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28
非货币性福利是什么非货币性福利的财税处理与纳税调整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支付给职工的薪酬,主要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和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福利也是属于“职工薪酬”;但是,在税务上由于涉及实物等,非货币性福利会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一、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在会计核算上,根据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核算;但是,实务中也有还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核算。
由于非货币性福利的形式多样,下面将几种常见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分别进行说明。
以自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发放给员工决定发放时: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实际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购买后直接就发放给职工,第二种是从库存的外购商品中发放给职工。
1、外购商品购买后直接发放给职工决定发放时: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实际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银行存款等2、从库存的外购商品中发放给职工决定发放时: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实际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将企业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确认计提: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折旧时冲减: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累计折旧将企业租赁的住房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后确认计提: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每期冲减: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其他应付款等按非公允价值向职工转售商品或服务实务中存在企业高价买进的商品或服务,然后低价转售给职工,实际上就是向职工提供了补贴,比较典型的有商品房、汽车等。
201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九章负债第一节流动负债3.非货币性薪酬的处理☆(1)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①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例如企业以自产的毛巾、手机等发放给职工)——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销售商品相同(视同销售)。
②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在组织公司活动时,往往会外购一些商品发放给职工)——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不确认为收入),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
◆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的情况下,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例题6·计算分析题】2011年教材P162【例9-4】某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100名,20×9年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5000元的液晶彩电和外购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500元的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职工。
该型号液晶彩电的售价为每台7000元,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某公司购买电暖气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7%。
假定100名职工中85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5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分析: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按照成本结转,但要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彩电的售价总额=7000×85+7000×15=595000+105000=700000(元)彩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85×7000×17%+15×7000×17%=101150+17850=119000(元)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160/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595000+101150]696150管理费用[105000+17850]12285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819000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819000贷:主营业务收入7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0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0贷:库存商品500000电暖气的购价金额=85×500+15×500=42500+7500=50000(元)电暖气的进项税额=85×500×17%+15×500×17%=7225+1275=850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42500+7225]49725管理费用[7500+1275]8775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58500购买电暖气时,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58500贷:银行存款58500(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2018初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知识点:非货币性职工
薪酬(1)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和发放
2.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同时:(两个分录同时做,不需要日后支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3.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确认时,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支付租金时(两个分录不需要同时作,因为需要以后支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注意】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和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为了规范企业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相关解释。
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拓展了其核算范围,并在职工薪酬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货币性福利”的概念。
一、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按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实际购买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福利,以准确确定企业人工成本。
[例1]昌达公司是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共有职工238人,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200人,总部管理人员38人。
2007年9月,公司以其生产成本为60元的保暖内衣套装和外购的每盒不含税价格为80元的食品礼盒作为中秋节福利发放给全体职工。
保暖内衣套装售价为100元,昌达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昌达公司购买的食品礼盒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17%。
(1)保暖内衣套装售价总额=100×200+100×38=23800(元)保暖内衣套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00×200×17%+100×38×17%=4046(元)应付职工薪酬总额=23800+4046=27846(元)保暖内衣套装的成本总额=60×238=1428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生产成本23400管理费用4446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7846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7846贷:主营业务收入23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46借:主营业务成本14280贷:库存商品14280(2)食品礼盒的售价总额=80×200+80×38=19040(元)食品礼盒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0×200×17%+80×38×17%=3236.8(元)应付职工薪酬总额=19040+3236.8=22276.8(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生产成本18720.0管理费用3556.8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2276.8购买食品礼盒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2276.8贷:银行存款22276.8二、将自有或租赁的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公司将自有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根据受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号——职工薪酬》解析9《企业会计准则第一、职工薪酬的概念与范畴职工薪酬的概念1.定义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类别职工薪酬的类别包括:第一,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如员工离职后企业给员工的退休金、离休费等。
如果企业走的是社会统筹,即社会养老保险,员工退休后就由社会养老——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退休金)和非货币性薪酬(如公司每年给员工提供一次免费的体检);第二,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第三,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第四,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如企业提供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和企业年金。
职工的范畴职工,既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或虽未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
比如:有的企业的董事是外部人员,虽然他没有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实际上就是根据其经验、专业知识,就董事会上讨论的问题发表意见,这也属于职工;咨询师,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授课服务,也属于职工,不管名义上是讲课费还是劳务费,或者是在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在贷方都是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薪酬主要就是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等服务。
要点提示职工薪酬的类别包括: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薪酬;①提供给职工本人、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②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③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
④职工薪酬的范畴2.职工薪酬的范畴主要包括: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通讯费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第二,职工福利费;第三,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分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有一外号——著名的企业年金)保险费;第四,住房公积金;第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第六,非货币性福利(免费医疗体检);第七,辞退福利,即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第八,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天的带薪休10第九,带薪休假,是一种新型的非货币性福利,一般企业按国家规定每年有假;第十,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
职⼯薪酬的核算内容有哪些职⼯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出。
那么具体来说,职⼯薪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职⼯⼯资、奖⾦、津贴和补贴,即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构成⼯资总额的内容。
(2)职⼯福利费。
职⼯福利⼀般只⽤于改善职⼯⽣活条件,如内部职⼯医院、浴室及⾷堂等⽅⾯的⽀出。
(3)“五险⼀⾦”,即医疗保险费、养⽼保险赞、失业保险费、⼯伤保险费和⽣育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它们由企业根据⼯资总额的⼀定⽐例计算确定。
其中,养⽼保险费包括基本养⽼保险费和补充养⽼保险费,基本养⽼保险费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养⽼保险费;补充养⽼保险费是企业根据《企业年⾦试⾏办法》、《企业年⾦基⾦锊理试⾏办法》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化缴纳的养⽼保险费。
(4)⼯会经费和职⼯教育经费。
这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化⽣活、为职⼯学习先进技术和提⾼⽂化⽔平与业务素质,⽤于开展⼯会活动、职⼯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的相关⽀出。
(5)⾮货币性福利。
这是指企业将⾃⼰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作为福利,企业提供⾃⼰拥有的资产给职⼯⽆偿使⽤,或租赁资产供职⼯⽆偿使⽤,以及为职⼯⽆偿提供服务等。
(6)因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这是指企业在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或者为⿎励职⼯⾃愿接受员⼯裁减⽽给予职⼯的经济补偿。
(7)其他与获得职⼯提供的服务相关的⽀出。
业务要点1.货币性职⼯薪酬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职⼯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职⼯薪酬确认为负债,贷记“应付职⼯薪酬”科⽬。
同时,除因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给予职⼯的补偿外,根据职⼯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薪酬全部计⼊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主要分为以下⼏种情况。
(l)应由⽣产部门负担的职⼯薪酬,借记“⽣产成本”、“制造费⽤”或“劳务成本”等科⽬。
财教081班褚春良 08420138【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讲所学内容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第四版)\第一章: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第二讲:非货币职工薪酬的核算。
教材仅仅用了短短两行半字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方式做了简单介绍,转而利用两个例题对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演示。
◆教学逻辑分析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是新会计准则变革中变化较大的一项业务。
本讲作为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一部分内容,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其核算方法的适用与否判断起来难度更大。
因其非货币性性质,在核算方法上会涉及视同销售等情况,相比其他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更为复杂。
◆实用性分析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以产品用作福利等情况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多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非货币性的职工薪酬会被当做企业经营周转、调节利润的工具。
因此,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方式的适用范围远远超过教材上所给的范围,需要在课程中给予补充。
【学习者分析】◆专业理解能力分析授课对象为职业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此前已学过《基础会计》和《企业财务会计》中但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核算还处于肤浅的理解程度。
◆社会经验分析中职二年级学生大多没有专业实践经历,即便有也多只接触较为简单的会计账务处理业务。
本讲中要用到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方法的大多数适用情况都不太常见,因此需要更多的案例来进行解释说明。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区分何时使用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
能够用会计分录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会计人员对于经济业务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主观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熟悉掌握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的适用范围。
2、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1、区别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和职工福利费的不同使用范围。
2、以企业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情况下的账务处理。
【教学过程】◆案例式导入教师教学行为:以单位逢年过节总会向职工派送各类年货、节日礼品为情景,回顾关于职工福利的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