稻米为主,米饭在老挝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老挝菜品的特点是清淡和新鲜,多是在水煮和蒸煮的基础上加入各种调味料烹制而成。
常见的菜肴包括辣椒鱼、柠檬草鸭肉、青木瓜沙拉等。
此外,老挝也以其独特的咖啡而闻名,咖啡豆是当地人的日常饮品之一。
在老挝,人们注重家庭和社区的环境,因此,家庭聚会和社区活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喜欢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享受美食和共度时光,这种聚会被视为增进亲情和友情的机会。
老挝人民热情好客,总是乐于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你是在市中心的酒店还是在农村地区的家庭旅馆,你都会被当地人热情地接待。
他们会尽力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帮助你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
总之,老挝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丽,品尝当地的美食,并与热情好客的老挝人民交流。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老挝风俗禁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社交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有些山和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
在有些地方的村寨里,有的人家的门上或屋檐上划有特殊的符号,表示这座房子里闹鬼,不可擅自进入这样的房屋,进入要由主人带领,进入屋内后不可乱坐乱摸,一切须听从主人的安排。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光彩的。
在老挝,不流行给小费,但在一些涉外宾馆,也可给服务员一点小费,约10-15%。
到商店购物,商品大都有固定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如果在个体摊位上,可以还价,当你所还的价格被对方接受后,就必须买下。
在老挝,人们对白色的印象不佳,它被视为一种很不吉利的色彩。
通常,在老挝人家里不会挂白色蚊帐,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也忌盖白色被子。
由于老挝人普遍信奉佛教,因此和老挝人打交道时,务必要了解佛门的禁忌。
一般而言,以下四点尤须引起重视:第一,不要对佛教进行非议。
第二,不要对佛像有所不恭。
尤其要牢记,不要用手和身体下部去触摸佛像,不要攀登或蹬踩佛像,不要乱丢佛像,或是将其放进口袋里。
第三,不要对僧侣有失敬意。
不要站得或坐得高于僧侣,不要对僧侣出言不逊,妇女还要切记,不要与僧侣平起平坐,或是触摸对方。
第四,不要对佛寺不加尊重。
参观佛寺时,进门前要脱下鞋子,不要大声说笑,不要穿得过分随便。
老挝人认为,头是神圣之处,不容他人触摸;脚是下贱的部分,坐下来以后不仅不应乱动,而且最好别让人看到。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标题: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老挝,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位于东南亚的内陆,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带您了解老挝的风俗礼仪,帮助您在访问老挝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习惯。
一、社交礼仪在老挝,人们注重礼仪,讲究尊重他人。
在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一般行合掌礼或握手礼。
行合掌礼时,要站直,微微低头,伸出双手,掌心向上,表示恭敬和尊重。
握手时,要伸出右手,轻轻握对方的手,目光直视对方,表示友好和尊重。
二、饮食文化老挝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米食和酸辣食品为主。
在老挝,人们通常用手抓饭吃,这被视为一种清洁和礼貌的方式。
在用餐时,要尽量保持干净,不要把饭菜掉在桌子上或地上。
此外,老挝人喜欢吃酸辣食品,如酸菜、酸萝卜等,这些食品既美味又富含营养。
三、服饰习俗在老挝,不同的场合和职业有不同的服饰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
而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则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装,如长袍、筒裙等。
此外,僧侣也有自己特殊的服饰要求,如穿着黄色的袈裟等。
四、节庆习俗老挝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国性的公众假期。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泼水祝福,以祈求幸福和平安。
此外,老挝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如宋干节等。
五、商务礼仪在老挝从事商务活动时,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商务习俗和习惯。
一般来说,在商务会议中,要避免行合掌礼或握手礼,而是使用名片互相交换。
在谈判时,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此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避免做出冒犯的行为或言语。
六、宗教信仰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约90%的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
因此,在访问老挝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参观寺庙或宗教场所时,要遵守当地的规则和礼仪要求。
例如,要脱鞋进入寺庙,不要穿着暴露的衣服等。
七、民俗习惯老挝的民俗习惯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
老挝泼水节在几月几日举行
《老挝泼水节》
老挝泼水节,又称为皇家水灌节,是老挝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四月中旬举行,从四月13日持续到15日。
这一节日是老挝人民用水来洗净身心,为新的一年祈福的庆祝活动。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着盛装,手持水枪、水桶,用各种方式尽情地泼水。
这象征着用清水洗尽上一年的不幸,同时也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在老挝泼水节,人们还会聚集在寺庙,向僧侣祈福,参与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
泼水节不仅在老挝举行,而且在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也有庆祝。
它是一个传统而又欢乐的节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与。
泼水节象征着洗去不幸、带来幸福的意义在老挝和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个节日也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了老挝独特的文化魅力。
2922017年1月下半月刊“十二风”即老挝的传统节会。
传统节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在老挝,佛历十二个月份里,每月都有受到重视的节日。
除了归入“十二风”的每个月的节日外,老挝还有诸如塔銮节等重要的节日。
一、一月恕罪节恕罪节,也称为正月节、守斋节,在每年佛历一月份举行。
传说有一个和尚乘船沿恒河顺流而下,船只挂住水柳并把柳枝折断,和尚不以为过,然而此后他苦苦修行了一万年也不得道,死后转世成为一条大蛇。
老挝佛教徒认为,不管多小的过错都不应该漠视,都应该忏悔。
反思自己一年来犯下的过错,便形成了恕罪节。
封斋忏悔时,佛教徒找一个和尚不多的寺庙,搭一个简易的帐篷,清心持戒六天六夜,请求高僧允许出罪方可成为纯洁无过的人。
这不是一个群众性的节日,没有老挝一般节日的热闹和欢快,而对笃信佛教的老挝人来说,它关系到自身一辈子的修行。
因此,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什么过错,老挝的佛教徒都要入寺忏悔修行。
二、二月丰收节丰收节,也称聚场节。
传说有两个兄弟,以庄稼为生,弟弟勤劳,在播种、插秧、收割、晒谷和入仓等各个环节都要布施,一年要布施九次,最后得道成为阿罗汉,得以侍守在佛祖身边。
而哥哥懒惰,一年只布施一次,最后没能留在佛祖身边,只是成为了人类中的圣者。
因此,老挝人认为施舍稻米是很大的功德,会得到回报。
当然,诚意和行动的差别也会带来功德的不同。
在节日期间,人们把稻谷堆积在空旷的场地上,堆得越高越能显示丰收,能给农户带来来年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三、三月的万佛节对佛教徒来说,佛历三月十五日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万佛节”也称“三月望日僧伽会”。
传说释迦牟尼的1250个弟子于这一天不约而同地来到他身边,而这也成为释迦摩尼生前与其弟子的最后一次聚会。
佛祖释迦牟尼于这一天向众弟子们提出了三条训诫:一是不做坏事,二是只做好事,三是保持净心。
这个节日是佛教徒净心修佛的节日,但万佛节与民间的烤糕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姓向寺庙献糕、听经,两个节日就重合到了一起。
老挝国家有哪些风俗礼仪老挝国家有哪些风俗礼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首都:万象;官方语言:老挝语;货币:新基普;国教:佛教;国花:塔树花(夹竹桃科) 、鸡蛋花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头,客人禁止进入主人内房参观。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老挝礼仪篇一:老挝的风俗老挝的风俗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老挝的服饰。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人的饮食习惯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的礼节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拴线仪式是老龙族的一种礼仪风俗,是一种祝福仪式,常在逢年过节、欢迎贵宾、结婚喜庆时举行。
仪式上宾主席地而坐,中间摆着插满鲜花的银制托盘,鲜花上挂着一束束洁白的棉线。
仪式开始时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和尚念祝福词,念完后把鲜花上的棉线取下,给各位来宾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线,一边拴线一边说祝福的话语。
客人也可主动给主人或其他人拴线祝福。
拴在手上的线,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和老挝人相处的禁忌(1)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2932017年2月下半月刊老挝民族众多,构成了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老挝语“风俗”一词可音译为“喜空巴佩尼”,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喜”,即节日方面的习俗,包括十二个节日,即每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成为“十二风”;二是“空”,即有关行为规范的习俗,共十四条,称为“十四俗”;三是“巴佩尼”是有关生活方式的习俗,包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的十九个方面。
本文主要对老挝人民的婚丧习俗加以阐述。
一、婚庆习俗老挝人把结婚视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有能力走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标志,结婚是人生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排在出生、出家之后,因此老挝人非常重视结婚仪式,其形式和程序比其他习俗更为复杂和繁琐。
婚礼一般要举办两天两夜,第一天是“热身礼”,先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并答谢亲朋好友,晚上彻夜狂欢。
第二天才是真正的婚礼,婚礼当天,男女双方须在自家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如果是早晨举行仪式,忌讳超过中午12点,如果是下午举行仪式,则不能超过5点,特别忌讳太阳落山后举行仪式。
婚礼一个重要的仪式是迎亲,老挝语称之为“女婿游行”。
迎亲队伍在拴线仪式结束后即出发前往新娘家,新郎按照传统风格打扮,穿兜裆裤,佩戴宝剑,手拿甘蔗和鲜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意为保卫爱情和创造甜蜜美好的新生活。
为体现出男方家的诚意和身份,迎亲队伍会制造隆重热烈的场面和气氛,一路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载歌载舞。
迎亲队伍到新娘家门前时,不能马上进家门,而是要派老者先“叫门”,以表达男方对女方的真心。
进门口,证婚人先宣读允许结婚的正式文件,出示结婚证书,然后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和感恩仪式。
感恩仪式是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程序,过程也非常复杂,新郎新娘要感谢双方父母养育之恩,双方家长要宣讲老挝的“十二风”和“十四俗”,强调夫妻互敬互爱之德,提醒双方尊敬老人。
各项仪式结束后,主人便盛情邀请来宾用餐。
在宾客用餐的过程中,新郎新娘会敬酒答谢宾客,同时有乐队进行表演,主持人会根据来宾的地位,邀请他们上台跳老挝的传统舞蹈─喃旺舞,整个婚礼洋溢着温馨甜蜜的气氛。
老挝怎么样过泼水节的
《老挝怎么样过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
举行。
这个节日是老挝人民用水狂欢来庆祝新年和洗涤去旧迎新的习俗,是老挝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老挝人民在泼水节期间会以水为媒介,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也代表了老挝人享受生活、快乐无穷的心情。
在泼水节期间,老挝人民会互相泼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
整个城市会变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喷泉和人群,人们手持水枪,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和远道而来的朋友。
大家穿着节日盛装,手持各种彩色的水枪,疯狂地泼洒着水,祈福幸福的新一年。
泼水节也是老挝人们传统的对待祖辈的方式,他们用香水洒在年长者的手掌上,以示对年长者的尊敬之情。
除了泼水之外,泼水节还有一系列有趣的庆祝活动,比如舞龙、民族歌舞表演等节目,为迎接新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此外,老挝人会在泼水节期间参加寺庙的活动,参与布施和祈祷以祭祀祖先和祈福新一年的光景。
在节日期间,老挝人也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进美食,一起欢庆新的一年到来。
总的来说,泼水节是老挝人民慰藉心灵、庆祝新年、祭祀祖先、迎接新年,也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节日里,老挝人民用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狂欢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老挝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老挝位于东南亚,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国家。
它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老挝文化经历了多个王朝、帝国的兴衰,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老挝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宗教文化传承、手工艺及文学传承、历史建筑及遗址传承。
首先,老挝以佛教文化为主导。
佛教文化在老挝的历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佛教曾经是公元5-8世纪中古老挝的王朝国家的官方宗教,在公元14世纪建立的兰纳实皆王朝统治下达到了巅峰。
佛教对老挝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挝的佛教寺院和寺庙再现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首都万象的菩萨寺和佛陀寺,还有位于文化古都朱木亚的瑞克谷佛教寺庙群,这些寺庙和寺院都化身着佛教信仰、文化和艺术造诣的神奇融合。
在老挝,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布达(佛塔)和家庭神龛,展现着公众对佛教信仰的热爱和追求。
佛教文化不仅是老挝人的信仰,更是老挝文化的重要基石,它深深地嵌入了老挝人的灵魂中。
其次,老挝手工艺及文学传承。
老挝自古以来以手工艺著称。
制作丝绸、棉布、纺织品、银饰、木雕和陶瓷等手工艺品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
老挝锦缎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丝绸之一,已经成为该国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棉布和纺织品被广泛用于制作女性服装和家居装饰品。
银饰也是老挝手工艺的代表,如同食物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一样。
老挝手工艺传承一直是家庭、社区甚至全国性的事情。
在一些主要的文化节日里,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来纪念文化传承,如佛教节庆礼仪、传统婚礼和仪式,每一次都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弘扬。
此外,老挝还有独特的文学传承,老挝的文学作品有许多灵魂温暖、俊洁有力的书写,如《万象老城》、《誓言》、《夜行》等等,都是文学巨匠的杰作,反映出老挝人民深院的情感与思想。
最后,老挝历史建筑及遗址传承。
老挝有着悠久的历史,遍布着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它们丰富而珍贵的藏品将老挝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完美地展现出来。
老挝盛产大象, 也有“万象之都”之称.不仅佛寺里的壁画有不少是以大象作为艺术形象的,佛龛里也总摆着各种各样的大象木雕,大象铜雕等,织锦和挎包,就更是常常把大象的形象作为自己的一种荣耀了。
用大象运输,把大象作为交通工具,就更是司空见惯了.还有大象路,大象村,大象店,大象学校,大象宾馆等,可谓比比皆是。
大象,因而也成为了老挝的一个象征,神圣的象征,行走的象征。
在老挝以往的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大象曾出生入死,众志成城地想入侵者发动进攻,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常生活中,大象,早就和善良的老挝人民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关系,成了老挝人民的好帮手。
不仅帮主人吃苦耐劳地做繁重的体力活,还帮自己的主人悉心地照看孩子。
老挝人的居所,大多是竹木和竹草结构的高脚楼,也有的住单层木屋。
礼仪在老挝民族之间贯穿得无比细密。
他们彼此见了面,是一定要双手合十,很认真地说一声“沙摆里”即你好;分别时,一般也要作合十礼,说一声“沙摆”即再见。
熟人见面时可只问好而不施礼。
告别时,说声“拉告恩”。
对知道姓名的人,一般只称其名,不称其姓。
为了表示尊敬,名前一般加陶(先生)、南(女士)的尊称。
进入老挝居民的房屋,一般都是要脱鞋的,进入老挝的寺庙,就更要拖鞋了。
老挝民间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当老挝的姑娘把一律浸过香水的洁白的线栓在客人的手腕上,并虔诚地默念祝福时,客人的肺腑里会装满了感动,因为这不是一般的白线,不是一般的祝福。
被栓在你手腕上的白线,你至少要戴上三天三夜才行。
三天三夜后,你就成了有福之人。
老挝共有68个民族,其中的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被称为老挝的三大族系。
老龙族系的老族是老挝的主要民族,人口近300万,约占老挝总人口的50.3%。
老挝泼水节吉祥语是什么
《老挝泼水节的吉祥语》
老挝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一度的水节盛事。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用清水相互泼洒,表示洗涤恶运,祈求好运。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交流吉祥语,以祝福彼此健康和幸福。
在老挝泼水节上,人们常常会说一些吉祥语,以表达对彼此的美好祝愿。
比如,他们会说:“愿你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这句话传达了对对方的祝福,希望对方能够拥有美好的人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另外一句常见的吉祥语是:“愿你拥有幸福快乐,天天笑口常开。
”这句话希望对方能够享受到幸福的生活,每天都充满笑声和快乐。
此外,“愿你健康长寿,生活充满爱”也是常听到的吉祥语。
这句话传达了对对方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拥有长寿和美满的生活。
总的来说,老挝泼水节的吉祥语都是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幸福、快乐、长寿。
这些吉祥语不仅是泼水节的传统习俗,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用吉祥语传递着美好的祝福,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老挝的文化习俗]
老挝人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老挝友人重礼宾,待人态度极诚恳;
传统“栓线”迎宾客,表达情意分外亲;
惯同客人饮坛酒,意为同你不隔分;
大多国民信佛教,恪守“五戒”感情真;
“过午不食”为教规,忌吃“十肉”不忌荤。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老挝人接待客人有着别具一格的仪式,即“栓线”(由老大娘或年轻姑娘,把浸过香水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口中还念念有词的对客人祝愿。
拴线时,一般先拴左臂,右手同时举起,拴右臂时,则举起左手。
手与头齐,象平时打招呼那样,表示敬意)。
仪式完后,双手合十,举到额前,说一声“萨”(“但愿如此”之意),被拴上线的人,要经常把白线戴在手腕上,至少要戴三天,因为这洁白的线里,包含着老挝人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的祝愿。
老挝一些农村,惯用以糯米加配其它原料制成的坛酒招待客人。
饮酒时,众人围坛,赤足席地而坐。
主人当从打开酒坛封泥,然后插入一些竹管,人们各自握住一根竹管吸饮坛中酒。
老挝人认为亲朋友同坛饮酒即可以交流感情,又有一种极为亲切的气氛。
老挝人一般不直呼客人的姓名,必须在其名前冠以尊敬或亲切的称呼,如“探”(相当于“某某君”或“某某先生”)“仑、把、岙、那、艾、娥艾、侬”(分别相当于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娘或磊姐、兄弟或妹妹)。
老挝卡族人最爱用木耳环作装饰物。
认为木耳环越粗大越漂亮。
因此许多人耳佩笨重的木耳环,致使耳孔异常宽大,甚至有的人耳重几乎下搭至肩。
礼节礼仪
老挝人与客人相见时,惯施合十礼(即双手十指并拢合掌举起)。
施合十礼有以下规矩:对僧侣、王族、长辈、上司等向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合掌要置于额前;对下辈、下级等身份比自己低者,手掌置于颌下,对平辈或普通人等,合掌要置于脸前。
现在一般多以平等处之。
施合十礼的同时,问候“沙迈迪!”(你好!)。
目前虽说也时兴握手礼,但一般女子仍多用合掌礼。
信仰忌讳
老挝人大多数奉佛教,其佛教徒主要守持五戒,但不持素,只忌食“十肉”(即:人、象、虎、豹、狮、马、狗、蛇、猫、龟),日进二斋,过午不食。
老挝人忌讳别人触摸他们的头。
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
他们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
认为左手是肮脏和下贱的,使用左手实际上是对人的污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