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5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计数工具,用于进行血细胞计数。
正确的计数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球计数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包括血球计数板、显微镜、计数用盖玻片、血细胞计数液等。
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整,以免影响计数结果。
其次,取样。
取适量的血液样品,使用吸管或注射器将血液滴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中。
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然后,计数。
将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上,调节镜头至适当倍数。
在计数室的九个小方格中,选择几个进行计数。
根据所选小方格的面积和深度,计算出所选小方格的体积。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所选小方格中的血细胞数量,并进行计数。
接着,计算。
根据所选小方格的体积和计数结果,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
通常情况下,计数板上的每个小方格代表的体积是已知的,根据这一体积和计数结果,可以得出血细胞的浓度。
最后,记录。
将计数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包括所选小方格的数量、计数板的倍数、计数室的体积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现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耐心和细心,避免因匆忙而导致计数错误。
其次,要进行多次计数,并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总之,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正确的计数方法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计数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血球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一、注意事项
1. 血球计数板只能用于血液检查,不能用于测量其他物质;
2. 将血球计数板放置于平面上,确保平稳,防止晃动和碰撞;
3. 在开始测定之前,要根据靶点的电极安装完整;
4. 滴血时要涂抹几种抗凝剂,防止血液沉淀。
如果血液较深,可在计数前用刨子将血液挖出。
二、步骤
1. 将血液精确滴在血球计数板上;
2. 连接血球计数板上的接头,打开电源;
3. 根据靶点调整电位器;
4. 将光学镜头的焦距调节到节点最佳状态;
5. 通过镜头观察血液样本,一次性计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6. 通过刀片移动的方式,进行血球的细致观察和计数;
7. 计数结束后,关闭电源,清理血球计数板上的血液,清洗各个部分,涂抹上抗菌剂。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球计数板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球计数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试剂,包括血球计数板、显微镜、横纹管、生理盐水、乙醇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试剂都是清洁的,并且没有污染。
接下来,进行样本制备。
首先,将一滴血液加入到横纹管中,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直到样本达到合适的稀释倍数。
将稀释后的样本加入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确保填满计数室的每一个小格。
然后,进行计数和观察。
将血球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倍数和焦距,观察计数室中的血细胞。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
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记录。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比例。
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结果的验证和复核。
在使用血球计数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和误差。
其次,稀释样本时要注意控制稀释倍数,以确保观察到合适数量的细胞。
最后,进行计数和观察时,要认真细致,避免遗漏或重复计数。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还可以避免误差和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希望以上介绍对于血球计数板的正确使用有所帮助。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用于测量血液中各种血球数量的实验室工具。
下面是使用血球计数板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
- 清洁血球计数板:使用酒精或其他适当的清洁剂将血球计
数板彻底清洁,并确保完全干燥。
- 准备血液样本: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置于抽血管中。
2. 充填血液样本:
- 将橡胶管连接至抽血管的一端,并将另一端放入含有适当
稀释液(例如乙醇,盐水等)的试管中。
- 轻轻压抽血管,让血液与稀释液混合,确保样本适当稀释。
3. 填充计数室:
- 将计数室的一角放入混合好的血液样本液中。
- 逐渐放松手指,使液体自然充满整个计数室。
4. 观察计数室:
- 使用显微镜,在10倍或40倍放大倍数下观察计数室的血
球图像。
- 记录计数室内的血球数量。
5. 计算血球数量:
- 将计数室中各种血球的数量进行计算和统计。
- 根据计数室内的面积和深度,计算总血球数量。
- 可以使用计数室所覆盖的血球数量与已知的面积,以得出
总血球数量的近似值。
6. 清洗和储存:
-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彻底清洗计数室,确保无血液残留。
- 将计数室储存在干燥,洁净的地方,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请注意,使用血球计数板可能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训练和技巧,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血液分析时,应遵循实验室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规定。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计算血球数量。
具体的计数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血球计数板干净,无污染。
可用洗涤剂和双蒸水进行清洗和冲洗,然后用无纹纸巾擦干。
2. 取血样:使用无菌针头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通常使用的样本量为0.02毫升。
3. 加样:将血液样本滴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区。
滴落的血液应均匀地分布在计数区的每个小方格内。
4. 观察:视觉放大镜或显微镜的帮助下,通过目镜观察计数区的血球数量。
5. 计数:随机选择若干个小方格,计算这些方格中血球的数量。
一般使用的计数面积为3个或4个方格。
6. 计算:将所选方格中的血球数量相加,然后乘以血球计数板的稀释倍数和倒干涉系数。
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出血球的浓度,常用单位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血球的数量。
7. 结果:将最终计算出的血球浓度记录下来,并报告给相关的医务人员或研究人员。
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球计数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避免出现污染或操作错误。
在完成计数后,要及时清洗血球计数板,以备下次使用。
血球计数板使用方法
血球计数板介绍
使用方法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斜面通常稀释100倍),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
假如是25个大方格构成的
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
为了保证计数的准确性,避免重复计数与漏记,在计数时,对沉降在格线上的细胞的统计应有统一的规定。
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即位于本格上线与左线上的细胞计入本格,本格的下线与右线上的细胞按规定计入相应的格中。
见右图:即本格中计数细胞为3个。
7.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者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
洗净后自行晾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储存。
计数公式
细胞数/ml=100小格内细胞个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
1、25格×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细胞数/ml=80小格内细胞个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
例1: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 ×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构成,假如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5×400×10000×10=2×108 个。
耶赛明(南通)保健有限公司目的 Purpose规范计数板的标准操作,确保设备的操作有章可循。
范围 Scope适用于计数板的日常使用。
职责 Responsibility质检部的检验员负责遵守该规程,质检部负责人负责监督与管理。
内容Procedure1 概述1.1 测定微生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1.2 显微直接计数法:将小量待测样品悬浮液置于计菌器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1.3 血球计数板1.3.1 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1.3.2 中间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方网格(图1)。
图1:血细胞计数板构造(一) 图2:血细胞计数板构造(二)1.3.3 每个方网格分为9个大方格,正中间的大方格为计数室,计数室内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每个计数室内分为16个中方格(中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图2);另一种是每个计数室内分成25个中方格(中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室内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1.3.4 计数室边长为1mm,则计数室的面积为l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
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1.3.5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或细胞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样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或细胞的数量。
已知:1cm3体积=10mm×10mm×10mm=1000mm3=1ml;所以:1c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1. 什么是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hemocytometer)是一种用于血细胞计数的实验室设备。
它是一个有规定格数和深度的方形玻璃片,可以用于准确计算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2. 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血球计数板通常由两个玻璃板组成,其中底板具有一个中心深度为0.1毫米的四方形计数室,该计数室被细致刻划成若干方格。
玻璃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分格中的每个小格通常被标记为N个正方形小方格,每个小方格都具有已知的面积和深度。
3. 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的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必须将计数室灭菌,以确保精确的计数结果。
•清洁和干燥两个玻璃板。
•准备所需的工作液,如盐水溶液。
步骤二:装填血液和计数室•使用大口针头在计数室的两个较深的边缘处,各自放入几滴血液样本。
•使用吸引力将血液吸入计数室中。
步骤三:均匀分布血细胞•轻轻倾斜和旋转计数室,以确保血液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
•这有助于避免细胞堆积,确保一个合适的血样。
步骤四:开始计数•将计数室放在显微镜上,并使用10倍或40倍增大放大率观察计数室中的血细胞。
•确保血细胞清晰可见,并避免过大的增大放大率,以免难以计数。
步骤五:计数规则•在计数室的每个小方格中计数所选的细胞类型,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进行计数时,只计数完全在所选小方格内或者仅靠着四角的细胞。
•对每个细胞类型重复计数多个小方格,以获得更准确的统计结果。
步骤六:计算计数结果•根据所选细胞类型,确定每个小方格中的细胞数。
•使用统计公式计算细胞浓度:细胞数/已知的标定小方格数/标定小方格的面积。
4. 使用血球计数板的注意事项和技巧•需要精确的盖玻片技巧,确保计数室中没有气泡。
•观察血细胞时,确保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如光线、尘埃等。
•避免在计数室内使用过多的血液,以免细胞重叠。
•进行计数时,要细心、耐心,并进行多次重复计数以确保准确性。
•定期校准计数室,以确保精确的计数结果。
5. 血球计数板的应用血球计数板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一、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一种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1mm3,即1mm×1mm×0.1mm方格的计数板;大方格的长和宽各2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4mm3,即2mm×2mm×0.1mm方格的计数板。
在血球计数板上,刻有一些符号和数字,其含义是: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0.1mm 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
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 ×400×10000×稀释倍数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
关于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及问题讨论摘要:《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新课标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该实验需要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教材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需要学生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准确计数。
但是该计数方法,对高中教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而言,使用的难度较大。
本文通过结合《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这一实验,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步骤、方法等进行详细地介绍,并分析有关血球计数板的命题。
关键词:血球计数板使用原理、方法问题讨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新课标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该实验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制约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种群外部环境因素和种群内部因素。
在该实验中,需要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
测定细胞数目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光电比浊法等,教材采用的是较为简便、快速、直观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因此,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准确计数,是该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虽然不同版本的教材推荐使用的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不同,人教版建议使用2mm×2mm×0.1mm方格,苏教版推荐使用1mm×1mm×0.1mm方格,但是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和方法是相同的。
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该实验的摸索,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和命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一、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一种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1mm3,即1mm×1mm×0.1mm方格的计数板;大方格的长和宽各2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4mm3,即2mm×2mm×0.1mm方格的计数板。
在血球计数板上,刻有一些符号和数字(见图一),其含义是: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0.1mm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见图二)。
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
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400×10000×稀释倍数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见图三)。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
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c d血球计数板的构造(三)(25×16)a.顶面观b.侧面观c.放大后的网格d.放大后的计数室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按照如下的实验步骤进行:1.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2.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
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3.计数。
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是一个历时较长(7天左右)的实验,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每天采用抽样检测法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在计数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
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
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4.活酵母有芽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
5.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
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
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
按公式计算每1ml(或10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7.血球计数板的清洁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四、关于血球计数板的命题由于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实验,在各地各类命题中都关注了这一实验,并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进行了命题设计。
从近年来的各类试题来看,试题考查的角度不同,大多数是关于细胞数量的计算,也有关于使用原理和方法的考查,但有的试题明显与血球计数板的实际使用不相符合。
例1 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
(参考答案:2×107)例2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
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A.5.2×104B.3.25×105C.5.2×103 D.3.25×104(参考答案:B)解析一:例1例2两题,均将整个计数室2mm×2mm方格作为实验计数的空间,并按照公式:a/4×105(×稀释倍数)来计算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数量(a为所计数酵母菌的平均数)。
与血球计数板的实际操作不相符,特别是例2中将2mm×2mm的计数室当成一个小方格了,存在有科学性错误。
例3 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 后再计数。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
(参考答案:稀释;2×108)解析二:例3设计了血球计数板的规格,还考查了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较例1例2更科学合理。
根据公式:5×400×10000×10=2×108。
例4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mL。
(参考答案:5n×105)解析三:从例4来看,是按照血球计数板的原理进行设计试题的,还添加了相应的图示,题意一目了然。
按照前面所述的公式,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n/ 80×400×10000×10=5n×105。
例5(2008江苏高考31.)(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 。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5)浸泡和冲洗)解析四:例5为2008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第31题的第(4)、(5)两小问。
试题的设计从血球计数板的实验方法入手,需要对实验操作的正误进行判断,比起以前关于数量的计算的试题,更增强了操作性。
实际上,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少学校并没有真正做,而是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也是导致学生答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和复习答题,我真切体会到,要认真对待新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