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苑编辑体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股票注册制与核准制的比较摘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证券法》修订草案标志着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从之前的核准制进一步向注册制发展。
注册制与核准制在规范证券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的股票市场秩序的宗旨上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在条文上、原理上、实效上以及其他很多方面差异明显.具体到我国目前的核准制,其较过去较高度行政化的“审批制"更尊重市场规律。
其既体现了核准制的共性,又呈现出很大问题。
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充分分析,有助于完善我国未来股票的发行制度。
关键词股票发行核准制注册制证券法目录股票注册制与核准制的比较 0摘要 0关键词 0一、制度简介与相关实践 (2)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2)三、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比较 (3)(一)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 (4)(二)证券法律规定的发行条件 (4)(三)救济途径 (4)(四)权利来源的认识 (4)(五)投资者素质的假定 (5)(六)对市场与社会的实际影响 (5)四、中国现阶段股票发行中核准制与注册制的选择 (6)(一)现有制度问题 (6)1. 投资者保护不足 (6)2. 限制市场活力 (7)3. 制度逻辑违背权责统一的基本原则 (7)4. 对股票市场功能理解局限 (7)(二)未来制度选择 (8)(三)我国采用股票发行注册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8)参考文献 (9)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2015年4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证券法》修订草案,规范股票发行从之前的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具体法律依据正在酝酿之中。
股票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比较取舍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注册制与核准制在规范证券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股票市场秩序的宗旨上存在很多共性,但在监管部门的职责、法定发行条件与救济途径、对权利来源和投资者素质的法理认识,以及对法律实效中对市场与社会的影响上都存在差异,在我国未来的股票发行模式选择上,应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充分分析,并考虑我国现状,创设最合理的制度。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一部法律,旨在规范和保护证券市场的秩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一、法律的目的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
该法律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证券市场的定义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定义,指的是以证券发行、交易和投资为核心的市场。
该法律还规定了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职责。
三、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它规定了证券的种类和发行方式,要求发行人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该法律还明确了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条件,保护投资者的交易权益。
四、证券交易的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交易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
它规定了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要求监管机构及时监测和调查市场异常波动行为,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五、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的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严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内幕交易的定义和要件,并规定了内幕交易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
对于操纵市场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进行了规定。
它列举了一系列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的责任人、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以及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七、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了证券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对于争议解决,该法律明确了争议解决的方式和途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证券法律制度概述一、证券与证券市场的概念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它以书面凭证的形式存在,用以证明或设定权利。
证券市场是指证券的发行、交易和流通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证券的分类证券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广义的证券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
资本证券是指证明持券人享有一定股份或权益的证券,如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
货币证券是指证明持券人有一定货币请求权的证券,如汇票、本票、支票等。
商品证券是指证明持券人有一定商品请求权的证券,如提货单、运货单、仓库栈单等。
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
三、证券市场的主体分类证券市场的主体分类包括证券发行人、证券交易者和证券监管者。
证券发行人是证券市场的供应方,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等。
证券交易者是证券市场的需求方,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证券监管者是负责监管和规范证券市场的机构,如中国证监会。
四、证券市场的结构证券市场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按照交易场所的不同,可以将证券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交易所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两个主要交易平台。
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各地方股权交易中心。
五、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规定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证券发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
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证券交易必须遵守证券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
六、证券市场的监管与管理证券市场的监管与管理旨在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证券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证券市场的监管规则,监督证券发行与交易活动,查处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券市场管理包括市场准入管理、信息披露管理、交易监控管理等。
2019证券法修订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存托凭证和国务院依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适用本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第三条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禁止欺诈、内第五条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幕交易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
第六条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派出机构,按照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八条在国家对证券发行、交易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设立证券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
第九条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章证券发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条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者依照本章第二节的规定进行注册;未经依法核准或者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 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三)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范健王建文主编证券法(第二版)第一章证券的基本概念一、我国证券法规定的证券(一)股票根据股票票面和交易币种,我国现有股票还可分为A股、B股、H 股股票和红筹股(二)公司债券(三)政府债券(四)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发行主体、审核核准机关和发行程序等不适用证券法;但上市交易纳入证券法的适用范围。
(五)证券衍生品种 1.权证 2.存托凭证(DR) 3.期权等(六)认定证券二、证券的基本法律属性1、证券是直接投资工具2、证券是证权证券3、证券是标准化权利凭证4、证券是流通证券三、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筹资功能、资本定价功能、资本配置功能、宏观调控功能。
四、证券市场参与者包括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及自律组织。
1、下列人士不得担任独立董事2、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人士之所有在资本市场正在准备发行证券或已经发行结束的公司或企业。
包括上市公司。
(1)正在准备或办理首次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2)准备发行公司债券、包括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3)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4)已经上市又要再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第二章证券法概述关键术语股票公司债券衍生证券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法证券法渊源第一节证券法的调整对象一、证券法的概念1.形式意义上的证券法2.实质意义上的证券法二、证券法的调整对象(一)证券发行1.证券发行与证券交易存在密切关系2.证券发行和交易,都属于广义上的证券交易3.《公司法》关于股票和公司债券发行的规定,无法代替《证券法》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补充性规定(二)证券交易在狭义上,证券交易即证券买卖;在广义上,证券交易包括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以证券作为标的的买卖、赠与、担保等行为(三)证券服务1.资产评估和土地评估2.财务审计3.证券法律服务4.证券投资咨询(四)证券监管第二节证券法的法律渊源一、域外证券法渊源(一)统一证券法(二)单行证券法(三)公司法(四)民事基本法(五)特别法规则(六)政府监管规则(七)自律规则二、我国证券法的主要渊源(一)基本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二)行政法规1.《股票条例》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5.《企业债券管理条例》6.《期货交易管理条例》7.《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三)部门规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证券法》修改学习提纲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曾招文第一部分证券法的地位和作用一、 证券法是证券立法的根本大法。
二、 证券法是一部行政管理法。
三、 证券法是一部以行政处罚为主的行政处罚法。
四、 证券法是一部以证券公司为主角的法律。
证券法的修改容介绍 《证券法》共有240条(旧法共有214条),其中新增53条,删除27条,从 公司法中并入的有8条・还有一些条款作了文字修改。
主要修订在证券发行■证券交易、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收购.证券公司、监管机构及法律责任等方面。
按《证券法》篇章一、第一章总则(第1—一9条)(一) 扩大证券法调整围。
(第2条)1、 除旧法规定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2、 新增了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3、 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
(二) 对分业经营中出现的混合经营和金融改革给予了法律的支撑•为银行、信托、保 险资金间接进入资本市场准备了条件。
(第6条)二、第二章 证券发行(第 10 -------- 36 条)(-)公开发行证券统一实行核准制,将过去公司债券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对公开发 行的情形进行界定,未经依法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非公开发行证 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第10条)(二) 将保荐制度法定化•明确了保荐制度的适用围(第11、26条)1、 保荐制度的适用围2、 保荐人的义务3、 保荐人的法律责任(三) 调整了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第13条)01、 删除“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以上"•2、 删除“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菽利率”;第二部分证券法的修改容介绍 第三部分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介绍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第二部分新通过的3、将“公司在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更改为“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行为”4、将"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更改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财务状况良好";5、增加了“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6、增加了 "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0(四)增加了对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限制。
(正文用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采用系统默认方式)试论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之法律构建摘要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证券结算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保障了市场的安全、高效和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殊环境下,证券结算体系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最为突出的是由于我国的结算体制不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结算体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信用风险隐患。
近几年个别证券公司的风险集中爆发,并向结算系统转移,就暴露了我国证券结算法律制度的缺陷。
在此情况下,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法律体系的规范,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本文以证券结算体系中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法学和金融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法解释学等方法,在对我国证券结算中的信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吸收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于证券结算信用风险的控制制度和相关建议,重点探讨了构建完善的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法律体系所需的各主要制度,并对我国目前的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本文拟从以下五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讨论证券结算信用风险的背景,本部分旨在为本文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技术平台,通过对证券的登记、持有、结算体制等相关知识的介绍,进而对我国的证券持有和结算体制进行分析和定位,为本文以后展开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讨论证券结算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体制,本部分阐述了我国证券结算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其控制体系的现状,对发达国家的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方法及其法律体系进行了介绍,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对我国的证券结算信用风险的法律体系进行构建。
……[关键词] 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法律控制(注:中文摘要单独分页)The Legal Control Institution on the Credit Risks ofSecurities SettlementAbstractSinc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is established, the 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 has developed greatl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 order to operate smoothly and efficiently.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Part One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back ground of the credit risk in securities settl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rt is to provide a technical background . Accord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ecurities register, hold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 the paper analyses the securities hold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 of China.Part Two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redit risk in securities settlement and its controlling system. This part expatiates on the cause and the presence of credit risk in securities settlement in China,and introduces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credit risk controlling. At last, the paper sets up the legal system on the credit risk controlling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Part Three of the paper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ettlement members according to the admitt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This part of paper claims that the improv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settlement member is good for the credit risk evaluating, forecasting and controlling of the settlement system.……Key words: Securities Settlement Credit Risks Legal Control(注:英文摘要单独分页)目录导言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二)现有文献综述1.中文文献综述2.外文文献综述(也可将中文和外文文献综述合并阐述,而不单列)(三)研究方法描述(鼓励采用,但非强制性要求)一、证券结算信用风险的背景:证券的持有与结算体制(一)证券的登记、托管与持有1. 证券登记及登记机构……结语参考文献谢辞(注:目录部分不计入正文页码)试论证券结算信用风险控制之法律构建导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据有关媒体报导,由于前些年来中国股市的大幅下跌,使许多证券公司都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并不得不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透支。
法学专业《证券法》案例分析报告“浙台检诉黄梅芳内幕交易”案件分析班级:法学122班姓名:徐强学号:51 成绩:案件来源:1:案由: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检察院诉黄梅芳内幕交易案;2: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zgcpwsw/,2014/5/18访问(案号:(2014)浙台刑二初字第4号)。
裁判要旨:1、三变科技拟发行股份购买扬动公司资产的事项在公开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11年10月19日至2012年4月25日。
2、被告人黄梅芳非法获悉上述内幕信息后,控制并使用本人及其亲属的9个证券账户,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大量买入三变科技股票,其行为应当认定为利用内幕信息交易。
3、被告人拒绝供述获悉内幕信息的具体日期,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可认定被告人黄梅芳于2011年10月24日前就非法获取了三变科技的内幕信息4、被告人黄梅芳和三变科技董事长卢某关系密切,其大量购进三变科技股票的行为异常。
5、被告人黄梅芳利用他人身份证开立证券账户实施买卖三变科技证券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6、被告人黄梅芳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后,在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内幕交易罪。
7、被告人黄梅芳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一名,具有立功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被告人黄梅芳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庭审上积极认罪,并积极退赃,在符合使用缓刑的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缓刑。
一、案情简介被告人黄梅芳。
因本案于2012年11月16日被台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21日被逮捕,2013年2月5日转取保候审。
辩护人刘国健。
公诉机关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检察院。
2011年6至9月,三变科技与扬动公司多次就收购扬动公司一事进行商议。
同年10月19日,三变科技将《三变科技发行股份购买扬动公司资产项目之初步方案》发给扬动公司。
2012年2月17日,三变科技停牌。
同年4月25日,三变科技公告发行股份购买扬动公司资产事项并复牌。
证券法三公原则论文-证券法论文证券法三公原则论文 - 证券法论文证券法属于经济法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的证券法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提到的新证券法。
证券法是以证券市场上的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条例。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在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
对于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又称“三公”原则);二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三是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四是守法原则;五是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交易市场原则;六是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七是统一监督管理证券市场的原则;八是自律管理与监督管理结合的原则;九是审计监督的原则。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即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是证券法的基本内容,是其基本原则之一。
证券市场是高效运转的资本市场,它不仅要使得这一市场成为证券发行人的有效融资市场,还要使其成为公众投资者放心投资的市场,它的起伏波动直接反映着一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脉搏,其稳定和持续发展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公开性原则,任何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都必须遵循公开性原则,真实、准确和完整地披露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避免任何信息披露中的虚假陈述、重大误导和遗漏;以保证投资者对所投资证券有充分、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证券投资价值和风险虽然受到政策、法律法规变动以及系统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证券发行人的真实财务和经营状况,只有全面揭示与证券价值有关的各类信息,投资者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而如果信息不能有效公开,证券市场将会失去其作用,众多投资者将会失去可靠的信息来源,失去投资方向,市场将不存在对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定价,证券市场将变成混乱的局面。
《中国证券》用稿要求一、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请在文章题目下方清楚写明文章作者署名,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
作者简介写于篇首页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二、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简明、准确、完整的概括,不加评价性文字,一般不超过400字。
请在摘要中详细说明文章的创新点。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三、正文正文字数以6000字左右为宜,不要超过8000字。
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内容翔实、可靠(需注明出处),论证严密、科学。
各级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一般可采用一、|(一)|1.|(1),不宜用①。
文字数字图表、计量单位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
参考文献附于文后。
文章的引文注释的格式要统一。
请写清楚引文来源,若引文来源于网页,请将具体网页、最后访问日期写清楚。
引文标注样式示例:1.叶林主编:《证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34页。
2.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载《证券法苑》(第三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31页。
3.刘永刚:《危机大玩家:评级巨头到底是危机预警还是危机制造?》,载《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40期,第1页。
4.参见《关于中介化证券的实体法公约》,官方英文版网址:/english/conventions/2009intermediatedsecurities/convention.pdf,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4月13日,官方网站提供的参考译文网址:/chinese/conventions/2009intermediatedsecurities/convention.pdf,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4月13日。
1《证券法苑》第一卷(2009年9月号)目录总序:加强法治研究,推动法治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耿亮 序:优化资本市场法治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张育军 卷首语..............................................................[理论前沿]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侵权诉讼司法政策.......................徐明、卢文道 金融创新与上市公司诉讼理论新谜题.........................施天涛、杜晶 法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一般理论及其政策意义.....................李建伟 论公司经理义务.................................................吴伟央[专题研究](一)金融危机反思奥氏金融制度变革中的政治与权术之争.............................罗培新 美国证监会监管失败的教训与启示.................................张子学 欧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普丽芬 (二)证券信息保护美国证券市场行情信息之保护与规制评析.....................陆萍、陈亦聪 证券交易所行情信息权益保护机制之完善初探.......................王升义[热点追踪]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板建设的若干问题.............................董安生 境外公司发行A 股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郭洪俊 我国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分析和监管问题研究.........................刘燊[制度研究]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法律规制之国际比较研究...................李明良、陈洁 试论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之完善.....................................陈岱松[域外法制]欧洲市场关联交易监管研究.......................................张卫东 美国股票市场交付失败问题初探.............................申兵、陈加赞 从LOWE 案看美国对投资顾问的界定..................................彭冰 英国金融监管执法(处罚)体制述评.............................项剑、周平[案例评析]“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评析...............................蒋潇华、王怀章 “宝硕股份”、“沧州化工”破产重整案评析...........张文鑫、崔征、杜勇波 对航空公司油料套期保值业务信息披露的思考.......................范志鹏 基金投资者诉建行仲裁案相关法律问题评析.........................宣伟华稿约2卷首语经过近半年的筹划和准备,《证券法苑》第一卷终于付梓。
证券法论文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2年04月28日 18:53 证监会网站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2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过去两年减少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健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的基础性制度,推动各市场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促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完善规则,明确责任,强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要进一步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逐步淡化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修改完善相关规则,改进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落实发行人、各中介机构独立的主体责任,全过程、多角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发行人和各中介机构应按法规制度履行职责,不得包装和粉饰业绩。
对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应本着诚信、专业的原则,善意表述。
(一)发行人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必须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
其基本义务和责任是,为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全面配合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控制地位或关联关系以及其他条件,要求或协助发行人编造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
(二)保荐机构应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尽职核查,督促发行人完整、客观地反映其基本情况和风险因素,并对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进行必要的核查。
(三)律师事务所应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认真履行核查和验证义务,完整、客观地反映发行人合法存续与合规经营的相关情况、问题与风险,对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负责。
证券法苑投稿经验
作为一名法律研究者,有时需要在中国证券法苑上发表自己的论文,以帮助他人理解法律知识、发展现实案例,传播法律思想,以及改善法律环境。
但是,准备一篇文章发表至中国证券法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有许多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编辑部要求文章的内容必须是有利于国家金融安全的推动金融发展的全新思想或者新模式,并对最新的投资法律事态有着宏观上的重视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因此,在准备投稿作品时,具有强烈金融发展意识、原创性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投资模型及法律风险点的作品更受青睐。
其次,投稿者必须提供可信度高的信息和足够的证据材料,以证明论文的题目与内容的一致性和严谨性。
如果投稿者准备的论文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不符合规范,或证据材料的可信度较低,那么很容易对编辑部而言难以审核验证,审稿环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投稿者应支持编辑部提出的建议,调整修改并及时提供有关修改及其对应的审批材料,确保论文最终完美地发表。
在编辑部的审核中,拥有多方来源的法律材料及完整的分析思维、深入考察及原创性论点的投稿作品将会有利于受到编辑部的关注和最
终发表。
总而言之,在投稿中国证券法苑时,必须重视文章的内容,并对
论文格式、参考文献及证据材料的规范性要有所把握,有效地规避或
避免涉及到刊物审核中可能存在的不便,从而给予读者一篇精彩投稿
作品。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自身法律素养,我参加了证券法改编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改编证券法,加深对证券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法律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深入理解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掌握证券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法律思维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尝试对证券法进行改编,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实训内容1. 证券法基本知识实训过程中,我首先系统地学习了证券法的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法的历史背景、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证券发行与交易、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证券法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了解了证券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如证券欺诈、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3. 证券法改编在深入理解证券法的基础上,我尝试对证券法进行改编。
以下是我改编的几个方面:(1)完善证券发行制度针对当前证券发行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在证券法中增加以下内容:1)明确证券发行主体资格,提高发行门槛;2)规范证券发行定价机制,防止价格操纵;3)加强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权益。
(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针对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在证券法中增加以下内容:1)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效率;2)完善违法处罚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3)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投资者维权意识。
(3)规范证券服务机构针对证券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在证券法中增加以下内容:1)明确证券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2)加强证券服务机构内部控制,提高服务质量;3)强化证券服务机构职业道德建设,防止利益输送。
四、实训心得1. 证券法在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证券法的重要性。
2. 在证券法改编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对我今后的法律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证券公司公文写作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证券经纪人的监管,规范证券经纪人的执业行为,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和《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员工或者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
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的,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证券经纪人形式进行,不得采取其他形式。
前款所称证券经纪人,是指接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证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
第三条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证券经纪人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证券经纪人及其执业行为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保障证券经纪人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防止证券经纪人在执业过程中从事违法违规或者超越代理权限、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证券经纪人为证券从业人员,应当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具备规定的证券从业人员执业条件。
证券经纪人只能接受一家证券公司的委托,并应当专门代理证券公司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当在与证券经纪人签订委托合同前,对其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
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人员,证券公司不得与其签订委托合同。
第六条证券公司与证券经纪人签订委托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平地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委托合同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证券公司的名称和证券经纪人的姓名;(二)证券经纪人的代理权限;(三)证券经纪人的代理期间;(四)证券经纪人服务的证券营业部;(五)证券经纪人的执业地域范围;(六)证券经纪人的基本行为规范;(七)证券经纪人的报酬计算与支付方式;(八)双方权利义务;(九)违约责任。
证券经纪人的执业地域范围,应当与其服务的证券公司的管理能力及证券营业部的客户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的合理区域相适应。
第七条证券公司应当对证券经纪人进行不少于60个小时的执业前培训,其中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小时。
证券公司应当对证券经纪人执业前培训的效果进行测试。
《证券法苑》编辑体例
一、标题:宋体四号字,居中。
如有关于本篇文章的说明,注脚注,用上标( )。
二、作者:宋体小四号字,居中,并用上标星号(﹡)作为介绍作者脚注的标志,在脚注中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为便于联系,另请作者向《证券法苑》编辑部提供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固定及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编辑部对此予以保密)。
如有两名作者,第二名作者用两枚上标星号(﹡﹡),依次类推。
三、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根据中文依次译成英文。
(注:从第二卷开始适用)
四、正文: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行距18磅。
区分标题和要点,标题层级依次为“一、……”、“(一)……”、“1. ……”、“(1)……”,要点层级依次为“1. ……”、“(1)……”、“①……”,一段之内的要点列举使用“(1)……”。
引用具体法律文件应加书名号,如《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法条序号(第X条、第X款、第X项)、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等)、数量金额等用阿拉伯数字,但直接引用原文的从原文。
五、注释。
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页下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符号为“1、2、3 ……”。
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同一页内可合并,不同页内注明:同注某,第某页。
宋体小五号字。
注释示例如下:
1、著作类
(独著作品)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9、22页。
(合著作品)崔建远、韩世远:《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多人合著作品)蔡守秋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216页。
(编辑作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第65~67页。
2、论文类
(期刊)俞荣根、刘霜:“立法助理制度述论”,《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论文集)尹田:“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9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译作类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24页。
4、报纸类
李希慧等:“‘轻轻重重’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检察日报》2005年5月26日。
5、古籍类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6、辞书类
《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68页。
7、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惯例。
英文注释体例如下:
著作类: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Harper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pp.23-25.
论文类:
Gavin Goh & Andreas R. Iiegler, Retrospective Remedies in the WTO after Automotive Leath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eptember,2003.
8、网络类
梁慧星:《关于中国物权法的起草》,北大法律信息网/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9283,2009年8月8日最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