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9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编】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11
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汉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A )A.他从唐诗下手,日不窥.(kuī) 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沥尽心血。
B.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pī) 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C.密匝匝..(gūgū) 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huán)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解析】B.如不能辨异吹毛求疵(cī)C.密匝匝(zā zā) D.攒(cuán) 成桑椹。
所以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里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有碧水环绕的田野;这里鸟语花香、繁花似锦;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B.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初三(1)班的小品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C.一走进动物园,同学们]情绪激昂,歇斯底里....,一会儿为孔雀开屏欢呼,一会儿因猴子攀岩雀跃……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长期地艰苦奋斗。
【解析】C.“歇斯底里”多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多含贬义。
所以选C。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将“创造”改成“开辟”。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方式”改成“方法”。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
二模地理参考答案1.B2.A3.A4.C5.B6.D7.D8.C9.C10.D11.A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时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高,华为没有竞争优势,B对。
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较多,A错。
技术指向型产业,原料、基础设施完善不是主要因素,C、D错。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选择就近分布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内,属于产业集聚,这样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A对。
华为是技术指向型产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料、土地等,不是主导区位因素,B、C、D错。
3.A,根据图示的方向可以看出在其地质构造线的西南侧整体向西北发生位移。
4.C,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乙、丁河段没有发生变化。
乙原为华莱士溪的一条支流,地震后其径流进入华莱士溪故道,华莱士溪的丙河段支流减少,流域面积减小,因此流量减小。
答案为C。
5.结合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根据表格中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东部大于中西部,判断形成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故B项正确。
6.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劳动力人口迁入,故A项错误;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因为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迁出,故B项错误;人口年轻化指0—14岁人口比重大,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沿海人口结构将不会年轻化,故C项错误;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D项正确。
7.D8.C9.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
因此该地区城市兴起主要是借助优越地理位置而发展兴起的,本题C选项正确。
10.从城市功能分区角度分析,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城区,但是有铁路与其相连,该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山峰和开普自然保护区分布,因此该半岛人口较少,布局城市生态功能区较好。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语xx、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晚明小品、桐城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言”。
借“白之争”理解这个世纪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运动,大大拓展了散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学观念改变中国原有的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散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字”,小品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的窠白。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在东西方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小说史》)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嬗变:这里是蜕变、演变的意思。
B、关山重重:这里形容阻碍或困难众多。
、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风。
[Z,X,X,k]D、窠臼:这里比喻现成的格式或老套子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四”白话运动对现代散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2
湖南省怀化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高三语文一、语言文字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参劾(hé) 豢(huàn)养即(jì)使风尘仆仆(pú)B.友谊(yì)擘画(bò)剿说(chāo)焚膏继晷(guǐ)C.尽管(jǐn)羞赧(nǎn)蜕皮(tuì)如蚁附膻(tán)D.斡(wò)旋信笺(jiān)删除(sān)如椽(chuán)大笔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他们都因有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
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淘,那些走南闯北的湖南人,才能演译出自己壮美的人生。
B.《阿凡达》是一场视听的飨宴,场景处处眩目: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脉,虚空中飞泻而下的千丈瀑流,无一不惊心动魄,各种微小的细节也令人叹服不已。
C.儒家打劫传统之说纯属骇人听闻,哗众取宠。
儒学是三代传统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传承中的关键人物,王夫之的“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是对孔子与儒、儒与传统关系的最佳注脚。
D.当名人,不可能只要粉丝掏钱,而不让人品头论足,不让人沾光。
在这点上,张艺谋比余秋雨明理且大度,从未回骂别人是妒贤忌能的“小人”,或说批评者与盗版集团有勾结之类的昏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我来到千岛湖,阳光下的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着的荷叶漂浮在浩如烟海的千岛湖上,岛上有许多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
B.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这个问题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C.每次试验,钟南山院士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D.六十年,意味着一个甲子结束,新中国历史的首卷已然付梓;六十年,也意味着另一个甲子的开始,一轴新卷正徐徐拉开;六十年,一个轮回,需要回味的太多。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湖南省娄底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
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 “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
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
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
14.(15分)散文阅读:【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槐花飘香申琳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
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
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③槐花香,香在枝头。
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
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
“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
“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④槐花香,香在嘴里。
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
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
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
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
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
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
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
湖南省怀化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3月11日上午,携程针对微博网友“陈利人”订购机票遭遇的烦心事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Bug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可以有”,在线服务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回头看,2008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平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行为不胜枚举;乃至十年之后的2018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消协甚至还将其列为2019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但诡异的是,迄今没有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对于粘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因此,新客50块钱就能买到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100块钱的档位上。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最大化利润的目标面前,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
有人说愿打愿挨,谁让消费者不去货比三家呢?这话经不起基本逻辑的考量:首先,利用大数据来杀熟果真合法吗?且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不久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亦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利用消费偏好选择性推送本就是一个过于精明的商业选择,更别说少数电商平台扭曲价格信息等主观恶意行为了。再说,市场进化得再高级,终究是“人”的市场。如果技术只是为卖方提供了耍心眼儿的机会,市场信用岂非要随着技术迭代而灰飞烟灭?
很多时候,个性化服务与“大数据杀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的,消费者即便是熟谙“货比三家”的道理,恐怕终究逃不开数据的惦记。就比如这些所谓的“系统Bug”,谁来为之验明正身呢?有人说,拿过的折扣、用过的满减红包,最后总得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吐出来。这话或有偏颇,却说破了一个道理:在宰客这件事上,线上线下是没什么差别的;监管若不到位,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在“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上,电商平台们异口同声说是假的,那么,就真的只是消费者的群体癔症吗?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3-21,作者邓海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杀熟”是一种“宰客”现象,是电商平台违背道德诚信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做法。
B.“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消费者和在线服务大体上还是各执一端,争论不休。 C.“大数据杀熟”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各媒体乃至中国消费者协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D.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面对“大数据杀熟”,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
B.作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大数据杀熟”的责任在消费者自身的说法。
C.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现象谈起,以呼吁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结束全文,指出了解决“大数据杀熟”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
D.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既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又论述了电商平台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B.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陷阱里。
C.利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电商经营者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实现选择性推送。 D.“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杀熟”的机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铅釉陶器在中国是战国时代发明的,西汉后期至东汉十分兴旺,东汉末期开始衰落。十六国时叉重新出现,北朝后期出现了釉中挂彩新工艺,并转移到生产瓷器的手工业作坊中生产,即白胎釉陶。唐代釉陶工艺来了一个大飞跃,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唐三彩”。它雄浑绚烂,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盛唐时期典型的艺术风格。
唐三彩是一种挂铅釉的陶器,它的胎质大多为白色黏土,即北方坩土作胎,也有少数红陶胎。先入窑素烧至1000左右作出陶坯,然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烧至900即成,由于烧釉温度较低,所以不易变形,三彩铅釉一律用氧化焰烧成。
三彩釉是由坩土、石英、草木灰和铅的氧化物配成的一种透明釉。这种铅料,不加呈色剂就是白釉,羼入适量的氧化铜就烧成绿色,羼入氧化铁就出现褐色、黄色,如果羼入氧化钴就呈现蓝色,这是三彩釉的基本色调。在此基础上发挥工匠高度的智慧和技巧就配出了白色、浅黄、赭黄、褐红、翠绿、深绿、天蓝、藏蓝、茄紫等色彩。一彩、二彩,或彩色缤纷的多彩,几乎做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料作出搅胎器皿,具有年轮、大理石纹理的艺术效果,在艺术陶器中别具一格。
关于唐三彩的用途,根据多年考古经验,唐三彩由墓葬出土占绝大多数。唐朝文化遗址也有部分出土,这说明很大部分作品是为满足当时厚葬之风需要而生产的明器。唐代日用青瓷和白瓷已经大批生产,釉陶的实用价值不如瓷器,所以釉陶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不如瓷器。对死人的厚葬成为全社会追求的风气,体现了当时意识形态的需要。
唐三彩的种类,计有俑类、器物、建筑和生产工具模型、琉璃瓦和瓦当等。俑类又可分为人和动物两类,属于人类形象的有天王、力士、武官、文吏、贵妇、男僮、女侍,牵马牵骆驼的胡人、乐舞、杂技以及介乎人兽之间的镇墓兽;动物形象有马、骆驼、驴、牛、羊、狗、狮、虎、猪、麒麟等:器物有盛器樽、壶、瓶、罐、碗、盘、钵、杯、盒等:寝室用具有唾壶、枕等;供器有塔形罐、尊;各类模型有住房、仓库、厕所、假山、车、钱柜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三彩内容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三彩中一大部分人物、动物作品,是杰出的雕塑品,气魄雄伟而表情细腻。唐继隋而统一中国,艺术上熔铸南北,以雕塑而言,在北方浑厚劲健基础上加进了南方的清新柔润之美。以三彩俑的形象为例,由于一般形体比较小,手法以洗练明快为主,重在摄取神态,但也决不忽略必要的细节刻画。那些高髻广袖的女俑,淡淡的妆,微微的笑,开朗而深情,显得静中有动。鲜于庭诲墓中出土的一件双手拱举的女立俑,微扭身躯,面部向左,斜视,靓妆炫眼,真正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
唐三彩的人物形象和汉代陶俑、魏晋南北朝釉陶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1)手法上汉至南北朝比较粗犷,唐三彩比较细腻。前者形象没有线条的曲线美,后者婉转多变。(2)前者没有性格变化,面目板滞,后者有地位、年龄、种族等性格特征,且较明显。
在众多的动物形象中,雄健的骏马和稳重憨厚的骆驼塑得最出色。它们结构分明,比例准确,富于艺术的概括力。唐代艺术家们在石雕、陶塑和绘画上表现骏马的形象极多,文人诗人评论这些作品的标准也极严格。唐三彩的马大多是线型流畅,骨肉匀停,神完气足。艺术家们主要在于表现精神,用内在的劲而发外在的形。鲜于庭诲墓出土,现在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白色三花马、洛阳唐墓出土的大黑马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虽然较之龙门石雕、敦煌彩塑有形体大小之别,但是,它们的艺术成就却各有所长,同样为唐代艺术百花园增添光彩。
(选自《中国古代陶瓷》,作者李知宴,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删改) 4.关于“唐三彩”,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三彩”在制作时,在同一陶器上,往往同时交错使用“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基本釉色,达到绚丽多彩的效果。
B.“唐三彩”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先以白色黏土(少数用红陶)做好胎,入窑烧出陶坯,然后上好三彩釉,再入窑烧即成。
C.“唐三彩”有俑类、器物、建筑和生产工具模型、琉璃瓦和瓦当等种类,这些不同种类的瓷器可以用于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D.“唐三彩”的人物形象比较细腻,有线条的曲线美;有较明显的地位、年龄、种族等性格特征,非汉代陶俑、魏晋南北朝釉陶人象可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铅釉陶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唐代出现“唐三彩”,期间历经千年,有起有落。“唐三彩”以其雄浑绚烂,彰显了盛唐典型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