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文化历史及地理学科位置详细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25
老挝基本资料一、老挝基本资料: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公元6世纪)的一部份。
老挝是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老挝土地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东盟十国唯一的内陆国家。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海拔2000—2800米。
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猫儿山2142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
水力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紫檀等名贵木材。
四、文化老挝琅勃拉邦市、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孔埠瀑布、琅勃拉邦等。
从语言到寺庙,以及艺术、文化、表演艺术等处处都能找到它的痕迹。
触摸别人的头部和强烈的感情流露都不是不被鼓励的。
虽然如此,老挝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比佛教更古老。
例如,老挝音乐主要使用Khaen来演奏。
Khaen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竹制管乐器,也是老挝的民族乐器。
六、风俗趣闻:黄金大地老挝人常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称为“黄金大地”(稻田与鱼塘王国)。
据说这块土地富含黄金,人们赌博、斗鸡都用金条来做赌注,故称黄金大地。
古印度人也曾认为这块土地富藏金子。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男子人品衡量老挝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都必须出家剃度当一次和尚。
出家多长时间才可还俗,没有明确规定。
多至三个月,少则三五天,也有终身不还俗的,还俗的也可以再度出家。
在社会上,人们常把一个人是否出家为僧作为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准。
老挝概况简史:老挝是世界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城邦(部落国家)出现,其后大致经历了“城邦林立”,“澜沧王国”,外族占领,老挝王国等几个时期,才到今天的人民民主共和国时代。
一,城邦林立时期(公元初年—1353年)。
在古代的中南半岛上,城邦林立,部落迁徒和势力的兴衰强弱,不断分合变化。
主要城邦有:科达蒙(堂明·道明);文单(陆真腊);孟骚(挝国—骚国)等。
二,澜沧王国时期(1353—1707年)。
这是老挝历史上笫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持350多年,经历了三次兴衰。
澜沧王国的创建者为昭法昂。
三,外族占领时期(1778—1945年)。
统一的阑沧王国分化瓦解后,不久就遭遇外族的入侵脔割和长期占领。
首先是暹罗的占领;其次是越南阮氏王朝的蚕食;其三法国殖民统治。
法国自1893年起,先后两次占领老挝,实行殖民统治,时间长达60余年。
到1945年初,日本于3月9日在印度支那发动了一次政变,彻底解除法国在印支的武装力量,夺取法国在印支的殖民政权。
在日本的占领下,老挝人民又添加了一重枷锁。
不过,日本占领时间不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四,老挝王国时期(1945—1975年)。
这是老挝人民成功地反对法、美侵略、干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30年。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5—1954年。
老挝人民广泛开展了“驱逐日本,打击法国”的斗争运动;(二)1954—1959年。
巴特寮武装力量解放了丰沙里和琅勃拉邦省大部,粉碎了法国的南鸟河防线,逼使法国承认越老柬三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三)1960—1962年。
在美国的干涉和指使下,老挝内战爆发,自到1962年7月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成立。
(四)1963—1975年。
1962年日内瓦协议墨汁未干,就遭到美国及其仆从的公开破坏,美国大举增兵,加大对右派集团的援助,拉拢富马首相,挑拨中立派与爱国战线的关系,最终颠覆了三方临时民族团结政府。
老挝基本资料一、老挝基本资料: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公元6世纪)的一部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老挝土地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东盟十国唯一的内陆国家。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高原海拔2000—2800米。
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猫儿山2142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
水力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四、文化老挝琅勃拉邦市、巴色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孔埠瀑布、琅勃拉邦光西瀑布等。
从语言到寺庙,以及艺术、文化、表演艺术等处处都能找到它的痕迹。
触摸别人的头部和强烈的感情流露都不是不被鼓励的。
虽然如此,老挝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比佛教更古老。
例如,老挝音乐主要使用Khaen来演奏。
Khaen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竹制管乐器,也是老挝的民族乐器。
六、风俗趣闻:黄金大地老挝人常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称为“黄金大地”(稻田与鱼塘王国)。
据说这块土地富含黄金,人们赌博、斗鸡都用金条来做赌注,故称黄金大地。
古印度人也曾认为这块土地富藏金子。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老挝古都琅勃拉男子人品衡量老挝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都必须出家剃度当一次和尚。
出家多长时间才可还俗,没有明确规定。
多至三个月,少则三五天,也有终身不还俗的,还俗的也可以再度出家。
五、老挝(Laos)【示范导游词】1、老挝概况●人口与民族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面积236800平方千米,人口509万(1999年)。
有60多个部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
通用老挝语。
居民多信奉佛教。
华侨华人约1万多人。
●地理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北与我国云南接壤,边界线长710千米;东面与越南为邻,边界线长1957千米;西面和西北面分别和泰国、缅甸交界,边界线分别为1730千米和230千米;南面与柬埔寨相接,边界长492千米。
全国面积236800平方千米,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老挝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1050千米,东西最宽处500千米,最窄处105千米。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国分为上寮(北部)、中寮(中部)、下寮(南部)三部份。
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
境内著名山脉有:比亚山山脉、宋山山脉、来山山脉、鞘山山脉和赛富良山山脉(即长山山脉),其中比亚山海拔2817米,为老挝最高山峰。
老挝境内山脉构成四大高原,即自北而南的会芬高原、镇宁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罗芬高原。
镇宁高原又称川圹高原,在上寮川圹境内,海拔2000-2800米,为老挝最高地区,有老挝“屋顶”之称;会芬高原在上寮,地跨川圹省东部和华潘省,海拔2000米;甘蒙高原在中寮的甘蒙省境内,海拔1000米;波罗芬高原在南部,地跨巴色省和阿速坡省,宽约96千米,长约80千米,面积10000多平方千米,海拔300-1000米之间。
老挝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万象以南的湄公河沿岸,较著名的有万象平原、沙湾拿吉平原及巴色西南面的湄公河低地。
在万象以北地区,流经老缅和老泰边境地区的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有许多小盆地,即班班平原和查尔平原。
老挝地图高清中文版导言:老挝是东南亚国家之一,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东临越南,南部与柬埔寨接壤,西北濒临泰国,西南与缅甸接壤。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作为游客前往老挝旅行,一个精确的高清地图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老挝的地理位置、景点分布和交通线路。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张老挝地图的高清中文版,并介绍一些老挝的主要旅游景点和交通线路,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
一、老挝地理位置及概况: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东临越南,南部与柬埔寨接壤,西北濒临泰国,西南与缅甸接壤。
总面积为236,800平方公里,是东南亚面积第八大的国家。
老挝地势以山地为主,境内有湄公河、红河等重要河流流经。
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家,主要农作物包括稻米、玉米、大豆等。
此外,老挝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黄金、银等。
二、老挝地图高清中文版简介:(此处可以插入一张高清地图,尽量文字描述也可)老挝地图的高清中文版能够清楚地展示老挝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旅游景点等信息。
地图上除了标注清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外,还可以看到老挝的省份划分、国家公园、主要河流和主要交通线路等。
地图上标注的文字介绍详细列出了每个省份的名称,并标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这样的高清中文版地图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行指引和规划参考。
三、老挝旅游景点介绍:1. 吴哥窟(Luang Prabang):吴哥窟位于老挝的西北部,是老挝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是老挝的古都,也是老挝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寺庙和佛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水牛公园(Vientiane):位于老挝的首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水牛公园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的建筑和庙宇,如大教堂和磨丁庙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老挝国立博物馆,了解老挝的历史和文化。
3. 南塔沙博物馆(Nong Khiew):这个小镇位于老挝北部,被认为是老挝最美的小镇之一。
老挝的历史文化介绍作文说起老挝,这可真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神秘色彩的国度。
老挝的历史,就像是一部漫长而又精彩的史诗。
在古代,老挝这片土地上就有着人类活动的痕迹。
早在公元 1 世纪至 7 世纪,这里出现了一些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
那个时候,人们主要以农业为生,靠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种植着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
到了 14 世纪,老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临了——澜沧王国建立了。
这个王国在当时可是相当有影响力,统治范围广泛,文化也繁荣发展。
当时的国王们努力推动着宗教、艺术和文学的进步。
想象一下,在那个时候,寺庙里的僧侣们认真地诵读经文,艺术家们精心雕刻着美丽的佛像和建筑装饰,学者们则埋头撰写着充满智慧的书籍。
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特别有文化氛围。
再来说说老挝的宗教文化。
佛教在老挝那可是深入人心。
走在老挝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金碧辉煌的寺庙。
这些寺庙不仅仅是宗教场所,更是艺术的殿堂。
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屋顶高高翘起,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雕塑。
走进寺庙,你会被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所感染。
老挝的人们非常虔诚地信奉佛教,每天清晨,都会有不少人带着鲜花和香烛来到寺庙,向佛祖祈福。
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位老奶奶,她穿着朴素的传统服饰,手里拿着刚刚采摘的鲜花,一步一步缓慢而又庄重地走进寺庙。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虔诚,那种对宗教的信仰和执着让人动容。
老挝的传统服饰也很有特色。
女性通常穿着色彩鲜艳的筒裙,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
这些花纹可不是随便绣的,每一种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有的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的象征着爱情美满。
男性则穿着宽松的长袍,显得十分潇洒自在。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都会穿上传统服饰,盛装出席。
那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时装秀。
还有老挝的美食,那也是不能不提的。
老挝的糯米饭是他们的主食之一,糯米饭粘性十足,口感软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配上各种美味的配菜,比如烤鸡、烤鱼、蔬菜沙拉等等,简直是人间美味。
老挝自然地理概况老挝全国面积约23.7万平方公里。
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东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毗连泰国,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
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依山傍水是老挝的地理特点。
面积的五分之一为平原,五分之四为山地、高原,其北部平均海拔1500多米,最高的山比亚主峰位于川圹省,它的海拔高达2820米。
其他山峰多超过2000米。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雨季河水横溢,那里是多民族居住区。
长山山脉自北向南逐渐走低,南部平均海拔1200米。
长山是老挝与越南两国边界的自然分界线。
临近长山山脉的是高原和山区。
甘蒙省的石灰石峡谷是这一地区的典型地貌,而靠近柬埔寨的波罗芬高原则气候温和,适合于半高原植物生长,以种植咖啡等作物而闻名。
高原和山脉不仅是老挝的天然屏障,而且这些地区森林覆盖,为本国和邻国提供了各种用途的木材。
山脚下成片的乔木林有效地阻止了山上的急流,保护了水土,调节了酷热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老挝地处北纬14-23度,东经100-108度,全年分为两季:雨季、旱季。
雨季从5、6月份开始直到10月份,有时从5月份就经常有雷雨。
地区不同雨量有别,一般是北部省份比南部雨量要小。
这个季节的气温在25℃?30℃,空气湿度接近100%。
旱季从11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
在这个季节,雨完全停了,有季风,平均气温为15℃,在丰沙里等北部省份,有时气温能降到0℃。
万象最凉爽的时候是12月份到2月份,气温在25℃度左右。
雨季各地降雨量不同,每两年出现一次少雨,特别是北部,中南部雨水较正常。
老挝一、老挝基本资料: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公元6世纪)的一部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老挝土地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东盟十国唯一的内陆国家。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高原海拔2000—2800米。
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猫儿山2142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三、政治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
1975年12月,老挝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991年老挝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2001年老挝党“七大”制定了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奋斗目标。
2006年老挝党“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和革新路线,继续贯彻落实“七大”制定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06年,老挝继续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老挝大致上可以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三大区,十六省、一个直辖市和一个行政特区:1、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
水力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2、工业:2005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4486亿基普(与人民币的汇率:1人民币=1206.4182基普)。
老挝(一)1、老挝历史简介:公元8世纪建澜沧王国,14世纪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
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
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
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
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老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
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
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
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
1991年8月14日,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老挝在历史上从来不是中国的附属国2、老挝风俗习惯及公共假期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 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基础教育现况简介老挝基础教育现况简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Democratic Republic)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
面积236800平方公里。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的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老挝全国共有16个省、1个直辖市和1个行政特区。
人口约600万(2006年)。
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
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挝语。
老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泰老语支。
现在的老挝文字属于拼音单缀文字。
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老挝中央政府设教育部,省(市)、县政府设教育局,村设教育科或处,实行垂直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管理各地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
1.普通教育1991年颁布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造就新一代优秀公民。
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着眼点在于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倡导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民主制度的精神和民族团结和睦精神,提高人民的国家主人翁觉悟。
实行小学强制教育制度。
国家允许开办执行国家教育大纲的私人学校,完备教育体系。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目前,老挝的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学制5年,入学年龄为6周岁,课程有算术、作文、练字、听写、画画、体育、品德等。
中学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定为初中3年,初中课程设有自然科、社会科、综合科,此外,学生还必须学1门外语,如英语或法语。
高中3年,高中开设的课程分为自然科和社会科,自然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其中数学为主科;社会科有文学、老挝语法、地理、历史,其中文学是主科,此外,还设有政治课、国防课和选学课,选学课为外语。
老挝的初等教育在共和国成立后有较大发展,但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问题是教学质量低,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小学,只有一、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