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0
方式1
10位数据异步通讯方式——用于双机通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1
方式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方式1
SM0、SM1=01
方式1一帧数据为10位,1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 1个停止位(1),其中起始位和停止位是自动插入 的。先发送或接收最低位。帧格式如下:
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SMOD为PCON寄存器的最高位的值(0或1)。
扩展输出口
扩展输入口
数据传输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由RXD引脚输入或输出数据(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由TXD引脚输出同步时钟信号
25
方式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例1 利用74LS164扩展并行输出口,并实现发光二极管循环控制功能
26
方式0
74LS164为8位串并转换移位寄存器 能将串行输入数据转为并行输出
T1 溢出率 = fosc /{12×[256 -(TH1)]} 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常用的晶振频率为:12MHz和11.0592MHz。所 以,选用的波特率也相对固定。常用的串行口波特率以及各参数的关系 如表所示。
23
串行口初始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串行口初始化,主要是设置产生波特率的 定时器1、串行口控制和中断控制。具体步 骤如下:
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同步通讯数据格式——数据以块为单位连续传送。
在发一组数据时,只在开始用若干个同步字符作为双方的号令, 然后连续发送整组数据。 特点——数据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连续传送的,结构紧凑, 传输效率高,但要求双方有准确的时钟,对硬件要求高。
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波特率为每秒钟发送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即b/S (位/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