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离-3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3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柱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柱色谱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柱的填充、洗脱剂的选择和样品的收集。
3. 学习如何分析色谱分离的结果,并能够根据分离效果评估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实验中,将含有目标组分的混合物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色谱柱,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柱色谱柱(玻璃或塑料)- 漏斗- 烧杯- 滴定管- 铁架台- 秒表2. 试剂:- 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 混合样品(含目标组分)- 洗脱剂(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 标准样品(用于对照和定量分析)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吸附剂倒入漏斗中,用滴定管缓慢倒入色谱柱中,使其填充紧密。
2.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混合样品,用适量的溶剂溶解。
3. 样品上样:将样品溶液缓慢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注意控制流速。
4. 洗脱:将洗脱剂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控制流速,收集流出液。
5. 收集分离组分: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
6.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效果: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分析分离效果。
2. 定量分析:根据收集到的各组分量,计算其含量,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3. 优化实验条件:根据分离效果,分析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吸附剂类型、洗脱剂类型、流速等,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六、问题与讨论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色谱柱填充不均匀,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洗脱剂选择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流速控制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2. 解决方法:- 优化色谱柱填充方法,确保填充均匀。
- 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洗脱剂。
3种色谱参数的详细说明
1、色谱柱柱效参数:
色谱柱的柱效通常是用理论塔板数或有效理论塔板数来衡量,而它们的大小又与区域宽度有直接关系。
区域宽度:这个色谱流出曲线上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反映色谱柱与所选色谱条件的好坏,从色谱分离的角度着眼,希望区域宽度越窄越好,通常度量色谱区域宽度有三种方法:标准偏差,峰宽以及半峰宽。
2、色谱的分离参数:
塔板数和塔板高度:色谱分析的前提是待测组分的分离,而无论柱效参数还是选择性参数均反映不出分离效能的高低,为此引入了一个衡量色谱柱综合分离能力的指标-分离度。
分离度又称分辨率,它是以组分的分离情况来制定的,当两组分色谱峰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两峰不互相重叠,即保留值有足够的差别,且峰形较窄时,才可以仍为两组分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因此色谱图上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峰宽均值的比值称为分离度,其定义式为:
式中tR1,tR2分别组分1.2的保留时间;W1,W2分别为组分1.2的峰宽,分离度作为两相邻色谱峰分离程度的量度,其值也大,表明两组分的分离情况越好,对于等面积的两色谱峰,当R=1时,两峰有5%的重合,两峰的分开程度为95%,而当R=1.5时,两峰的分离程度达99.7%,可认为两峰完全分离,如图所示,因此R=1.5可作为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不同分离度时两峰分离情况
用色谱图上得到的信息,利用定义式可直接计算分离度,但并不能提现出影响分离度的因素,其影响因素将在色谱方程式中做具体阐述。
3、相平衡参数: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混合物中的两个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两组分色谱峰间的距离必须足够大,也就是说两组分保留值的差别要足够大。
以上关于色谱的三种参数介绍,更多内容后期会更新,如果需要可以关注或者查
阅更多资料。
色谱法的三要素
色谱法的三要素是:色谱柱、流动相和静相。
1. 色谱柱:色谱柱是色谱分离的关键部分,它是一个长而细的管状结构,通常由无机玻璃或有机聚合物制成。
色谱柱的内壁通常涂有一种涂层物质,称为固定相,它能与待分离物质发生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2. 流动相:流动相是色谱分离中的移动介质,它负责将待分离样品输送到色谱柱中,并在分离过程中将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流动相可以是液体(液相色谱)或气体(气相色谱),不同的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流动相。
3. 静相:静相是指固定在色谱柱内壁上的固定相。
静相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能够与待分离物质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
静相的选择和特性对色谱分离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静相可以实现不同的分离机理,如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键合相色谱等。
Inertsil ODS-3液相色谱柱Inertsil ODS-3液相色谱柱产品简介Inertsil 3系列的硅胶基于可实现对目的颗粒直径进行控制的独有合成手法,而作为HPLC填料专用产品而制造,因此,与以往产品相比,它可以缩小粒度分布宽幅,而其低压力的秘密正在于此。
以往的硅胶由于包含有细微颗粒及倾斜颗粒,因此有着压力升高的倾向。
而Inertsil 3系列的均整颗粒可完全确保溶离液的流路,因此有着无与伦比的低压力优势。
另外,Inertsil 3系列由于其硅胶表面极其均一化,因此其化学修饰是稳定的,从而也就能够保证各批次填充剂稳定的质量. • 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低柱压• 高惰性• 重现性优良• 强大的文献背景支持Inertsil ODS-3液相色谱柱特点介绍新型的高效球形多孔硅胶填料Inertsil ODS-3 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新一代的 C18 反相填料.它的基质是一种新型的高纯硅胶.这种硅胶不仅纯度高达 99.999% , 而且颗粒球形对称度好, 表面均匀光滑.从而使硅胶的理化性质更加均一, 载体机械强度大, 键合度及柱效更高.更由于 GL Sciences 公司高超的化学键合技术, 使得 Inertsil ODS-3 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 C18反相填料之一. 极低的柱压Inertsil ODS-3 中的硅胶颗粒有着近乎完美的球形表面和几乎一致的颗粒大小.因此柱子在使用中的压力较低.如图中所示, 使用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 Inertsil ODS-3 的柱压比其他品牌明显要低. 较低的柱压意味着在装填填料时的应力较小, 而柱子的寿命则更长.高度惰性众所周知, 位于硅胶表面上的残留硅醇基可以引起峰形的严重拖尾和样品的吸附, 尤其是对胺类等含氮的样品, 分离效果更不理想.在 Inertsil ODS-3 的生产过程中, GL Sciences 公司凭借着他们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端基封尾技术, 将残留的硅醇基尽可能除尽.为了保证每一支柱子都有最大的惰性, 它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控, 这其中包括了核磁共振的检测.独特的填装技术Inertsil ODS-3 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填装工艺以保证产品的独特性, 严格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 每一支柱子在出厂前均经过严格的测试.此外, Inertsil ODS-3V 还附有填料批次的质量认证证书, 满足更加严格的质量需求填料规格固定相颗粒形状颗粒尺寸(um)孔径(A)孔体积(mL/g)比表面积(m2/g)碳载量%端基封尾pH 范围ODS-3 Spherical 3, 5, 8 100 1.05 450 15.0 Yes 2-。