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者描写月光周围的景色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泻”字化静为动,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照应了上文“月 光如流水一般”的描写; “浮”字表现了雾气由下到上的动感、轻盈; “洗过”写出了月光下的叶子和花的纯净; “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柔、娇美, 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4.第5段也有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请找出来进行赏析?
①在内容上,作者写蝉声和蛙声,反衬自己的苦闷、哀愁、孤寂,表现了 自己对大自然中生命拥有的自由的向往。 ②在结构上,此句将前文的眼前现实的荷塘月色之景过渡到下文的古 代虚幻的采莲之景。
1. 《西洲曲》本是写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作者在此引述有何用意?
意象“莲”的寓意
①这里的“莲子”即“怜子”的谐音,“怜”译为“怜爱、喜爱”,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怜子”即喜爱意中人。 ②由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征,“莲”被视为处 于浊世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月下荷塘 塘上月色 荷塘四周-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 水
青雾、叶子、花
树色、树姿、远山、路灯 光、蝉声、蛙声。
1.作者描写荷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亭亭”照应了“出水很高”,“舞女的裙”照应了“叶 子”,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美,而且赋予了 荷叶勃勃的生机,画面感十足。
导入新课
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拒受美援面粉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百业萧 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 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果腹。当 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 ”, 他们凭证可购买美国援助的平价面粉。美国驻华大 使等人大放厥词,攻击中国人民不识好歹、恩将仇报。 据此,吴晗等著名学者起草声明书反击美国政府的诬 蔑与侮辱,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1948年6月18日, 吴晗先生拿了声明书来到朱自清家中征求签名。此 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