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写景习作讲评课例阐释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游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3.习作标题:游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间:详细地描述这个地方的风景。
我的动物朋友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抓住它的特点写下来。
2.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动物的情感。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在水里游;他们有的高大强壮,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凶猛,有的温顺。
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动物)2.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认识了老舍笔下性格古怪可爱的猫、“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丰子恺笔下高傲的白鹅,叶·诺索夫笔下具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更多的动物朋友,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个视频,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它们的特点。
(播放动物视频)4.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动物朋友,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读要求。
提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突出这种动物的特点。
)3.习作内容:齐读课题“我的动物朋友”,突出“朋友”。
4.联系实际,说说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为什么把它当作朋友。
三、习作指导。
1.大家想知道我的动物朋友是谁吗?(出示小狗的图片)你们想了解我的动物朋友的哪些方面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2.观察小动物的外形时,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等)3.我们要怎样介绍小动物的外形才能更加生动形象?(介绍外形时要多运用各种形容词,如油光发亮的毛、大大的眼睛、尖尖的牙齿、灵敏的鼻子等;还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如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珍珠等。
)4.观看小狗吃食、嬉戏、休息的视频。
在描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时,要抓住什么来写才能突出它的特点?(动作,准确的动作描写可以很好地突出小狗的特点。
)5.小结: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写多个方面时要注意分清主次、有详有略。
1.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揣摩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节假日里,我们经常跟父母去旅游,你都去过哪些地方?2.这些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你能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今天我们通过两篇文章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颐和园》。
1.自由朗读文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颐和园。
(美丽)2.文中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颐和园美丽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句子并画出来。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颐和园的?(游览顺序)4.默读文章,找出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读一读。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5.读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游览顺序,使文章过渡自然。
)6.游记往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即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7.游览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长廊——长、美;万寿山——高、建筑金碧辉煌;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石柱多、雕刻的狮子多。
)8.品味句子。
(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抬头一看”和“向下望”告诉我们什么?(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①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一面镜子、一块碧玉)②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静、绿)③“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的乐园教案(含教学反思)习作我的乐园教学目标:明确“我的乐园”的写作内容。
教学重点写出乐园的特点,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对乐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欢乐,同学们,你们的乐园是哪里呢?(引入)2.组织同学交流介绍。
(学生各抒己见)现在,让我们以“我的乐园”为题开始这次习作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启发思路,讨论交流。
1.打开思路。
你的乐园都有哪些呢?是“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还是“班级图书角”“自己家的院子”?或者是“学校的篮球场”“爷爷的菜地”?……(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园是哪里。
(2)乐园有什么特点?(此处可作细节描写)三、习作指导。
1.阅读感受。
先来读一读表格中的内容。
指名读。
读后交流:“村头小河边的草地”上都有什么?小朋友喜欢在这里做什么?2.整理思路。
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
开始小组交流。
3.写作提示:写之前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做一个表格。
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让他们来感受你的快乐。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级进行点评。
2.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注意语言通顺、用词恰当等。
五、习作小结。
我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园,抓住乐园的特点,写出了乐园里做的事情和获得的快乐。
六、延伸活动。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对方作文中所刻画的具体场景。
(看看是否刻画到位)我的乐园乐园有哪些乐园有什么特点带给你怎样的快乐通过这次习作,我让学生懂得了,生活是快乐的,这些快乐的事情就是写作的材料,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善于去发现,你就会把自己的乐园写得更加迷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附例文】一、思路分析(一)精心选择1、选校园里的一处或几处景物。
2、仔细观察。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突出景物的美与喜爱之情。
(二)条理清晰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任选一两种)2、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3、可以写景物的动态和静态。
可以分四季写景物。
(三)突出写作对象1、远观﹕抓外形再联想看﹕外形、颜色、形状;2、近看摸﹕感受、特点;闻﹕味道、感受3、动静结合、字里行间表达喜爱之情。
例1: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前面的两个外方内圆的大花园,走近花园,你会看到里面种了许多花草树木。
几场春雨过后,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向我们绽开……惹得蜜蜂忙来采蜜,蝴蝶也赶来凑热闹。
例2:松树教学楼前的松树四季常青,高大挺拔,就像一位位昂然挺立在校园里的英勇的士兵守卫着学校。
同学们在树下玩游戏,背书。
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和可爱的小鸟在树枝间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松树旁还有花坛,花坛呈半圆形的,种满了月季花。
(四)范文一提纲1、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最喜欢的是屹立在塑胶跑道南侧的两棵大榕树;2、第2-3段:详细写出两株大榕树的外貌:枝繁叶茂、主干粗大、美丽;3、第4段:写两棵大榕树“不仅茂盛,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4、第5段:写出我爱这美丽的校园,更爱那两棵美丽的大榕树。
二、范文欣赏范文一:美丽的校园一角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有美丽的教学楼,有宽阔的200米塑胶跑道,有供同学们课间活动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但我最喜欢的是屹立在塑胶跑道南侧的两棵大榕树。
这两棵大榕树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它们就像两把撑开的翠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它们又像是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我们的安全,那密密层层的枝叶将教师宿舍楼遮挡了一大半。
夏天的时候,树叶帮我们遮挡住了炙热的阳光,就算是烈日照过来也只能射到斑斑点点,坐在大榕树下只感觉阴凉,一点也不炎热。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2020 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缎、涧”等8 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重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天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天山(课件出示)。
引问:在我国新疆有一条著名的山脉,连绵几千里,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炎暑逼人,而一进入这里,便凉爽宜人,想看看这个奇特的地方吗?2.指名说说感受。
3.教师导学:刚才我们欣赏了天山的旖旎风光,感受了天山的美,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碧野的脚步,细细地感受七月的天山独特的风韵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初识天山美景,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3.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4.学习生词。
(课件出示)作者文章写得非常美,他的用词也非同一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戈壁滩白缎山涧洄水涡饮马重重叠叠五彩斑斓白皑皑五彩缤纷5.学生自由读、领读、齐读生词。
6.读完这些词,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戈壁滩上酷暑难耐,天山雪峰像白缎一样美丽、山涧的雪水飞泻下来,洄水涡里的小鱼游来游去,重重叠叠的枝丫和五彩缤纷的野花交相辉映,美丽极了。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作文课有效讲评的三个指向
——四下写景习作讲评课例阐释
作文讲评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与接受。很多教师
开始淡化作前指导,重视作文后的讲评指导。然而,在实践中作文讲评课仍存在诸多
困惑,讲评的主体性弱、盲目性大、随意性强,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等等。那么,
作文讲评要将学生引向何处,用什么样的内容讲评,以什么样的方式引导,我结合四
下写景习作讲评课例谈谈有效讲评的三点认识。
一、针对性:指向习作讲评的目标
作文讲评应该具有针对性,每一次作文讲评都应有独特而明确的讲评目标,不能
什么都讲什么都评,没有指向。作文讲评目标的确立我认为至少考虑两方面因素:一
是研究教材要求,二是研究学生习作。
1.研究教材要求,确定适宜的作文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园地作文,编者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在三、四年级每学期安排了一次描写景物的单元
习作教学内容。三上园地六:写风景优美的地方,要求是写自己对景物的主要感觉,
侧重学生习作兴趣与有话可写;三下园地二:介绍家乡景物,要求是在观察的基础上
写景物特点,侧重景物特点;四上园地一:写一处自然景观,要求在观察的基础上抓
景物主要特点有顺序描写,侧重主要景物特点有序表达;四下园地一:写我们的校园
或其它,要求是抓景物主要特点有序描写,并做到内容具体,侧重将景物特点写得具
体写出有序。这样一罗列,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描写景物这一作文题材的编排
是由易至难,螺旋上升,递进式呈现的,四下园地一习作要求的侧重点是将熟悉景物
的特点写具体,写出条理,作文教学指向性就非常明确。这既是本次作文教学的目
标,也是作文讲评的目标。
2.研究学生作文,确定习作讲评的要求。作文讲评应“以生为本”,以学生的
“习作为本”,学生的习作就是课堂教学的“文本”,这是作文讲评的立足点。教师
只有认真细致阅读、研究学生习作,才能真切把握住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状态以及
存在的问题,也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习作中的问题。在作
文指导课后,陈老师对全班近40多位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研读,挖掘作文中闪光
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链接其中一次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发现学生作文主要有
四个特点:一从选材上看,范围窄;二从写作顺序上看,基本能有序表达;三从内容
体上看,不够具体,记流水账;四从特点把握上看,不够到位。针对现状分析,陈老
师将本次习作讲评的目标指向为“在有序的基础上将特点写突出写具体”。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一堂有效的作文讲评课要体现针对性的原则,力求讲评好“这一次”,一课必让
学生有一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螺
旋式”提升。
二、层次性:指向习作讲评的过程
学生是习作讲评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作文讲评的听说读写过程中才能掌握讲评方
法,提高作文能力。本次习作讲评课,陈老师围绕讲评目标,设计“欣赏-挑刺-训
练”三个层级的讲评板块,力求体现讲评过程的层次性与方法性。
1.欣赏要多。讲评课要尽可能多的欣赏鼓励,这不仅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更是为
了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欣赏的既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片段,甚至
是一个精彩的句子,也就是说,学生人人都可以成为被欣赏的对象,都可以成为范文
的作者。在“欣赏”板块,陈老师设计“榜上有名、佳作欣赏、亮点发现”三个内
容,“榜上有名”在面上肯定,“佳作欣赏”从写法上赏读,“亮点发现”从语言上
鼓励,全班近一半学生被表扬,既鼓励写得好的同学,又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当全班
同学共同喊出作者的名字,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的自信心、幸福感油然而生;当全班同
学一起欣赏、朗读同学的佳文美句,学生就会感到写出一个美妙的句子是一件多么美
好的事情;当全班同学共同聆听、品味一篇佳作,这种荣誉感、成就感,我想会影响
学生的一生成长。2.挑刺要少。课堂呈现的“毛病”不要多,两三点即可。毛病一
多,学生就会眼花缭乱,对毛病的认识和记忆就会下降,挑刺的目的就会大打折扣。
呈现的“毛病”一定要从学生中来,而且一定是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面向全
体,学生才会产生亲切感、真实感,才会有修改的顿悟;还要引导学生对共性问题进
行概括,定一个有趣的名称,然后像医生一样对阵下药,学生的兴趣会更浓郁,参与
的积极性会更高涨。作文指导课后,陈老师在研读学生习作时发现普遍存在三个问
题:一是写景特点描写不够具体,犹如记流水账,二是在描写景物时,学生用语不够
准确丰富,存在大量的“有”字,三是很多学生描写的顺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因
此,她通过“组句”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括存在作文中的三种通病,并命
名为“流水账”、“‘有’字病、“雷同病”。我想学生对于这些通病的印象一定深
刻,因为这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挑刺、发现、感悟的。
3.训练要精。讲评课中训练的内容一定要精,要与教学目标一致,要与本节课的
指导点一致,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弱点或亮点,找出一个有通病的训练点加以指导,
当堂进行一次扎实的训练,提高学生修改能力。陈老师根据习作目标与存在的三种
“毛病”,从学生作文中寻找出一个描写较为有序,但景物特点不突出不具体的,存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在“流水账”、“‘有’字病”的段落,先让学生发现这段话的问题,然后分组分点
进行修改,最后将分点修改的进行整合展示交流,让学生进行一次有针对性地训练。
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
叶圣陶曾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从“欣赏-挑刺-训
练”,陈老师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作文训练过程,在欣赏中领悟作文奥秘,在挑刺中
发现问题,在训练中发展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自能修改。
三、多元性:指向习作讲评的形式
讲评中,我们不难发现,陈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讲评形式的多元
性,有教师点评,有师生评议,也有学生的自行修改。
1.师生互动评议,重视方法发现
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作文教学,认为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是批改的主体,
而忽略了学生应该是习作讲评的主体,师生互动评议,才能提高讲评效率。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学习修改方法,自主评议、自行修改。在“佳作欣赏”这一环节中,陈老
师从“突出特点”与“有序描写”两个角度,引导学生鉴赏品评,领悟写作的秘密;
在“亮点发现与挑刺诊断”环节,陈老师采用归类的办法,每组集中出示二三个有相
同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在评议的过程中发现句子的优点或者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训练
环节,陈老师引导学生合作修改,运用方法,呈现精彩。所以,我认为,师生互动评
议,不仅是一个欣赏、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修改、总结的过程。
2.学生自行修改,注重方法运用
陈老师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集体修改。讲评之后陈老师留出时间,让学生牛刀
小试。她安排了一次集中修改一个比较典型片段的训练,分组分点进行修改,最后呈
现并点评修改后的作文,使学生在习得修改方法后有充分实践与反刍消化的机会。二
是同学互改。这一环节陈老师因为教学时间的原因当作作业进行处理。我认为,在作
文集体讲评课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作文不够好的进行1-2处的修改;更为
要紧的是,同学之间的互改,能让多个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也让自己修改多个同学
的作文,既能欣赏别人作文的独到之处,同时也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作文讲评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学于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发现、
不断修改、不断领悟写作秘密的过程中,追求讲评一课一得的实效。作文讲评课应该
是学生二次作文的开始,更是学生自行修改、自能作文的开始;不能为讲评而讲评,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也不应该成为这一次作文的结束。最后,让我们期待,学生作文因讲评而精彩,作文
能力因讲评而提高,我们教师也在作文讲评中收获学生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