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坊简报模板一

工作坊简报模板一

工作坊简报模板一
工作坊简报模板一

初中历史工作一坊简报

第一期

主编:刘安林

2014年11月9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同行和朋友——刘安林,有缘在此相识,我倍感荣幸。远程研修,连接着你,连接着我,连接着他。在这里我们相识相知,欣赏着彼此的精彩,感受着彼此的智慧;在这里我们彼此共同努力,放飞心中的梦想;在这里我们乘着实践与真理的风帆开始远航;在这里有我们关怀与友爱的话语,有我们勤奋与真实的足迹,有我们研讨与忙碌的身影……

在研修平台上,滚动着的是大家如火的热情,流淌着的是专家深邃的思想,碰撞出的是朵朵智慧的火花。这里是我们初中历史工作一坊同心耕耘的一块天地,播下希望与理想,收获真知与情谊……

我们有缘相聚在此,尽管彼此不见容颜,但相同的职业,近乎相似的经历以及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足以让我们心有灵犀,足以让我们激情四射。

初中历史工作一坊第一次网络学习汇总统计时间:2014年11月8日(星期六)

班级学科已注册人数有学习时间

人数

已注册未学习

人数

初中历史工作一

初中历史60 43 17

学习率(%) 合格人数合格率(%) 总学习时间平均学时

71.67 0 0 32454 540.9

日志提交数日志评论数日志被推荐

数文章提交数文章被推荐数

8 5 0 10 0

阅读简报数观看专家视频

答疑数

网上破冰提

交总数

网上破冰评论

网上破冰提交率

(%)

19 32 37 2 61.67

学习回顾提交

率(%) 答疑总数答疑评论数评论总数学习回顾提交

总数

26.67 5 3 58 32

各位学员大家好!

现将工作坊学员学习情况作如下分析和说明:(1)班级现有学员60名,有学习时间人数43名,已注册尚未学习人数17名,学习程度差异很大,望各位

学员按照培训要求、积极学习。

(2)部分学员学习只观看视频,对作业、日志、论坛交流、简报学习、专家视频在线答疑与回放等项目学习

不够及时。希望给位教师及时参与学习。

(3)一部分学员在前期学习过程中,能按照要求参与各种活动,在班级学习过程中比较活跃,在此提出表扬,希

望其他学员以此为榜样,积极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附名单:

吴荣刘晓勇郭新丽白东东程文培

乔永芹黄文君王丽赵玉琴崔娜

一、专家视频答疑活动通知

次数首播时间

第一次10月21日(星期二)14:00——15:00 第二次10月28日(星期二)14:00——15:00 第三次11月4日(星期二)14:00——15:00

第四次11月11日(星期二)14:00——15:00

第五次11月18日(星期二)14:00——15:00

第六次11月25日(星期二)14:00——15:00

第七次12月2日(星期二)14:00——15:00

第八次12月9日(星期二)14:00——15:00 结束后,您仍可随时通过以上方式收看答疑视频,重温答疑内容。

二、2014年IT赛课——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详情点击

https://www.doczj.com/doc/9f12404822.html,/front/reso

urce/in

三、关注班级第一期简报和近期的班级通知。

四、学员考核方案

序号考评内容考评标准分值

1 课程学习

按学习平台标注的课程学时要求,完成每门课程学习;课程总学习

时间大于等于1200分钟时,记30分。若实际学习时间小于1200

分钟则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1200(分钟)×30分。本项考

核满分为30分。

30分学习回顾按要求完成两门学科必修课后思考题,每题5分,满分10分。10分

2 主题研讨与答疑参与工作坊及学科论坛研讨活动,在论坛中发表主题帖或回复其他

学员主题帖均可得1分,本项满分15分。

15分

3 阅读简报

培训过程中,阅读不少于5期简报(项目简报、学科简报、区域简

报、工作坊简报等),每点击观看1个简报记1分。

5分观看专家视频答疑

培训过程中,观看不少于5次的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每点击观看1

个专家视频答疑记1分。

5分

4 校本研修作业在培训过程中,提交一份“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按照提供的

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若未提交校本作业或者提交的作业有

抄袭现象此项考核记0分。作业提交记10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加

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2分,满分为15分。

15分

5 研修总结完成培训之后提交体现反思性的个人研修总结一篇,按照提供的工

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若未提交总结或者提交的总结有抄袭现

象此项考核记0分。总结提交记15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加5

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2分,满分为20分。

20分

奖励加分根据学员参加项目各类研修活动(请学员关注研修活动栏目,继教

网将在此栏目中组织主题研修活动,欢迎各位学员积极参与)、论

坛研讨活动、撰写研修日志和作业、上传精彩资源质量、对工作坊

做出贡献等情况,继教网专家对学员进行奖励加分。每位学员加分

最高不超过10分。

10分

备注学员研修考核满分为100分,总计达60分即为合格。

优秀作品集

黄文君老师的这篇文章值得推荐和学习,能根据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总结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便于学生学习,建议各位老师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借鉴。

掌握历史事件时间的方法

黄文君发布时间:2014-10-17 09:49:51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

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

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

(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6、记忆时间

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如揭示时间数字的结构特点的有数位特点(单位数时间如公元8年。双位数时间如公元之年。三位数时间如220年、四位数时间如:1940年)、双数重叠特点(如1616年、1919年)。对称数字特点(如1881年)、自然数字递增特点(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如年代间隔记忆法(如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后对称记忆(如公元前221年与公元221年)等。

为了展示班级教师风采加强学习与交流,从部分老师的头像中采集了部分照片,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希望老师们及时上传自己的真实照片,便于今后的交流。

黄文君老师刘晓勇老师白东东老师

杜小龙老师陶红娥老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