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 格式:pptx
- 大小:989.21 KB
- 文档页数:3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教案背景介绍近年来,红黄蓝系列幼儿园在幼儿教育行业备受关注。
然而,2019年11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公安机关依法对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涉嫌虐童案立案侦查的通报》》。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于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童保护问题,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希望让读者们了解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相关背景和经过,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童保护问题,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1.事件经过1.涉嫌虐童事件爆发2.家长维权声音渐起3.学校被警方立案调查4.学校高层人员被捕2.事件影响1.事件公开后引起强烈反响2.市民关注幼童保护和教育质量问题3.幼儿园行业受到影响,加强管理和监管教学重点1.了解事件经过,认识幼童保护问题的重要性2.认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学习合理的幼教教育方案3.加强幼儿园管理和监管,提高幼儿园服务质量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幼教教育的性质2.如何加强幼儿园监管和管理3.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教学策略1.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们通过具体案例来感受和理解教育质量和保护问题的重要性2.通过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负起保护幼儿职责的责任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教育质量和保护问题的重要性2.调查学生们对于幼儿园及教育的看法,了解对教育质量和幼儿保护的认识和态度3.呈现出学生们实际行动的成果和影响,是否对幼儿园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贡献总结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童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相信通过正确的教育培养,能够让我们更加注重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管,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涉案人员为幼儿园教师和保安。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并依法进行了审判。
本文将围绕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事实进行详细阐述。
二、案件基本情况1. 案件时间:2018年11月2. 案件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3. 案件涉及人员:幼儿、幼儿园教师、保安4. 案件性质:涉嫌虐待儿童罪三、法律事实1. 案件调查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
经调查,发现涉案教师和保安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身体伤害、恐吓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合法权益。
2. 案件审理(1)起诉书2018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教师和保安依法提起公诉,指控其涉嫌虐待儿童罪。
(2)庭审过程2019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过程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证明涉案人员有虐待儿童的行为。
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
(3)判决结果2019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涉案教师和保安的行为构成虐待儿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一年十个月不等。
3. 案件后续(1)赔偿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此案中,涉案人员的行为给幼儿及其家属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经法院调解,涉案人员赔偿了受害幼儿及其家属的经济损失。
(2)幼儿园处理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对其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此外,相关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进行了安全检查,加强了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红黄蓝幼⼉园事件续:北京要求为每所幼⼉园配督学近⼀周时间,我国各地连续曝光了幼⼉园教师虐待⼉童的事件,对社会造成了极⼤的负责影响,各地政府部门相继表明态度,对虐童⾏为要严惩,那么红黄蓝幼⼉园事件续:北京要求为每所幼⼉园配督学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红黄蓝幼⼉园事件后续:北京要求为每所幼⼉园配督学北京市教委最新规定,近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教委组织开展全市幼⼉园安全隐患⼤排查⼯作,并就进⼀步加强各级各类幼⼉园管理做出⼯作部署,保障在园⼉童安全、健康成长。
市教委要求,各区要对区域内各级各类幼⼉园开展安全⼤排查⼯作,对各级各类幼⼉园在办园条件、安全卫⽣、保育教育、教职⼯队伍和内部管理等⽅⾯的办园⾏为进⾏全⾯检查,建⽴各级各类幼⼉园办园⾏为动态监管档案数据库,形成制度体系。
各区在进⾏实地检查过程中要对消防、技防监控、⾷堂等安全领域进⾏重点检查。
有问题、有隐患的,做到即查即改,特别是设备设施不到位、使⽤不规范的,即刻整改。
各区要⽴即协商安排,为区域内每所幼⼉园配备⼀位责任督学。
责任督学要对其负责的幼⼉园尽快开展挂牌督导,负责做好对幼⼉园监管、促进幼⼉园规范办园⾏为等⼯作。
各区还要指导各级各类幼⼉园按照相关规定建⽴健全家园沟通机制,引导家长和社区有序参与园所建设与管理,并指导区域内各幼⼉园尽快建⽴起园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各区要责成举办者依法履⾏办园责任,进⼀步明确园长的管理责任,并指导幼⼉园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教职员⼯的思想稳定⼯作。
⼀⽅⾯要引导⼴⼤教师讲情怀、讲操守,另⼀⽅⾯要及时疏导教师⾝⼼压⼒,有序开展保教活动,确保幼⼉园平稳、正常运⾏。
各区要严格师资管理,加强幼⼉教师准⼊资质审查、师德师风建设。
加⼤对各级各类幼⼉园的全员培训⼒度,采取分层、分类和重点项⽬结合的⽅式,做好举办者、管理者及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举办者与管理者依法办园的意识与能⼒,提升各级各类幼⼉园师资队伍专业化⽔平。
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频发,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虽然是个案现象,但是却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挑战了舆论红线,性质非常恶劣。
本文从幼儿园教师的虐童事件出发,通过分析教师虐童事件的原因来反思幼儿教育管理,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幼儿教育管理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73-02引言2017年,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2019年,苏州甪直澄湖伟才(国际)幼儿园再现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事件,其他地区的虐童事件也相继被曝出,一时之间,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引爆了广泛的社会舆论。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让人们心惊胆战,近几年频发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让人们对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如何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了整个社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的危害幼儿园教师虐童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幼儿教育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体罚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情形比较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幼儿肢体上的损伤和脏器上的损伤,严重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1]。
一些情形比较轻的虽然不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却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了不可挽回和不可逆转的伤害,给幼儿带来心灵阴影,这比肉体上的疼痛带来的伤害更大。
教师如果对幼儿进行嘲笑、打骂,会让幼儿产生自卑、孤僻和胆小等不好的情绪,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虐童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身体,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同时还会给幼儿带来无法抹去的阴影,甚至这种心理阴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的原因分析(一)幼儿教师自身存在问题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偏低、缺乏爱心是导致虐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虐童事件的发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在教师的情绪不良的状态下发生的,面对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调皮捣蛋等,幼儿园教师容易出现急躁、烦躁和生气等不良的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应对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导致虐童事件的发生,而难以排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专业素质低的一种表现。
从”红黄蓝”事件反思我国教师管理的缺位北京华夏智业人才测评技术有限公司“红黄蓝”事件令其股价暴跌2017年11月22日,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孩子遭遇老师针扎、喂白色不明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6日北京警方就该事件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被刑拘。
11月29日”红黄蓝”教育机构就该事件发布道歉信;后经媒体披露吉林四平”红黄蓝”幼儿园也曾出现“虐童”事件。
受本次事件影响,”红黄蓝”股价大跌,美国纽约时间25日收盘时”红黄蓝”股价(NYSE:RYB)暴跌38.41%,市值缩水2.9亿美金,折合人民币接近19.4亿元。
各方反应折射出“事前防范”的缺失事件发生后,相关方面都做出了快速反应,事件当事方—”红黄蓝”机构在其官网发布道歉信,信中写道“我们倍感难过和耻辱,向孩子们向大家深深道歉,对不起,我们没有资格祈求原谅,唯有拿出实际行动。
”作为一家遍布中国300多个城市,拥有1300多家亲子园和近500家幼儿园并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的早教机构,”红黄蓝”究竟会拿出哪些实际行动,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事发幼儿园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也发布通知: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加强幼儿园管理相关工作部署,朝阳区将继续加大全区范围内幼儿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对于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依法严肃查处一起,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国教督办函〔2017〕91号),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
11月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教育部将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教育随笔通过对“虐童事件”的反思,使每一名教师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大爱之精神。
无论在值班中,还是在组织活动中,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的行为,平等与幼儿对话,做幼儿的朋友、幼儿园妈妈。
学为人师树形象,德为师范正行风。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摘要: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如打耳光、扯耳朵、扔垃圾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幼儿教师是十分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应该是儿童的引导者、守护者。
而近期发生的虐童事件严重地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阻碍了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深入探究发现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幼儿园管理缺失等其原因。
打造职业道德高的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是目前幼儿教育的迫切需要,也幼儿教育管理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虐童事件前言教育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相关,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频频爆出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严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令家长忧心忡忡,幼儿教师队伍背负起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使教育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1虐童行为对孩子产生的伤害众多的虐待儿童事件让我们痛心不已。
对正在生长和发育的儿童进行不当的体罚和虐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正常发育。
更让人忧心的是,虐待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由于儿童处在社会认知的初期,虐待行为一方面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影响其性格养成;另一方面儿童可能对老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增加了长大后的暴力倾向。
长远来看,虐童行为不仅会对孩子、对家庭产生伤害,也会给整个社会来带来损害。
2导致虐童事件的原因导致幼儿园的孩子受到伤害甚至残虐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孩子的关系和爱护。
幼儿园红黄蓝事件案例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是指一系列与红黄蓝教育机构相关的虐童事件。
2017年11月22日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2017年11月26日,北京警方就该幼儿园幼儿疑似遭针扎、被喂药一事进行了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被刑拘。
此后,红黄蓝教育机构针对事件发布道歉信,并宣布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集团首席安全员和各层级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制度。
2018年5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一案,检察机关已向法院提起公诉。
2018年12月26日上午,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刘亚男虐待被看护人案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刘在所任职的班级内,使用针状物先后扎4名幼童,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上述幼童所受损伤均不构成轻微伤。
朝阳法院认为,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群体,其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以虐待被看护人罪一审判处刘亚男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五年内从事未成年人看护教育工作。
2019年6月11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二审宣判,裁定驳回刘某上诉,维持原判。
刘某因犯虐待被看护人罪获刑1年6个月,并被责令5年内禁止从事未成年人看护教育工作。
另外一起相关事件是红黄蓝外教猥亵女童案。
2019年1月25日14时许,青岛市市北区红黄蓝万科城幼儿园外教在配班老师上卫生间时进入班级,并把手伸进幼儿的被子里,时间约1分钟,其间无其他行为,在配班老师回到班级后,该外教起身离开教室(全部视频资料已交由公安机关保存)。
1月29日,幼儿园向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线索,在2名园长协助下,配合公安机关将涉事外教抓获。
2019年8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青岛市市北区红黄蓝万科城幼儿园外教猥亵儿童案,以猥亵儿童罪判处被告人马约格·何瑞迪·丹尼尔·奥斯瓦尔多有期徒刑五年,并处驱逐出境。
由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引起的反思在频发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中,前有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后有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深深的刺痛着无数家长的心,彻底的震动了整个幼教行业,让人愤怒更让人痛心。
看过了相关的事件报道,我也陷入深思。
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特别能理解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工作很辛苦,每天既要安排一日教学活动,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安全又是重中之重,不能让孩子出意外,还有写不完的笔头工作,下班了还要料理家务和照顾年幼的孩子。
这一切使幼儿园教师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个别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但是,无论就数量或比例而言,虐童都是极端个案。
但极端的背后,可能是相对普遍的社会情绪。
生气、焦虑、愤怒,互不信任乃至相互猜忌、仇视,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情绪状态。
当这种情绪无法有效控制和疏解时,就可能转化为攻击或宣泄式的外部行为,如公共场合的言语冲突乃至肢体暴力。
公交车上的抢座风波,机场里不断上演的“暴力维权”,都和这种乖戾的情绪相关。
特殊的是,当这种攻击和宣泄直接发泄到无辜、弱小的孩子们身上时,触痛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既然选择了作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应当用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真诚的心对待孩子。
去做孩子的朋友,去尊重孩子、关心、爱护孩子。
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
要想赢得孩子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且要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说到做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
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孩子和社会的楷模。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也许会做出一些令你头痛不已的事。
但这也不完全是孩子们的错。
第1篇一、案件背景红黄蓝案件是指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的虐童事件。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舆论压力巨大。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
然而,此事件暴露出我国儿童保护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儿童保护,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以下提出几点法律建议。
二、法律建议1. 完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1)制定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专门的儿童保护法,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中。
建议制定一部专门的儿童保护法,对儿童权益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
(2)细化儿童保护制度。
在现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儿童保护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儿童保护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加强儿童保护宣传教育(1)普及儿童保护知识。
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社区、媒体等,普及儿童保护知识,提高全民儿童保护意识。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鼓励家庭关注儿童成长,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3. 严格监管儿童服务机构(1)提高儿童服务机构准入门槛。
对儿童服务机构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
(2)加强儿童服务机构日常监管。
对儿童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儿童在机构内的安全。
4.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1)加大对虐待儿童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虐待儿童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罚,提高犯罪成本。
(2)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对于因失职、渎职导致儿童权益受损的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 建立健全儿童保护救助机制(1)设立儿童保护热线。
设立全国统一的儿童保护热线,为儿童提供及时、便捷的救助服务。
(2)建立儿童保护联动机制。
加强政府、社会组织、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儿童保护合力。
6. 加强国际合作(1)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积极参与国际儿童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幼儿园开展“反思虐童事件提升教师素养”活动总结
近期,媒体曝光了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令人愤怒、痛心。
为引导全体教职工以此为戒,不断提升教师素养,XX幼儿园于11月27日下午开展了“反思虐童事件,提升教师素养”活动。
会上,该园园长程春红以“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就幼儿教师的师德含义、师德缺失的表现、幼儿教师不道德行为以及需要反思的问题等对师德修养进行了解读。
在针对“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讨论中,教师们纷纷谴责虐童教师的不仁行为,从法律、道德、责任的多种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如何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如何加强教师道德素养进行了探讨。
对于以后的工作中,怎么样避免出现过激的行为,大家集思广益,纷纷提出了自己建议。
最后,程园长特别强调,要引以为戒,并劝勉教师们要怀忠诚之心、进取之心、为人之心、律己之心,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省、自重、自励,常修为师之德。
此次活动的开展,通过对“虐童事件”的反思,使每一名教师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相信全体教师们会以此为戒,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守护每一名幼儿。
第 1 页& 共 1 页。
红黄蓝幼儿园快速扩张后遗症:人材欠缺治理现漏洞【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9月幼儿园纷纷开门迎接孩子们入园,但有家长发现,不同于其他品牌同城同价的惯例,红黄蓝幼儿园的托费同城不同价。
与此同时,这家老牌幼教品牌企业近两年还陆续曝出了教师虐童、经营者跑路、家长讨学费等事件。
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正是红黄蓝借助直营和加盟双线扩张的脚步。
专家分析,这些快速扩张后遗症凸显出红黄蓝的管理漏洞和核心人才的短缺。
迅猛扩张扭亏为盈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幼教市场潜力巨大,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幼教市场规模将达3480亿元,未来五年增速约为2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秀强股份、威创股份、伟才教育等快速扩张,红黄蓝算得上其中的老品牌,也一直在跑马圈地。
据了解,红黄蓝成立于1998年,专注于0-6岁幼儿及儿童的早期教育,先后打造了红黄蓝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竹兜早教套装三个教育品牌。
2001年红黄蓝开始拓展加盟连锁,2014年红黄蓝加盟幼儿园有66家,2015年很快达到111家,2016年扩展到162家。
亲子园也扩展迅速。
2014年红黄蓝加盟亲子园达到487家,2016年增长到773家。
和加盟园相比,红黄蓝直营园拓展比较缓慢。
2014-2016年红黄蓝直营幼儿园数分别为50、62和70所,到2017年6月,直营幼儿园达到80所。
而直营亲子园则呈现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24所下降为2017年6月的8所。
目前红黄蓝拥有直营园80家,加盟园175家,亲子活动中心853家。
随着园所数量的增加,红黄蓝营收数字也开始飙升。
2014年、2015年、2016年红黄蓝的营收分别为6510万美元、8290万美元、1.08亿美元。
2016年上半年营收4910万美元,2017年上半年营收6430万美元,同比增长30.96%。
持续扩张给红黄蓝带来的直接效益是业绩的扭亏为盈。
虐童疑云作者: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47期11月22日晚,有十余名幼儿园家长反映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出现幼儿遭老师扎针、喂白色药片事件。
此事迅速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还历历在目,又一家上市公司级别的早教机构曝出了这样的丑闻。
11月24日消息显示,北京警方正在根据家长反映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目前涉事老师和保育员已暂时停职,配合警方调查。
有关部队传闻的几个问题,“老虎团”政委冯俊峰在11月24日晚回应媒体称:幼儿园用地不是部队的,部队官兵及亲属没有任何人员参与该幼儿园经营等工作,部队官员的子女也没有在该幼儿园上学的,更没有发现官兵涉及传言中的所谓猥亵等行为。
与此同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也在11月24日印发紧急通知,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要求有效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老师虐待儿童、校园霸凌、校园性骚扰等等这些本不该有的行为,顶着从未停歇的批评成为屡见不鲜的新闻,抑或旧闻,屡屡见诸报端。
统计显示,今年媒体已报道19起不同程度的“虐童事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幼有所育”排在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的首位,此外,二孩政策的放开和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在2016年获得通过,也让幼儿教育这个产业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朝阳产业”。
该产业本身也具备着十足的含金量,众所周知,在消费领域中,孩子>女人>宠物>男人,在资本眼中,幼教产业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然而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单纯以风口来判断,资本的推动能让从业者获得快速的成长,也会让创业者迷失方向,再加上各类利益纠葛缠绕其中,道德与情感开始缺位,隐秘的罪恶就此掩埋在一个产业的金色光芒之下。
于是,那些感人的口号、迷人的承诺,转眼都消失不见。
我们可以看到,从携程到红黄蓝,相关责任机构在事件发生后的公告如出一辙,都变成了冰冷的推诿之词。
第1篇摘要:红黄蓝案件是指2018年11月发生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法律适用和儿童权益保护的讨论。
本文将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依据,旨在为类似事件的法律处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虐童事件,涉事人员对多名幼儿进行了伤害。
该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法律适用和儿童权益保护的讨论。
本文将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
在红黄蓝案件中,涉事人员可能涉及的犯罪行为包括:(1)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虐待儿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关于治安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在红黄蓝案件中,涉事人员可能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1)扰乱单位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在红黄蓝案件中,该法对涉事人员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1)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关于教育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关于新闻舆论特点的新闻案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2018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2016年末至2017年末,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教师针扎学童事件,先后经历了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两个阶段,历时一年,特别是在后期民事审判阶段,受北京红黄蓝虐童事件舆论共震波及,此事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如下。
(一)事件经过及舆论引导情况2016年12月,有自称我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学童家长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孩子疑似被教师针扎的贴文及图片,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发现此舆情后,及时向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汇报,并按市委宣传部要求第一时间将此舆情专报转至市教育部门和铁西区相关部门。
同时,网贴被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媒体发现并给予关注,联系市委宣传部了解事件相关情况。
鉴于红黄蓝幼儿园为铁西区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同时幼儿园驻在地和事件发生地也在铁西区,并且事件调查处置主要由铁西区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委宣传部并不直接了解事件情况及处理进展,故将铁西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央级媒体记者间做好衔接联系,并指导铁西区委宣传部做好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
铁西区按照市委宣传部指导建议,第一时间将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过我市政务微博等官方渠道向广大市民群众通报情况,回应社会关切,理顺家长情绪,压制不良炒作,同时通过向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权威媒体提供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引导国内媒体舆论走向,调控舆情,保持平稳,至2017年1月中旬,随着调查结果的逐步公开,舆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后,随着案情进展,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和刑事审判结果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也通过我市政务微博和新华社等权威发布渠道向社会推送,充分保障媒体、大众知情权。
2017年10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在国内产生较大波澜,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因此对我市红黄蓝虐童事件刑事审判处理情况再次关注,11月中旬三名记者专程赴平采访报道,并与市委宣传部取得联系,要求采访铁西区公安、法院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
第1篇一、案件背景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导致多名幼儿受到伤害。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安全、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的深思。
经过调查,该事件涉及到红黄蓝幼儿园的管理、监管等多个层面,涉及到法律责任的归属。
二、案件经过1. 虐童事件发生2018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虐童事件。
据受害者家长反映,该园教师刘某某在教室内对多名幼儿进行殴打、虐待,导致多名幼儿受伤。
事件发生后,家长和媒体纷纷介入调查。
2. 事件调查虐童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确认刘某某存在殴打、虐待幼儿的行为。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也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3. 法律责任追究虐童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同时,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被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
三、案例分析1.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责任(1)刘某某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刘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该条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刘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红黄蓝幼儿园的法律责任红黄蓝幼儿园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红黄蓝幼儿园未能履行该义务,导致幼儿受到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法律启示(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暴露出我国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强化监管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幼儿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幼儿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