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221.99 KB
- 文档页数: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一、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绿地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绿地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园林绿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运行局:为进一步严格城镇绿地的分级分类管理,夯实养护管理经费保障的基础,不断提升城镇绿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结合近几年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等养护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对《北京市城镇绿地分级分类办法(京绿城发〔2016〕10号)》作了部分修改,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8月24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评定方式与指标第三章管理与监督北京市城镇绿地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城镇绿地的分级分类管理,夯实养护管理经费保障的基础,不断提升城镇绿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镇绿地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依据《北京市绿化条例》、《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及市园林绿化局下发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实施。
第三条各类城镇绿地质量等级的申请、评定、管理和责任处理适用本办法,遵循分级评定、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凡在本市的城镇绿地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第四条本市城镇绿化分为公共绿地和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绿地)。
第五条根据绿地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城镇绿地养护管理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特级养护管理、一级养护管理、二级养护管理、三级养护管理。
(各级养护管理质量标准见附件1)。
第二章评定方式与指标第六条市园林绿化局负责城镇绿地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细则、评定办法的制订工作,负责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说明)(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说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九九四年⼆⽉⼀⽇起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民共和国建设部⼀九九三年七⽉⼗六⽇⼀、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地和空间,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居住区⼩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区组团及独⽴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安排、灵活使⽤。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特点和规划⽤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规划⽤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活环境;5) 为⽼年⼈、残疾⼈的⽣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业化⽣产、机械化施⼯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的综合效益。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本市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普及碳排放知识,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第十八条绿地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实施,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突出生物多样性,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
第十九条绿地建设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二)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三)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四)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建设并方便管护的原则确定。
公共绿地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其中,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0%,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标准建设集中绿地;成片开发或者改造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集中绿地,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开发建设总投资。
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附属绿化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
第三十九条加强对绿地、树木的管理和保护(以下简称管护)。
绿地、树木的管护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
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单位所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三)居住区、居住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负责,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护;(四)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五)铁路、湖泊、水库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六)村庄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二○一四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五)《屋顶绿化规范》(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三、植物学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1.植物基本类群:1.高等植物:蕨类、苔藓、种子植物2.低等植物:藻类、地衣、菌类植物区分核心:胚结构2.植物细胞:细胞结构图3.植物组织:功能相同的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A分生组织(分化)B薄壁组织(营养储存)C保护组织(表皮)D疏导组织(维管束)E机械组织(支撑支持)F分泌组织(腺体)4高等植物:又称有胚植物,是蕨类、苔藓、种子植物总称。
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来源:北京市顺义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整理:发布时间:2008.01.29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 DB11/ 009-1991 固体复配调味料卫生标准2 DB11/T 012.1-2007 北京鸭第1部分:商品鸭集约化养殖规范3 DB11/T 012.2-2007 北京鸭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4 DB11/T 038-1994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标准5 DB11/ 039-1994 电热食品压力炸锅安全卫生通用要求6 DB11/ 044-1999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7 DB11/ 045-2000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8 DB11/ 051-2002 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监测标准9 DB11/ 053-1995 雨水口井箅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0 DB11/T 057-1997 汽车运行燃料消耗定额11 DB11/ 061-2005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技术要求12 DB11/T 062-1995 北京市(市区)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代码13 DB11/T 064-2005 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14 DB11/ 065-2000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15 DB11/ 070-1997 霓虹灯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16 DB11/T 071-1997 霓虹灯变压器17 DB11/T 072-1997 霓虹灯电子变压器18 DB11/T 073-1997 霓虹灯电极19 DB11/ 074-1997 霓虹灯安装规范20 DB11/T 076-1997 钟表修理质量标准21 DB11/T 077-1997 钟表修理服务规程22 DB11/ 078-1997 北京市工业整流设备谐波限制23 DB11/T 079-2005 桃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24 DB11/T 080-2005 梨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25 DB11/T 081-2005 苹果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26 DB11/T 082-1997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27 DB11/T 083-1997 冬小麦生产技术综合标准28 DB11/T 084-1997 夏玉米生产技术综合标准29 DB11/T 085-1997 春玉米生产技术综合标准30 DB11/T 096-1998 住宅电梯改造技术要求31 DB11/ 097-2004 低硫散煤及制品32 DB11/T 098.1-1998 北京白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工厂化饲养术语33 DB11/T 098.2-1998 北京白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工厂化饲养生产性能34 DB11/T 098.3-1998 北京白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工厂化饲养饲养标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3.1 一般规定 (4)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室外环境 (9)4.1 控制项 (9)4.2 评分项 (11)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2)5.1 控制项 (22)5.2 评分项 (2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6.1 控制项 (33)6.2 评分项 (35)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4)7.1 控制项 (44)7.2 评分项 (45)8 室内环境质量 (53)8.1 控制项 (53)8.2 评分项 (55)9 施工管理 (64)9.1 控制项 (64)9.2 评分项 (65)10 运营管理 (73)10.1 控制项 (73)10.2 评分项 (75)11 提高与创新 (82)11.1 一般规定 (82)11.2 加分项 (82)本标准用词说明 (90)引用标准名录 (91)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北京市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规范北京市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1.0.1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应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北京市绿色建筑的评价,推动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1.0.2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北京市民用建筑的评价。
【条文说明】1.0.2 建筑因使用功能不同,其能源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本标准2011年版编制时,考虑到国家及北京市当时建筑业市场情况,侧重于评价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能源资源消耗较多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本次修订,将适用范围扩展至覆盖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并兼具通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现阶段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标准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施工前准备................................................................... .. (2)5 植物材料和种子................................................................... . (3)6 种植前土壤处理................................................................... . (4)7 种植穴、槽的挖掘................................................................... .. 48 苗木运输和假植................................................................... . (5)9 苗木种植前的修剪................................................................... .. 510 树木种植................................................................... (6)11 大树移植〔不包含古树〕 (6)12 草坪种植................................................................... (8)13 花卉种植................................................................... (8)14 屋顶绿化................................................................... (9)15 地下设施覆土绿化...................................................................1016 垂直绿化................................................................... .. (10)17 斜面护坡绿化................................................................... . (10)18 绿化工程附属设施...................................................................1019 工程验收................................................................... .. (11)前言为适应北京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开展的要求,依据CJJ/T 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局部修订条文及其条文及其条文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31号关于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了局部修订。
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该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进行了共同审查,现予批准,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1.0.3、3.0.1、3.0.2、3.0.3、5.0.2(第1款)、5.0.5(第2款)、5.0.6(第一款)、6.0.1、6.0.3、6.0.5、7.0.1、7.0.2(第3款)、7.0.4(第1款的第5项)、7.0.5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该规范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规定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具体内容,将在近其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3月11日1总则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第31号目录目录 (2)1 总则 (3)2 术语、代号 (3)3 用地与建筑 (5)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6)5 住宅 (7)6 公共服务设施 (9)7 绿地 (10)8道路 (12)9竖向 (14)10 管线综合 (14)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8)2 术语、代号 (31)3 用地与建筑 (32)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34)5 住宅 (35)6 公共服务设施 (38)7 绿地 (40)8 道路 (43)9 竖向 (48)10 管线综合 (49)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50)1总则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北京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是指北京市政府制定和执行的用于引导和规范街道规划设计工作的地方性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北京市的城市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制定,旨在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总则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的总则包括标准适用范围、目的和原则。
这些标准适用于北京市的街道规划设计工作,并且旨在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规划范围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对规划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规划范围应包括建设用地、交通道路、绿地空间、建筑高度、道路宽度、公共设施等。
规划设计工作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布局和利用土地资源。
3.规划要求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对各项规划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规划要求包括建筑密度要求、绿地比例要求、道路宽度要求、公共设施要求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同时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4.规划设计流程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对规划设计的流程进行了规定。
这包括规划设计的编制、审批、报批等环节。
规划设计的编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措施。
审批和报批环节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规划设计符合法律法规和政府要求。
5.规划设计要点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对规划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规划设计要点包括城市风貌、道路布局、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等。
这些要点旨在打造宜居且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6.规划实施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对规划实施进行了规定。
规划实施包括土地利用、建设与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规划实施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作,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和落地实施。
总的来说,北京市街道规划设计地方标准是北京市政府为了引导和规范街道规划设计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地方性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规划范围、规划要求、规划设计流程、规划设计要点和规划实施等方面。
关于绿化率的规定大全第一篇:关于绿化率的规定大全关于绿化率的规定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六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绿地率(%)=(城市六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总面积)X100%。
城市绿地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25%,到2010年应不少于30%。
λ公园类型: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专类动物园、植物园、专类植物园属性、盆景园、风景名胜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
λ说明;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园路及铺装场地可适当增值但不大于总面积5% 1.平面长宽比值大于32.面积的一半以上地形坡度大于50% 3.水体岸线总长大于面积的周边长。
λ公园设计规范 CJJ 48-921.小型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不得大于总面积3% 2.大型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宜为总面积5%3.除公园外城市绿地内建筑占地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2%。
λ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420-2007 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红线宽度大于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红线宽度大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λ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 1.新建居住区内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5%2.按规划成片改建扩建的居住区内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25%3.新建学校医院疗休养所公共文化设施其附属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5%4.新建工业园区其附属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20%。
新建地面主干道红线内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20%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另星绿地面积2.在居住区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得低于10%每块集中绿地面积不得少于400平米且至少有1/3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之外位于浦西内环线的建筑基地难以达到上述指标可将每块面积大于100平米的屋面地栽绿化折算λ不在建筑基地内的沿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绿地和绿化隔离带不得作集中绿地面积计算但中心城区由开发单位实施的沿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绿地可按50%计入建筑基地面积计算但不.大于≥建筑面积之20% λ绿地内生活、生产、服务及亭、廊、花架等建筑设施应和环境协调,占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绿地总面积的2%,花架面积以花架最外边线范围l/5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