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缓冲带的功能及其科学管理_高阳
- 格式:pdf
- 大小:377.11 KB
- 文档页数:5
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及植被配置全套植被缓冲带的结构在河溪受纳水体的岸边,由不同植被构成的,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植物带。
植被缓冲带-般划分为无干扰林带(A区)、人工乔灌林带(B区)、径流控制带(C区)三个缓冲区。
完整型由A、B、C三个缓冲区组成;不完整型根据当地立地条件,选择1个或2个缓冲区组成。
•无干扰林带(A区)位于河溪水陆交错区,属护岸缓冲带。
以乔木林带为主,保护堤岸、去除污染物,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人工乔灌林带(B区)位于A区夕M则属岸坡缓冲带。
以乔灌木树种为主,减少河岸侵蚀,截留泥沙,吸收滞纳营养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在洪水期减缓水流。
•径流控制带(C区)位于A区或B区外侧远离河岸的区域,属岸坡缓冲带(包括林地扩开阔植被地)。
由草本植物组成,拦截地表径流提高人渗和过滤。
植物缓冲带的宽度A区:一般设定的宽度为IOm~20m。
小型河溪缓冲带宽度不低于10m;大型河溪不低于20m。
B区:一般设定20m~50m.小型溪流只需要宽度很狭窄的乔、灌木,宽度不低于20m;大型溪流需要一片能够彻底覆盖部分洪泛区的缓冲带,宽度不低于50m~120m;在土壤渗透能力较差的地带,宽度不低于40m;如果在黏性土上,宽度至少要200m oC区:一般设定的宽度为15m~20m o C区与A、B区发挥协同防护作用,其最小推荐宽度为10m~15m;C区独立行使防护功能,最小宽度应达到20m o树(草)种选择一般选择根系发达、耐水湿水淹,固持土壤抗蚀防崩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及耐盐碱、培肥改土能力强的树种,同一缓冲带,应乔灌草合理搭配。
不同区域的选择如下:A区:根系发达、生长量大、固土力强,耐水淹乡土乔灌树种。
B区:根量多、根系分布广、改良土壤作用强,生长量大,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乔灌树种和草本植物。
C区: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固土力强,能大量过滤水中沉淀物和化学物质的草本植物。
河溪植被缓冲带主要树种:乔木:水杉、青打、白杆、侧柏、毛白杨、北京杨、钻天杨、新疆杨、小青杨、加拿大杨、小叶杨、银白杨、旱柳、垂柳、漳河旱柳、中国黄花柳、白榆、大果榆、榔榆、刺槐、栾树、杜梨、辽东栋、械树属、白桦、白蜡树、山楂、桑树;灌木:山杏、山桃、沙枣、中国沙棘、柠条锦鸡儿、文冠果、紫穗槐、枸杞、铺地柏、刺蔷薇、金钟花、胡枝子、殴李、滨藜、绣线菊属、荆条、密齿柳、杞柳、乌柳、红皮柳、怪柳、杠柳、金露梅、黄刺玫、连翘;草种:冰草、高羊茅、白草、早熟禾、紫苜蓿、无芒雀麦、芦苇、披碱草、蒲葵、香蒲、酸模、碱蓬、红蓼、水蓼、华北大黄;河溪植被缓冲带部分树种混交搭配适用于河溪植被缓冲带的A.B 区适宜树种:毛白杨搭配树种:旱柳、白榆、栾树、桑树、刺槐、沙棘、怪柳、紫穗槐等;适宜树种:旱柳适宜树种:刺槐适宜树种:栾树适宜树种:桑树适宜树种:沙棘搭配树种:紫穗槐、连翘、铺地柏、枸杞、殴李等搭配树种:毛白杨、 白榆、刺槐、 桑树、紫穗槐、沙棘、胡枝子等; 搭配植物:毛白杨、 旱柳、白榆、 桑树、沙枣、沙棘、紫穗槐等 搭配树种:毛白杨、 旱柳、桑树、 紫穗槐、刺槐、沙棘等 搭配树种:毛白杨、 旱柳、刺槐、 沙棘、紫穗槐等;适宜树种:紫穗槐搭配树种:沙棘、山杏、山桃、枸杞、连翘等适宜树种:怪柳搭配树种:沙棘、殴李、枸杞、紫穗槐等适宜树种:连翘搭配树种:紫穗槐、殴李、枸杞等适用于河溪植被缓冲带的C区适宜树种:冰草搭配树种:早熟禾、无芒雀麦、高羊茅、紫苜蓿适宜树种:高羊茅搭配树种:百草、早熟禾适宜树种:紫苜蓿搭配树种:无芒雀麦河溪植被缓冲带树种种植密度树种初植密度杨树600株/hπf~1600株/hIrf柳树600株/hπf~1100株/hm2刺槐IIIO株/hm-2500株/hm2桑树UlO株/hπf~2500株/hm2白榆800株/hπf~1600株/hIrf白桦1600株/hπf~2200株/hm2侧柏IllO株/hm;3500株/hm2白蜡1250株/hm2~2200株/hm2栾树750株/hrrf~1000株/hm2山杏500株/hπf~1000株/hm2山桃1600株/hm-2200株/hm2沙枣1650株/hπf~3300株/hIrf沙棘1650株/hm=3300株/hm2紫穗槐1650株/hιrf~3300株/hIrf枸杞1650株/hn]2~3300株/hm2胡枝子1650株/hnf~3300株/hIrf桎柳1650株/hm=5000株/hm2乌柳1650株/hπf~5000株/hm2爬地柏1650株/hnf~2500株/hnf欧李1650株/hm2~5OOO株/hm2刺蔷薇1650株/hιrf~3300株/hIrf金钟花1650株/hιrf~5000株/hIrf冰草10kg∕hπf~22.5kg∕hm2早熟禾10kg∕hnf~22.5kg∕hm2无芒雀麦22kg∕hm^30kg∕hIrf紫花苜蓿6kg∕hm^l5kg∕hm2高羊茅8kg∕hm2-10kg∕hπf注:造林(或栽植)密度未考虑造林地原有植被覆盖状况。
河道缓冲带定义标准
河道缓冲带是指距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设置的绿化、保护和管理带,它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洪涝灾害、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河道缓冲带的定义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缓冲带宽度标准。
一般来说,河道缓冲带的宽度应根据当地自
然环境、河道水文特征和流域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并结合
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城市内河道缓冲带的宽度不少于30米,而农村地区河道缓冲带的宽度则根据不同情况在30米以上。
2.缓冲带保护内容标准。
河道缓冲带的保护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植物保护、土地治理、环境卫生、景观绿化等方面。
具体的保护内容
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历史沿革等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并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协调。
3.缓冲带管理制度标准。
河道缓冲带管理制度包括:缓冲带管理
机构、管理范围、管理制度、执法机制等方面。
其目的是落实缓冲带
的保护和管理,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作用。
总之,河道缓冲带的设置标准是依据地方情况而定,必须根据当
地实际需求、生态环境特征和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科学论证,以保证
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河湖缓冲带的分类1. 引言河湖缓冲带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带,是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河湖缓冲带的分类对于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河湖缓冲带的分类方法,并且分析各类缓冲带的特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作用。
2. 按缓冲带宽度划分2.1 窄缓冲带窄缓冲带一般指距离水体边界10-30米范围内的土地。
窄缓冲带是河湖保护的最基本要求,它的作用主要有: - 地形保持:窄缓冲带可以减少水流对岸坡和河床的冲刷,保护河岸及水体边界的完整性; - 滞蓄水和净化:窄缓冲带可以通过水分慢速渗透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 植物覆盖:窄缓冲带内适宜植被可以减少泥沙侵蚀,稳定土地; - 生态功能:窄缓冲带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2.2 中缓冲带中缓冲带一般指距离水体边界30-100米范围内的土地。
中缓冲带是比窄缓冲带更广范围的保护措施,对于维护水体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 - 净化和调蓄:中缓冲带中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有助于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保障水体水质; - 降低水位:中缓冲带具有一定的水分调蓄功能,可以降低洪峰水位,减轻洪涝灾害; - 水负荷控制:中缓冲带可以调节水量、控制流速,降低水流对土地的冲刷和侵蚀; - 生物栖息地:中缓冲带具有适宜的生境条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
2.3 宽缓冲带宽缓冲带一般指距离水体边界100米以上的土地,范围较广。
宽缓冲带的功能更为综合和强大,主要包括: - 基本保护功能:宽缓冲带在滞蓄水和污染物净化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 水负荷减轻:宽缓冲带可以降低水体的水位,减轻河流对城市和农田的冲刷和侵蚀; - 生态修复与保育:宽缓冲带内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进行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和生物保护等工作;- 人文景观:宽缓冲带可以修建绿地、公园等人工景观,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第一部分:引言和背景知识河湖缓冲带是指位于河流、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片区域,起到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质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不合理利用,许多河湖缓冲带遭受了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亟待进行保护和修复。
本文将深入探讨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并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环保组织提供实用的指南。
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介绍相关主题。
第二部分:了解缓冲带的重要性和功能我们将介绍河湖缓冲带的重要性和功能。
河湖缓冲带可以阻止污染物和泥沙进入水体,有效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它还可以保护河湖岸边的土壤,减少滨水区域的侵蚀。
缓冲带还是许多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部分:保护修复技术的种类和应用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植被恢复、湿地建设和土地管理等。
植被恢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和降解污染物,改善水质。
湿地建设是指人工构建湿地来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起到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的作用。
土地管理涉及农业、林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保护和恢复缓冲带的功能。
第四部分:技术指南和操作建议在本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份具体的技术指南和操作建议,以帮助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保护和修复河湖缓冲带。
这些指南包括合适的植被选择与种植方法、湿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土地管理的最佳实践等。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成功案例,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第五部分:总结和回顾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获得对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的全面、深入和灵活的理解。
我们希望这份指南能够为保护和修复河湖缓冲带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唤起更多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个人观点和理解: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是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的重要性三、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1.植被缓冲带的结构2.植被配置原则3.缓冲区的划分四、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功能1.防护功能2.生态功能3.水资源保护功能五、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建设实例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建设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它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保护河溪生态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建设技术规二、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的重要性华北地区的河溪植被缓冲带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植被缓冲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抗冲刷能力。
其次,植被缓冲带能够保护河溪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植被缓冲带可以提高地表水资源的质量,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水环境。
三、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1.植被缓冲带的结构植被缓冲带是指在河溪受纳水体的岸边,由不同植被构成的,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植物带。
植被缓冲带一般划分为无干扰林带(a 区)、人工乔灌林带(b 区)、径流控制带(c 区) 三个缓冲区。
完整型由a、b、c 三个缓冲区组成;不完整型根据当地立地条件,选择1 个或2 个缓冲区组成。
2.植被配置原则植被缓冲带的植被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其次,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选择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长的植物;最后,要考虑植物的根系发达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防止水土流失。
3.缓冲区的划分无干扰林带(a 区) 是指在河溪植被缓冲带内,天然植被保存完好,没有人为干扰的区域。
人工乔灌林带(b 区) 是指在河溪植被缓冲带内,通过人工种植乔木和灌木,形成防护林带的区域。
如何学习一门新技能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您学习一门新技能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
一、选择一门新技能并建立学习目标学习一门新技能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将有助于您制定学习计划并衡量自己的进度。
例如,如果您想学习编程技能,您可以将目标设定为在六个月内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站开发项目。
确保您的目标具体、可衡量且合理,这样您才能更好地跟踪自己的进展并获得成就感。
二、制定学习计划并遵循其中的步骤一旦您明确了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应该包含明确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例如,对于学习编程技能,您可以安排每天花1小时学习教程和视频,在周末花2-3小时进行编码练习。
遵循学习计划,坚持每天学习,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
三、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利用它们学习一门新技能需要有合适的学习资源。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1. 在线教程和学习平台:现在有许多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各种技能的学习课程,如Coursera、Udemy等。
您可以通过注册这些平台并选取适合您的教程来学习。
2. 图书和参考资料:购买一些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是自学一门新技能的好办法。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您从基础开始,并逐渐深入学习。
3. 寻找导师或专家:如果可能的话,与该领域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人建立联系,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建议。
他们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为您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
四、积极参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活动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学习可以极大地促进技能的成长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以下是一些参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方法:1. 参加相关的社交群体或论坛:加入与您学习的技能相关的社交群体、论坛或社区,与其他学习者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
河溪缓冲带的生态功能及其管理原则
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2006(26)5
【摘要】河溪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之间,是河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着重介绍了河溪缓冲带的物种天堂、养分来源、稳固河岸、改善水质、景观价值、缓解影响这6种功能。
由于现在交通和建设用
地的不断增加,河溪缓冲带的人为破坏现象严重,亟需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恢复。
提出
了3条缓冲带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河溪缓冲带的建设和
恢复提供了指导。
并以北京市海淀区内的南沙河河溪缓冲带的情况为例,加以印证
说明。
【总页数】4页(P94-97)
【关键词】河溪缓冲带;植被;生态系统
【作者】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怀柔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1
【相关文献】
1.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功能及其过滤机理的研究进展 [J], 孙金伟;许文盛
2.基于河道-湿地-缓冲带复合指标的京郊河溪生态评价体系 [J], 高阳;高甲荣;李付杰;冯泽深
3.河溪缓冲带的功能及其科学管理 [J], 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
4.河流缓冲带的功能与基本恢复原则 [J], 赵雯;管岩岩
5.湖滨缓冲带生态功能修复模式下的湿地景观构建研究 [J], 陈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三、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的内容和要点四、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的实施和监管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介绍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华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河溪资源丰富,但同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河溪植被缓冲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华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的内容和要点1.选址与规划: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河溪进行植被缓冲带建设,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2.设计与施工:依据规划方案,设计植被缓冲带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水土保持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3.植被选择与配置: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树种进行植被缓冲带建设,提高植被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4.维护与管理:定期对植被缓冲带进行修剪、补植、施肥等维护工作,确保其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同时,加强监管,防止人类活动对植被缓冲带造成破坏。
四、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的实施和监管1.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将其纳入生态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中。
2.监管:建立健全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监管体系,加强对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五、总结华北地区河溪植被缓冲带建设技术规程为我国华北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河湖缓冲带的分类河湖缓冲带是指河湖的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它在保护水资源、保持水体生态功能、防止水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河湖缓冲带可以分为生态缓冲带、景观缓冲带和功能缓冲带。
一、生态缓冲带生态缓冲带是河湖周围的绿色生态屏障,主要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它一般包括湿地、湖滨带、河岸带等。
湿地是生态缓冲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湖滨带是指河湖边缘的土地,常常被用于河湖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
河岸带则是指河流两岸的土地,它对于维护河流的稳定、防止岸边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二、景观缓冲带景观缓冲带是指河湖周围的绿化带,主要用于提升河湖的景观价值和环境质量。
景观缓冲带的设计应考虑到河湖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河湖缓冲带中可以种植各种花卉和乔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同时,还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和游憩空间,供人们休息和娱乐。
三、功能缓冲带功能缓冲带是指河湖周围的土地,主要用于控制污染、调蓄洪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功能。
功能缓冲带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需求来确定,例如,在重要水源地的功能缓冲带中,可以设置水源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防止水源污染。
而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功能缓冲带可以设置洪水调蓄区,用于暂时储存洪水,减轻洪水的影响。
河湖缓冲带的分类包括生态缓冲带、景观缓冲带和功能缓冲带。
不同类型的缓冲带在保护水资源、保持水体生态功能、防止水污染等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河湖缓冲带,可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对河湖缓冲带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河湖生态平衡,提升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河湖缓冲带是指河流或湖泊周边50米左右的土地带,其具有保持水环境稳定、调节水体水量、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是水资源保护的关键。
然而,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扰乱与破坏,河湖缓冲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制定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显得尤为紧迫。
一、保护修复技术指南的制定背景1. 引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强河道(河湖)管理保护的意见》、《中国河湖水环境传输过程及其影响与机理研究》等,明确了对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的政策与规定。
2. 对河湖缓冲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缺乏植被覆盖、沉积物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沉积等不良现象十分突出,即使一些得到保护的区域,也存在建设规划不合理、破坏度过大等问题。
3. 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修复经验,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制订科学、可行、有效的河湖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二、技术指南的基本内容1. 植被修复技术采用天然或人工种植方式修复缓冲带,建立生态系统,调节水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具体包括种植各类草本植物、树木、灌木、藤本植物等,以及设立人工湿地等。
2. 水质保护技术在保证水体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鳞次栉比的管理模式,实施水体环境指标的动态监测,控制水质污染,促进水质恢复。
3. 土壤保护技术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控制畜禽养殖密度,防止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侵入缓冲带。
4.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技术在保护缓冲带的同时,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修复历史文化遗迹,建立文化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5. 环境教育技术通过设立生态展览馆、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开展环境科普活动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推广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技术指南的实施与应用制定技术指南不仅是为了提出高水平的生态保护思路,还要指导各地如何具体实施。
因此,应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技术方案。
在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与纠正,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林业调查规划20061Oct131(5):37~40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 N53-1172P S ISSN1671-3168河溪缓冲带的功能及其科学管理X高阳1,高甲荣1,刘瑛1,寇忠泰2,段红祥2(1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1北京市怀柔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北京100083)摘要:河溪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和景观功能,但由于交通和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河溪缓冲带的人为破坏现象严重,急需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恢复。
文章详细介绍了河溪缓冲带的6种功能,以说明河溪缓冲带对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3条缓冲带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河溪缓冲带;植被;生态系统;科学管理中图分类号:TV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06)05-0037-04Function of Stream Buffer Zones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G AO Yang,GAO Jia-rong,LIU Ying,DO U Zhong-tai,D UAN Hong-xiang(College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 fication Combat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Stream buffer zones with diverse functions in ecology,economy and landscape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the aquatic system.However,due to the increasing traffic and construc tive land use,the stream buffer zones are so seriously dama ged by human activities tha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re urgently expected.Thus6functions of stream buffer zone are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ir signif-i cance to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3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scientific manage ment of stream buffer zone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stream buffer zone;vegetation;ecosystem;scientific manage ment河溪的缓冲带作为河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种称谓,如/过渡带0、/河岸保护带0、/河岸控制带0等,Belt定义河溪缓冲带为河岸带中与河溪或湖泊保持最紧密联系,起到保护水质、鱼类栖息地以及其他资源的区域[1]。
而在欧美等较早开始河溪缓冲带研究的国家是指河岸两边向岸坡爬升的树木(乔木)及其他植被组成的,防止和转移由坡地地表径流、废水排放、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水所带来的养分、沉积物、有机质、杀虫剂及其他污染物进入河溪系统的缓冲区域[2]。
河溪缓冲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交错带,是河溪生态系统中各陆生和水生物种重要栖息地,也是河溪中粗木质、养分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它直接影响整个河溪的水质以及流域的景观美学价值,因此,河溪缓冲带的设置,不仅对维护局部生态系统功能有直接的作用,而且,他们在景观上形成一个连接度很高的生态网络,影响整个流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和交通用地不断地扩张,许多河溪缓冲带被工厂和公路所代替,极大地干扰了河溪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景观生态价值,因此急需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恢复,而认清河溪缓冲带的功能,是科学保护它的基本前提,合理的管理原则是科学保护缓冲带的基础。
X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北京地区典型河溪生态系统环境效应及其调控机理6(基金编号8062022)收稿日期:2006-04-18作者简介:高阳(1982-),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流域管理。
1河溪缓冲带的功能河溪缓冲带不仅维护河道在水文、水力以及生态方面的统一性,而且是联系土壤生态系统和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桥梁。
具有6个主要的功能:111是河溪生态系统中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由于缓冲带土壤-植物-水分的多变性,使其成为许多鱼类、爬虫类、两栖类以及一些大型哺乳动物生活的乐园。
缓冲带能够为各种生物提供食物、水分、隐蔽场所等所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许多动物在河溪附近的缓冲带中度过它们的一生,而缓冲带在剩余其他物种的整个生命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25%的哺乳动物、80%的两栖类和40%的爬虫类生活在河溪附近的缓冲带中,并且缓冲带也是140多种鸟类的天堂[3]。
在干旱地区,更高比例的物种依赖河溪缓冲带的湿润条件生活。
Nilsson发现[4]瑞典境内的1条河流两岸竟拥有全国13%(>260种)的高等植物。
在世界其它地区也有同样的研究结果[5]。
112是河溪生态系统中粗木质、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粗木质作为森林主要的1种代谢产物,对河溪生态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为鱼类和两栖类提供生存的场所,可以加强河道的稳定性,提高河溪生态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水分、养分的循环,而缓冲带植被的死亡和倒塌是河溪生态系统中粗木质唯一的来源。
此外,河岸周围树木上脱落的树叶、树枝进入到河道中腐烂分解,对河溪中N、磷酸盐和有机物的含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113增强河岸的稳定性河溪缓冲带一方面可以通过掉入河道中的粗木质减小河岸两侧水流的流速,从而降低河水的侵蚀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河岸植物根系来增强河岸亚表层的抗蚀性。
114改善水质河溪缓冲带能够降低直射到水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温,使水中的溶解氧保持较高的水平,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缓冲带还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使水中夹带的泥沙和污染物能够在缓冲带中沉淀、分解。
同样河溪缓冲带还可以过滤、调节由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河溪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地表水、泥石流、各种养分、枯木、落叶等,进而影响河水中泥沙、化学物质、营养元素等的含量及其在时空中的分布,其平均污染物去除率约为:悬浮固体物70%,重金属20%~50%,营养盐则为10%~30%。
115提高整个流域的景观美学及游憩价值河溪缓冲带拥有丰富的植被类型,郁郁葱葱的树木及草本植物成为整个流域景观的亮点,其平坦的地形和周围优美的环境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此外,缓冲带还起到景观廊道的作用,是生活在河溪生态系统中动植物沿河上、下运动的必经之路[2]。
116缓解人类活动对河溪生态系统本身的影响河溪缓冲带正处于水域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之间,一个适当宽度的缓冲带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农业耕作、放牧、交通运输、修建房屋等人类活动对水域造成的影响。
此外,河溪缓冲带还可以调节水分循环,阻挡洪水、削减洪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2河溪缓冲带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天然形成的河溪缓冲带有很高的入渗率,水中溶解的养分能够进入土壤并为缓冲带中生长的植物所利用,表层土壤的粗糙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所以可以阻止土壤表面侵蚀的发生,能够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潜流。
而对河溪缓冲带的管理除了要实现天然缓冲带上述所固有特性外,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此,缓冲带管理的原则可以概况为以下3点:(1)尽量维持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人类对河溪缓冲带的管理不应该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管理行为只是辅助帮助河溪生态系统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对已造成破坏的河溪缓冲带的修复中,要尽量采用原生树种或本土树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原生景观。
(2)维持缓冲带适当的通达性。
健康的缓冲带并不意味着植被生长的密不透风,而是应该具有适当的通达性以方便水生及陆生动植物的迁移、交流,并且适当的通达性也可以使人们有机会去亲近河溪以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要求。
(3)保持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平衡。
资源经营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利益,河溪缓冲带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许多研究业已表明向河溪生态系统中合理地求取经济利益是切实可行的。
Berg等人建议对河溪缓冲带中的森#38#第31卷林业调查规划林进行疏伐,不仅能够获得木材,也可以加速植被的生长和发展。
不同等级的河溪的缓冲带有所不同,宽度从几米到几百米,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河溪缓冲带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图1形象地解释了河溪缓冲带的基本组成以及管理原则。
图1 河溪缓冲带管理的基本原则3 海淀区南沙河河溪缓冲带实例分析南沙河发源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西北部和昌平区的西南部山区,向东流经苏家坨、上庄、永丰3乡后进入昌平区。
南沙河是海淀区一条较大的河流,在海淀区境内长16km (后沙涧村西京密引水渠至东玉河村东区界),境内流域面积达22011km 2,其中山区占1P 3,平原占2P 3,流域呈扇形。
河道上游宽2~10m,段家庄、常乐村一段受上庄水库影响,宽达100m 。
南沙河的主要支流自北向南为:后沙涧、柳林(分后柳林和前柳林2条支流)和周家巷沟;周家巷沟又主要有2条支流,东面的1条是东埠头排水,西面1条支流的较长的支流名称也为周家巷沟,如图2-4所示。
根据/海淀区水资源调查评价0报告,南沙河流域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010163亿m 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011亿m 3。
南沙河流域面积占海淀区总面积的1P 2,是山后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担负着海淀区后山地区的汛期排洪任务和近2000hm 2农田的灌溉任务。
表1显示了南沙河主河段以及4条支流的河溪缓冲带带宽以及河段的水质,可以看出整个南沙河河溪缓冲带带宽平均只有515m 宽,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不大。
但还是可以看出河溪缓冲带带宽对河流的水质有着明显的影响,南沙河上庄乡至北安河乡河段河溪缓冲带带宽最大,因此水质最好,仅有部分河段有轻度的污染,上庄乡河段由于附近居民点密集,河溪缓冲带大量被破坏,而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水的重度污染,4条支流中,前柳林支流和周家巷沟支流了两岸的植被保护较好,河溪缓冲带相对较宽,因此河道内水质较好,特别是周家巷沟支流是南沙河来水量最大的支流,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南沙河主河道的水质,近8m 的河溪缓冲带大大缓解了周围农田、公路、居民区对河道水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