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八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装扮教室的实践活动,把教室布置得美观、科学、有品位。
2、通过交流、布置、评价等体验活动,感悟美化教室带来的成长体验。
3、通过故事交流,培养合作共创、责任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是在前面三个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单元体验活动,通过装扮教室这一集体活动,在学会装扮自己的教室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
不断强化集体观念,学生在集体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合作共创、责任奉献、团结互助精神,感受自身在活动中的进步和成长。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初步明白爱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学会了布置教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知道美化需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色彩和谐。
在各种忙碌和准备后,信心满满地开始本课的实践,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让教室更美,在装扮教室、在互相评奖的同时深深感受到合作共创、责任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对班级的爱更加强烈,更有主人翁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装扮教室的实践活动,把教室布置得美观、科学、有品位。
2、通过交流、布置、评价等体验活动,感悟美化教室带来的成长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交流,培养合作共创、责任奉献、团结互助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班级情感。
教学准备:学习园地和课前准备的视频、采访的话筒、装扮教室的KT板和各类材料、奖牌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一、精彩回顾,创设比赛情境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装扮我们的教室,布置了学习园地,第一队获胜并光荣地完成了此项任务,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学习园地,两位学生以及一位美术老师,一个介绍两个谈感受美术老师进行总结)设计意图简单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复习上一节课装扮教室的几个要素,还能体会让美丽的教室带给大家温馨和快乐。
教学内容预设:配上优美音乐学生娓娓道来,小组同学一起商量,爸爸妈妈一起帮忙,努力让学习园地的内容布局合理,色彩看上去舒服些,所以我们选择了淡绿色为主打色,通过学习园地感受到我们班级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8.彩色梦》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彩色梦》。
本课主要包含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为:通过描述小作者在梦中所见到各种色彩,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翅膀,探索梦境奇妙世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中彩色世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孩子们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生字词;感受梦中彩色世界,发挥想象力。
2.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梦境图片,引发学生对梦境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过程细节: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它描绘一个怎样世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b. 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和用法。
c.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话描述梦中彩色世界。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句子,分析其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过程细节:让学生模仿例句,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心中梦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过程细节: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表扬优秀学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彩色梦2. 生字词:梦、彩、世界、想象、合作3. 重点句子:我梦是彩色,有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彩色笔描绘出你心中梦境,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梦境。
答案示例:我心中梦境是五颜六色,有大片草地、高高树木、绚丽花朵,还有可爱小动物们。
第八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
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
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
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
板书“颧雀楼”。
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
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生(齐):登到最顶层!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小拜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音乐改编而成的儿童歌曲。
2/4拍,五声徵调式。
热烈、欢快的旋律,唱出了人们耍狮子、闹龙灯、庆新年的欢乐场面,特别是配上打击乐器后,更是锦上添花,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歌曲中采用了模拟锣鼓声的“咚咚锵”衬词,增强了欢庆的气氛。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演,感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2.聆听歌曲《小拜年》能够打节奏为歌曲伴奏;3.能用饱满、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拜年》。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过年的热闹情景。
教学难点:感知和表现“闹新年”的习俗。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电钢琴、打击乐器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过程:1.导入(背景音乐:《春节序曲》片段)师:欢迎来到解老师的音乐小天地。
每年寒假我们都要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春节/过年)你喜欢过年吗?(喜欢)过年的时候,你都和家人做些什么?(...)出示课件图片(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板书:小拜年1=G2.请听小音乐家和他的家人分别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课件图片:哥哥、弟弟、爸爸、妈妈...歌词内容)哥哥打鼓、弟弟敲锣、爸爸戴红花、妈妈笑哈哈3.了解打击乐器:锣、鼓(出示乐器并演奏)师: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迎接新年(节奏出示、部分歌谱出示)锣 0 X鼓 XX 0师:加上锣鼓的节奏后,年过的更热闹了!同学们,拿出鼓槌(筷子)请你和我学,请你和我学,咚咚锵...板书:2/4拍4.按节奏读歌词(出示歌谱)师:你们的锣鼓节奏打得真好听!歌词节奏一定读得更好!跟伴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
5.学唱师:让我们来唱唱吧!(跟琴唱谱→跟伴奏唱谱→跟范唱轻声哼唱歌词)6.解决重难点(小附点)师:刚才演唱歌词哪里有困难?生:师:(范唱)生:(跟唱)7.完整演唱(歌词+锣鼓节奏)(演唱歌词至锣鼓节奏处时,动作提示学生加入乐器演奏。
)8.创编歌曲还可以加入什么呢?(舞蹈)9.小结过年是个喜庆的日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春节都能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你们的亲人和朋友,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下课!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小拜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和年的来历。
彩点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点彩画的基本造型要素和组织原理。
2.初步掌握简单的点彩画方法,并能较自如地运用在绘画表现中。
3.在色彩感知和绘画表现过程中体验点彩练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彩点点色点密度的控制。
难点:彩点点的颜色搭配组合。
教学准备:彩笔,油画棒,卡纸,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感知:师:孩子们,你们眼睛视力怎么样?那谁能用火眼金睛最先找出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对,第一幅是平涂,第二幅它是用点完成的,因为颜色各不相同,我们就叫它彩点点,这一节课呀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彩点点)二、感知共享:1.认识点。
师:我们可爱的点点,大家都喜欢它,连法国的一位大画家修拉也特别爱它,他用彩点点创作了一幅特别出名的油画叫《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课件)修拉在画这幅画时,采用了独特的“点彩法”(板书)就是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不同色彩的彩点点来表现物体。
这幅作品,修拉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画完。
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
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2.提问:孩子们,我们的彩点点这么厉害,你会画点吗?(1)、你能把小点点变成线吗,怎样才能变成线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变变看,下面的同学在本子上也试一试。
(2)、下面的同学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呢?原来线可以是曲线,折线,线形不一样,师:老师还为点点变成线编了一句儿歌呢?(课件:一点,两点,七八点,手牵手儿连成线。
)小点点除了可以连成线,还可以连成其他的形状,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3.(1)师:老师这里用彩点点画了一条鱼,请大家仔细的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师生讨论老师的画法:a.先点定位,b.点出外形,c.确定物体摆放位置。
(我们确定物体的时候要注意,如果它是主要的内容,就是这幅画里面最大的,我们就要确定关键点的距离。
)(2)来,用刚才你们找到的方法,画个气球试试。
(拿学生尝试作业分析)大家觉得,这几幅画点得如何啊?学生点评:画面的构图,点的疏密和外形等4.谢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我想根据这一句儿歌给树叶点上成片的点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点的方法对不对(课件儿歌: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锣鼓歌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锣鼓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打击乐器”,具体内容为学习打击乐器中的锣鼓,通过学习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节奏,让学生体验传统民间音乐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锣鼓这种打击乐器,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锣鼓歌,使学生热爱民间音乐,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锣鼓演奏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掌握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学会演唱锣鼓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锣鼓、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锣鼓、谱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锣鼓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锣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示范演奏,让学生模仿学习。
b. 教唱锣鼓歌,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锣鼓演奏和歌唱练习,提高合作能力。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经典的锣鼓歌,讲解其中的节奏和演奏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自主创作一段简单的锣鼓节奏,并进行演奏。
六、板书设计1. 锣鼓歌的基本演奏方法2. 锣鼓歌的节奏特点3. 学生创作的锣鼓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会演唱本节课所学的锣鼓歌,并创编一段简单的锣鼓节奏。
2. 答案:见教材第三章“打击乐器”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锣鼓的知识,如不同地区的锣鼓文化、演奏技巧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民间锣鼓表演活动,亲身体验锣鼓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锣鼓演奏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掌握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学会演唱锣鼓歌。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对印的图形▏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印的图形的特点,感受对印的图形的美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印的图形的概念2. 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3. 对印的图形的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示范作品、对印的图形的实物。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对印的图形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怎么来的吗?”2. 讲解:讲解对印的图形的概念、制作方法以及欣赏。
3. 示范:示范对印的图形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制作方法?”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赏并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印的图形2. 教学目标:了解对印的图形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重点: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对印的图形的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对印的图形的作品。
2. 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带来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对印的图形的概念、制作方法以及欣赏。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制作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下节课加强巩固。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印的图形是一二年级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方法,它是一种借助其他物体来进行印画的有趣活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果独特,除了能产生美丽的图形外,还可以体验拓印的乐趣。
【篇一】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1)認識6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
(2)初步掌握形聲字的結構特點。
2、過程與方法:練習用多種方法識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中感受識字的樂趣。
重難點:1、瞭解形聲字的結構特點。
2、認識6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1、談話2、出示課題二、初讀課文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輕聲的讀法。
2、指名讀,說說誰是保護莊稼的好衛兵?小青蛙能保護莊稼吃害蟲,小朋友們可不要隨便傷害它們呀。
3、學生齊讀,你發現兒歌中的秘密了嗎?(清、青、情、晴、睛、請)三、識字1、出示要認識的字詞卡,學生齊讀。
莊稼、衛兵、晴朗、眼睛、事情、2、學生分析記:莊、稼、晴、情、睛、兵3、教師指導:莊、稼、晴、情、睛、兵四、寫字1、出示要書寫的8個生字,學生認讀。
2、用這8個生字組詞。
3、學生分析只記生字的字形。
4、教師重點指導:衛、晴、眼、莊5、學生練習書寫。
6、講評學生的書寫。
五、練習1、出示題目。
2、比一比、認一認。
3、你還能用這種方法認識更多的字嗎?六、齊讀課文七、作業1、背兒歌。
2、寫生字。
【篇二】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
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保護、事情、眼睛。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懂得青蛙是人類的朋友,培養愛護小動物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
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保護、事情、眼睛。
教學難點:懂得青蛙是人類的朋友,培養愛護小動物的意識和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方法與設計: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青蛙前去參加表彰大會,一路上要闖過三個關(出示課件):“會讀關”“會認關”“會寫關”。
二、學習字詞,勇闖“會讀關”。
1、範讀兒歌。
2、學生齊讀兒歌。
3、學生自由拼讀生字詞。
4、學生多種形式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教師相機點評,重點指導後鼻音節及輕聲音節的詞語。
5、小結,激勵闖關成功。
三、合作互助,感悟方法,跨越“會認關”。
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锣鼓歌优质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锣鼓歌》,教材为湘艺版。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打击乐器——锣和鼓,学习其基本演奏方法;学习《锣鼓歌》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和强弱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锣和鼓的基本演奏方法,能独立演奏简单的节奏。
2. 学会《锣鼓歌》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集体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锣和鼓的演奏技巧,歌曲中节奏和强弱关系的把握。
教学重点:《锣鼓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学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锣、鼓、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锣、鼓、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同学们参加一场盛大的民间庆典活动,活动中大家要一起演奏锣鼓,烘托气氛。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锣和鼓的基本演奏方法,注意事项。
b. 示范演奏《锣鼓歌》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强弱关系。
3. 课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小组,每组分配锣和鼓,练习演奏基本节奏。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错误。
4.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唱《锣鼓歌》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强弱关系。
b.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集体演奏(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奏锣鼓,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b.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学校的民乐队,进一步学习打击乐器。
六、板书设计1. 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2. 《锣鼓歌》歌词及旋律3. 歌曲节奏和强弱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锣鼓歌》的基本节奏,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2. 答案: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下节课进行验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第四单元8彩色的梦这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趣的想象,用彩色的笔画出彩色的梦,文中通过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句,和比喻句生动形像的描绘童年的色彩。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彩、梦”等10个字,正确读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想象,能仿照文中的方式写句子。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认读生字词。
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想象,能仿照文中的方式写句子。
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你做过梦吗?在梦中都梦到了什么?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板书课题:《彩色的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1)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2)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认清字形,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3)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10个生字,学生齐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坪(后鼻音)、囱(平舌音)(3)重点指点字形:上下结构:盒左右结构:聊、坪、郁、拉、般、精、叮、咛3.出示生词: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个别读、小组间互相检查读一读。
) 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数数这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其中哪些小节是在描写彩色的梦?其它小节又写了什么?小组讨论,统一意见。
2.有不同意见讨论一下。
3.不能解决的和大组长讨论。
小结:彩色的梦——是用彩色的笔画出的,有草坪、有野花、有天空、有森林、有雪松、有小鸟、有小屋、有太阳……四、指导书写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重点指导:般要与船区分开蓝要与篮区分开。
五、课堂练习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流动……有……有……还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字。
第八课公共礼仪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有好处。
2、引导学生自觉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有好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觉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图片,想看吗?不过,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待会儿把你看到的告诉老师,好吗?
1、展示花草树木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
2、说说看到了什么?
3、展示荒漠图片,让学生知道:如果我们不爱护这些花草树木,绿洲就会变成荒漠。
二、明确花草树木的作用
1、课件展示小故事《爱护花草树木》。
2、说一说:小动物们哪些行为是错的?哪些行为是对的?
错的:小猴子、小花猫在树上荡秋千,把小树的枝条弄断了;小熊在草坪上玩球;它们把许多花草踩死了。
对的:小花猫、小松鼠给花浇水;小猴子、小熊给树培土;它们把毁坏的花草补种好。
3、议一议:同学们看得真认真,故事中山羊老师在教育小动物们时说到:“花草树木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那你们知道花草树木有哪些好处呢?小组交流后汇报。
4、听一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听一听花草树木自己怎么说的。
(播放:花草树木的自述。
)
5、教师总结:
(1)供人欣赏,美化环境。
(2)防风固沙。
夏天吸收热量,冬天阻挡寒风。
(3)叶子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4)净化空气,吸收噪音。
(5)它们全身都是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三、引导学生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的作用这么大,我们一定要似爱护它们。
1、展示四幅图,说说你看到这个现象你该怎么做?你们真是好孩子,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护树木,我们来看一看吧!
2、欣赏小诗《爷爷和小树》,体会爷爷怎样爱护小树以及小树给爷爷的回报。
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衣,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荫,看来这些植物也是懂得回报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学生们是怎样做的?
3、展示图片说一说图中的小学生是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
4、议一议:我们学校也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呢?
不摘花,不折树枝,不摇小树,经常给花草树木浇水,看到毁坏花草树木的现象要进行劝阻。
5、齐读儿歌《我爱花我爱草》。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花草树木有很多很多的好处,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我们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做花草树木的好朋友。
【课后反思】
第八课公共礼仪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有好处。
2、引导学生自觉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有好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觉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爱护花草树木的一些知识。
那么你们平时生活中是怎么做的,谁愿意说一说?
花草树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讲文明,请从爱护花草树木做起,这是公共礼仪的重要内容。
二、礼仪活动
读一读
路边的小树刚载好,
来了个小朋友把树摇。
哎——
别摇,别摇,快别摇,
好孩子要爱护小树苗。
路旁的小树挺起了腰,
对着小朋友微微笑。
喂——
小朋友们快快来,
我们给小树把水浇!
三、礼仪链接
给花儿打伞
有一天,萍萍和妈妈、姐姐一起去公园玩,天突然下起大雨。
姐姐赶忙把伞给了妈妈,自己跑到小亭子避雨。
妈妈给萍萍撑起伞,带着萍萍向亭子走去。
萍萍问:“你们怎么把伞都让给我呢?”妈妈说:“你最弱小,需要保护啊!”
萍萍突然停下来,从妈妈的手中拿过伞跑向一株牡丹花,给花撑起伞,小脸笑得甜美灿烂,大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花儿对我笑呢!”
姐姐拿出照相机,拍下了这张漂亮的照片。
四、礼仪实践
请每位同学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种植一盆自己喜欢的花,精心呵护,看它慢慢长大,并记录观察日记,然后拿到学校装点教室,与老师、同学分享花的美丽。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